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教案知识分享

上传人:go****e 文档编号:137571730 上传时间:2020-07-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传统节日教案知识分享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国传统节日教案知识分享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国传统节日教案知识分享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国传统节日教案知识分享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国传统节日教案知识分享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节日教案知识分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节日教案知识分享(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传统节日教案精品文档传承文明授课教师:邓飞一、教学目标1、在实践中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传说、来源、习俗及其发展等,思考中国传统节日流传的意义。2、 能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并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资料,掌握分析、处理信息的方法。3、 通过信息交流,体验交流与协作的乐趣。4、自己动手、动脑,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搜集的资料。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各传统节日的主要活动2、难点:各传统节日的来历三、教学过程(一)1、导入:同学们,寒假相信大家都过得很愉快吧?寒假有一个我们中国人很重视的传统节日,就是(春节),你能谈谈春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学生自由说)(春节是我们辞旧迎新的节日,在除夕夜,家家户户

2、都会吃团年饭,初一开始直到农历十五,小孩子们都可以拿到“利市”,大家都买新衣服穿,外地打工的人都会赶回家乡过年等等)(二)1、 估计小课题会有:(1)各个传统节日的来源、故事。(2)各个节日有什么风俗习惯?(3)传统节日在现在的发展情况。2、请按照农历时间顺序,说出我们当地的传统节日.正月初一:春节 正月十五:元宵节 四月份:清明节? 七月初七: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 九月初九:重阳节? 冬月:冬至? 腊月初八:腊八节(三)1、合作探究,深入研讨第一板块:端午粽飘香1、端午节的由来纪念屈原说; 纪念伍子胥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

3、入人心,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2、端午节习俗赛龙舟? 吃粽子? 插艾第二板块:春节知多少1、了解农历新年的意义与典故它起源于原始社会的“腊祭”。人们经过一年辛勤劳动,在岁尾年初之际,用农猎收获物来祭祀众神和祖先,以感谢大自然的恩赐,逐渐形成了庆祝岁首的风俗。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春节传说之一:熬年守岁;春节传说之二:万年创建历法说;春节传说之三:贴春联和门神 2、认识春节传统习俗活动祭 灶? ?扫尘 ?春 联 ?年 画? 年夜饭? 守 岁? 爆 竹? 拜 年3、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

4、“上元节”(the Lantern Festival),是中国民俗传统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4、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5、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

5、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放黄烟子、吃十二红。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贴符则据说是为了避邪。6、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这一天人们都要吃月饼以示“团圆”。月饼,又叫胡饼、宫饼、月团、丰收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 “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

6、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中秋之夜,人们遥望如玉如盘的明月,思念着远在异乡的亲人。唐代诗人李白有诗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8、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

7、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 9、除夕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重大的节日之一。指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节前一天晚,因常在夏历腊月三十或二十九,故又称该日为年三十。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苏轼有守岁:“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门笼,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除夕之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团圆饭”,有一家人团聚过年的味道。吃团圆饭时,桌上的“鱼”是不能动的,因为这鱼代表“富裕”和“年年有余”,象征来年的“财富与幸运”,它属于一种装饰,是碰不得的。(少数地方风俗不同,比如贵州,桌上的鱼不是不能吃的,是要剩下一些,寓意“年年有余”)除夕的高潮是年饭后长辈发“压岁钱”。接着就是张贴春联和门神,并关上大门。到初一的早上才开门“接财神”,接下来就是全家人守岁到凌晨。四、小结节日是我们生活当中的一部分,它已经融入了我们生活当中的各个方面,我们在这个传统文化氛围下生活,种种民俗、节日不知不觉影响着我们的言行举止。节日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的历史,拥有灿烂辉煌的民族传统文化。 今天我们所了解的也仅仅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就让我们走出课堂,继续去探索,去发现。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