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疆建设兵团九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答案版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37489847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400.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新疆建设兵团九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答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0年新疆建设兵团九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答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0年新疆建设兵团九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答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0年新疆建设兵团九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答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0年新疆建设兵团九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答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新疆建设兵团九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答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新疆建设兵团九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答案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页,共 15页 月考语文试卷月考语文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7 小题,共 14.0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压榨 (zh) 诓 骗(kung) 探 求(tn)根深蒂 固(d) B.玄 虚(xun) 停滞 (zh)豢 养(hun) 契 而不舍(qi) C.灌溉 (gi)繁殖 (z)譬 如(p)求神拜佛 (f) D.模 式(m)懦 夫(nu)中 伤(zhng) 反复推敲 (qi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腐草为萤持之以恒辩伪去妄轻而易举 B.走头无路自吹自擂孜孜不倦根深蒂固 C.不足为惧哑口无言自

2、暴自弃地大物博 D.怀古伤今前仆后继行之有效随即应变 3.下列加点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一个人要想搞好自己的学习,必须在学习上有一种锲而不舍 的精神,认准目标 努力前行。 B.张伟同学刻苦努力,获得了手工制作比赛第一名的好成绩,同学们被他一事无 成 的表现折服了。 C.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在牵头成立亚投行上号召力是不言而喻 的。 D.广西刘炳宇庄园占地 6000 多平方米,始建于民国,至今富丽堂皇 。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李守镇委员说,要变成制造强国,建设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打造更多“大国 工匠”是当务之急。 B.能否告别雾霾,实现天蓝水清的宜居环境,关键在于节能减

3、排力度的提高。 C.中央电视台的文化节目朗读者成功地激发了全民阅读的情怀,使观众从中 汲取了营养,涵养了心灵。 D.这次校园歌会办得很成功,主办老师还特地邀请了三个其他学校的学生来参 加,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5.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秋天了,成熟的果实却低下了头,它不是在孤芳自赏,也不是在自我陶醉, 更不是在哀泣自己将跌落枝头。它是在想:我是怎样成熟的呢?不是风, _;不是雨,_;不是光,_;不是热,_世 界上有不经过风吹雨打而成熟的果实吗?世界上有不经过光射日晒而成熟的果实 吗? 我怕早已霉烂了 我怕早已憔悴了 我怕早已苍白了 我怕早已干瘪了 A.B.C.D.

4、 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 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B.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 第 2页,共 15页 剧本、 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 在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被人们称为“法 兰西的莎士比亚”。 C.祠亦称祠庙, 是旧时祭祀祖先的建筑, 相当于现在为纪念名人等修建的纪念堂。 D.“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庐山。 7.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解放前,艾青以深沉、激越、奔放的

5、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建国后,又一 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 B.艾青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运用意象的典范,这些意象注入了作者 的主观感受,融入了诗人的情与感,经过艾青的主观再创造,使我们读起他的诗, 感受到艾青笔下的意象描写已经不是单纯的写实了。 C.水浒传中梁山一百单八将中第一个出场的是史进,他的绰号是九纹龙。 D.水浒传中身怀绝技的三位英雄分别是善盗的鼓上蚤花荣,善射的小李广时 迁,善行的神行太保戴宗。 二、默写(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0.0 分) 8.古诗文默写 _ ,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槲叶落山路, _ 。(范仲淹岳阳楼记) _ ,寒林空见日斜时。

6、(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雾凇沆砀, _ ,上下一白。(张岱湖心亭看雪) 李商隐在无题中以浅显通俗的比喻,巧妙自然的双关,写出对爱情至死不渝的句子 是 _ , _ 。 苏轼在水调歌头 中写下的寄寓离情,释却离愁, 从美好的想象中得到慰藉的名句是: _ , _ 。 默写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用典的句子: _ , _ 。 三、名著阅读(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5.0 分) 9.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十分生动地描写了被压 迫者先后走向造反之路的过程,歌颂了他们的反抗精神和正义行动。请围绕以下五 位梁山好汉:鲁智深,武松、林冲、花荣、戴宗,回答问题。 请选择其中的一位人物

7、,说出他走上梁山的原因。 水浒传中一百零八位好汉,人人都有一个形象的绰号。请在上面给出的人物中选择 一位,说出他的绰号及绰号的由来。 根据下面的歇后语,任选两条补写出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中的人物。 _ 上梁山-官逼民反 李逵骂 _ -过后赔不是 四、诗歌鉴赏(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4.0 分) 10.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_ A结构上诗人的情

8、感一波三折,有一条明显的感情线索:苦闷-茫然-侧面描写行路难 -彷徨-坚定信念,在这条线索上诗人的感情激荡起伏。 B“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诗人借用吕尚、伊尹两个人的典故, 第 3页,共 15页 来表现自己在困难面前想到前途还有些许希望。 C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D诗句采用了长短句的结构,其中适当运用长短句、感叹词,使诗作感染力倍增,也 表达了诗人豪迈的诗情和自由的个性。 赏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16.0 分) 11. 醉翁亭记(节选) 欧阳修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

9、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 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 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 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 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解释下列加点词 云归而岩穴 暝 野 芳 发而幽香 山 肴 野蔌 觥 筹交错 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_ A水落而 石出者人不知而 不愠 B太守醉也 其真不知马也 C四时之 景

10、不同已而之 细柳军 D至于负者歌于 途受制于 人 把文言文中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_ A从表达方式的角度来看,第一段主要是描写,第二段主要是叙事。 B第一段描写了山间朝暮、四时之景和太守的山水之乐。 C第二段写“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是为了表现作者与民同乐 的旨趣。 D“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是作者被贬后思想极度消沉的表现。 12. 锅巴救命吴郡陈遗,家至孝,母好食铛 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 煮食,辄 伫录焦饭,归以遗母。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君即日便征。遗已聚 敛得数斗焦饭,

11、 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战于 沪渎,败,军人溃散,逃走山泽, 皆多饥死,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纯孝之报也。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注释】铛:一种铁锅。焦饭:锅巴。主簿: 掌管文书机要主办事务的官吏。恒:经常、常常。嚢:口袋。辄:就。伫 录:同“贮藏”,储存,收藏。值:时值。于:在。 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 结合文章,说说你的阅读感悟。 六、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21.0 分) 第 4页,共 15页 13. 读杂书万卷,不如读经典一部 潘裕民常常有人问我,该读什么样的书?我的回答是“经典”。因为经典原著的 思想内涵和知识含量是非经典书籍所不能比拟

12、的,“经典一部胜杂书万卷”。 所谓“经典”,指具有权威性和典范性的著作。经过千百年来的千锤百炼、大浪 淘沙,留下来的大都是生命力最强、最有价值的经典。经典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 它可以和一代又一代读者对话,可以引起一代又一代读者的思考。苏格拉底曾说: “最重要的不是生活,而是好的生活。”没有经典,当然不会有好的生活。 我认为读经典,一定要真正意义上的“读”。所谓“读书”,不是说你今天去书 店买两本书,明天从网上购回一包书,这不难办到;难以办到的是,你能静下心来 认认真真地读完一本书,尤其是要阅读经典著作。 哲学家周国平说:“认真地说,并不是随便读点什么都能算是阅读。譬如说,我 不认为背功课和阅读

13、时尚杂志是阅读。”真正的阅读,应该是阅读经典著作。日本 有一位哲学家叫柳田谦十郎,他在自传中说他花了整整一年时间才读完康德的纯 粹理性批判。为了庆贺这件事,他夫人还专门为他举办了一次家宴。我们可以从 这个故事中得到一些启示:一个人写出一本书固然不容易,值得庆贺;一个人读完 一本书也不容易,也同样值得庆贺。 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心灵修复。如果不读经典,只读那些所谓“有用”的书,我 们可能成为一个有实用价值的机器,还有什么灵魂和境界可言? 从 一 定 意 义 上 说 ,读经典是为了人格更加完善,包括精神的自我提升和灵魂的自我觉醒。在 我看来,精神追求可以丰富我们的内心,让我们变得强大。比如我们读哲学

14、,它对 我们的人生有什么意义呢?已故著名学者俞吾金教授曾指出, “哲学赋予了人们一 种Choice(选择)的眼光,使得你能够站在制高点上,可以看见别人看不见的 东西,在人生的三岔路口更有把握。”作为一个有思想的人,我们应该知道自己是 谁、从哪里来、现在在哪儿、明天可能去哪儿,这样才能生活得比较自在、比较自 信,也更加乐观。 其实,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要直接读大师的作品。 叔 本华说过一句话:“谁向往哲学,就必须到原著那肃穆的圣地去找不朽的大师。” 从一定程度上说,大师的原著是最可靠的。朱光潜先生说:“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 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

15、书;与其十部书都只能 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这是因为,读书有着特殊的规律,必须经历 一个吸收、转化、升华的过程。 第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第段画线句中加点词句能否删去?为什么? 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14. 父亲的草帽 王道成 草帽,顾名思义,草类编织而成的帽子。我见到的多是用麦秸秆编织的,这是废物 利用,它节能、环保、透气、遮阳、轻便,是庄稼人抵挡骄阳的佳品。 我家里就有这么一顶白中泛黄的草帽,那是父亲的遗物。虽然多次搬家,它却被我 保留了下来,看到了它,就像是看到父亲在我身边,从未走远。屈指算来,父亲离 开我已经十年了。 父亲是地地道

16、道的农民,一辈子以务农为生。我小学、初中放学、放假时,经常给 牛割草。刚开始时我不会割,割到中午时还没有把背笼装满。在毒辣的太阳下,我 越发着急出汗,又饿又渴又晒。这时,远远地看见有人戴着一顶草帽向我走来,看 走路的姿势就知道是我父亲,他干完繁重的农活接我来了。我又急又喜,急的是父 亲看到我没有完成任务可能要批评我; 喜的是有人和我做伴, 也可教教我、 帮帮我。 第 5页,共 15页 父亲急急地来到我身边, 他并没有批评我, 半蹲下身子, 一手拿镰刀, 一手抓住草, 教我如何割草。一刀刀,一片片,不一会儿,草装满了背笼,我们父子二人欢欢喜 喜回家了。 上高中、大学了,家里离去学校搭车的地方比较远,有二十来里路。那个年代没有 自行车,没有摩托车,更没有汽车,完全靠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