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高频考点之国情社情

上传人:870****95 文档编号:137329683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高频考点之国情社情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高频考点之国情社情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高频考点之国情社情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高频考点之国情社情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高频考点之国情社情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高频考点之国情社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高频考点之国情社情(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http:/常识判断高频考点之国情社情在行测考试中,常识判断部分相较其他板块最大的特点是涉及面广,测查的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领域。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题目难易区分度明显。中公教育为广大考生总结了国情社情高频考点,助考生高效备考。考点一:我国的国土概况中国位于北半球,北回归线穿过南部。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3位。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第4位为美国。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15,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中国陆上疆界从中朝边界的鸭绿江起,到中越边

2、界的北仑河止,长达22000多千米,共有14个陆上邻国。我国有18000千米长的海岸线,自北向南濒临的近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分别是韩国、日本、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我国陆地地形多种多样,五种基本类型都有,但以山地33%为多,高原26%,盆地19%,平原12%,丘陵10%。山区包括山地、丘陵、崎岖高原,山区总面积约占陆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是我国的四大高原,它们集中分布在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上。四大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它们多分布在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塔里木盆地是中国最大

3、的内陆盆地,盆地中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最大的沙漠。准噶尔盆地呈不等边三角形。柴达木盆地是中国地势最高的盆地,东南多盐湖沼泽。四川盆地是中国著名的红土盆地,有“紫色盆地”之称,是中国各大盆地中形态最典型、纬度最南、海拔最低的盆地。此外,吐鲁番盆地是中国地势最低的盆地(最低点艾丁湖-154米)。三大平原:我国地势平坦、面积辽阔的平原主要分布在第三阶梯上,其中,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的三大平原。岛屿与半岛: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分别是我国第一、第二、第三大岛。舟山群岛、庙岛群岛、澎湖列岛、南海诸岛是我国的四大群岛。浙江省是我国岛屿分布最多的省。我国的半岛自北向南有辽东半岛、山东半岛

4、、雷州半岛。青海湖是我国第一大咸水湖,也是全国面积最大的湖泊,东部平原的湖区有著名的五大淡水湖群,它们是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和巢湖。长江是亚洲第一大河,黄河为亚洲第二大河。我国的河流总长度达226800公里,径流总量约为26000亿立方米,相当于全世界河川径流总量的6.8%。考点二:气候概况我国的季风气候十分显著,大半个中国都受季风气候影响。主要有温带季风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气候,还有云南的西双版纳(受印度洋西南季风的控制和太平洋东南季风的影响)等部分地区的热带季风性气候。另外,中国的西北地区由于身居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少。而西南地区是高原山地气候。以秦岭淮河为界,

5、以北为温带季风性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几个主要方面:(1)季风气候明显,冬夏盛行风向有显著的变化,随季风的进退,降水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2)大陆性气候强,影响的范围广,冬夏两季的平均气温与同纬度其他国家或地区有较大差异,冬季气温低于同纬度地区,夏季气温高于同纬度地区,气温年较差大。(3)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不仅地处温带、亚热带、热带各种气候带,而且由于地形崎岖,往往在不同范围内形成不同尺度的气候差异。(4)水热同期,利于农牧业生产,但气候的稳定性差,旱涝、低温、冻害、台风、冰雹等气候灾害发生的频率高,影响范围广,防灾减灾的任务繁重。

6、我国气候之最:我国最冷的地方在黑龙江的漠河镇;我国最热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盆地;我国降水量最多的地方属台湾省的火烧寮;我国最干旱的地方当属新疆、青海的大沙漠了;我国阳光最充足的地方是青海的冷湖。考点三:资源、能源我国位于东半球,地处欧亚大陆东部,面临太平洋。我国的国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三位。但我国人均占有土地面积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1/3,世界排名第120位。因而,总的来说,我国是一个土地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水害灾害频繁的国家。水资源总量排在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度尼西亚之后,居世界第六位。但我国的人口众多,人均年占有量只有2500m3,约为世界人均水

7、量的1/4,排在世界第110位,已经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据统计,我国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相当于世界水力资源量的,列世界首位,其次为俄罗斯、巴西、美国、加拿大、刚果(金)。我国是矿产资源大国,又是矿产资源小国。从矿产资源总量来看,我国堪称矿产资源大国,但从人均占有资源量来看,我国却低于世界人均占有量,仅居世界第80位,如:煤炭人均拥有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0%,石油、天然气人均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5左右。因而实际上又是一个资源小国。我国是世界上稀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素有“稀土王国”之称,而白云鄂博稀土矿是我国最大的稀土矿,约占全国总储量的以上,约占世界探明矿藏量的。从种类上

8、说,我国是唯一一个能够提供全部种稀土金属的国家,特别是军事用途突出的重稀土,我国占有的份额更多。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山西、内蒙古、陕西、河南、山东、河北一带,以及安徽和江苏两省北部,新疆、贵州、云南、黑龙江等省、区也不少。我国东南沿海各省煤炭资源较少。山西省煤的探明储量占全国煤探明储量的,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五大国家综合能源基地:山西、鄂尔多斯盆地、内蒙古东部地区、西南地区和新疆。考点四:人口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约占世界的。以黑龙江省黑河至云南省腾冲一线为界的东南地区,面积万平方公里,人口约占全国的;西北一侧,面积万平方公里,人口占全国的。55个少数民族人口为10449万人,占全国

9、总人口的8.41%。各少数民族人口数量相差较大,如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壮族有1700万人,而赫哲族只有4000多人。超过400万的少数民族有:壮、满、回、苗、维吾尔、藏、彝、土家、蒙古族等。“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出现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岁以上老年人将由亿增加到亿,老年人口比重将由增加到,人口老龄化进程将加快,社会养老保障和养老服务需求将大量增加。年月日,在天津召开的“世界人口日”纪念大会上,国家人口计生委主任李斌指出,老龄化趋势加快、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成为新时期人口发展的突出矛盾。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年月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中国老龄事业发展

10、“十二五”规划。会议确定了“十二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的重点任务,听取了年全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工伤和生育五项社会保险基金决算情况的汇报,要求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今年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纳入预算编报范围,明年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纳入编报范围。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1.总人口。约为亿。2.人口增长。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3.性别构成。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7

11、4下降为105.20。我国男性人口占,女性人口占。4.年龄构成。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29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36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占总人口的1326%,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5.民族构成。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225932641人,占91.5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13792211人,占8.49%。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66537177人,增长5.74%;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7362627人,增长6.92%。6.

12、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611人上升为8930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1146人上升为1403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3961人上升为38788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5701人下降为26779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30413094人,文盲率由6.72%下降为.08%,下降2.64个百分点。7.城乡人口。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我国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万人,占总人口4968。8.东、中、西部人口。东部地区人口占31个省(区、市)常住人口

13、的37.98%,中部地区占26.76%,西部地区占27.04%,东北地区占8.22%。9.各省人口总数排名。按常住人口分,排在前五位的是广东省、山东省、河南省、四川省和江苏省。广东省成为中国人口最多省份。考点五:我国经济发展成就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城镇新增就业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以内,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居民消费率上升。农业基础进一步巩固,工业结构继续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突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高个百分点。城镇化率提高个百分点,城乡区域发展的协

14、调性进一步增强。科技教育水平明显提升:九年义务教育质量显著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提高到件。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成效显著:耕地保有量保持在亿亩。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分别减少,氨氮、氮氧化物排放分别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到,森林蓄积量增加亿立方米。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全国总人口控制在亿人以内。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岁,达到岁

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均增长以上。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制度全覆盖,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亿人,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提高个百分点。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万套。贫困人口显著减少。社会建设明显加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社会管理制度趋于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财税金融、要素价格、垄断行业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互利共赢开放格局进一步形成。考点六:主要民生工程水利建设中共中央、国务院年月日通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这是新世纪以来连续第个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提出,力争今后年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年高出一倍。力争通过年到年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