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与畜牧)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教育精品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7910467 上传时间:2020-07-1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0.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与畜牧)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教育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农业与畜牧)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教育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农业与畜牧)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教育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农业与畜牧)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教育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农业与畜牧)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教育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与畜牧)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教育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与畜牧)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教育精品(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部资料 妥善保管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教育2004年第8期2004年11月30日总第13期001年6月12日工 作 简 报GONG ZUO JIAN BAO 研究生院主办 本 期 要 目 【院庆系列活动特别报道】2004全国农林研究生教育发展论坛暨研究生院20周年庆典大会召开20年风雨见证研究生教育丰硕成果【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专项工作动态】2004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揭晓【调查与研究】王涛常务副院长一行到工学院、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调研【院务公开】研究生院召开全院大会进行中期工作总结【培养动态】研究生院组织研讨新增学科专业建设与研究生培养【专业学位教育】严格论文标准 做好首届MPA

2、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答辩工作研究生院组织专家研讨MPA学位论文质量标准【研究生工作】探索研究生成长新模式 我校将大力推进红色“1+1”科技行动2004年研究生奖学金评选结果揭晓研究生院组织开展研究生“人文修养与科学研究”主题征文活动院庆系列活动特别报道2004全国农林研究生教育发展论坛暨研究生院20周年庆典大会召开11月3日至5日,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农林工作委员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院20建院20周年庆典在我校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本次会议以回顾我国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农林学科研究生教育恢复20多年来的历程,总结经验展望未来,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科学、持续、健康的发展为主要议题,就我

3、国研究生教育的现实与理论问题展开研讨。 中共中央候补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兼院长、研究生院院长翟虎渠教授,全国人大常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大学校长、研究生院院长陈章良教授,国务院学位办王亚杰副主任,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秘书长、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赵伟教授,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农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北京林业大学校长尹伟伦教授,西南农业大学校长王小佳教授,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曲福田教授在主席台上就座,其它40多所兄弟院校的有关领导以及我校部分校领导和院长参加了此次大会。 陈章良校长在大会开始时致开幕辞。他说,我国恢复研究生教育26年来,经过多年的不

4、懈建设,全国农林高校的研究生教育事业走过了艰难而光辉的历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全国农林高校研究生教育规模逐步扩大,学科门类逐渐齐全,学位类型不断增加,教育结构逐步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得到改善,研究生教育内部与外部约束与调节机制已经建立,研究生教育逐步提高。同时,他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分析了我校研究生教育学科快速发展、研究生素质有所提高以及一大批青年学科带头人的涌现、科研经费的飞速提高等好的发展,但也出现了导师经费不足情况下盲目扩招、对学生要求不搞管理不力,校内及校际学术报告不多,大批优秀学生流失到非农专业甚至国外就学等不足和问题,希望可以通过此次大会与与会代表总结20多年来研究生教育的经验,

5、明确农林高校研究生教育在新的阶段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思路,为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翟虎渠在讲话中回顾了过去20多年我国研究生、特别是农林院校研究生教育所取得的辉煌成绩,为科研建设和社会发展输送了一大批科学技术和人力资源,而“三农”问题的解决,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很大程度上都在于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专业人才的培养。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面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只有真正突破研究生教育能力有限、教学科研经费不足、学位设置与社会需求不搭配等一些发展障碍,研究生教育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和完善。 王亚杰、赵伟、尹伟伦分别在大会上讲话,就多年来农林高校研究生教育的经验和问

6、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希望通过此次大会切实解决一些问题,为研究生教育走向成熟和辉煌的道路扫清障碍。 20年风雨见证研究生教育丰硕成果 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王涛教授在2004全国农林研究生教育发展论坛暨我校研究生院20周年庆典大会的大会报告上指出,我校研究生院建院20年来,研究生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以及培养规模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我校目前已经形成了学科门类较齐全的研究生教育体系:从1984年至2004年,学科门类由3个增加到了10个,硕士点由25个增加到96个,博士点由13个增加到了61个。研究生院拥有1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国家级重点学科19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5个;国家级

7、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8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27个。在2003年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我校畜牧学、兽医学、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分别排名第一;农业资源利用排名第二,园艺学排名第四,生物学排名第十。同时目前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导师队伍中有5名中科院院士和5名中国工程院院士,特聘教授6人;硕士生导师520余名,博士生导师290余名。整个队伍平均年龄下降,学历层次提高,45.8%拥有博士学位。我校研究生院已成为国家科技事业,尤其是农业科技事业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截至今年7月,共培养硕士生7800余名,博士生1700多名。 在国务院学位办等单位的抽查、复查

8、中,专家对我校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为优良,其中有3篇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在总结研究生院建院20年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经验时,王涛指出,研究生院始终坚持全面贯彻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与经济社会、科技协调发展的战略;同时加强领导,理顺关系,营造全校办研究生院的氛围和环境,建立全校办研究生教育的机制;学科建设是重点,以此带动人才培养、导师队伍建设、科学研究、条件建设全面协调发展;改革探索,不断提升对研究生教育规律性的认识,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办法等同时,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完善组织管理机构,确保研究生管理有序进行。王涛在报告中同时提出了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教育的基本思路。建设世界一流农

9、业大学的关键问题在于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今后两年我校研究生教育的工作基本方针是:统筹协调、积极发展、优化结构、改革创新、提高质量。到2006年,全日制研究生规模稳定在6000人左右,其中博士达到2000人,专业学位研究生数量在3000人左右,全校研究生教育总规模控制在一万人以内。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专项工作动态 2004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揭晓2004年9月22日,经教育部批准,2004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正式揭晓,共有97篇博士学位论文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39篇博士学位论文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其中我校王永章博士(指导教师:张大鹏教授)

10、的学位论文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江正强博士(指导教师:李里特教授)、陈保冬博士(指导教师:李晓林教授)的学位论文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文提名论文。优秀论文单 位一级学科论文作者指导教师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王永章张大鹏华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钟国华赵善欢四川农业大学作物学颜泽洪郑有良提名论文单 位一级学科论文作者指导教师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江正强李里特农业资源利用陈保冬李晓林扬州大学作物学刘巧泉顾铭洪华中农业大学农业资源利用王荔军王运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工程张富仓康绍忠调查研究王涛常务副院长一行到工学院、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调研 11月25日,王涛常务副院长与学位管理处处长王永浩、招生与学生工

11、作处王国升处长等一行到工学院、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调研,就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教育发展改革思路与工作要点征求学院领导、系主任及教授代表的意见。 王涛常务副院长首先介绍了今后两年我校研究生教育发展改革的思路,重点强调了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点,结合工学院、农学院的研究生教育教学情况与学院领导、教师代表进行了交流与探讨。 工学院和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是我校研究生招生规模最大的两个学院,也是传统优势学科数量最多的学院。近年来,学院在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在提高生源质量、保持学科优势、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争取更多科技产出等方面仍有大量工作要做。与会人员认真听取了王涛的报告并广泛

12、交换了意见。工学院院长毛志怀汇报了刚刚结束的教授大会的具体情况,并重点介绍了工学院的学科建设情况以及制定学科带头人和负责人负责制的新举措。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院系领导、教师代表就学科建设问题、研究生教学资源与投入问题、“三助”问题、研究生招生选拔机制、研究生管理体制改革、博士生培养质量等问题与王涛常务副院长进行讨论。 院务公开研究生院召开全院大会进行中期工作总结研究生院全体干部大会于2004年11月19日在西校区主楼712会议室举行。会议的主题是:总结交流本学期工作进展,对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农林工作委员会2004学术年会工作进行总结,部署下一阶段工作安排。会议由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王涛教授主

13、持。各处室负责人史长丽、王永浩、王国升、吕艳、李冬梅分别向全体干部报告了本处室本学期中期工作总结和下一阶段工作打算。常务副院长王涛在总结讲话中首先肯定,经过全院近一年的上下认真筹备和积极努力,我校主办的2004全国农林研究生教育发展论坛非常成功。本次全国年会也是院20周年的庆典活动,会议达到预期目标“总结经验,继往开来”,各项会务工作有序、规范、高效,促进了我校研究生教育工作,展示了研究生院管理集体的工作风范,增强了我校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影响力。会议充分体现了研究生院团结协作、爱岗敬业、求是创新、服务育人的院风,同时也将对今后研究生院的工作和全国农林研究生教育工作起到重要影响。王涛常务副院长在会

14、上指出,本学期研究生院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教育教学与招生、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进展顺利。各处室通过总结交流,沟通了信息,为做好下一阶段工作奠定了基础。在取得成绩的同时,王涛还指出在今后的工作中应更加注意在研究生教育改革稳步推进时,风险的控制和工作质量、工作效率的有待提高,要进一步增强研究生院整体工作的协调性。 王涛强调,下一阶段研究生院要继续以推动研究生教育的科学发展为主题,树立研究生教育全程质量管理的观念,依照本学期计划,争取完成好全年的6项工作。近期要努力做好以下重点工作:第一,开好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会;第二,围绕学校“985”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创新问题。培养动态研究生院召开新

15、增学科专业建设与研究生培养研讨会 为了加强对第九批研究生新增学科专业建设,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新增学科的研究生培养,2004年11月24日下午,我校新增硕士学科专业建设研讨会在西区主楼召开。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王涛教授、研究生院培养处处长史长丽,以及部分新增学科所在学院的副院长和学科带头人参加了研讨会。王涛常务副院长首先发言,指出我校第一次党代会明确了学科建设是学校建设的核心和龙头。回顾近年来研究生硕士学科专业的发展,增量主要体现在基础学科,这是我校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的重要一步。世界一流的大学有许多特征,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必须有一流的基础学科。目前我校的基础学科的特点是成长量不足;与我校现有国家级重点学科相比,基础学科较薄弱。因此,应加大建设力度。关于研究生学科专业的建设,王涛常务副院长进一步指出应围绕着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目标定位,凝炼学科方向,提升科研能力,加强队伍建设和基本条件建设。对新增的研究生学科专业,首先是要统一思想,明确发展思路,起点要高,方向要准,少走弯路;第二是要注重科研,要有一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