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的变迁22古诗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7927001 上传时间:2020-07-12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3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词语的变迁22古诗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词语的变迁22古诗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词语的变迁22古诗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词语的变迁22古诗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词语的变迁22古诗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词语的变迁22古诗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词语的变迁22古诗课件(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梁园吟,梁园吟 李白 我浮黄云去京阙,挂席欲进波连山。 天长水阔厌远涉,访古始及平台间。 平台为客忧思多,对酒遂作梁园歌。 却忆蓬池阮公咏,因吟渌水扬洪波。 洪波浩荡迷旧国,路远西归安可得。 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 平头奴子摇大扇,五月不热疑清秋。 玉盘杨梅为君设,吴盐如花皎白雪。 持盐把酒但饮之,莫学夷齐事高洁。 昔人豪贵信陵君,今人耕种信陵坟。 荒城虚照碧山月,古木尽入苍梧云。 梁王宫阙今安在,枚马先归不相待。 舞影歌声散绿池,空馀汴水东流海。 沉吟此事泪满衣,黄金买醉未能归。 连呼五白行六博,分曹赌酒酣驰辉。 歌且谣,意方远。 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梁园吟是李白成熟

2、期的代表作之一,虽不是代表李白最高水准,也较有代表性。该诗大致可划分为大致相等的两部分,前半偏重叙事,后半偏重抒情。这首诗的成功之处,就是把这一转折中产生的激越而复杂的感情,真切而又生动形象地抒发出来。,写作背景,这首诗一名梁苑醉酒歌,写于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诗人游大梁(今河南开封一带)和宋州(州治在今河南商丘)的时候。梁园,一句梁苑,汉代梁孝王所建;平台,春秋时宋平公所建。这两个遗迹,分别在唐时的大梁和宋州。李白是离长安后来到这一带的。三年前,他得到唐玄宗的征召,满怀理想,奔向长安。结果不仅抱负落空,立脚也很艰难,终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本传)。由希望转成失望,这在一个感情强烈的浪漫

3、主义诗人心中所引起的波涛,是可以想见的。这首诗的成功之处,就是把这一转折中产生的激越而复杂的感情,真切而又生动形象地抒发出来。,作者介绍,生平经历,李白少年时代的学习范围很广泛,除儒家经典、古代文史名著外,还浏览诸子百家之书,并“好剑术”(与韩荆州书)。他很早就相信当时流行的道教,喜欢隐居山林,求仙学道;同时又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自称要“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靖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一方面要做超脱尘俗的隐士神仙,一方面要做君主的辅弼大臣,这就形成了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但积极入世、关心国家,是其一生思想的主流,也是构成他作品进步内容的思想基础。李白青

4、少年时期在蜀地所写诗歌,留存很少,但像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峨眉山月歌等篇,已显示出突出的才华。,主要作品,李白唯一存世的真迹上阳台帖,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李白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流传至今的有九百多首,主要有蜀道难、行路难、将进酒、静夜思、梦游天姥吟留别等,有李太白集。他的诗歌创作涉及的中国古典诗歌的题材非常广泛,而且在不少题材上都有名作出现。,生平传记,李白自述,如赠张相镐诗、为宋中丞自荐表、与韩荆州书。 李阳冰草堂集序(作于李白死之宝应元年,即762年)。李阳冰是李白的族叔,李白临终前将诗文稿托付给李阳冰,其文可信度极高。 范传正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范传正是李白墓所在地的地方长官,曾与

5、李白的两个孙女交谈,并见到李白之子的手迹,其文可信度也相当高。 魏颢李翰林集序(作于上元二年即761年)。 刘全白唐故翰林学士李君墓碣记。 新旧唐书中的李白本传不是第一手资料,基本为根据以上诸文撰写,且有错误,在李白研究中的权威性较低。其他各种研究所依据的史料也不外乎以上几种。,玉台观,玉台观 杜甫 浩劫因王造,平台访古游。 彩云萧史驻,文字鲁恭留。宫阙通群帝,乾坤到十洲。人传有笙鹤,时过此山头。,译文,玉台观是滕王建造的,观看玉台观就好像看到春秋时人所建的平台。壁画上画有仙人萧史站在彩云之中,石碑上记得有滕王序文,有如鲁恭王在灵光殿留下的文字。玉台观雄伟高耸,直通五方天帝诸神;殿宇中的壁画画

6、出了十洲仙界的仙灵。人们传说听到笙鸣鹤叫,大概是晋人王子乔乘鹤飞过北山头。,人物简介,杜甫(d f)(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人,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杜甫,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为我们留下了1400多首诗歌(一生作诗三千多首)。这些诗歌像一面镜子,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他的诗歌自唐以来,即被公认为“诗史”,诗人本人也被看作一代诗宗,被尊为“诗圣”。 在艺术上,力倡“转益多师”,注意吸收融合各家之长,又坚持“别裁伪体”的批判精神,成就极高,以律诗和古体见长,具有“沉郁顿挫”的独特的艺风格 。,杜甫在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

7、六月至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秋,任华州司功参军。杜甫原在朝中任左拾遗,因直言进谏,触怒权贵,被贬到华州(今华县),负责祭祀、礼乐、学校、选举、医筮、考课等事。到华州后,杜甫心情十分苦闷和烦恼。他常游西溪畔的郑县亭子(在今杏林镇老官台附近),以排忧遣闷。他在题郑县亭子、早秋苦热堆案相仍、独立和瘦马行等诗中,抒发了对仕途失意、世态炎凉、奸佞进谗的感叹和愤懑。,明朝著名宦官 杜甫(14681527),神宫监右少监。保定府涞水县人。身材魁伟,成化十八年(1482)被选入宫,在御用监服役。不久,改调侍从太子朱佑樘(后来的孝宗),不到一年便升为长随。弘治十六年(1503),升奉御。十八年(1505),升

8、御马监左监丞,负责佥押。不到一年,再升为太监,准许在宫中骑马,赐给蟒衣、玉带。 武宗即位,命他往陕西王府等府送敕符。正德二年(1507),调到尚衣监为掌印太监,并掌显武营军务。正德七年(1512),每年加禄米至二十四石。命到福建地方挂袍织造。正德九年(1514),命总督亲师、通州等处仓场。正德十年(1515),转为御马监太监,钦差总镇湖广等地方,由于地方对他反映良好,赐给坐龙袍。武宗因为他老成练达,而命他转任福建镇守太监。正德十六年(1521),武宗病逝,按惯例,降职为右少监,调到康陵(武宗陵墓)司香。 嘉靖六年(1527)去世,兵部尚书王时中为撰墓志铭,诗词创作,杜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一生不得志,只做过一些左拾遗等小官,虽然被后世称为“诗圣”,诗歌被称为“诗史”,可在唐朝当时并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有一首戏为六绝句(其二)就是写“初唐四杰”的:“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其中不乏也有诗人的自比,杜甫的经历和诗歌创作主要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