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设计】2012高考生物 第2章 第1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后限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7490775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立体设计】2012高考生物 第2章 第1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后限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立体设计】2012高考生物 第2章 第1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后限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立体设计】2012高考生物 第2章 第1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后限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立体设计】2012高考生物 第2章 第1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后限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立体设计】2012高考生物 第2章 第1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后限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立体设计】2012高考生物 第2章 第1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后限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立体设计】2012高考生物 第2章 第1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后限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立体设计】2012高考生物 第2章 第1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后限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1届厦门质检)如图为反射弧的模式图,则 ( )A.神经冲动在和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B.兴奋的传导方向是C.受损时,刺激仍能引起反射活动D.具有语言、学习、思维、记忆等方面的高级功能【解析】本题以反射弧的模式图为载体,考查兴奋的传递和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由图可判断,兴奋的传导方向是,受损时,刺激仍能引起反应,但因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所以不属于反射活动。只有大脑皮层才具有语言、学习、思维、记忆等方面的高级功能。【答案】A2.如图是突触的亚显微

2、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部位的膜对Na+通透性减小B.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一定是一个神经元的轴突膜C.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D.当兴奋沿b神经元传导时,其膜内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解析】为突触小泡,其内容物递质使b兴奋时,兴奋部位的膜对Na+的通透性增大,Na+内流,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表现为内正外负,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所以A项错误。为突触间隙,其间的液体为组织液,为突触后膜,是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膜或树突膜,因此B项错误。当兴奋沿b神经元传导时,其膜内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所以D项错误。【答案】C3.

3、(2011届德州质检)某些麻醉剂是一种神经递质的阻断剂,当人体使用这些麻醉剂后,痛觉消失了,而其他大部分神经的传递功能正常,这一事实说明 ( )A.不同神经纤维是以不同的递质传递B.不同的神经元之间的递质可能不同C.所有神经元之间的递质可能相同D.麻醉剂能作用于大脑皮层,使痛觉中枢失去功能【解析】不同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依靠神经递质。从题目中可知这些麻醉剂是一种神经递质阻断剂,但其他大部分神经的传递功能正常,说明不同的神经元之间的递质可能不同。【答案】B4.某人腰椎部位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该病人受损的部位可能是在反射弧的 (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感受器 神经中枢 效应器A

4、. B. C. D.【解析】该病人有感觉,说明其感受器、传入神经完好无损。使下肢运动的反射弧的任何一个环节受损,都能导致下肢运动障碍,由于该病人是腰椎部位受伤造成的,因而最可能是脊髓中的低级神经中枢和传出神经受损,可排除效应器。【答案】A5.由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舞蹈千手观音表演的非常成功,获得大家的一致好评。这些聋哑演员要准确理解指导教师的“手语”所表达的含义,依靠的中枢是( )躯体运动中枢 躯体感觉中枢 视觉中枢 语言中枢A. B. C. D.【解析】考查人体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聋哑演员要理解指导教师“手语”所表达的含义,首先要通过视觉中枢观察到相应的动作,再在大脑皮层语言中枢将其转化为语言信

5、号,才能将其理解。【答案】D6.(2011届珠海调研)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结构、功能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人类大脑皮层的S区受损时,伤者将不会说话B.反射弧中联系传入、传出神经的中间环节叫中枢神经C.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从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D.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可将神经递质运至突触后神经元内【解析】B项错误,神经中枢与中枢神经不是一个概念,前者才是反射弧的结构之一,联系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C项错误,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信号转化形式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D项错误,神经递质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然后与突触后膜(另一个神经元)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突触的膜电位变化,即引发一次新的神经冲动

6、。【答案】A7.(2011届佛山质检)一只脚踩在钉子上,马上引起腿的收缩以避开损伤性刺激的继续作用,而另一条腿迅速伸直以支持身体,使身体不会跌倒。下图表示这一复杂反射的过程。图示表明 ( )A.这一活动至少需要四个突触参与完成B.参与这一活动的神经元至少有6个C.感受器产生的兴奋同时到达神经元和D.同一神经元在一次反射活动中可能产生不同的神经递质【解析】A项中应是6个突触,B项中应至少有7个神经元,C项中兴奋到达要晚些,D项正确。【答案】D8.(2011届济宁一中质检)下图是人体神经细胞模式图,据图所做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若刺激A点,图中电流计B将偏转2次B.神经细胞释放物质到与细胞器

7、有关C.若抑制细胞器的活动,不会影响神经细胞之间传递兴奋D.若中含有一致病基因,则该致病基因来自其祖母的概率为0【解析】刺激A点,离A点较近的电流计处首先变为内正外负,发生一次电流计偏转,当动作电位到达离A较远的电流计处时,又会发生一次电流计偏转,A项正确。神经细胞释放物质与高尔基体有关,B项正确。若抑制线粒体,供能不足,会影响递质释放,从而影响细胞之间传递兴奋,C项错误。线粒体中的致病基因来自母亲、外祖母,D项正确。【答案】C9.Ach(乙酰胆碱)是一种神经递质。实验人员欲研究Ach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简图如下),在除去突触小泡的前提下自处注入不同浓度的Ach,处给予恒定刺激,、处分别为灵

8、敏感应时间测量点。测得不同浓度Ach条件下、两处感受到信号所用时间如下表所示。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 )Ach浓度(mmolL-1)处感受到信号的时间(ms)处感受到信号的时间(ms)0.15.005.560.25.005.480.35.005.310.45.005.24A.图中、与共同构成一个突触B.实验中除去突触小泡的目的是防止实验结果受到相关因素的干扰C.表中数据说明高浓度的Ach能促进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D.表中数据说明Ach浓度的增加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无明显影响【解析】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三部分构成的,A项错误。表中数据说明高浓度的Ach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

9、传导无明显影响,但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有促进作用,C、D项错误。实验中除去突触小泡的目的是防止实验结果受到相关因素的干扰,B项正确。【答案】B10.在人脑内有一类只有结构而没有信息传递功能的“沉默突触”。科学家经过研究,破解了其中的沉默之谜。该类突触沉默的原因可能是 ( )突触小体中没有细胞核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受体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的受体突触前膜不能释放相应的神经递质A. B. C. D.【解析】“沉默突触”说明冲动传递有障碍,是有可能的,但中的细胞核可能存在于突触小体所属的神经元的胞体中,突触小体中有无细胞核不能确定;中突触前膜有无受体对兴奋在突触中的传递无影响。【答案】D11.(2011

10、届福州质检)如图为突触的结构示意图,在a、d两点连接一测量电位变化的灵敏电流计,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图示的结构一定由3个神经元构成B.如果B受刺激,C会兴奋,则兴奋处外表面呈负电位C.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的化学本质是脂质D.若ab=bd,电刺激c点,灵敏电流计的指针会偏转2次【解析】图示结构含有2个突触,可能由3个神经元构成,A项错误。B受刺激,C兴奋,兴奋处电位变化情况为外负内正,受体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B项正确、C项错误。c点受刺激,因突触的传递特点单向传递,所以d点能兴奋,a、b点均不会兴奋,所以指针只偏转1次,D项错误。【答案】B12.如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与此相关的表

11、述中错误的是 ( )A.图中包括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B.刺激a时,d处可以产生局部电流C.刺激d时,a处可以产生局部电流D.b和c决定了神经冲动只能从e处传到f处【解析】图中e是感受器,a是传入神经上的一点,b和c是突触结构,d为传出神经上的一点,f为效应器。神经冲动在突触结构中的传递是单向的,所以在此反射弧上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是eabcdf;刺激a时,神经冲动会通过b和c传到d,d处产生局部电流;刺激d时,神经冲动不能通过b和c传到a。【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13.(2011届佛山质检)(16分)下图是运动神经元的突触前抑制机理示意图,请据图回

12、答有关问题。(1)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2)下列能正确表示刺激(使产生兴奋)轴突1后,神经元3膜电位变化的情况是 。A.ad B.bc C.cd D.da(3)图甲中有 个突触,所指结构名称是 。在中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轴突1,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抑制了 (用图甲中标号表示)的功能。(4)图乙是运动神经元3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的膜内电位变化图。A情况显示单独刺激轴突1时,测得神经元3膜内电位差值约是 mV。与A情况比较,B种情况下,轴突1释放神经递质的量 ,导致 (离子进出膜的量)相对减少,使神经元3兴奋性降低。【解析】刺激轴突

13、1后产生兴奋,经突触传导至神经元3,使其膜电位由静息状态的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答案】(1)反射弧(2)D(3)2 突触小泡 (4)10 减少 Na+内流量14.(10分)下图甲表示反射弧中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图乙表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联系图解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刺激b点,则除b点外,图中还有 点可发生兴奋(用字母表示)。(2)乙图中的结构在甲图中共有 个。(3)图乙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处在 中。(4)手术过程中,使用某种局部麻醉剂,能使乙图中 中释放的 发生变化,从而暂时失去兴奋的传导功能而起到麻醉作用。(5)b点兴奋时膜内的电位变化是 。(6)如果将两个电极置于e和d的神经纤维膜外,同时在c处给以一个强刺激,电流计指针会发生偏转 次。【答案】(1)a、c、d、e(2)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