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附答案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37314096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315.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南通市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苏省南通市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苏省南通市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江苏省南通市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江苏省南通市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南通市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通市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附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页,共 10页 月考语文试卷月考语文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4.0 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 的一项是() A.众多市民纷纷呼朋引伴 ,上山赏雪。 B.午饭铃声一响,学校的楼道里顿时人声鼎沸 ,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跑向食堂。 C.六一儿童节,小朋友们打扮得花枝招展 的,跳起精心排练的舞蹈。 D.他得罪了我,当我说要告诉老师时,他变得盛气凌人 ,开始向我求情。 2.下列各项中说法有误 的一项是() A.希望、窗户、春天、中间都是名词,希望和窗户分别表示抽象事物和具体事物。 春天和中间分别表示时间和方位。 B.“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

2、,树尖儿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这句 话运用了比喻,巧妙地将“树梢上落着一点儿白雪的矮松”比作“日本看护妇”, 非常生动形象地写出济南冬天的雪很小,点缀着山上矮松,秀丽可爱。 C.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写的 散文集朝花夕拾中有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呐喊,无 常等文章。 D.“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 儿。”这句话运用了比拟手法,将八岁的侄儿宏儿比作会飞的小鸟,写出了宏儿动 作的轻快和见到我时高兴的心情。 二、默写(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4.0 分) 3.根据课文内容默写。 _ ,水涨起来了,太阳的

3、脸红起来了。 夕阳西下, _ 。 _ ,随君直到夜郎西。 明月不谙离恨苦, _ 。 _ ,洪波涌起。 次北固山下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两句诗是 _ , _ 。 三、语言表达(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3.0 分) 4.学校组织学生走进社区, 开展“社区养老”社会调查实践活动, 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如图,这幅“聊天”漫画图是“社区养老”宣传栏上的一幅警示图,请你结合画面 内容,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画图上反映了老人的哪些现状? 说说漫画的讽刺意义。 四、其他(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5.0 分) 第 2页,共 10页 5.阅读下面文段,根据要求回答下列各题。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秋霜冬

4、雪,大自然生生不息,四时景物美不胜收 本单元课文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 du z du ci 的四季美景,抒发了亲近自然、 热爱生活的情怀。 学习本单元,要重视朗读课文,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 lng l景物之美;把握好 重音和停连,感受汉语声韵之美。还要注意 chui m和品味语言, 体会比喻和拟 人等修辞手法。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处应填的标点符号 为 _ 文中划线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好的句子 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五、名著阅读(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4.0 分) 6.名著填空 读朝花夕拾,我们了解到鲁迅小时候的第一本专属个人的图书是_,他曾 经渴慕、最终得到、并引发了他更大的收

5、集书本兴趣的图书是_,两本书的来 历分别是_、_。 六、诗歌鉴赏(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4.0 分) 7.阅读诗歌,完成问题。 定林 所居 【宋】王安石 屋绕湾溪竹绕山,溪山却在白云间。 临溪放杖依山坐,溪鸟山花共我闲。【注释】定林:地名,为名胜之地。 诗歌中的“溪”、“山”分别具有: _ 、 _ 的特点。 结合末句中“闲”字,说说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七、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1.0 分) 8.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 门外戏。 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答曰: “待君久不至

6、, 已去。 ”友人便怒: “非 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昔吴起 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 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 起之不食以俟 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 非信不可也! 注释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俟等待。欤 y句末语气词。 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停顿(只停一处 ) 故人至暮不来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 的字词。 陈太丘与友期 行 _ 相委 而去 _ 元方入门不顾 _

7、恐 其自食其言也 _ 将下列句子翻译 成现代汉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第 3页,共 10页 读了甲段和乙段之后,你一定对“守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请结合文段内 容谈谈 你对“守信 ”的看法。 八、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25.0 分) 9.阅读济南的冬天中的三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 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 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 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

8、,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 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 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 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 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 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 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 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 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

9、气! 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 房顶上卧着点雪, 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选文向我们描述了济南的冬天的三幅图景。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第段: _ 第段: 秀美的薄雪覆盖下的山。 第段: _ 第段是写冬天济南的山,为什么却用较多的篇幅写济南的人? 请从修辞手法 角度说说下面这句话的妙处。 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如果把画线句“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改成“这是一首瑰 丽的诗,这是一幅壮阔的画,这是一支激昂的歌”,行吗?为什么? 10.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心田上的百

10、合花 林清玄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有一个高达数千尺的断崖。不知道什么时候, 断崖边上长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百合刚刚诞生的时候,长得和杂草一模一样。但 是,它心里知道自己并不是一株野草。它的内心深处,有一个内在的纯洁的念头: “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惟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办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 朵。 ”有了这个念头,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 深深地扎根, 直直地挺着胸膛。 终于,在一个春天的早晨,百合的顶部结出了第一个花苞。 百合的心里很高兴,附近的杂草却都不屑,它们在私底下嘲笑着百合:“这家伙 明明是一株草,偏偏说自己是一株花,还真以为自己是一株花,我看他顶上结的不 是花苞,而是头上长

11、瘤了。”公开的场合,它们讥笑百合:“你不要做梦了,即使 你真的是会开花,在这荒郊野外,你的价值还不是跟我们一样?” 百合说:“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 为一株花的庄严生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 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 a 在野草和蜂蝶的鄙夷下,野百合努力地释放着内心的能量。b 有一天,它终于 开花了,c 这时候,野草与蜂蝶,再也不敢嘲笑它了。 百合花一朵朵地盛开着,它花上每天都有晶莹的水珠,野草们以为那是昨夜的露 水,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极深沉的欢喜所结的泪滴。年年春天,野百合努力地 开花、结籽。它的种

12、子随着风,落在山谷、草原和悬崖边上,到处都开满洁白的野 第 4页,共 10页 百合。 几十年后,远在千百里外的人,从城市、从乡村,千里迢迢赶来欣赏百合花。许 多孩童跪下来,闻嗅百合花的芬芳;许多情侣互相拥抱,许下了“百年好合”的誓 言;无数的人看到这从未有过的美,感动得落泪,触动内心那纯洁温柔的一角。 不管别人怎么欣赏,满山的百合都谨记着第一株百合的教导:“我们要全心全意 默默 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第段“默默”这个词语用得恰到好处,请说说好在哪里? 根据上下文判断,“它那灵性的洁白和秀挺的风姿,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的颜色。”这句 话应放在第段 a、b、c 哪个位置?说出理由 。 第段

13、运用了哪些 修辞手法?展示了“百合”怎样的形象? 本文的线索 是什么?文章主要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 ? 百合己长出花苞,野草为何还嘲笑它?假如你是“百合”或“野草”,该怎样做? 九、作文(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50.0 分) 11. 进入初中,语文书上一单元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多姿多彩的四季美景,抒发了亲 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请你学习他们优美的语言和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也 用自己的笔,用心去描绘出我们校园里美丽的秋天吧! 请以“秋天的校园,原来这么美”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材料可以选择秋天校园里的人或事或景 。内容要有详略。 2使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并在你使用比喻、拟人的句

14、子下面画上浪线 。 3文章中不得出现校名、班级、人名,一旦出现一律作零分处理。 4字数不少于 650 字,每少 50 字扣 3 分,扣完为止。 第 5页,共 10页 答案和解析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ABC正确。 D有误,盛气凌人的意思是傲慢的气势逼人,与语境不符。 故选:D。 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 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 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 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成语的使用是考

15、查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一个重要题型。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的理解成 语的意思, 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 还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运用是否恰当。 要做好该类题, 平时的积累是离不开的。 2.【答案】C 【解析】ABD正确。 C有误,呐喊是小说集,不是朝花夕拾中的篇目。 故选:C。 本题考查词性、修辞、文学常识。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根据平时积累,逐项研读分析, 选出说法有误的一项即可。 解答这道题,要有比较广博的积累,平时养成多读书、多积累的习惯,这样才能厚积薄 发,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3.【答案】【小题 1】山朗润起来了 【小题 2】断肠人在天涯 【小题 3】我寄愁心与明月 【小题 4】斜光到晓穿朱户 【小

16、题 5】秋风萧瑟 【小题 6】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解析】答案: (1)山朗润起来了(注意“朗”的书写) (2)断肠人在天涯(注意“涯”的书写) (3)我寄愁心与明月 (4)斜光到晓穿朱户 (5)秋风萧瑟(注意“萧瑟”的书写) (6)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 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 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理解性识记, 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 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4.【答案】仔细看图,图上方挂着“全家福”而另一侧是一位老人的“遗像”下方坐着 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