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电子教案

上传人:go****e 文档编号:137926007 上传时间:2020-07-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电子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电子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电子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电子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电子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电子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电子教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精品文档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语文课堂中的朗读,就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朗读在语文有效教学中的作用 1.放声疾读,久之自悟 清代著名散文家姚鼐说过:“放声疾读,久之自悟。”这句话告诉我们:大声地朗读,时间长了书中的意思也就自然领会了。可见,在我们语文教学中,朗读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著名的学者、文学家朱自清也极力主张学生朗读,强调“读”的功夫。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

2、生朗读的热情,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为我们的有效课堂服务。 2.朗读由声入脑,增强理解记忆 语文教学中,有许多知识是需要积累背诵的,那么朗读在这时对我们的语文有效教学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日本有位心理学家说过:一般来说,朗读比较好记。尤其是头脑不清醒的时候,更应该清楚地读出声来,这是因为朗读会给大脑以刺激,思想容易集中到一点,整个身心好像进入了“临战”状态。朗读对于记忆是如此的重要,教师在语文有效教学中不能忽视朗读,要充分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充分积累语言材料。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代大诗人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他告诉我们:书读得多了,写的时候就得心应手了。换句话说,就是在读

3、书的过程中积累多了,那么在写作时就可以运用到积累的知识了。因此,朗读对于学生的写作也是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经过朗读和细细品味,文章便会记于心头,转化成自己的语言背景,一旦遇到相似的情景,便会迁移运用,这是我们语文有效教学的目的之一。我们在语文教学中,经常会有仿写的教学,这就是靠学生的积累来拓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由此看来,朗读在我们小学语文有效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它是语文有效教学的铺路石。 二、教学中的体会 1.语文有效教学应该让学生会读 要保证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课堂中的朗读并不是没有目的的乱读、滥读。在学生初次通读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布置这样的朗读任务:“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理解

4、的词可以查字典自己解决。”“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课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你喜欢哪个?”这些简单的朗读任务看似简单,实则不简单,它可以让学生掌握课文的重要内容,在接下来的课文学习中起到铺垫的作用。 2.语文有效教学应该让学生爱读 兴趣是激发学生爱上朗读最重要的因素,只要学生对朗读产生了兴趣,那他就会积极地投入到朗读中了,教师就能真正将朗读为语文有效教学服务。但是,许多语文课堂由于教师不注重朗读,一般只有齐读、个人读、自由读等形式。尤其是高年级的语文教学,由于课文较长、内容较多,学生更是没有很多的朗读机会和多样的朗读形式。久而久之,学生对朗读便失去了兴趣,不愿去读,也读不出课文

5、要表达的感情。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好好地在学生的朗读上花功夫,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让他们爱上朗读。 三、激发学生朗读兴趣的小经验 1.利用音乐的魅力 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曾经说过:“音乐是一种抒情性极强的艺术形式。它通过乐曲中力度的强弱,旋律的起伏变化,以及节奏的抑扬顿挫,用直感的方式,使人获得比其他艺术形式更为直接,更为丰富,更为生动的感受。”所以,音乐对于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我们教师能在朗读教学时恰到好处地运用音乐,就可以调动学生的情感,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我在教学六年级下册18课广玉兰时,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难理解。特别是这段话:“我无法

6、用文字准确形容那花瓣的色彩,说它纯白吧,又似乎有一种淡淡的青绿色渗透出来;我也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那花瓣的质感,说它玉琢冰雕吧,它又显得那样柔韧而有弹性”。在教学这段话时,说实话,要把广玉兰的色彩和质感直接用语言向学生解释出来,还是比较难表达出来的。所以,在理解这段文字时,我只能出示广玉兰的图片,然后配上优美的钢琴曲,让学生在看完图后有感情的配乐朗读。那么学生就在优美的旋律中感受到广玉兰色彩的淡雅和质感的柔韧而富有弹性,在潺潺如行云流水般的乐曲中更自然地体会到广玉兰的洁净和高雅。配上乐曲的朗读,学生也越来越爱读了。 2.利用范读的魅力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常常对学生说:“用悲伤的语气读。”“用

7、欢快的语气读。”但是学生往往达不到老师预计的效果,因为学生正处于成长发青的时期,是个还不成熟、处于发展中的群体,教师完全靠他们自己体会读,有时是很难达到效果的。这时教师的范读就起到了榜样的作用,它可以让学生直接感知,再次感悟,读出真情实感。在教学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时,里面有好几处彭德怀的语言和动作描写。在训练学生读彭德怀的话时,起初,学生总读不出彭德怀的那种强硬却又不忍杀掉大黑骡子的那种感情。于是,我没有做进一步的理论指导,拿起书本深情读了起来。在读到“枪声响了。彭德怀向着斜倒下去的大黑骡子,缓缓地摘下了军帽”时,我看到两个学生眼圈都红了。学生听完也就心领神会了,再让学生读,效果就好多了。有

8、了老师做榜样,学生对朗读也就越来越感兴趣了。 3.利用表扬的魅力 表扬是对人的思想行为作出积极肯定的评价,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教育方法,对学生起着激励的作用。我常常发现,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越来越不愿意单独朗读了,不是读得不好,而是没自信,害羞。长此以往,对学生的发展是不利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学生读完后及时地给予表扬,如“你读得很响亮,嗓音很好听”“读得真有感情,比老师读得还好”这样就给他们增强了信心,让他们在鼓励下爱上朗读。 总之,朗读教学在我们语文有效教学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所以我们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对学生的朗读要悉心指导,让朗读成为语文有效课堂的铺路石。 (作者单位:江西省乐平市十里岗中心小学)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