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教师培训体系规划教学内容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37574092 上传时间:2020-07-09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1.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教师培训体系规划教学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区域教师培训体系规划教学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区域教师培训体系规划教学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区域教师培训体系规划教学内容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区域教师培训体系规划教学内容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域教师培训体系规划教学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教师培训体系规划教学内容(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区域教师培训体系规划,北京教育学院 李 方 2011年10月,区域教师培训体系规划,课前思考: 结合培训实践,思考您所在地区开展教师培训的必备条件、资源要素是什么? 教师培训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区域教师培训体系规划,一、如何理解“教师培训”? 教师专业发展行动 教育教学创新实践 终身学习模式变革 学习资源优化配置 制度机制政策策略整体构建,继续教育 “潜能发掘”“生命价值”的理念: 知识经济时代的显著特征之一,是改变了专业人员的职业观与生活观,即终身学习使得每个人的自然生命与专业生涯融合在一起;人生与事业同步发展的心智模式,成功事业与成就人生的价值追求,离不开持续的自觉的学习。

2、获得职业归属感,强化专业认同感,克服“职业倦怠”。,将“教会学习”转变成为由众多的自主学习、强有力的社群学习、不断增加的辅助性学习和网络学习构成的混合型学习,使教育服务在时间空间上具有更大灵活性,为专业发展提供更多机会。学会学习作为终身学习最基本的技能,包括建立自我形象和自尊自信,增强学习动机,开发参与学习的策略,强化专业决策性思辨能力,进而对所处情形做出科学解读、积极反响与有效应对。,区域教师培训体系规划,二、如何理解“区域”? 政府主导 专业引领 教师参与 优质均衡,教师培训“社会公益”“政府行为”的属性: 其一,政府主导与管理。 其二,通过立法(教育法、国民教育法、职业教育法)强化国民的

3、继续教育。 其三,政府投入直接或通过专业培训机构实施继续教育。,区域间利益相关者对培训的需求: 政府基础教育教师素质 教师社会环境专业发展 焦点 学生成长与社会和谐,区域教师培训体系规划,三、如何理解“体系”? 指挥保障系统(制度、经费) 业务实施系统 (专业队伍、课程资源、 技术工具) 转化应用系统 管理评估系统,终身学习不仅是一个选择,也不仅是一个必然,而是一项必须由全人类共同履行的义务。 如果学习在时间和多样性上影响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影响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社会资源、经济资源和教育资源,那么我们不能停留在“教育体系”的改革上,而应走得更远,直至实现学习型社会。,继续教育“管理创新”“

4、组织文化”的功能: 在实践层面以学校改进为主导 在专业层面以教育教学实践与创新能力为核心 在研究层面以理念向应用转化为引领 在效果层面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取向 在组织层面以参与合作互动分享为方式 在文化层面以营造氛围形成文化自觉为旨归,四、如何理解“规划”的要件? 背景分析 需求分析 价值取向 任务设计 项目管理 预期绩效 验收评估,区域教师培训体系规划,区域教师培训案例分析之一: 国培计划(播放视频) 思考与实践: 国培计划的宗旨是什么?如何通过项目管理保证培训宗旨与绩效的落实?,“国培计划”简介 中小学骨干教师研修项目 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项目 班主任教师培训项目 紧缺薄弱学科培训项目 培训团队

5、研修项目 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 农村中小学教师置换脱产研修 农村中小学教师短期集中培训 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国培计划”宗旨 “国培计划”旨在充分发挥示范引领、雪中送炭和促进改革的作用,推动全国大规模教师培训的开展,促进教师队伍素质全面提高。,“国培计划”基本要求 采取招标或邀标方式遴选培训单位。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遴选高水平的高等学校和教师培训机构(包括优质中小学)承担培训任务。严格项目申报和审批程序,建立培训机构竞争激励机制,确保项目实施高起点、高质量。,教师培训项目流程,培训准备阶段 需求调研分析 项目申报 实施方案制定 课程开发,培训实施阶段 项目启动 教学活动组

6、织 培训质量监控 培训资源管理,培训收官阶段 学员成果汇集 项目成果验收 培训绩效考评 追踪问效,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充分信任、紧密依靠广大教师,进一步激发和保护他们投身教育改革创新、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着力提升教师素质、优化队伍结构,着力加强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建设,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如果说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师就是奠基者。 有好的教师,才可能有好的教育。 要倡导教育家办学。教育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一个好老师,可以教出一批好孩子;一

7、个好校长,可以成就一所好学校;一批教育家,可以影响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我国教育事业要兴旺发达,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让真正懂教育的人来办教育。因为他们尊重、敬畏教育的价值和规律,拥有系统的教育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对教育充满热爱并深深扎根于教学第一线。,努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献身教育事业、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和独特办学风格的人民教育家。这是振兴我国教育事业的希望所在。 我国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亟待提高、教师的地位待遇有待加强、教师管理机制需要完善。能否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我国教育发展中一项重要而紧迫任务。 要完善并严格教师准入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完善教师退出

8、机制;加强学校岗位管理,创新聘用方式,完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 。,区域教师培训体系规划,区域教师培训案例分析之二: “绿色耕耘”京郊农村骨干教师培训 思考与实践: 如何做好培训项目的系统设计目标与需求、内容与形式、预算与资源配置、绩效评估与持续发展?,背景与需求分析 北京市普通中小学教师总数101291人,其中中学51448人,小学49843人。包括城市普通中学25551人,占49.7%;普通小学21642人,占43.4%。 郊区普通中学25897人,占50.3%;普通小学28201人

9、,占56.6%。其中,县镇普通中学19977人,占38.8%;普通小学16088人,占32.2%。 农村普通中学5920人,占11.5%;普通小学12113人,占24.3%。,北京市中小学专任教师情况一览表,“绿色耕耘”农村教师培训行动5年计划和分年度分地区分学科分层次实施方案,为每所乡镇中小学每个学科培养2到3名素质高、能力强、用得住的骨干教师,进而带动农村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市政府决策到位, 经费支持到位。农村骨干教师参加培训的人均经费1974元/年。 政策配套,启动“十百千万工程”,即十所重点大学对口支援十个远郊区县、百所城区优质中小学和千名城区优秀教师与农村中小学“手拉

10、手”支教行动、万名农村骨干教师参加“绿色耕耘”市级培训。,教师培训的目标调整 注重目标与过程、技能强化与行为转化、方法多样性与参与高强度的有效结合 农村教师喜欢听、乐于学、愿意改、坚持做,真正学以至用,以学促变。,培训目标三次提炼: 第一年目标定位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第二年目标进一步具体化,锁定“强化农村教师的新五能”,即课堂教学的组织监控能力、学科知识获取与更新的能力、开发教育资源与教学设计的能力、诊断学生差异与促进学生发展的能力、教学实践反思与教师自我发展的能力; 第三年目标再凝炼再集中,突出“双提高一落实”,即提高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提高专业素质与学科素养、落实农村基础教育的教学质

11、量。,教学方案设计的创新 注重过程,突出实践环节,环环相扣落实目标。 实施过程由最初的三阶段,即集中面授培训与制定专业发展规划课题实验与追踪指导完成论文与展示交流;调整充实为五阶段,即专业反思、个案访谈与发展诊断集中面授强化技能培训现场教学观摩与跟踪指导乡土教改课题的校本实践地方展示交流与落实专业发展三年规划。,教师培训管理的跟进 项目团队的组织与管理规范 坚持项目招投标制度, 坚持项目管理与职能管理相结合, 坚持项目管理的细化与延伸, 坚持项目团队的共同价值追求,,教师培训格局的变化 开放、联合、合作与整合 教师培训效果的验证与延伸 营造农村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生态,培训的过程在变,培训的方

12、式在变,培训的课程在变,培训的师资在变,2005年2月28日北京市委刘淇书记批示:“绿色耕耘行动方向正确,效果明显,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 2005年5月9日刘淇书记再次批示:“要大力抓好绿色耕耘培训计划,为农村加快发展提供智力支持。”,2008年9月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在国内动态清样上做出重要批示:“北京市在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工作。教育部要注意了解各地的一些好经验好做法,加以完善推广,及时解决教育工作中的难点问题。此类农村教师研修站的做法就很好。”,区域教师培训体系规划,区域教师培训案例分析之三: “小学科可以做大文章”北京市

13、体音美学科教师专题培训 思考与实践: 如何做好分层、分岗、分学科、分专题教师培训?,思考与实践 : 1、理论课程、实践课程、考察交流等如何有机结合? 2、模块教学的优势与局限?专题研讨的优势与局限? 3、案例教学性质是示范案例、问题案例还是探究案例? 4、培训者培训与一线骨干教师培训有哪些不同? 5、培训管理者培训与学科培训者培训有什么不同?两者的沟通互动怎样设计?,6、对于多次参加各类培训的骨干教师,“再培训”定位在哪里?如何调研?有何创新? 7、教师培训中,一线教师的主体参与如何体现? 8、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如何落实?中间环节与影响因素究竟在哪里? 9、骨干教师成为培训者是教师专业发展最有效的途径,如何在培训中关注并探索这个问题? 10、培训质量靠谁监控、评价及如何评价?可以运用哪些评价手段和操作工具?,感谢全国各地教师培训机构的 领导、专家和同事的 倾听、思考、合作与行动! 祝祖国的教师培训事业 扎实有效推进、健康持续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