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检测试题[含答案].pdf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37573191 上传时间:2020-07-0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0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检测试题[含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检测试题[含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检测试题[含答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检测试题[含答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检测试题[含答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检测试题[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检测试题[含答案].pdf(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 2019-2020 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检测试题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将答题卡有关项目填写清楚。 2、第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纸上。答第卷时,用黑色签字笔、钢笔或 圆珠笔直接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卷(选择题,共 60 分) 选择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计 60 分)每小题列出的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1有学者把周王朝实行的某种制度称为 “亲属等差递减制度

2、”,并认为这一制度虽然不能 根绝但至少成功地阻止或避免更多的阴谋、流血和战争,它的力量影响中国社会达三千年之 久。该学者评价的制度是 A. 世官制B. 嫡长子继承制C. 分封制D. 中央集权制 2 “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 ”这则纪功石刻说的是 A周天子分封天下B秦始皇统一六国 C汉武帝开拓疆土 D忽必烈一定乾元 3黄仁宇在论及西汉的统治政策时写道:“新朝代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 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 ”这里“斑马式”的省 级组织体制是指 A郡县制B郡国并存制 C州郡县交错管理 D道州县制 4韦伯说中国在“长达 12 个世纪的时

3、间里,人们的社会地位概由其官职决定,而不是由其 财富决定。而获得做官资格的又是由其所受的教育决定。 ”形成这种局面的制度保障是 A宗法制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5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曾经描述秦代的政治制度:“法令出一” , “天下之事 无大小,皆决于上” 。这反映了 A皇权至高无上B丞相大权独揽 C秦律严苛缜密 D三公九卿互相制约 6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 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7 “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 ,这反映出元朝在行政区划方面的重大创新是 A设立宣政院

4、B建立三省制 C推行行省制度 D设立刺史 8明朝的内阁距离皇帝寝宫 1000 米,清朝的军机处距离皇帝寝宫只有 50 米。政务中心逐 步靠近皇帝寝宫的这一过程,从本质上体现了 A. 皇宫建筑布局愈益合理B. 政府行政效能不断提高 C. 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D. 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9近代某不平等条约中规定:“佛(法)兰西人在五口地方,如有不协争执事件,均归佛 兰西官办理。遇有佛兰西人与外国人有争执情事,中国官不必过问。”法国据此攫取的特权 是 A. 领事裁判权 B. 开放通商口岸 C. 片面最惠国待遇 D. 居住及租地权 10.美国历史学家丹涅特曾提出:“对于列强来说,以保持一个它们所能威胁、控

5、制的懦弱 政府,自是最为有利。”下列不平等条约中,最能体现这一侵略企图的是 A.南京条约B. 天津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 11.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就西安事变结束时的局势发表评论说:“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 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 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 ”她所说的“统一”指的是 A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B蒋介石获释并重新执掌军政大权 C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12.“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 ”这副对联反映的是中国什么时 期的历史状况 A19 世纪早期 B19 世纪中

6、期 C19 世纪末 D20 世纪早期 13.著名维新人士容闳与友人论时局时说:“汝以为义和团为乱民乎,此中国之民气也。民 无气则死,民有气则动,动为生气,从此中国可免瓜分之局中国下层愚氓,民气已动, 将及于士大夫。”容闳在这里 A. 肯定义和团民众蕴藏的力量B. 认识到义和团运动发生的原因 C. 反帝斗争推动了民族工业发展D. 指明了义和团运动失败的根源 14.如果要再现邓世昌英勇杀敌,壮烈殉国的场景,我们选择的素材应该是 A黄海战役 B台湾保卫战 C辽东半岛战役 D威海卫战役 15.“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帝国主义最为典型的侵华罪恶之一。我们在研究“南京大屠杀” 时,最有力的证据是 A当年受害者

7、的控拆材料 B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 C.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D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述 16.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将每户足够食用以外的粮食归入国库,有婚娶弥月、疾病灾荒 等开支,全由国库支给这则材料可以用来说明太平天国 A. 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B. 追求平等自由的政治生活 C. 具有平均主义色彩D. 满足了农民最迫切的愿望 17.太平天国后期提出资政新篇,镇压太平天国的李鸿章、曾国藩等发起了洋务运动。 此类历史现象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A. 已经开始了全面的近代化历程 B. 向西方学习以摆脱危机的发展趋势 C. 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向西方学习 D. 两个政权都推动中国走资本主义

8、道路 18.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你认为这句话从根 本上颠覆了下面哪一种观念? A.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B.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C. 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也 D.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19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剪辫法令,民众纷纷剪去辫子。1917 年,张勋扶持 清帝复辟,京津地区民众纷纷抢购假辫子戴上。这一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 A.辛亥革命彻底失败了 B. 人们生活习俗的改变要有一个渐进过程 C. 中国近代服饰的变化取决于政权的变更 D. 民主与专制的斗争艰难曲折 20.20 世纪初来中国访问的

9、美国学者杜威在写给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 14 岁多的学 生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 的队伍,那是难以想象的。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这次运动是指 A.五四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辛亥革命 D国民革命运动 21.陈独秀说,中共“一大”对“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 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与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这是指中共 “二大” A. 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B. 决定参加共产国际 C. 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D. 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22.1924-1927 年间,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划破了浓重的黑暗,工人

10、运动、农民运动蓬勃发 展,北伐胜利进军,革命浪席卷全国。这说明 A. 工农运动成为大革命的主力B. 政党联合产生了巨大力量 C. 北伐战争取得了重大成果D. 第一次国共合作取得成功 23.徜徉在中国电影群星璀璨的艺术长廊里,战争题材的电影总是带给观者深刻的印象,战 争题材电影在我国电影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下列战争电影所反映的史实,其先后顺序排列 是建党伟业 长征 建军大业 大转折挺进大别山百团大 战 A. B. C. D. 24.著名当代作家冯骥才在关于文革博物馆一文中写道“一代人经受的惨痛教训,是下 一代人的精神财富。”这里所说的“教训”主要是指 A. 要注重民主与法制建设 B. 要遵循客观

11、经济规律 C. 要依据生产力水平及时调整生产关系 D. 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5. 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大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 的原则;1982 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逐步形成以宪法为核心 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两部宪法的颁布和修订 A. 反映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B. 改变了国家的基本法律架构 C. 适应了当时经济建设的需要D. 标志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建立 26.1997 年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前,中央交给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筹备小组一个重 之又重的任务:中国国旗必须在 1997 年 7 月 1 日的零时零分零秒准时升起

12、。这一任务的实 施 A. 意味着英殖民帝国的崩溃B. 是“两种制度”的具体安排 C. 标志着中国和平统一的完成D. 是恢复国家主权的象征和标志 27.1982 年宪法序言中指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 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今后将进一步发挥它的重要作用。 ”序言中“过去发挥了 重要的历史作用”是指 A它曾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B它曾代替国家宪法的职能 C它曾是两次国共合作的重要组织形式D它曾为国家统一做出贡献 28.“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说的是新时期取得的伟大成就, “改 革开放”的决策出现于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

13、大 D中共十四大 29.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 管理国家事务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下列属于 20 世纪 90 年代我国在 民主法制建设上采取的重大举措的是 A. 把实行“依法治国”方略写入宪法 B. 修订新时期宪法,成为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C. 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重要讲话 D. 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30.1992 年 10 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了“九二共识” ,这里 的“共识”主要是指 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海峡两岸实现“三通” D扩大两岸交流

14、与合作 第卷(非选择题,40 分) 非选择题(共 3 小题,计 40 分) 31. (13 分)宰相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 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 司马迁史记陈丞相世家 材料二 即如唐制,中书舍人拟稿然后再呈送皇帝画一“敕”字然后行达门下 省待门下省主管长官侍中及副长官侍郎接获此项诏书后,即加予复核诏敕自中书定 旨,门下复审手续完成后,即送尚书省执行。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有明(明朝)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宰相始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置相 材料一中的“宰相制”最早创设于

15、哪一朝代?结合所学概括宰相的职能。(3 分) 据材料二,写出唐朝实行的政治制度名称。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制度的主要作用。(3 分) 材料三中“罢宰相”的“高皇帝”是谁?“罢宰相”后中央政治机构是怎样运作的。 (3 分) 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古代宰相权力变化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4 分) 32.(14 分)2019 年 9 月 3 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4 周年纪念日, 我们永远铭记这个光辉的日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清)丘逢甲春愁 材料二 20 世纪 30 年代,日本发动

16、大规模侵华战争,以 1931 年和 1937 年为界,日本侵华 战争达到了一个高潮。 漫话抗日战争 材料三 今天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是在使国民党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全民族抗战。 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中共洛川会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材料四 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 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 罗斯福 材料一诗中日本是在哪次战争后,通过哪一不平等条约割占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的?作者以 “春愁”为题抒发了怎样的情怀?(4 分) 材料二中所说“1931 年和 1937 年”分别指日本发动的哪两次侵华事变?中国哪次会战打 破日本三个月的狂妄计划?1938 年抗战正面战场取得最大胜利的战役是什么?(4 分) 依据材料三,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