【材料课件】第三章 材料的光学教学教材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38480271 上传时间:2020-07-15 格式:PPT 页数:162 大小:9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材料课件】第三章 材料的光学教学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162页
【材料课件】第三章 材料的光学教学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162页
【材料课件】第三章 材料的光学教学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162页
【材料课件】第三章 材料的光学教学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162页
【材料课件】第三章 材料的光学教学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1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材料课件】第三章 材料的光学教学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课件】第三章 材料的光学教学教材(1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杜慧玲 博士 主讲 西安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材料的光学,内容,光的基本性质 介质对光的反射与折射 介质对光的吸收 介质对光的散射与色散 材料的光发射 激光与激光材料,1 光是电磁波,2 光的折射与反射,3 光的吸收与散射,4 光的偏振,应用电磁场理论说明光的基本现象和规律,光波与物质在界面处的相互作用,光波在介质中与物质原子的相互作用,光矢量和光的各种偏振态, 几何光学 (geometrical optics), 波动光学 (wave optics), 量子光学 (quantum optics),回顾与总结,光的现象,光的微粒说,光的波动说,光的电磁说,光的波粒二象性,光的直线

2、传播,光的传播速度,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干涉,光的衍射,电磁波谱,光谱,?,一 电磁波是矢量波,电磁波 交变电磁状态的传播,设一平面电磁波,由麦克斯韦理论可得:,真空中的电磁波,1. 光的基本性质 1.1 电磁辐射,同理:,当电场振动沿,轴正向传播时,有反映该振动的平面简谐波,用麦氏电磁场方程组可推出,1. 光的基本性质 1.1 电磁辐射, 在真空中:, 在介质中:,1. 光的基本性质 1.1 电磁辐射,折射率 (refractive index),二 电磁波的性质,(1) 电磁波是横波,振动量,与波速,构成相互,垂直的右手螺旋关系。,(2) 电磁波的偏振性,分别在各自的平面上振动。,旋光

3、现象。,1. 光的基本性质 1.1 电磁辐射,(3) 电场与磁场同相变化,振幅之间满足,电、磁场分量与电磁波传播方向互相垂直,1. 光的基本性质 1.1 电磁辐射,(4) 电磁波的能量,1. 光的基本性质 1.1 电磁辐射, 电磁波的能流密度, 坡印廷矢量, 电磁波的强度,1. 光的基本性质 1.1 电磁辐射,电磁波具有各种频率:无线电,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射线和,射线等。, 可见光 (visible light) 能够引起人的视觉的电磁波。,1. 光的基本性质 1.2 电磁波谱,可见光七彩颜色的波长和频率范围,人眼最为敏感的光是黄绿光,即,附近。,1. 光的基本性质 1.2 电磁

4、波谱,电磁波光谱,1. 光的基本性质 1.2 电磁波谱,无线电波波长比可见光长得多,不能引起人的视觉,可以引起电子的振荡。由于波长很长,一个金属网笼,甚至桥梁上的钢架就可以将其阻止。 微波波长范围分布从毫米到几十厘米,他们在食物里很容易被水分子吸收,可是食物迅速被加热。 红外线(IR)分布在微波和可见光之间,且仅能够在它聚集热的地方探测到。蛇和其他一些生物对红外线很敏感;红外线不能透过玻璃,这一特性可以解释温室效应:晴天时,经过温室玻璃的可见光被植物吸收,而红外线被再次辐射,被玻璃捕获的红外线引起温室内部的温度升高,整个宇宙充满了宇宙大爆炸时残留的冷却物质发出的红外辐射。,1. 光的基本性质

5、1.2 电磁波谱,紫外线(UV):频率高于可见光的,不能引起视觉,对生命有危害,来自太阳的紫外线几乎被大气中的臭氧完全吸收,臭氧保护着地球的生命,少量透过大气的紫外线会晒黑皮肤或使进行日光浴的人体产生晒斑。 X射线:波长比紫外线还短的电磁波,它们很易穿过大多数物质。致密的物质、固体材料比稀疏物质容易吸收更多的X射线,这就是为什么在X射线照片上显现的是骨骼而不是骨骼周围的组织。其波长可与原子尺寸相比拟。,1. 光的基本性质 1.2 电磁波谱,射线和宇宙射线: 波长最短,波长尺寸约为原子核大小量级 射线产生于核反应及其他特殊的激发过程 宇宙射线来自地球之外的空间。,1. 光的基本性质 1.2 电磁

6、波谱,在固体材料中出现的光学现象的电磁辐射与固体材料中的原子、离子或电子相互作用的结果。 从宏观上讲,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回发生光的透过、吸收和反射。 设入射到固体表面的光辐射能流率为0,透过、吸收和反射光的光辐射能流率为T, A和 R,则有,1. 光的基本性质 1.3 光与固体的相互作用,光辐射能流率: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与光线传播方向垂直)的能量。,光与固体相互作用的本质有两种方式: 电子极化 电子能态转变,1. 光的基本性质 1.3 光与固体的相互作用,电子极化 电磁波的分量之一是迅速变化的电场分量; 在可见光范围内,电场分量与传播过程中遇到的每一个原子都发生相互作用

7、引起电子极化,即造成电子云与原子核的电荷中心发生相对位移; 所以,当光通过介质时,一部分能量被吸收,同时光速减小,后者导致折射。,1. 光的基本性质 1.3 光与固体的相互作用,1. 光的基本性质 1.3 光与固体的相互作用,电子能态转变 电磁波的吸收和发射包含电子从一种能态转变到另一种能态的过程; 材料的原子吸收了光子的能量之后可将较低能级上的电子激发到较高能级上去,电子发生的能级变化E与电磁波频率有关: E=h 受激电子不可能无限长时间地保持.在激发状态,经过一个短时期后,它又会衰变回基态,同时发射出电磁波,即自发辐射。,2. 光的反射与折射2.1 反射定律与折射定律,光的反射和折射 反射

8、定律 三线共面;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折射定律 三线共面;,光速: ,真空: 折射率: 折射定律: 三线共面; 反射率R:,两媒质界面上光的折射和反射,2. 光的反射与折射2.1 反射定律与折射定律,一、惠更斯原理:为了说明光的传播定律,惠更斯提出了一个普遍原理 媒质中波动传到的各点,都可以看作是发射子波的波源,而在其后的任意时刻,这些子波的包络面就是新的波面。 也就是说,光波波前(最前沿的波面)上的每一点都可看作球面次波源,每一次波源发射的球面波以光波的速度v传播,经过时间t之后形成球面半径为vt的球面次波。如此产生的无数个次波的包络就是t时间后的新波前。 该原理适用于机械波和电磁波,2. 光

9、的反射与折射2.2 折射率与传播速度的关系,2. 光的反射与折射2.2 折射率与传播速度的关系,二、折射定律: 材料的折射率反映了光在该材料中传播速度的快慢。 光密介质:在折射率大的介质中,光的传播速度慢; 光疏介质:在折射率小的介质中,光的传播速度快。 材料的折射率从本质上讲,反映了材料的电磁结构(对非铁磁介质主要是电结构)在光波作用下的极化性质或介电特性。,二、折射定律: 正是因为介质的极化,“拖住”了电磁波的步伐,才使得其传播速度变得比真空中慢。 铁磁性材料 非铁磁性材料,2. 光的反射与折射2.2 折射率与传播速度的关系,光疏介质和光密介质 全反射: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且入射角

10、大于临界角时,光线被100%反射的现象。此时不再有折射光线,入射光的能量全部回到第一介质中。 临界角: 光纤导光原理:全反射,2. 光的反射与折射2.3 光的全反射,光纤结构示意图:,纤芯:575m掺杂了的SiO2,n一定或随半径增加而减小。 包层: 总直径为100 200m,折射率稍小于纤芯的掺杂了的SiO2。 涂敷层:硅铜或丙烯酸盐,隔离杂光。 护套:尼龙或有机材料,增加强度,保护光纤。,2. 光的反射与折射2.3 光的全反射,多普勒效应:波源或观察者相对于媒质运动而使观察者接受到的波的频率有所变化的现象。 频率计算: 波源不动,观察者运动,即: ,观察者认为接受到的波数变了。 观察者不动

11、,波源运动,即: ,观察者认为接受到的波长变了。,2. 光的反射与折射2.4 多普勒效应,波源与观察者同时运动,即: ,四种情况: 波源和观察者不在一直线上运动 光源与观察者的相对速度为 接近: 远离,2. 光的反射与折射2.4 多普勒效应, 介质对光的吸收,在光束通过物质时,它的传播情况将要发生变化。首先光束越深入物质,它的光强将越减弱,这是由于一部分光的能量被物质所吸收,而另一部分光向各个方向散射所造成的,这就是光的吸收和散射现象。 其次,光在物质中的速度将小于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并将随频率而改变,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光的吸收、散射和色散这三种现象,都有是由于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引起的,实质上

12、是由光与原子中的电子相互作用引起的。 这些现象是不同物质光学性质的主要表现,对它们的讨论可以为我们提供关于原子、分子和物质结构的信息。本章侧重于对现象及其唯象规律的描述,并用经典电子论对这些现象作进一步的解释。,定义 由于光是一种能量流,在光通过材料传播时,会引起材料的电子跃迁或使原子振动,从而使光能的一部分变成热能,导致光能的衰减,这种现象称为介质对光的吸收。 吸收系数, 介质对光的吸收3.1 基本性质,光通过物质时,光波中的振动着的电矢量,将使物质中的带电粒子作受迫振动,光的部分能量将用来提供这种受迫振动所需要的能量。 这些带电粒子如果与其它原子或分子发生碰撞,振动能量就会转变为平动动能,

13、从而使分子热运动能量增加,物体发热。 光的部分能量被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吸取后转化为热能,从而使光的强度随着穿进物质的深度而减小的现象,称为光的吸收(absorption)。, 介质对光的吸收3.2 吸收定律,一 吸收定律 - 布格定律,如图所示,光强为I0的单色平行光束沿x轴方向通过均匀物质,在经过一段距离x后光强已减弱到I,再通过一无限薄层dx后光强变为I +dI(dI0)。实验表明,在相当宽的光强度范围内,-dI相当精确地正比于I和dx,即 - dI = aIdx,式中a是与光强无关的比例系数,称为该物质的吸收系数(absorption coefficient)。于是,上式是光强的线性微分

14、方程,表征了光的吸收的线性规律。, 介质对光的吸收3.2 吸收定律,为了求出光束穿过厚度为l的物质后光强的改变,可将上式改写为 然后对x积分,即可得 换言之,若入射光强为I0,则通过l的物质后的光强为 称为布格定律(Bouguer law)或朗伯定律。 该定律是布格(P.Bouguer,16981758)在1729年发现的,后来朗伯(J.H.Lambert,17281777)在1760年又重新作了表述。,6-2, 介质对光的吸收3.2 吸收定律,实验表明,当光被透明溶剂中溶解的物质吸收时,吸收系数a与溶液的浓度C成正比,即a =AC,其中A是一个与浓度无关的常量。这时可以写成 称为比尔定律(B

15、eer law)。 根据比尔定律,可以测定溶液的浓度,这就是吸收光谱分析的原理。 比尔定律表明,被吸收的光能是与光路中吸收光的分子数成正比的,这只有每个分子的吸收本领不受周围分子影响时才成立。 事实也正是这样,当溶液浓度大到足以使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影响到它们的吸收本领时就会发生对比尔定律的偏离。, 介质对光的吸收3.2 吸收定律,二 吸收定律 比尔定律,材料对光的吸收机理: 电子极化:只有当光的频率与电子极化时间的倒数处在同一个数量级时,由此引起的吸收才变得比较重要; 电子受激吸收光子而越过禁带; 电子受激进入位于禁带中的杂质或缺陷能级上而吸收光; 所以,只有当入射光子的能量与材料的某两个能态之

16、间的能量差值相等时,光量子才可能被吸收。同时,材料中的电子从较低能态跃迁到高能态。 光的吸收是材料中的微观粒子与光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表现出的能量交换过程。, 介质对光的吸收3.3 吸收的物理机制,可见光中波长最短的是紫光,波长最长的是红光: 所以,Eg1.8eV的半导体材料,是不透明的, 因为所有可见光都可以通过激发价带电子向导带转移而被吸收。 Eg=1.83.1的非金属材料,是带色透明的, 因为只有部分可见光通过激发价带电子向导带转移而被材料吸收。, 介质对光的吸收3.3 吸收的物理机制,禁带较宽的介电固体材料也可以吸收光波,但吸收机理不是激发电子从价带跃迁到导带,而是因其杂质在禁带中引进了附加能级,使电子能够吸收光子后实现从价带到受主能级或从施主能级到导带的跃迁。, 介质对光的吸收3.3 吸收的物理机制,除了真空,没有一种物质对所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