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茶陵县世纪星实验学校九年级语文《出师表》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7509603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茶陵县世纪星实验学校九年级语文《出师表》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湖南省茶陵县世纪星实验学校九年级语文《出师表》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湖南省茶陵县世纪星实验学校九年级语文《出师表》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湖南省茶陵县世纪星实验学校九年级语文《出师表》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湖南省茶陵县世纪星实验学校九年级语文《出师表》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茶陵县世纪星实验学校九年级语文《出师表》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茶陵县世纪星实验学校九年级语文《出师表》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内容出师表第12段阅读教学个性化备课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正确朗读,背诵全文。2、了解“表”的有关知识;3、了解诸葛亮统一中国的愿望和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等进步主张。4、积累重点文言字词,翻译全文;5、了解本文融情于议论、叙述,以情动人的写法方法。过程与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达标,注重朗读、讨论、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深切感受诸葛亮对蜀汉的忠诚,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做社会的有用人才。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背诵、翻译全文;积累重点文言字词、句子。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清行文思路,深刻理解诸葛亮的政治主张。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 唐朝著名诗人杜甫在一首诗中这样写道:“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

2、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哪位同学能说说,这是杜甫的哪首诗?对,是蜀相。写的就是本文的作者诸葛亮。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他的出师表。 二、明确目标1、了解“表”这种文体;2、通读全文,解决生字词读音障碍;3、准确翻译第12段,积累重点词语;4、理解两段文意。三、自学自测(一)课前预习: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试背全文;初步翻译全文,记下疑惑处,解决生字词障碍并积累重点文言字词。 教师预设: c hngfi zh p b qu gu wi 殂 弘 菲 陟 否 裨 阙 苟 猥 s n rng ji zu y z tu 夙 驽 攘

3、 咎 诹 祎 咨 颓 先帝遗y德 性行xng 淑均 以塞s 忠谏之路 以遗wi 陛下 行hng阵和睦 长zhng史(二)资料助读: 1、作者: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蜀国的政治家、军事家。 2、文体: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3、关于刘禅: 刘备子,小名阿斗。刘备死后他继任蜀汉皇帝,昏庸无能,由诸葛亮辅政,“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公元234年,诸葛亮病死北伐军中,他逐渐信任宦官,朝败。公元263年魏军攻成都,他出降,第二年举家迁洛阳,被封为安乐县公。由于他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庸碌无张的皇帝,所以后世就把“阿斗”当作昏庸无能的人的代称。4、学生搜集资料,简介出师伐魏背景。 教师

4、预设: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出山辅助刘备成就大业,建立了蜀国,与曹魏、孙吴鼎足而三。刘备称帝后,拜诸葛亮为丞相。223年刘备病逝,临终对诸葛亮托认国事,并嘱咐儿子刘禅曰:“汝与丞相从事,当事之如父。”后刘禅称诸葛亮为“相父”。诸葛亮深感刘备知遇之恩和临终托孤之情,辅佐刘禅竭忠尽智,为实现刘备的统一中原,光复汉室的遗愿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辅佐刘禅辛勤治蜀,经过了几年的努力,国力有所加强,在这种情况下,他于227年率兵北驻汉中(今陕西省汉中市),准备北伐曹魏,以“北定中原”。 但刘后主却昏庸无能,听信奸佞,成了北伐的后顾之忧。诸葛亮在出师前写下这篇文章,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

5、主广开言路 ,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的决心。 诸葛亮的战略思想始终是联吴抗曹,并用五年的时间为伐魏作准备。主要措施有:(1)与吴国通好;(2)加强内政建设;(3)平定南方叛乱。 四、课堂检测,展示交流(一)认读:1、学生组内展示朗读课文1-2段,两人组或四人组边朗读边交流,对于读不准的字词或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字词做上标记;2、全班分组展示:分别朗读12段,学生共同纠错(读音、停顿)、提请重点注意;3、请展示的学生来板书本片段需要注意哪些字的读音。(二)译读:1、学生结合注释用五字法(留删换补调)试疏通第1

6、2段,拿起笔勾画出不懂的生字词或者句子。2、互学互教,四人小组讨论刚才自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关注学情并参与学生活动。)3、全班分组展示并交流组内讨论后仍旧有疑问的字词句。教师预设:(1) 重点字词:疲弊:疲弱困乏。诚:的确、确实。危急存亡:形势危急,决定存亡。侍卫之臣:陪侍、保卫皇帝的近臣。不懈:毫不懈怠,忠于职守。忠志之士:忠心的将士。志,士心。忘身:奋不顾身。盖:副词,原来,表示解释原因。追:追念。报:报答。宜:应该。圣:古时臣下对帝王的尊称。恢宏:发扬光大。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谏:臣下给皇帝提意见。(2) 句子翻译: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

7、之秋也。译:先帝开创大业未完成一半,竟中途去世。如今天下分成三国,我们益州人力疲惫、民生凋敝,这真是处在形势万分危急、决定存亡的关头。2、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译:不应该随意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以致堵塞忠言进谏的道路啊!3、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译:宫里的近臣和丞相府统领的官吏,本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有不同。4、 讨论答疑自学指导:学生自主学习12段,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以下问题,5分钟后就疑难处组内讨论。 学习第一段,回答: 诸葛亮分析当时的形势,不利条件是什么?有利条件是什么?“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益州疲弊”(客观) “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8、,忠志之士忘身于外”(主观) 本段提出什么建议?提出这一建议的目的是什么? “开张圣听” “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学习第二段,思考: 作者在本段提出的建议是什么?如何具体执行? 严明赏罚;“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内外异法”内外各指什么?宫中、府中 。 五、课堂小结:1、 归纳12段大意 1段,分析当前形势,提出“广开言路”的建议。 2段提出应内外一体,赏罚严明的建议。 6、 课堂达标:1、 解释划线字词:开张圣听 作奸犯科2、翻译重点句子:(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2)、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 (3

9、)、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7、 布置作业: 课后背诵12段。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1、 导入新课:检查第12段背诵情况;或字词句子掌握情况。2、 明确目标1、 准确翻译35段,积累重点文言字词、句子;2、 理解课文35段内容。3、 自学自测:课堂自主学习、检测,展示交流(一)认读:1、学生组内展示朗读课文35段,两人组或四人组边朗读边交流,对于读不准的字词或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字词做上标记;2、全班分组展示:分别朗读35段,学生共同纠错(读音、停顿)、提请重点注意;3、请展示的学生来板书本片段需要注意哪些字的读音。(二)译读:1、学生结合注释用五字法(留删换补调)试疏通第35段

10、,拿起笔勾画出不懂的生字词或者句子。2、互学互教,四人小组讨论刚才自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关注学情并参与学生活动。)3、全班分组展示并交流组内讨论后仍旧有疑问的字词句。4、学生概括3-5段:3、4段: 述说人事安排,举荐文臣武将。 5段:总结上两段,提出“亲贤远佞”的建议。教师预设:重点字词: 先帝简拔以遗陛下:选拔;给予。 晓畅军事:精通。臣本布衣:平民; 躬耕:亲自; 驱驰:奔走效劳; 猥自枉屈:辱,此指“降低身份”之意; 倾覆:兵败; 夙夜:早晚 深入不毛:草木; 驽钝:比喻才能平庸; 以彰:表明; 以咨诹善道:询问 ; 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出身鄙野; 由是感激:感动; 痛恨于桓灵

11、也:痛心遗憾 。 (二)句子翻译: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译: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能够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衰败的原因。2、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译:我本是个平民,在南阳务农亲耕,只想在乱世间苟且保全性命,不希求在诸侯间文明显达。3、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动,遂许先帝以驱驰。译:先帝不因为我身份低微,出身鄙野,委屈地自我降低身份,接连三次到草庐来拜访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因此我深为感动,于是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4、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

12、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译: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机患难期间我受到委任,从那以来有二十一年了。 4、 讨论答疑:作者提出的三条建议,作者反复陈述的是哪一条?为什么预设:是第三条“亲贤远佞”的建议。因为国家“兴隆”与“倾覆”的关键在于是否任人唯贤。5、 课堂小结:课代表和小组长分别小结各组学习、得分情况。 六、课堂达标1、解释以下古今异义词在文中的意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出身鄙野; 由是感激:感动; 痛恨于桓灵也:痛心遗憾 。 2、翻译句子:(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2)、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3、(3)、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动,遂许先帝以驱驰。(4)、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7、 布置作业:课后背诵3-5段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一、导入新课:背诵3-5段或检测上节课重点词句。2、 明确目标1、 准确翻译69段;积累重点文言字词、句子;2、了解本文融情于议论、叙述,以情动人的写法方法。3、 自学自测课堂自主学习、检测,展示交流(一)认读:1、学生组内展示朗读课文69段,两人组或四人组边朗读边交流,对于读不准的字词或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字词做上标记;2、全班分组展示:分别朗读69段,学生共同纠错(读音、停顿)、提请重点注意;3、请展示的学生来板书本片段需要注意哪些字的读音。(二)译读:1、学生结合注释用五字法(留删换补调)试疏通第69段,拿起笔勾画出不懂的生字词或者句子。2、互学互教,四人小组讨论刚才自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关注学情并参与学生活动。)3、全班分组展示并交流组内讨论后仍旧有疑问的字词句。教师预设:重点字词: 猥自枉屈:辱,此指“降低身份”之意 ; 倾覆:兵败;夙夜:早晚 深入不毛:草木; 驽钝:比喻才能平庸; 攘除:铲除 以彰:表明; 以咨诹善道:询问 4、 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