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龙山中学2010-201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粤教版【会员独享】.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7519463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龙山中学2010-201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粤教版【会员独享】.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广东省龙山中学2010-201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粤教版【会员独享】.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广东省龙山中学2010-201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粤教版【会员独享】.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广东省龙山中学2010-201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粤教版【会员独享】.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广东省龙山中学2010-201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粤教版【会员独享】.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龙山中学2010-201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粤教版【会员独享】.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龙山中学2010-201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粤教版【会员独享】.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龙山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一、本大题4小题,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炽热 整饬 叱咤风云 插翅难飞 B. 唆使 夙愿 肃然起敬 追根溯源C. 小憩 迄今 同仇敌忾 休戚相关D. 显赫 唱和 溘然长逝 欲壑难填2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 A历史学家经常津津乐道于北方少数民族在统治中原过程中的被同化,我们知道,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被儒家化。 B近来,“中国威胁论”又衍生出新的版本:“中国在非洲实施新殖民主义”、“中国导弹威胁论”、“中国军力威

2、胁论”等甚嚣尘上。C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D我们的负责欧锦赛采访的记者和工作人员已经严阵以待,随时准备奔赴欧洲,届时将向国内发回最及时、最精彩的报道。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 ) A.伴随铁路客运高峰的到来,写有“严禁携带危险、易燃、易爆物品上车”的字样悬挂在火车站入口处,提醒人们要有安全防范意识。B昨天我从你这儿拿走的那本语文复习资料,没用,等明天有空我再还给你。C社会工伤保险医疗管理办法的出台,意味着将规范工伤报告、治疗、康复、评残、结算“一条龙”的工伤保险医疗跟踪管理体系,

3、它可最大限度地保障用人单位和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DSARS的可怕在于其传染性强,且无特效药,因此必须建立严格的隔离制度和科学的预防制度并实施有效的治疗。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同父亲的关系则完全不同。_。_。_。_:_。父亲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而父亲不体现任何一种自然渊源即代表思想的世界,人所创造的法律、秩序和纪律等事物的世界父亲虽然不代表自然世界,却代表人类生存的另一个极端母亲是我们的故乡,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在最初几年内孩子同父亲几乎没有什么联系,在这个阶段父亲的作用几乎无法同母亲相比A B C D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王绂,字孟端,无锡人。博学,工歌诗,能书,写山木竹石,妙绝一时。洪武中,坐累戍朔州。永乐初,用荐,以善书供事文渊阁。久之,除中书舍人。 绂未仕时,与吴人韩奕为友,隐居九龙山,遂自号九龙山人。于书法,动以古人自期。画不苟作,游览之顷,酒酣握笔,长廊素壁淋漓沾洒。有投金币购片楮者,辄拂袖起,或闭门不纳,虽豪贵人勿顾也。有谏之者,绂曰:“丈夫宜审所处,轻者如此,重者将何以哉!”。在京师,月下闻吹箫者,乘兴写石竹图,明旦访其人赠之,则贾客也。客以红氍毹馈,请再写一枝为配,绂索前画裂之,还其馈。一日退朝,黔国公沐晟从后呼其字,绂不应。同列语之曰:“此黔国公也。”绂曰:“

5、我非不闻之,是必于我索画耳。”晟走及之,果以画请,绂颔之而已。逾数年,晟复以书来,绂始为作画。既而曰:“我画直遗黔公不可。黔公客平仲微者,我友也,以友故与之,俟黔公与求则可耳。”其高介绝俗如此。 昆山夏昶者,亦善画竹石,亚于绂。画竹一枝,直白金一锭,然人多以馈遗得之。昶,字仲昭,永乐十三年进士,后改庶吉士,历官太常寺卿。昶与上元张益,同中进士,同以文名,同善画竹。其后,昶见益石渠阁赋,自谓不如,遂不复作赋。益见昶所画竹石,亦遂不复画竹。(节选自明史王绂、夏昶传)【注】楮(ch)一种树皮可以用来造纸的树,代称纸。氍毹(qsh):毛织的地毯。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6、(3分) A.博学写山木竹石,妙绝一时 写:作画 B.于书法,动以古人自期 期:要求 C.晟走及之,果以画请,绂颔之而已 颔:点头 D.同以文名,同善画竹 名:名声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绂始为作画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 B.明旦访其人赠之,则贾客也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昆山夏昶者亚于绂 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D.然人多以馈遗得之 不赂者以赂者丧7.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王绂“高介绝俗”的一组是( )(3分) 以善书供事文渊阁 于书法,动以古人自期 虽豪贵人勿顾也 明旦访其人赠之 绂索前画裂之,还其馈 绂颔之而已 A. B. C

7、. D.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绂博学多才,不仅善于唱歌和作诗,还爱好看书、“写山木竹石”,所以特别被当时的人称赞。 B.王绂作画不肯轻易下笔,但在游览时,饮酒到了兴头上,就会在长廊的粉壁上借着酒兴尽情地挥洒。 C.沐晟向王绂求画,过了几年都没有得到,最后沐晟又用自己收藏的书来换,王绂才给他作画。 D.夏昶和张益为人都很谦虚,夏昶见到张益的石渠阁赋后,就不再作赋了;张益见到夏昶画的竹石后,也从此不再画竹。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每句5分) 以善书供事文渊阁。 译文: 绂曰:“丈夫宜审所处,轻者如此,重者将何以哉!

8、” 译文: 10.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7分)金陵怀古 王硅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 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 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注:王硅:时任北宋左相,写作此诗时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遭失败。(1)试分析诗歌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3分)(2)作者在诗中是怎样表达“凄凉”的。(4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3题计分)(6分) (1)寄蜉蝣于天地,_。哀吾生之须臾,_。(苏轼赤壁赋)(2)日月忽其不淹兮, 。唯草木之零落兮, 。(屈原离骚) (3)或取诸怀抱, ;或因寄所托, 。(王羲之

9、兰亭集序)(4)静女其姝, 。爱而不见, 。(诗经静女)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5题。绝唱 严阵我每年都要到圆明园去,虽然圆明园一直有荷花池,三四月间,荷叶出水,一片清绿;五六月间,花瓣初展,点点新红。可我到圆明园看荷花,既不在三四月间去看它的绿叶,也不在五六月间去看它的红花。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圆明园的荷花和别处的荷花不一样,它说的话不一样,它做的梦也不一样。因此我愿在每年的初冬季节到圆明园去,不是为别的去,就是为了在这个时候,到那里的荷花池去看荷花。诚然,荷花的绿叶的美是无可比拟的,它浅浅的深深的绿叶上凝聚着汪汪点点的水露,在阳光的照射下,宛如透明的翡翠上滚

10、动的几颗珍珠。这是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名句曾被人无数次地吟咏过,的确,我起初曾经以为,这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却觉得,也许这一切并非如此。诚然,荷花的红花的美是有口皆碑的,它粉粉的,淡淡的,文文的,雅雅的,仿佛永远是十五六岁的年纪,不管在明亮的阳光下或是在轻风细雨中,它婷婷于岸畔又隐隐于水底的那些神秘莫测的艳影,都会使人心醉神迷。这是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行,人们总是不绝于口,当然,我也曾经以为,满塘红艳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越来越不这么以为了。既然绿叶不是最美,红花也不是最美,那么荷花到底在什么时候才是最美的呢?那是一个10多年前的十

11、月,我孤自一人到圆明园,想去寻找那里的残秋,可是当我徜徉于既找不到一片绿叶也找不到一朵红花的荷花池的石岸上,无意之间,我却被蓦然呈出在我面前的另一种景色震撼了:在映满圆明园断石残柱所组成的黑白相间的奇妙图案的水影中间,交织其上的是一池残荷。它有枯梗还高高地耸立着,有的则已折断在水中;它有的叶子早就被秋风撕破,有的卷作黑色的一团,却依然在空中高悬;那些它结下的果实,那些曾是翠绿色或者金黄色的莲蓬,有的虽然已变成黑色,却依然在空中高举,有的被风雨摧折,成堆地倒伏在水中,却依然守着这自己的根。看到这种景象,看到圆明园断墙残柱的倒影上,好些由残荷组成的神奇幽秘的大大小小的正方形、三角形、圆圈形、菱形的

12、交相印叠的美丽图案,我顿时感到我走进了一个荷花的神奇的世界。“留得残荷听雨声”吗?不,我当时的感觉完全不是这样。我感到这满池的荷花没有枯,没有死,那布满池水的断梗残枝,完全是那一池碧绿一池艳红的最高的升华。从它们以残枝断梗和倒在池水中的莲蓬所组成的各种神秘的图案中间,你可以发现一种美,可以发现那处不是红红绿绿的俗美,可以发现那种不是迎合季节的庸美,可以发现那种不被别人所发现的蕴藏于残破枯败之中的那种自信和孤高,那种一直展现到生命最后的充满无比自信的高尚的凄美。它是满地枯梗残叶,但它却表达了一种力量,一种精神,它不再以绿叶使人清心,也不再以红花使人陶醉,它现在给人们的,和圆明园留下的断墙一样,是

13、一种似乎已被摧毁但却永远无法摧毁的象征,是一种不屈的沉默。因此,我想,这满塘残荷才是圆明园荷池的绝美之处,因为它是远胜于色远胜于香的一池历尽凄风苦雨的绝唱。何况,隆冬过后,它那散落满池的莲子,又会叶出新芽,用它青青的绿意,覆盖着这片古老的荷池呢!只要不失去那点孤高和自信,即使不再有绿叶红花,即使只剩下一根枯梗,一片枯叶,也照样会具有永远属于自己的那种独特的美。不要留得残荷听雨声,还是在风雨声中去听残荷吧!去听它的精神。去听它的风格。去听它的情操。去听它的力量。世间如此,人生如此。只要精神上拥有美,便谁也摧毁不了你的美。有些时候,越是摧毁,便越是美丽,存在就是力量。12文章以“绝唱”为题,有什么深层含义?(2分)13作者写“残荷”之前依次写了对荷花绿叶、红花的美的认识,这样写有何好处?(4分)14作者说“这满塘残荷才是圆明园荷池的绝美之处”,他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6分)15结尾段作者写道:“只要精神上拥有美,便谁也摧毁不了你的美。有些时候,越是摧毁,便越是美丽,存在就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