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卷)高考生物冲刺卷03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7277828 上传时间:2020-07-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卷)高考生物冲刺卷03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四川卷)高考生物冲刺卷03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四川卷)高考生物冲刺卷03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四川卷)高考生物冲刺卷03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四川卷)高考生物冲刺卷03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卷)高考生物冲刺卷0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卷)高考生物冲刺卷03(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卷)2016年高考生物冲刺卷03(四川卷)2016年高考生物冲刺卷03(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3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 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3. 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 一、选择题(共17小题。每小题6分,共102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不属于

2、细胞间信息交流实例的是()A. 胰岛B细胞产生的胰岛素通过血液运输到肝脏,与肝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B. 吞噬细胞对抗原处理后,以直接接触方式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C. 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进行物质运输和信息交流D. 细胞内通过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答案】D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间期,细胞核中发生着复杂的变化。下列叙述最准确的是( )ADNA复制 B蛋白质和RNA合成CDNA复制和RNA合成 D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答案】C【解析】有丝分裂间期主要特点是完成DNA的复制、RNA合成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的合成在细胞质中,DNA的复制、RNA合

3、成发生在细胞核中,故选C。3.研究表明-AP(淀粉样蛋白)沉积是Alzheimer型老年痴呆的主要病理特征。-AP是由前体蛋白APP(一种含695个氨基酸的跨膜蛋白)在病理状态下异常加工而成。APP形成-AP的过程如图所示。据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 )A通过水解形成的-AP分子中含有38个肽键B图中的-分泌酶可能是突变基因表达的产物C-AP分子的作用效果可能是引起神经细胞变性死亡D促进-分泌酶基因表达是治疗老年痴呆的有效手段【答案】D4.植物学家在野外调查中发现,在一片草原上有甲乙两个相邻的植物种群,它们的植株形态并不相同,花的颜色也不一样,但是,在甲乙相遇处,它们通过杂交直接产生了可育的后代。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个种群的基因库相同B甲乙两个种群存在生殖隔离C甲乙种群的植株形态、花色不同,可为进化提供原材料D甲乙种群植株形态、花色不同,说明自然选择是不定向的【答案】C【解析】由题意“甲乙两个相邻的植物种群的植株形态、花的颜色存在差异”可知:甲乙两个种群的基因库不相同,A项错误;在甲乙相遇处,它们通过杂交直接产生了可育的后代,说明甲乙两个种群不存在生殖隔离,B项错误;甲乙种群的植株形态、花色不同,说明变异是不定向的,可为进化提供原材料,C项正确,D项错误。5.绿色荧光标记的X染色体DNA探针(X探针),仅能与细胞内的X染色体DNA的一段特定序列杂交,并使该处呈现绿色荧光亮点。

5、同理,红色荧光标记的Y染色体DNA探针(Y探针)可使Y染色体呈现一个红色荧光亮点。同时用这两种探针检测体细胞,可诊断性染色体数目是否存在异常。医院对某夫妇及胎儿的体细胞进行检测,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X、Y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B.据图分析可知雌性个体有伴X染色体遗传异常表现C.Y染染色体DNA上必定有一段与Y探针相同的碱基序列D.该夫妇选择生女儿可避免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疾病的发生【答案】C 6.为了探究生长素(IAA)和乙烯(ACC是乙烯供体)对植物生根的影响,科学家用拟南芥下胚轴插条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浓度高于1mo

6、lL-1的ACC抑制拟南芥下胚轴插条生根B浓度高于50molL-1的IAA抑制拟南芥下胚轴插条生根CACC对拟南芥下胚轴插条生根作用的影响具有两重性D两种激素浓度为0时,拟南芥下胚轴插条均有一定的生根量,这与其自身的激素有关【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浓度高于1单位的ACC插条不定根数没有空白对照0时的多,所以起到了抑制作用,故A正确。浓度高于50单位的IAA插条生根数高于O时的,说明仍然是促进作用,故B错误。ACC对插条生根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说明具有两重性,故C正确。两种激素浓度为0时,生根数不为0,主要是自身也会产生内源性的激素,故D正确。7.下列关于生物科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

7、是( )A采用模型建构的方法,能够帮助我们认识人体内血糖的调节机制B用对比实验法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C在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需要设置空白对照进行比较D用样方法和取样器取样法可分别调查跳蝻的种群密度和土壤动物的丰富度【答案】C 第II卷三、非选择题。8.(10分)为了研究外源Ca2+对高NaCl胁迫下菊芋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设计实验,结果见下表。回答下列问题:处理气孔导度(mmolm-2s-1)光合速率(CO2/umolm-2s-1)叶肉细胞淀粉含量(mgg-1)全营养液培养+叶片喷施蒸馏水0.59821.8995.2全营养液培养+叶片喷施含CaCl2溶液0.62422.03

8、94.9含高NaCl的全营养液培养+叶片喷施蒸馏水0.12811.23110.1含高NaCl的全营养液+叶片喷施含CaCl2溶液0.20115.9297.4(1)比较甲组和丙组数据,可说明_ _对光合作用速率有影响。(2) CO2进入叶绿体的_ _部位进行固定,固定的产物是_ _。(3)高盐处理下,植物细胞失水,可导致 降低,使C02的吸收量减少,光合作用速率下降。(4)高盐环境下,淀粉在叶肉细胞中积累会抑制光合作用的进行,施加外源Ca2+后,对NaCI的耐受性更_ _(填“强”或“弱”),原因是外源Ca2+对淀粉运出叶肉细胞可能起 (填“促进”或“抑制”)作用。【答案】(除注明外,每空2分,

9、共10分)(1)高浓度NaCl (2)基质(1分) 三碳化合物(1分) (3)气孔导度 (4)强 促进9.(12分)研究者发现,当水流喷射到海兔(螺类的一种)的喷水管皮肤时会引起鳃肌收缩,导致喷水管和館收缩,称为缩鳃感觉神经元反射。当喷水管重复受到温和的喷水刺激时, 缩鳃反射的幅度越来越小,即产生习惯化。对已产生习惯化的海兔,用短暂电流刺激其头部皮肤 (对海兔为伤害性刺激),再用水流剌激喷水管, 结果产生的缩腮反射比只用水流刺激喷水管强烈,即产生去习惯化。相关结构及发生机制如下图。请分析并回答:(1) 图示中参与缩腮反射的神经元至少有 个。(2)为研究海兔重复受到温和喷水剌激产生习惯化的原因,

10、 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神经元受到适宜剌激时, 受刺激部位膜内电位变化是 。表中“?”处应填写 ,原因是 。 根据实验结果,推测海兔重复受到温和喷水刺激产生习惯化是最可能由于兴奋在 部位传递减弱或受阻。(3) 研究者通过实验证明去习惯化形成的原因是: 当伤害刺激作用于头部皮肤时, 神经元 L29兴奋并释放 ,再受到喷水刺激后, 引起感觉神经元在兴奋时其轴突末稍释放更多的神经递质。据此判断, 仅用短暂电流刺激海兔头部的度肤 (能/不能)产生缩館反射,理由是 。(4)根据去习惯化形成机制, 推测习惯化产生的原因是连续温和喷水刺激导致 。 【答案】(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2分)(1) 2 (2

11、)负电位正电位 不产生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 (2分)感觉神经元与运动神经元之间的突触(3) 5-HT 不能 此刺激不能引起缩鳃反射的感觉神经元兴奋(2分)(4)感觉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减少(2分)10.蓝莓中富含的花青素能有效地改善视力。下图为科学家利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大量培养蓝莓具体流程的文字图解。请回答下列问题:(1)对蓝莓进行组织培养所利用的生物学原理是 ,整个培养过程需要在 条件下进行。(2)该过程所用的MS培养基的主要成分包括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有机物,此外,常常需要添加 。所用的培养基必须彻底灭菌,常用的灭菌方法是_。(

12、3)图中蓝莓组织要经过消毒处理后,才能进行培养。其过程中,细胞的分化程度会 (选填“升高”或“降低”或“不变”)。(4)培养基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用量比会影响细胞分化的方向。其比值较高的过程是 (选填“”或“”)。(5)蓝莓花青素(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不稳定,在60以下的热稳定性较好)的提取,可用溶剂萃取法,考虑到色素提取液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问题,在下述方案中,你认为较好的方案是 (填序号)。清水+甲醇;盐酸+乙醇;柠檬酸+丙酮;柠檬酸+乙醇,(6)含花青素的粗品经真空干燥(可使水的沸点降至400C)制成成品。采用该方法的主要原因是 。【答案】(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2分)(1)植物细胞

13、的全能性 无菌(2)植物激素 高压蒸汽灭菌 (3)降低(2分)(4)(2分) (5)(2分) (6)避免(干燥时温度过高导致)花青素分解(2分)11.(14分)水稻叶片宽窄受细胞数目和细胞宽度的影响,为探究水稻窄叶突变体的遗传机理,科研人员进行了实验。(1)科研人员利用化学诱变剂处理野生型宽叶水稻,可诱发野生型水稻的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_,导致基因突变,获得水稻窄叶突变体。(2)测定窄叶突变体和野生型宽叶水稻的叶片细胞数目和单个细胞宽度,结果如右图所示。该结果说明窄叶是由于_所致。(3)将窄叶突变体与野生型水稻杂交,F1均为野生型,F1自交,测定F2水稻的_,统计得到野生型122株,窄叶突

14、变体39株。据此推测窄叶性状是由_控制。(4)研究发现,窄叶突变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科研人员推测2号染色体上已知的三个突变基因可能与窄叶性状出现有关。这三个突变基因中碱基发生的变化如下表所示。突变基因碱基变化CCGCTCTTC蛋白质与野生型分子结构无差异与野生型有一个氨基酸不同长度比野生型明显变短由上表推测,基因的突变没有发生在_序列,该基因突变_(填“会”或“不会”)导致窄叶性状。基因突变使蛋白质长度明显变短,这是由于基因的突变导致_。(5)随机选择若干株F2窄叶突变体进行测序,发现基因的36次测序结果中该位点的碱基35次为T,基因的21次测序结果中该位点均为碱基TT缺失。综合上述实验结果判断,窄叶突变体是由于基因_发生了突变。(6)F2群体野生型122株,窄叶突变体39株,仍符合3:1的性状分离比,其原因可能是_。【答案】(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4分)(1)增添、缺失、替换(或填“替换、缺失”)(2)细胞数目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