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技)大蒜新素及其衍生物对兔痒螨的体外杀螨活性研究精品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7909618 上传时间:2020-07-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科技)大蒜新素及其衍生物对兔痒螨的体外杀螨活性研究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生物科技)大蒜新素及其衍生物对兔痒螨的体外杀螨活性研究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生物科技)大蒜新素及其衍生物对兔痒螨的体外杀螨活性研究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生物科技)大蒜新素及其衍生物对兔痒螨的体外杀螨活性研究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生物科技)大蒜新素及其衍生物对兔痒螨的体外杀螨活性研究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科技)大蒜新素及其衍生物对兔痒螨的体外杀螨活性研究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科技)大蒜新素及其衍生物对兔痒螨的体外杀螨活性研究精品(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蒜新素及其衍生物对兔痒螨的体外杀螨活性研究任方奎 何小燕 李逐波*通讯作者:西南大学药学院,E-mail:(西南大学药学院,重庆北碚 400716)来源:原作 收稿:2009-11-21 南宁兽药科技网 上传时间:2009-12-1 编辑:dongy大蒜新素是从大蒜(Allium sativum)中提取的一种具有很强刺激性的挥发性油状物质,其化学名称为二烯丙基三硫醚,该化合物可以人工合成1。大蒜新素具有很强的抗菌2、抗病毒3、抗肿瘤4、抗癌5等多种药理活性。但大蒜新素在抗寄生虫方面的报道很少,Lun Z R等6 曾报道大蒜新素可以治疗贾第虫病和有溶组织内阿米巴(Entamoeba histo

2、lytica)和滴虫性阴道炎(Trichomonas vaginalis)等疾病。目前为止,大蒜新素及其衍生物对兔痒螨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本文主要研究大蒜新素及其衍生物对兔痒螨的体外杀螨活性,测定半数致死时间(LT50)和半数致死浓度(LC50),并对大蒜新素及其衍生物的构效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1 试验材料1.1 供试动物自然感染螨病的家兔6只,雌雄兼有,平均体重2.00.5kg。由重庆市北碚区某兔场提供。1.2 仪器与试剂倒置显微镜,20孔细胞培养板,挑虫针,大蒜新素(南通鑫利化工有限公司,批号:XY070705),二丁烯三硫醚、二戊烯三硫醚和二己烯三硫醚均有本实验室合成7,伊维菌素(河北威远

3、动物药业有限公司),硫软膏(成都明日制药有限公司)。2 方法2.1 药品配制精密称取1.0g大蒜新素及其衍生物于10mL的容量瓶内,加0.1mL吐温-80用水定容至刻度,混匀,即得100mg/mL的储备药液,4oC冰箱中保存备用。精密称取0.25g的阿维菌素于10mL的容量瓶内,加0.1mL的吐温-80,用水定容至刻度,混匀,即得浓度为25mg/mL的阿维菌素,作为阳性对照液。取0.1mL的吐温-80于10mL的容量瓶内用水定容,作为阴性对照液。2.2 离体杀螨试验892.2.1 痒螨的采集用小镊子剥取自然感染螨虫病家兔的耳道痂皮及脓血置平皿内,平皿边缘涂少量的硫软膏。置30oC温箱内保存30

4、min使虫爬出,借助放大镜,用挑虫针挑取螨虫,在显微镜下对兔痒螨的形态学进行观察10,鉴定为兔痒螨。2.2.2 杀螨活性的测定将试验分为药物组、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药物组:在20孔细胞培养板的每孔各加入100mg/mL供试药物0.2mL。阳性对照组:20孔细胞培养板每孔各加入10mg/mL的阿维菌素0.2mL。阴性对照组:在培养板的每个孔中加0.2mL的阴性对照液。每组设置3个重复。每孔放置痒螨10只,在1040倍显微镜下观察,分别记录螨的死亡时间。判定标准:虫体淋巴液流动,虫体不动但刺激有反应或长时间微弱颤动为麻醉;虫体淋巴液静止,虫体完全不动,刺激无反应,判定为死亡。2.2.3 半数致

5、死时间(LT50)的测定将大蒜新素及其衍生物的储备液用水稀释成浓度为20mg/mL,挑取10只螨虫置于20孔的细胞培养板中,每个孔加0.2mL药物,设置3个重复,同时以阴性对照液为阴性对照。给药后用显微镜观察,直至所有痒螨死亡,记录每个时段的死亡情况。2.2.4 半数致死浓度(LC50)的测定将大蒜新素及其衍生物储备液先水稀释成4mg/mL, 再倍比稀释成2.0mg/mL、1.0mg/mL、0.5mg/mL、0.25mg/mL和0.125mg/mL5个不同浓度,每个浓度设置3个重复,同时以阴性对照液为阴性对照。在培养板的试验孔中各加0.2mL不同浓度的药物, 每孔挑入10只螨虫。将培养板放入测

6、试环境(25oC,相对湿度为75%),24h后镜检死亡情况。2.3 统计分析根据机率值分析法,用Excel的卡方检验运算程序自动判断毒力回归方程的适合性与否11,计算出LT50和LC50 。用SPSS 12.0 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3 结果与分析3.1 杀螨活性从表1中可以看出,100mg/mL的大蒜新素5min开始出现螨虫死亡,13min全部死亡,25mg/mL的阿维菌素5min开始出现螨虫死亡,17min螨虫全部死亡,可见100mg/mL的大蒜新素与25mg/mL的阿维菌素的杀螨活性差异显著(P0.05)。从表1中可以看出,相同浓度下的大蒜新素衍生物的完全杀死螨虫所需要的时间

7、长于大蒜新素,大蒜新素与二丁烯三硫醚,二己烯三硫醚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二丁烯三硫醚、二戊烯三硫醚与阿维菌素的差异不显著(P0.05),与二己烯三硫醚的差异极显著(P0.01)。大蒜新素衍生物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可见,100mg/mL大蒜新素与25mg/mL的阿维菌素杀螨活性相当,从图3中可以看出随着链的延长大蒜新素及其衍生物的杀螨时间呈现“N”规律变化。表1 大蒜新素及其衍生物对兔痒螨的离体杀螨活性Table 1 Allicin and allicin derivatives for the acaricidal activity against Psoroptes Cun

8、iculi in vitro组别药物螨虫数开始死亡的时间/min全部死亡的时间/min药物组100mg/mL大蒜新素1051dD132eD100mg/mL二丁烯三硫醚10101cC202cC100mg/mL二戊烯三硫醚1071dCD152deCD100mg/mL二己烯三硫醚10202bB353bB阳性对照组25mg/mL阿维菌素1051dD171cdCD阴性对照组10108060aA28800aA同一列中右上角标有不同小写字母的数据之间差异显著(P0.05),标有不同大写字母的数据之间差异极显著(P0.9840),即大蒜新素的毒力与作用时间呈正相关,得出大蒜新素、二丁烯三硫醚、二戊烯三硫醚和二

9、己烯三硫醚的LT50分别为0.6267、1.1036、0.8274和2.2308。大蒜新素及其衍生物之间的LT50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阴性对照组无痒螨死亡。可见,20mg/mL的大蒜新素及其衍生物有较小的LT50,大蒜新素及其衍生物的的毒性比较大。从图3中可以看出随着碳链的延长LT50的数值呈现“N”变化。表2 大蒜新素及其衍生物对兔痒螨的毒力(LT50)的几率值回归分析Table 2 Probit regression analysis of toxicity(LT50)of the Allicin and allicin derivatives Psoroptes Cunicul

10、i in vitro药品浓度mg/mL回归方程LT50/h卡方值2相关系数r大蒜新素20y=5.5181 +2.5533 x0.6267D0.00040.9999二丁烯三硫醚20y=4.9026 +2.2738 x1.1036B0.10080.9911二戊烯三硫醚20y=5.1675+2.0347 x0.8274C0.14300.9968二己烯三硫醚20y=4.2856+2.0503 x2.2308A0.15570.9840同一列中右上角标有不同大写字母的数据之间差异极显著(P0.9581),表明痒螨的死亡率与浓度间具有依赖性关系,表2。大蒜新素、二丁烯三硫醚、二戊烯三硫醚、二己烯三硫醚的LC

11、50分别为0.6509、1.098、0.5330、1.2071。大蒜素新素及其衍生物之间的LC50差异极显著(P0.01)。阴性对照组无痒螨死亡。表3 大蒜新素及其衍生物对离体兔痒螨毒力(LC50)的几率值回归分析Table 3 Probit regression analysis of toxicity(LC50)of the allicin and allicin derivatives Psoroptes Cuniculi in vitro浓度mg/mL回归方程半数致死浓度/h卡方值2相关系数大蒜新素y=5.305x+1.63310.6509D0.23310.9914二丁烯三硫醚y=4.

12、9315x+1.68411.0980B0.87940.9581二戊烯三硫醚y=5.4970x+1.81850.5330C1.19560.9633二己烯三硫醚y=4.8820x+1.44481.2071A0.48200.9688同一列中右上角标有不同大写字母的数据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可见,大蒜新素及其衍生物有较小的LC50,大蒜新素及其衍生物对兔痒螨的效果好。从图3中可以看出随着碳链的增加LC50的变化呈现“N”样曲线变化。00.511.522.55678910111213碳原子个数LT50(h)LC50(mg/mL)杀螨的时间(min)图3 大蒜新素及其衍生物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杀螨时间,LT50,LC50呈“N”样曲线规律变化Figure 3 With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carbon atoms, acaricidal activity, LT50 and LC50 of allicin and its derivatives show “N” changes.4 讨论4.1 兔痒螨病是由痒螨科的螨虫主要寄生在兔耳部的一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