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岁时记》中的端午节俗.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38288950 上传时间:2020-07-1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43.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荆楚岁时记》中的端午节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荆楚岁时记》中的端午节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荆楚岁时记》中的端午节俗.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荆楚岁时记中的端午节俗摘 要:荆楚岁时记是魏晋时期的一部记载民俗的文集,它以岁时节令为线索,较为全面的记载和还原了荆楚地区的民众生活画卷。本文试图以端午节这一特殊时间为切入点,分析那个时代民众的饮食、游娱以及信仰等方面的节俗。关键词:荆楚岁时记 端午节 节日民俗荆楚岁时记这一部以岁时节令为叙事线索的笔记体文集,因其对荆楚地区民俗生态的详尽以及生动的描写和摘录,已经成为民俗学界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民俗生活不可或缺的宝贵民俗志资料。而书中对于端午的记载更是透着浓浓的生活气息,为我们了解和研究端午节俗提供了生动的摹本。从荆楚岁时记中我们能够依稀辨识出那个时代端午节之于普通百姓的衣食住行乃至信仰禁忌的影

2、响,这些节俗有些仍为今人熟知、效法,而有些则湮没于历史千年的时光中不复存在。本文将试图通过荆楚岁时记一窥那个时代里节日民俗。农历五月五之为“端午”是魏晋时期继四月八浴佛节后最为重要的夏季节日,周处风土记记载,“仲夏端午,端,初也。俗重此日与夏至同。”可见端午与节令“夏至”有着紧密的联系,事实上民间广为流传的端午来历之一就与其有关:民间认为端午起源于夏、商、周时期的夏至节。其时仲夏之日,万物方盛,夏至日,阴气荫生,恐物不懋,故在五月初五以五色印为门户饰,以惩恶气。其余各种传说、缘起不一而足,闻一多先生在其端午考中归纳了典籍中的相关记载就有百余条。而荆楚岁时记中提及的解释有三:其一,“五月五日,为

3、屈原投汨罗,人伤其死所,并命舟楫以拯之,至今为俗”;其二乃为春秋吴国忠臣伍子胥,“邯郸淳曹娥碑云:五月五日,时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斯又东吴之俗,事在子胥,不关屈平也”;其三即东汉孝女曹娥之说,其父五月五日溺死,曹娥亦投江而死,经五日抱父尸出。无论是屈原投汨罗还是伍子胥被吴王沉尸江中抑或曹娥为父沉江,端午似乎成为人们共同缅怀为国身死、为节罹难的仁人志士的纪念日。而正是这种浩然正气强化了端午的精神内核,使得它能够在千年之后仍为中华民族所铭记和传颂。一、 烹鹜角黍,端午中的饮食民俗提起端午,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节日里的特色食品粽子。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粽子在南北朝时期已经成为荆

4、楚地区乃至南方流行的应节食物。晋周处风土记记载,“先节一日,又以菰叶裹黏米,以栗枣灰汁煮令熟,节日尝。煮肥龟令极熟,去骨加盐鼓麻蓼,名曰菹龟。黏米一名粳,一曰角黍,盖取阴尚阳包裹末之象也。龟表肉里,阳内阴外之形,所以赞时也。当时粽子种类已经分化发展许多种类,有一角棕、三角棕、百索粽,荆楚岁时记中还记载了一种筒粽子,“民斩新竹笋”造之。粽子之所以以楝叶裹、以绳捆以成其现在的模状还有一段掌故蕴于其中: 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中,长沙欧回,见人自称三闾大夫,谓回曰:尝见祭甚善,但常患蛟龙所窃。今若有愚,可以练树叶塞其上,以五彩丝约之,此二物蛟龙所惮也。回

5、依言,后乃复见感之。今人五日作粽子,带五色丝及练叶,皆是汨罗之遗风也。荆楚岁时记中也有相关记载:“蛟龙畏楝,以五色丝合楝叶缚之。又以獬豸食楝,原将以信其志也。”獬豸是古代神话中的独角神兽,能辨忠奸善恶,传说喜食楝叶。人们择楝叶包粽不仅为了辟龙食,还为了以獬豸为屈原明志,还其清白。除了食粽之外,荆楚之民还大有烹鸟之风,此即是“烹鹜”的由来。所谓鹜,“宗懔谓土枭为鸲鹆”。说文云“枭。不孝鸟,食母而后能飞”,此鸟“大如鸠,恶声,飞入人家不详,其肉美,堪为炙”自汉时即以此鸟“作枭羹赐百官,以其恶鸟,故以五日食之。此俗现在已经不见踪迹,不知是世人饮食习惯的转变,还是这种鸟渐渐稀少、再难觅得大快朵颐。至于

6、此鸟到底“恶名”之所来,或许只是世人贪恋其味美而图填的口实罢。荆楚岁时记又云:“端午日以菖蒲或繁就缕或屑泛酒”。荆楚地区的人们相信在重五之日,将菖蒲叶碾碎成屑、入酒服下,可以起到驱邪辟疫、强身健体的作用。二、竞渡斗草,端午中的游艺民俗端午节龙舟竞渡也与屈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荆楚岁时记中云,“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故并命舟楫以拯之。舸舟取其轻利,谓之飞凫,一自以为水军,一自以为水马。州将及土人悉临水观之。”端午之日,轻舟竞渡、投粽于江中,意在表达人们对逝去贤人的追索和悼念。这个本应庄重肃穆的仪式性活动却演变成民众狂欢、娱乐以及宣泄情感的喜庆场面,可以说,这正是民俗魅力之所在

7、。斗草指的是端午节的一项特殊游戏习俗,荆楚岁时记中云:“五月五日,四民并蹋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古人谓五月为恶月,是月瘴气横行、五毒四溢,最易引发流疫泛滥,所以要多备草药以为之用,夏小正即云“此月蓄药,以蠲除毒气”。而五月初五这一日所采之要又被认为有奇效、可治百病,此日午时之药犹甚,所以是日众人皆出门采药,越多越好。四时纂要中就记载,端午采百药,截草上嫩头,捣烂榨汁,再拌入石灰脱成药饼,可治疗一切枪伤和伤疡,还可以治小儿恶疾。采百草以驱疫的科学性暂且不议,笔者认为更多人采百草,为得只是禳灾避凶、取个健康吉祥的好彩头。这一习俗渐渐发展至斗草之戏。是日端午,人们踏青归来,以带回的各种奇花异草为题

8、目,出对比赛。斗草又分“武斗”、“文斗”。“武斗”者儿童少年居多,将采得的有草头的花草打成结,双方互套再用此拔河,断者即输。“文斗”即是人们把自己收集的各种花草拿来,然后一人报一种花草名,另一人接着种类拿出花草并对答花草名称,一直“斗”下去,直到最后见分晓。这种“文斗”,结果大都是谁收集的花草多,种类齐全,谁就能报到最后,也就是赢家。端午斗草流传发展,逐渐演化出多种游戏方式,如专供妇女消遣的斗花比赛以及今天的插花装饰艺术。它甚至成为民间男女借机交往、眉目传情的绝好机会。荆楚岁时记还刊录了一条有趣的端午节俗: “五月?Y鹆子毛羽新成,俗好登巢取养之,以教其语,谓之花鹆。以午日取鸲鹆儿毛羽新成者养

9、之,皆善语,必先剪去舌尖。”这里所述的“取鸲令语”的方法,不但提及了捕鸟的时间还传授了“剪去舌尖”的习俗,与今天调教八哥的方法实无相异之处,这里我们不经可以看到生产知识借由端午得以绵延和传承,还不禁想象魏晋的古人们在仲夏之月游憩放松、享受生活的图景。 三、浴兰悬艾,端午节中的民间巫术和禁忌古人以五月为“恶”,原因众说纷纭。礼记?月令认为五月“阴阳争、死生分”,五月的节令夏至是一年中阳盛的顶点,从这一天起白天的时间将逐渐变短而夜开始转长,阴之始也,即所谓“夏至阴生”。 东汉崔定四民月令记载:“五月,芒种节后,阳气始亏,阴慝(t)将萌(慝,恶也;阴主杀,故谓之慝。夏至?卦用事,阴起于初,湿气升而灵

10、虫生矣);?(xun)气始盛,虫、蠹并兴。”说的就是,五月五日之后阴象开始潜藏滋长,害虫萌生,人以为恶。相传齐国孟尝君就因为诞于五月五日,差点遭父亲遗弃。幸其母私下抚育才得以长大成人。除这一解释之外,农历五月已是仲夏,是万物生发、兴兴向荣的时节,各种蚊虫鼠蚁、五毒害虫开始活动,又因为五月暑气渐至易导致疫病流行。巫术最发达的领域,文明人和野蛮人一般,是人们的康健。人们为了避免恶月之祸,采取各种方法积极抵御或者转嫁伤害。荆楚岁时记中关于悬艾浴兰即是这一措施的具体实现:“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四民并踏百草.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还有的人“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帖以艾叶,内人争相戴之”

11、。端午节还有佩戴五彩丝的风俗:“以五彩丝系臂,名曰辟兵”。闻一多先生认为这一节俗大约与荆楚地区先民“断发文身”的有关,是以吴越人常长于水边,害怕蛟龙伤人则“翦发文身。烂然成章,以像龙子者,将以避水神也。”如此一来,蛟龙以其为骨肉便不予加害。而五彩丝可能就是吴越人纹身的变形。荆楚岁时记转录山堂肆考又云:“肉芝者谓万岁蟾蜍。头上有角,目赤,颌下有丹书八字,五月五日日中取之,阴干,辟五兵。六日者则不中用。”风干的蟾蜍也有辟厉的作用,实在让人有些匪夷所思。这些巫术有的虽然缺乏科学理论支撑,没有多少实际效果,但是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古人期翼祛病攘灾的美好愿望。仿佛这些辟邪禳灾的巫术仍不能避免灾祸降临到自己头

12、上,古人还制定了种种不可为之事。以保平安度过恶月,这些条条框框的规则又被一代代的中国人奉为纲常贯彻下来,就形成了端午节特有的禁忌。魏晋时期有“结夏”之风,认为夏乃长养之节,在外行则恐伤草木虫类,故九十日安居。而时值仲夏的五月就有了诸多的不宜,如不宜盖房,盖则领头秃;不宜生子,生则男害父、女害母。荆楚岁时记记载:“五月忌曝床席,及忌盖屋”。其解释是“敬叔云见小儿死而禁曝席”。这类明显带有迷信色彩的禁忌自然经不起历史的考验,在今天的端午节俗中已不得而见。四、”龙”端午民俗的象征人类学象征主义代表人物特纳认为,象征是的代表具有类似性质的或思想上或实际上有关联的事物,是一种对未知事物的表达。象征的多义

13、性又注定了其以最简单的形式代表了许多事实,而这些事实往往又具有相互矛盾的特点。它是一个特定社会集体创造并共享的文化意义系统的表征。通过这一象征符号我们得以一窥这一社会集体或者说一个民族的认知心理特征、文化结构以至他们的世界观。格尔茨认为,一个文化系统中的象征符号之意义只能为行动中的人理解和掌握,而行动中的人又随时随地赋予这一符号以新的意义,而这就使得象征符号以及其背后所隐喻的整个文化得以在空间和时间上绵延和传承。中国的图腾“龙”就是这样一个象征符号,众所周知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端午节与龙符号紧密相连。荆楚岁时记所载的端午食粽以及投粽入江的节俗都是由龙而引申发展而来的,人们害怕蛟龙偷食了祭屈原的

14、粽子,所以用楝叶包裹糯米形成了今天粽子的形状。闻一多先生更是认为端午与龙的联系要更为久远:吴越之民赖水而生,因恐惧为蛟龙所害即剪短头发,以纹身摹状龙纹,使得自己像个龙子免为蛟龙所残杀。荆楚地区的划龙舟、投粽入江则都可以看成祭祀图腾龙的仪式性活动。由此看出,先民出于与意象中的神灵建立亲属关系的需要而创作出的图腾符号。古代端午节俗中的龙象征的是自然界不可抗拒的险恶力量,它或者表现为古人生存中的现实威胁,或者仅仅是人们将灾难拟物和概括出来的神物。不论如何,魏晋端午时的龙早已不是那个我们通常文化观念中,那个奉天行雨、遇之成祥的美好形象。图腾龙在象征体系中的多面性在此间充分显现出来。端午中的图腾龙是人们

15、将生存中的重大危机神圣化的结果,这种神圣化不仅给予古人以心理上的慰藉,更使得龙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体系中的核心概念寄于现实的民俗生活中,并通过传统和集体记忆绵延至今,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象征。今天我们再谈到端午中的龙形象,人们再也不会联想到那个视人命如草芥的洪水猛兽,而是祥瑞的化身。今天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再也不是人们诚惶诚恐祈求神灵的怜悯,而成为企盼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节庆活动。历史的流变使人们不断丰富和改变着端午龙图腾的象征意义,同时也潜移默化的改变着端午的节俗。旧的节俗消逝、新的节俗又应运而生,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我们在追索和缅怀“原生态”民俗的同时,更应该关注“活态”的端午节俗,并从中发现其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和文化价值。参考文献:12宗?.荆楚岁时记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3常建华.岁时节日里的中国M.北京:中华书局,2006.4崔定.四民月令M.北京:中华书局,1965.5马林诺斯基.费孝通译文集(文化论)M.群言出版社,2002.67闻一多.闻一多全集(端节的历史教育)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经济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