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普通班)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7490752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普通班)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普通班)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普通班)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普通班)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普通班)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普通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普通班)(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陕西省黄陵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普通班)第卷(选择题 共48分)一、选择题(1-8为单选题9-12题为多选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是()A位移、时间、速度B位移、速度、加速度C速度、速率、加速度D速度的变化、时间、位移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伽利略猜想自由落体速度与下落的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B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引入了“质点”的概念,是采用建立理想物理模型的方法C在研究某学生骑车返校的速度时可将其视为质点,而对这位学生骑车姿势进行生理学分析时不可将其视为质点D时刻是指运动过程中的某一瞬间、对应着一个位置,时间是两

2、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对应着一个运动过程3如图所示,由于风的缘故,河岸上的旗帜向右飘,在河面上的两条船上的旗帜分别向右和向左飘,两条船运动状态是()AA船肯定是向左运动的BA船肯定是静止的CB船肯定是向右运动的DB船可能是静止的4短跑运动员在100m比赛中,以8m/s的速度迅速从起点冲出,到50m处的速度是9m/s,10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是10.2m/s,则运动员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A9 m/sB10.2 m/sC10 m/sD9.1 m/s6、如图所示,物体自O点由静止出发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途经位置A、B、C,其中A、B之间的距离l12m,B、C之间的距离l23m。若物体通过l1、l2这

3、两段位移的时间相等,则O、A之间的距离l等于( ) A.1 m B.m Cm Dm7、A、B两小球从不同高度自由下落,同时落地,A球下落的时间为t,B球下落的时间为t/2,当B球开始下落的瞬间,A、B两球的高度差为()Agt2 B. gt2 C. gt2 D. gt28、球每隔0.2s从同一高度抛出,做初速度为6m/s的竖直上抛运动,设它们在空中不相碰第一个小球在抛出点以上能遇到的小球数为(g10 m/s2) ( ) A三个 B四个 C五个 D六个9、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固定两块木板AB、BC ,紧挨在一起,木板AB的长度是BC的三倍,一颗子弹以初速度从A端射入木板,并恰能从C端射出,用的时

4、间为,子弹在木板中的运动可以看成是匀变速运动,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BCA子弹到B点的速度为 B子弹到B点的速度为C. 子弹从A到B的时间为 D子弹从A到B的时间为 10、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相碰后弹到空中某高度,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由图象可知(g10 m/s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下落的最大速度为5 m/sB第一次反弹初速度的大小为3 m/sC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0.45 mD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1.25 m11、甲、乙两物体相距s,同时同向 沿同一直线运动,甲在前面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1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在后面做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a2的匀加速直线运

5、动,则()A若a1a2,则两物体只能相遇一次 B若a1a2,则两物体可能相遇两次C若a1a2,则两物体可能相遇两次 D若a1a2,则两物体可能不相遇12. 如图所示,小球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做匀变速运动,依次经a、b、c、d到达最高点e.已知abbd6 m,bc1 m,小球从a到c和从c到d所用的时间都是2 s,设小球经b、c时的速度分别为vb、vc,则()Avb2 m/s Bvc3 m/sCxde3 m D从d到e所用时间为4 s 第卷(非选择题 共52分)二、实验题(每空2分,共16 分)13、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纸带,纸带上相邻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

6、打点计时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1)通过分析纸带数据,可判断物块在两相邻计数点 和 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2)计数点5对应的速度大小为 m/s,计数点6对应的速度大小为 m/s(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物块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a= 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4、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电源频率f50 Hz.在纸带上打出的点中,选出零点,每隔4个点取1个计数点,因保存不当,纸带被污染,如图所示,A、B、C、D是依次排列的4个计数点,仅能读出其中3个计数点到零点的距离:sA16.6 mm,sB126.5 mm,sD624.5 mm.若无法再做实验,可由以

7、上信息推知:(1)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s.(2)打C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_m/s(取两位有效数字); (3)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_(用sA、sB、sD和f表示)三计算题(共36分,写出必要的文字叙述和重要的演算过程) 15、(8分)在一次救援当中,为了救助伤员,直升机需要悬停在800 m的高空,用绳索将伤员从地面拉起,假设在某一次救助伤员时,悬绳以0.4 m/s2的加速度将静止于地面的伤员拉起,达到4 m/s的速度时,变为匀速上升,试求: (1)伤员加速运动的时间和位移;(2) 伤员从地面到直升机需要多长时间16、 (8分)汽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050s内汽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

8、的图线如图所示。求: (1)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2)汽车在50s内行驶的总位移。17、(10分)雨过天晴,房屋对面的观察者看到这样的现象:屋檐上每隔相同的时间间隔落下一滴亮晶晶的水珠,当第5滴正欲落下时,第1滴刚好到达地面,溅出水花,而第3滴与第2滴分别位于高为1m的窗户的上、下沿,如图所示,问:(g取10m/s2)(1)此屋檐离地面多高?(2)滴水的时间间隔是多少?(3)雨滴落地前最后 1m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18、(10分)如图所示,水平面上的O点处并放着AB两个物体,在A的左侧距A距离为x0处有一竖直挡板,AB之间有少量的炸药爆炸后B以v2=2m/s的速度向右做匀减速运动;A以v1=4

9、m/s的速率向左匀减速运动,运动到挡板后与挡板发生时间极短的碰撞,碰撞后以碰撞前的速率返回已知AB在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大小均为a=2m/s2,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始终相反,AB两物体均视为质点计算:(1)爆炸后向B物体向右运动的最大位移(2)x0满足什么条件,A物体刚好能回O点(3)若x0满足什么条件时,A物体能追上B物体高一物理答案1-5BACCC 6.C 7.D 8.C 9.BD 10.ABC 11.ABD 12.BD13. 【答案】(1)6、7 (2)1.00,1.20(3)2.0014. 答案(1)0.1(2)2.5(3)f215. 解析:(1)设加速运动时间为t,由vat知t s10 s,加速上升的位移为xat20.4102 m20 m.(2)伤员匀速上升的距离为x(80020) m780 m,匀速上升时间为:t s195 s.伤员从地面到直升机需用时t总 tt205 s.答案:(1)10 s20 m(2)205 s16.(1) 20(2)85017. 【答案】(1)此屋檐离地面高度为3.2m;(2)滴水的时间间隔为0.2s;(3)雨滴落地前最后 1m的平均速度是7.2m/s18. 【答案】(1)爆炸后向B物体向右运动的最大位移是1m(2)x0满足x0=2m 时,A物体刚好能回O点(3)若x0满足x0=1.5m时,A物体能追上B物体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