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外国语学校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附答案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37314219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347.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绵阳外国语学校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四川省绵阳外国语学校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四川省绵阳外国语学校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四川省绵阳外国语学校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四川省绵阳外国语学校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绵阳外国语学校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绵阳外国语学校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附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页,共 11页 月考语文试卷月考语文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10.0 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两个错误的是一项是() A.竦峙 (zh) 晕 车(yn) 粗犷 (gung) 棱 角分明(lng) B.酝酿 (ling)抖擞 (su) 应和 (h)卖弄 (nng) C.窠 巢(k) 薄 雪(bo) 看 护妇(kn) 露 着( lu) D.澄 清(chn)吝啬 (s)池畦 (q)仿膳 (shn) 2.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A.高藐 静谧 莅临 飘泼B.化妆 娇媚 干燥 憔悴 C.抉别 爆怒 侍弄 烂慢D.瘫痪 锤打 贮蓄 稀蔬 3.下

2、列句中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下课铃一响,同学们就争先恐后 地跑出教室,来到操场做操。 B.今天一早,妈妈就匆匆起床,简单洗漱后就毫不掩饰 地去上班了。 C.他做事干净利落 ,是个雷厉风行的人。 D.班会课上,两位同学表演的相声逗得同学们忍俊不禁 。 4.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政府部门需要证明并履行自身职责, 发挥调控和监督, 要对不法行为加以规范。 B.通过 5 月 22 日在绵阳举办的以“诗人故里。 灵秀江油”为主题的江油旅游推介 会,再一次把江油旅游业的发展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C.为了杜绝中国式过马路的不良行为不再发生,每个人心中都必须绷紧一根安全 弦。 D.在当年红

3、军飞渡大渡河的泸定桥前,李兵、梁时民等画家挥毫泼墨,即兴创作 了多幅反映泸定桥壮美风光以及新农村变化的画作。 5.下列语序的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她不仅担纲节目的主持工作 节目要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并感动于他们让观众遇见了大干世界 还首次以制作人的身份转型大型电视节目的幕后制作 朗读者是著名节目主持人董卿 20 多年电视经验的一次全情绽放 董卿表示朗读者中的“朗读”二字重文字,“者”字重人 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另一面。 A.B.C.D. 二、默写(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8.0 分) 6.默写。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_ 。 他们的草屋, _ , _ 。 水何澹

4、澹, _ 。 _ ,闻道龙标过五溪。 _ ,小桥流水人家。 观沧海中表现作者囊括宇宙的气概的句子是: _ , _ ; _ , _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作者发挥想像,托月寄情的句子是: _ , _ 。 第 2页,共 11页 次北固山下蕴含了新生的美好事物,往往蕴藏在旧的不好的事物之中的哲理的句子 是: _ , _ 。 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20.0 分) 7.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庐山观云 张绪佑 我喜爱观云。孩提时牧牛,仰于河滩草地,望空中白云游弋,自由自在,幻想着化 成云朵,悠闲飘逸,该有多美? 时届不惑之年,数登庐山忽而想起欲识庐山真面目,领悟人生的真谛妙心,

5、莫过于 登庐山去观云。 虽非“五岳”之列,却有“庐岳”之誉的千古名山,绝少有无云之日,这正是无与 伦比的庐山美色。恰如无纱巾则无少女之美,无云雾则无庐山之秀。庐山观云,可 惜情自得,静心养志。 庐山的云瞬息万变。 时而团团如轮,时而飘飘如丝。 时而绵绵如雪,时而漫漫如絮, 于姿百态,妙不可言。假如独伫立于含鄱口之间,观万里绵云,其白如雪,其光如 银,其阔如海,在阳光下涌动翻腾,此刻有如行舟大海。四面波涛,只觉心情自由 任去来,不复有别的世界。 登上文殊台,抚松坐石。但见碧天白云,微风东来,云气舒卷,动或如烟,静或如 练。在松石之间穿梭染织,不为山风所动,这使人想起禅宗的一句话“八面风吹不 动天

6、边月”。人间的兴衰、毁誉,苦乐,又岂能动摇得了一个人的真正意志? 庐山的云美而不妖。锦绣谷的云更是洁白轻盈,美不能誉。舒逸如仙女天使,淡泊 如隐士逸人。但见那数十里峡谷,白云出岫,山气横溢,忽而奇峰兀见,忽而绝壁 洞明,忽而千峦中断,忽而万壑合冥。漫游在山谷之中,一路与云相抚,有如天上 同行, 恍惚云就是我,我就是云。 只是云静静地飘在天上,我静静地活在世上罢了。 庐山的云美而不俗。陶公采菊见南山时,叹谓:“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面 对庐山的云,任何心境都是可寄托的。“岩白云尚屯,林红叶初陨”。白居易所见 庐山的云,是休闲的;“宗岩吐清气,幽岫栖神迹”,慧远大师见的庐山云,则是 悠悠神游的

7、了。 春秋公羊传里称,云是石头吐出来的气。庐山的云虽从洞里来, 却能无拘无束,任意挥洒,达到忘我境界。此刻我与云相抚伴行,默默无语,却似 乎“言而无言,无言而言”,一脉相通。欧洲有位哲学家说过:“人的语言由沉默 而来,并且又回复到沉默。”默是自然的本来面目,静是难得的人生意境。 人生如行云,看似有,握似无,来去匆匆。假如烦恼的人吐出的气是云的话,那么, 也能给人以美的想象,终究会与庐山的云汇聚。起,凝结成雨,飘然洒浇在万物之 间 作者总写庐山的云有哪些特点?(用自己的话概括) 作者引用禅宗的一句话“八面风吹不动天边月”来比喻什么? 文中说“庐山的云美而不妖”,这里的“美”和“不妖”分别指什么?

8、 作者写“庐山的云美而不俗”,其实是在写自己,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的人生体验和追 求是什么? 8.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从春天出发 丁立梅 风,暖起来了,云,轻起来了。雨也变得轻盈,像温柔的手指,抚到哪里,哪里 就绿了。 草色遥看近却无的, 奇妙就在这里。你追着一片绿色去, 那些毛绒绒约绿, 多像雏鸡身上的毛啊。可是,等你到了近前,突然发现,它不见了。你一抬眼,却 又看见它在远处绿着,一堆儿一堆儿约,冲你挤眉弄眼。春天的绿,原是个调皮的 小伙伴,在跟你捉迷藏呢,而你知道,春天,真的来了。 那么,我们出发吧,从春天出发。 第 3页,共 11页 先去问侯一下河边的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

9、绿丝绦”, 真的是这样啊, 你须微仰了头,看它们在春风里舞蹁跹,毫无疑问,柳是春天最美的使者,它一抬 胳膊,燕子飞来了,它一扭腰肢,光秃秃的枝条上,就爬满翠色的希望。采下一枝 柳吧,装进我们的行囊,在春天,我们学会收藏希望。 去问候一些花儿。桃花、梨花、菜花,它们偷了春天的颜料,把自己装扮得鲜艳 明媚。粉红,莹白,鹅黄,晃花人们的眼。河边的小野花们,也不让春天,它们在 春风里,争相张开了笑脸,星星点点。 它们没有桃花的艳,没有梨花的白,没有 菜花的恢宏,可是,它们也一样开出生命的美丽。万紫千红总是春呢,它们一样是 春的主人。摘下一朵小野花吧,装进我们的行囊,在春天,我们学会收藏美丽。 去问候一

10、些小生灵。蜜蜂、蝴蝶、蟋蟀、蚂蚱一个冬天过去了,它们过得好 吗?侧耳倾听,我们会听到它们拨动泥土的声音,它们就要出来了,带着它们的歌 声。那好,就让我们静静坐一会吧,坐在小河边,坐在山坡旁,或者,就坐在一棵 树下,等待着那些歌声响起,那些来自大自然的声音,美妙,纯洁,是天籁之音。 用心记下那些旋律吧、放进我们的行囊,在春天,我们学会收藏歌声。 去问候飘荡的春风。“惟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其实,它何止是吹在 手中?它是吹在心里面。于是,草绿了,花开了,人的脸上,荡起微笑。严冬终于 过去了,所有的生命,在春风里欣欣向荣。请与春风相握吧,在春天,我们学会感 恩与珍惜。 去问候一些种子。葵花,

11、玉米,棉花那些香香的种子,它们的身体里,积蓄 着阳光和梦想。 泥土的怀抱, 已变得湿润柔软, 它们迫不及待地扑进泥土里,那里, 很快会生长出一片葳蕤( wiru)。而到了夏秋,会有果实累累的喜悦。 只有在春天种下梦想,才能在夏秋收获。那么,让我们学会播种吧,在春天,跟 着一粒种子一起成长。 第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我们出发”去哪里? 句子赏析。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第段的画线句子。 它们没有桃花的艳,没有梨花的白,没有菜花的恢宏,可是,它们也一样开出生命的美 丽。 请结合文章内容理解第段的含义。 四、诗歌鉴赏(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6.0 分) 9.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天涯 李商隐

12、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 这首绝句被称为“意极悲,语极艳”,请结合一二句进行品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9.0 分) 10.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 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 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郭伋始至行部 ,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 “儿曹何自

13、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 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请别驾从事 ,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 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 ,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 (选自后汉书郭伋传略有改动) 【注】郭伋(j)始至行部:郭伋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西 河美稷:地名。别驾从事:部下官吏。野亭:野外的亭子。 第 4页,共 11页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_ A太丘舍 去(舍弃) B则是无信 (不讲信用) C及事讫 (完毕) D元方入门不顾 (回顾) 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和用法不同的一项 _ A君与家君期 日中先期 一日 B使君何 日当还白雪纷纷

14、何 所似 C未若 柳絮因风起其为人若 此 D伋辞谢之 计日告之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 【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 _ 。 六、其他(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7.0 分) 11. 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和补充。“阅读 经典传承文化瑰宝,品名著提升道德修养”,为激发同学们阅读经典的兴趣,你所 在的班级正在开展“与经典同行,与好书为伴”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 并完成以下任务。 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 宣传标语: _

15、 如果你是这次活动的负责人,你会采取哪几种形式来开展活动? 活动形式: _ _ 下面这段文字有同学不能理解,请你帮助他。 其实人禽之辨,本不必这样严。在动物界,虽然并不如古人所幻想的那样舒适自由,可 是噜苏做作的事总比人间少。它们适性任情,对就对,错就错,不说一句分辩话。虫蛆 也许是不干净的,但它们并没有自命清高;鸷禽猛兽以较弱的动物为饵,不妨说是凶残 的罢, 但它们从来就没有竖过“公理”“正义”的旗子, 使牺牲者直到被吃的时候为止, 还是一味佩服赞叹它们。人呢,能直立了,自然是一大进步;能说话了,自然又是一大 进步;能写字作文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然而也就堕落,因为那时也开始了说空话。 说空

16、话尚无不可,甚至于连自己也不知道说着违心之论,则对于只能嗥叫的动物,实在 免不得“颜厚有忸怩”。 作者在文中提到“虫蛆、鸷禽猛兽”的目的是什么? 上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七、作文(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40.0 分) 1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刘禹锡在秋词里写到:“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又是一年秋日 到, 你眼中的秋天又是如何的呢?你在这个秋天里又有什么收获呢?这个秋天你又 经历了什么呢? 请以“这个秋天”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要有真情实感,自定立意,不少于 600 字。 第 5页,共 11页 答案和解析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A一处错误,“棱角分明”的“棱”应读作“lng”; B两处错误,“酝酿”的“酿”应读作“ning”,“卖弄”的“弄”应读作“non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