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颂华书法美学知识课件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37200080 上传时间:2020-07-06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7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吴颂华书法美学知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吴颂华书法美学知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吴颂华书法美学知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吴颂华书法美学知识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吴颂华书法美学知识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吴颂华书法美学知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吴颂华书法美学知识课件(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法美学,吴颂华主讲,一、书法美的现实根据及其特征,鲁迅先生说过,中国的文字“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耳,三也。” “感目”的“形美”,就是书法艺术的美。,书法艺术的美,是现实生活中各种事物的形体和动态的美在书法家头脑中的反应的产物。,中国书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至今已经有3000多年的商周时期。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书法能够数千年来绵延不断,无论是兵火战乱还是朝廷更迭,书法都能够以一种惯性不断向前发展。,中国书法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在黑与白、点和线的千变万化中完成人的精神创造和情感宣泄,它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内涵是与中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传世的书法佳作首先展现在人们面前

2、的是书作者的人文修养、道德追求、精神气度等方面的内涵,其次才表现出技巧。,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沃土之中。历代书法艺术家们,留给中华民族的不仅仅是他们创造的艺术珍品,更重要的是他们给后人留下了书法艺术所承载的一种传统、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书法蕴含着千年的文人情感和文化修养,体现了独具特色的优雅意境,它占据着华夏文明在古典文化艺术领域中至高无上的地位。,“晋代尚韵”书风的形成及其意义,宗白华先生在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一文中曾说:“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史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最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惫、最浓郁感情的一个时代。”魏晋社会动荡、战乱频繁.两

3、汉濡学独尊的思想文化模式被打破,人们对外在的正统秩序产生怀疑.开始注重自身的生命价值,疏离和超越伦常、名教、功业转向寻求心性放达、自由适意的精神世界。他们或放浪形骸.或寄兴思辩,或悠游山水.或栖心文艺,走向“人的自觉“也引燃了艺术的全面自觉。,书法作为高度集中化的“线的艺术”成为寄托心性最直接的艺术方式。特别是具有思辨形式和浪漫气质的魏晋玄学,在探求天地自然玄虚之体和人生安心立命之道的过程中,为时代注入了飘俊飞扬、潇洒超然的自由精神,融汇在书法艺术中就是挥洒心性、自由尚韵。,魏晋时期,尤其是东晋,书法从根本上突破了政治伦理社会的“功用论”范畴,走进审美艺术殿堂。其创造的高贵脱俗的境界、回味不尽

4、的意蕴.被世人总结出一个“韵”字,来概括这一优美艺术的典型特征。,魏晋主体生命意识萌发,“韵”由人物品藻注重形体之外的风神、气韵而来,应用到书法品鉴上,亦体现了对字形笔画之外“气”、“情“、“韵、“味的追求。所谓“达其性情,形其哀乐(孙过庭书谱),书如其人、书为心画,书法艺术是晋人空灵精神和个性价值的最自觉表现,也反映了魏晋人审美趣味的时代特色。,魏晋建构了书法美学意韵无穷的自由精神世界.亦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书法盛世。,当时篆、隶、楷、行、草等各种书体皆成熟完备,王、谢、庚、郗、卫、陆等许多大家族以书擅名,英才辈出树立了书法艺术的最高峰。特别是以王羲之、王献之父子风格为代表的小楷、行书、今

5、草成为后世难以企及的典范。“二王”的书法,是魏晋精神的诠释,也是中国古典书法成熟的标志。他们的书法,不只是技艺的创新和精熟更是自身高迈不羁、潇洒风神的展现。,“二王”书法是创作主体气韵精神和高超自由技艺的完美结合,开书法个性风格的先河。魏晋书法尚“韵,归根结底是当时“俯仰自得、游心太玄”、逸伦超群、风流潇洒的魏晋风度,在这一艺术领域自然自由的流露。,书法的自由魅力,不仅体现于内在的生成精神,也体现在书体的变化上。篆、隶、楷、行、草的依次出现和发展,逐步突破了物化空间的次序安排和形体结构的理性束缚走向纯审美的艺术境界。,行书化静为动、化断为连、提按有致、粗细兼备、随手所如、变化无穷,具有丰富的艺

6、术表现力。草书则进一步升华,在空间与时间、实用与审美理性必然和情感自由之间实现了矛盾的统一。通过线条形体和书写力度、速度的变化创造出充满节奏和韵律感的自由艺术形式。,魏晋时代是一个社会急剧变化,战乱频繁,时局动荡,政权更迭,民不聊生的时期,封建社会经济经过强秦和两汉的大一统,步入了分崩离析的时代。由于政局动荡,前途莫测,环境险恶,人们不能不对理想与现实、哲学与政治等关系进行更深入的反思和探究。,随着东汉王朝的崩溃,笼罩着神圣光圈的儒学黯然失色,以阐发圣人微言大义的经学也成为令人难以忍受的烦琐哲学,受到了魏晋士人的质疑与反叛。魏正始年间,何晏、王弼等人在思想领域宣扬老庄思想。,何晏、张弼著书立说

7、,讲论玄学,一般士大夫需要用道家之学作为规避灾祸,调适心态的工具,因此,以老庄哲学为体的玄学思潮成为士大夫阶层人士普遍的审美观念和哲学意识。,魏晋玄学思潮是士大夫们在当时社会重压下一种扭曲的精神反映,他们用崇尚“无为”的老庄哲学来远离世俗与崇尚自然和物我融一的生活来反映他们的精神人格。,晋初,以阮籍、嵇康、刘伶为代表的一群负才失意人物,在朝生不知夕死的混乱年代,补天之志不得施展,便舍儒学而趣好老庄,以庄周为模则,操情独往,纵逸傲世,蔑视礼法,纵酒放达,在玄风日盛的历史条件下,对士大夫的精神产生了深远影响。,两汉之际,佛教开始传入中原,魏晋时期,儒学、玄学、佛学、道教已形成相与激荡、相互融合的复

8、杂局面。为了扩大各自的影响,争夺正宗思想文化的地位,儒、玄、佛、道彼此间进行过激烈的斗争,诸家思想相互驳诘、兼容、发展。,在社会人伦天地万物之中,更为重要、更为本质的不是万象纷呈、光怪陆离、可触可见的“有”,而是无形无相、寂然无为、玄妙莫测的“无”。而这个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无”,不是别的,正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道”。“道者,无之称也。”,在魏晋士大夫眼中,“阴阳恃道以化生,万物恃道以成形,贤者恃道以成德”,在对“道”的景仰与推崇中,人们进而注重人的精神风貌,注重人的形貌举止中的神采风韵,亦即“道”。当这种思维审美方式扩展、渗透到书法艺术领域的时候,就必然要以书法艺术的神采风韵为鉴赏对象了。,

9、老庄的思想之一是视“自然”为“道”,或者说是将“自然”看作“道”的根本属性。老子认为:“王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因而主张无论天地万物还是社会人伦,都需遵循顺应自然规律。,在这一哲学思潮的影响下,魏晋士人崇尚自然,赏会山川,他们隐居林泉,高谈老庄,求仙长寿,饮酒服药,俯仰自得,心游太玄,借黄老之学,展示各自的才智,品鉴彼此的风采,从而形成了魏晋士人的清谈风气。魏晋时期也就成为继春秋战国之后,第二个在思想精神史上呈现出最自由、最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感情的时期,这种思想精神的空前解放和对自我人生价值的肯定,无疑为书法艺术尚韵书风的形成奠定了美学基础。,一、崇尚自然无为是“尚韵书风”形

10、成的美学基础,魏晋时代,是“人的觉醒的时期”,这种“觉醒”首先表现在人的思想观念的更新。两汉以来立足于维护封建大一统而建立的“独尊儒术”政治伦理哲学,被崇尚老庄哲学思想、注重分析和抽象思辩的玄学思潮所代替。,在探究玄理的哲学思潮影响下,魏晋士人纷纷摆脱了儒家庸俗经学的桎锢,超脱于儒家世俗礼法观念之外,以老庄学说为衣钵,解说天道自然。,在玄学家看来,“天地万物皆以无为为本”,一切现实存在的有形的东西都是有局限性的,它们并不是天地万物的本源,这就是所谓的“有”;在这些具体事物的背后,还存在着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更充实更完美无缺的东西,它才是天地万物的本质所归,这就是所谓“无”。因而“无”是本质,“有

11、”是现象,是“无”产生了“有”,而非“有”产生了“无”。,二、风流潇洒的人物风韵是书法艺术的美学追求,魏晋时代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对人物的德才、仪表等品藻评鉴的风气。六朝社会风气,特别注重人物个性,崇尚精神的自由。人物品藻也就是崇尚人的内在精神,以风韵潇洒为美。,人物品藻风气影响着魏晋山水鉴赏、以及整个文学、艺术的鉴赏。与品藻人物相一致,在艺术上,提出了“以形写神”、“气韵生动”的美学思想。书法艺术恰好在这一时期,脱胎换骨地质变为人们心目中的一种美仑美奂的艺术佳构。当他们从人物品藻转向书法鉴赏时,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以品藻人物的目光来鉴赏书法,将人的气格神貌比状书法的风格神采,将客观事物的韵度精神也

12、纳入书法艺术的鉴赏中来。,三、尚韵书风是玄学思想审美心迹的外化,从魏晋士人的审美旨趣看,其精神气格中不再有秦汉时代的恢宏气概和伟志宏愿,哀叹“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作诗,不再歌英烈之功勋,而是颂林泉之美,赏世外桃源;作画,不再表现战功显赫、炳彰千秋的先王豪杰,而是优游山川、烹茶抚琴的雅士高人;写字,不再为了树碑立传以传之千古,而是随咏感喟,抒发性情。,在艺术上,无论谢灵运、陶渊明的诗,顾恺之、陆探微的画,还是二王、庾翼的书法,他们都不约而同地表现着同一主题以韵为胜的自然美。,(王羲之)高标的情致、脱俗的言行,超逸萧散的艺术韵度,成为这一时代的审美理想。书法艺术以其抽象的形式,能将士子们这一

13、审美心态通过笔墨而外化,将书者超逸自若的精神与妍媚悦目的线条统一起来,成为反映时代审美情致最理想的形式。,这些崇尚自然,放浪形骸的士子们,以其深厚的文化素养借这一形式所表现出的“天然”与“功夫”,也为历代书家难以企及而倍受推崇,其所谓“韵”,正是这恬然的心态,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坚实的功夫的最佳统一。,魏晋时期的书法艺术,顺应着思想解放的潮流,吸收了传统文化的精华,突破传统的束缚与限制,追求肆意放达的精神境界。书法成为魏晋士子表达自己志向、放逸自己思想,表现自由心灵的一种艺术手段。,以二王书法为代表,我们从中可以窥见魏晋士子风神潇洒、不滞于物的精神境界,领略他们萧散超脱、放逸恣肆的审美追求。晋代书

14、法,如朝霞,如烟云,如清风,如丽水,如春华,如美女的明丽自然,是玄学的映照,是人物品藻的回音,洋溢着“尚韵”的情怀,以超妙的艺术为盛唐时期中国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晋代尚韵”书风的意义,唐代尚法书风的形成及其意义,唐“法”是一种特指,它是唐代人追求和树立书法艺术法度,并通过法度反映书法艺术规律,形成书法艺术学习与创作的规范,寻求文化传播等规则的过程与结果。并且随着发展,逐渐成为后人的一种普遍认同。,南北书风的合流促使了唐法的确立,初唐、盛唐与晚唐书法在表现上各有不同,这一过程中,唐代的政治、文化、宗教以及社会生活诸方面因素为书法的尚法提供了条件。楷书和草书体现着唐代的书法规

15、则,也是唐代书法的最高成就。,一、唐“法”的确立,初唐欧阳询、虞世南、唐太宗等不仅躬耕于翰墨,也建构了书法理论框架,其书论一方面从技法上廓清了书法的结构与用笔之理,另一方面又将风骨之美与严密的技法牢牢地粘接起来。,一种旨在将精巧的形式与雄阔的气势相结合的审美理想便出现了既要有深刻的艺术性又要体现出儒家伦理道德规范。“法”已得到初步的建立。孙过庭在其书谱中将这一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展开,技法形式与丰骨之美受到同等的青睐。,二、唐代的政治、文化、宗教以及社会生活诸方面因素为书法的尚法提供了条件,1、唐代科举要求考生有较全面的文化修养,包括书法、经术、时务、文章等。书法成为取仕的一个条件,这是书法艺术

16、登上社会政治舞台的关键措施。而以书取仕、以书为教、专业书学,都需要寻找、建立法则,制订规矩,推出典范。,2、唐太宗重视书家,许多人因字写得好而做了官。这样的功利性、应用性,吸引着朝野都在学习书法。唐太宗的大力倡导、社会变革发展的需要,使初唐书法已体现出了一种欣欣向荣的新的秩序和新的姿态,导致了尚法书风的形成。,3、有唐一代,儒释道三教融和及游侠风气的炽烈,是其突出的标志。尽管三教兼崇,但儒家思想一直起着主导作用,朝廷规定科举试经义,并在各地办学讲解儒经,映现出唐代儒教的风范。,儒家虽不否认个人的尊严,却更强调礼教伦常的规范,要求个体在情感与内在的社会伦理道德相和谐,即要求个性人格从属这一规范。,三、楷书和草书体现着唐代的书法法则,也是唐代书法的最高成就,唐代书法名家无一不是楷书高手,欧体险峻、虞体冲和、褚体婉逸、颜体雄伟、柳体劲健,各具特色而自成一家,皆为尚法书家的代表。其中又以颜真卿为最,他一变初唐秀雅瘦劲的书风,楷书中参以篆籀笔意,建立了端庄雄伟、气势恢宏的风貌,体现出大唐帝国繁盛的时代精神,也显示了他刚正的高尚人格。,唐人的尚法书风,不仅与楷书本身作为应用文字的日臻完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