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概论第三章培训讲学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37199088 上传时间:2020-07-06 格式:PPT 页数:202 大小:34.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概论第三章培训讲学_第1页
第1页 / 共202页
文化概论第三章培训讲学_第2页
第2页 / 共202页
文化概论第三章培训讲学_第3页
第3页 / 共202页
文化概论第三章培训讲学_第4页
第4页 / 共202页
文化概论第三章培训讲学_第5页
第5页 / 共2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化概论第三章培训讲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概论第三章培训讲学(20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文化,第一节中国传统的生产经济文化,中国的生产经济文化:指在中国传统的农耕自然经济的基础上,所产生、发展和连续传承的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又称农业文明。 中国农业经济的多元文化因素:中国的生产经济文化的基础,是农耕自然经济,除此之外,还有牧业、林业和渔业等。在我国历史上,农业文化与游牧文化的联系尤为密切。 社稷: “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后来用“社稷”代表国家。,一、以农耕生产为主的自然经济的发展 农耕自然经济:依靠种植农作物以自给自足的经济。 在中国的黄河中、下游地区,早在公元前四、五千年的仰韶文化时期,就已出现了农耕业的萌芽。 考古学者在仰韶文化遗址中,发掘出了带有

2、谷物压痕的土器。 在距今四千余年的龙山文化遗址中,已可见初具规模的农业定居场所:有较大的村落,有群体组织活动,有举行宗教信仰仪式的遗迹,石锄、石镰、蚌镰等农器具的制作也愈发精细。 在长江流域的中、下游地区,考古学者发掘了公元前五、六千年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和公元前四、五千年的屈家岭文化遗址,在那里也有稻谷遗物和猪、狗等驯养家畜的骨骼出土。,上述的考古发现,都属于新石器时期遗址。它们证明,中国早期的农业文化,发生在黄河和长江的两大流域,当时那里已形成了比较适宜的农耕条件,活动着一定数量的劳动人口,还建立了具有文化活动内容的群体组织。,汉代以后,中国出现了历史上的第一个农业盛世,汉代统治者把发展农业当

3、做“理国之道”,由帝王颁令劝农,祀社稷、祷雨水、定岁时、议庆典,鼓舞天下农夫勤劳耕作。 在这一时期,兴修水渠、发明改造农具、改善耕作技术、撰写农书、移民屯田和开垦边荒等,被看成是社会大事。,隋唐统一时期,农业生产发展全面高涨。安史之乱以后,北方生产发展较慢,南方却因为相对安定,发展迅速。隋朝开凿的人工运河,对扩大农田水利生产起了重大作用,唐代以后,沿河两岸的引流灌溉面积,也相当广博。从新唐书.地理志和元和郡县图志对唐代水利建设的记载看,唐人的农耕灌溉意识已十分普及。,到南宋时期,南方的水稻生产上升至高居粮食作物全国第一位。这时小麦推广到南方,在南方形成稻麦两熟制,南方的棉花和蚕丝产量也超过了北

4、方,吴中蚕业区开始成名。 宋代出现了许多农书,以前任何时期都多。标志着中国传统的农耕经济文化思想正在得到归纳和整理 。 元代的蒙古民族把养马驯马的技术引进中原,使马拉农具有了发展。 宋元两代,传统农具发展到高峰期,元王桢在农书中,设农器图谱十二卷二十门,大量搜集了这方面的资料。,明代在立国初期,进行了清丈田亩、订定赋税的工作,继而又编造了赋役黄册(核实户口,进行人口统计)和鱼鳞图册(地登记册 ),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全国的土地、人口的直接控制。 明中叶以后,出现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萌芽。 清代以后,中国农业社会的发展进入晚期,经过康熙、雍正等皇帝的努力,农耕经济状况有所恢复,后来还出现过盛世景象。

5、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势力侵入,中国的农耕自然经济解体。, 农耕灌溉与农政主张 农耕灌溉是中华民族生产文化的主体内容。我国很早就认识到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在发展农业经济上,一向以农耕与水利并重。 黄河、长江文明的崛起,大运河对南北政治枢纽的联结,都江堰对西南巴蜀文化的提升,泾渭二河的水利工程 农耕灌溉对林业、牧业、渔业、桑蚕业等副业有一定的作用。,南方农业是稻作型农耕文化,主要标志是栽培水稻和整修田埂、水渠、使用水车等。 东南沿海一带的桑蚕业很发达。 北方农业是麦黍型农耕文化,主要标志是栽培麦子、黍子、高粱、玉米、谷子、稗子、豆类,以犁耕为主和井渠双灌等。 东北地区的林业和牧业都很闻名,同时也

6、发展了农林结合、农牧结合的生产。,从中国的生产文化整体说,南北方的农耕生产也具有许多共同点,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二十四节气文化。 它是我国南北农业区所共同发明的,也为两地所共同遵守。 现存第一部完整地记录了二十四节气名称的历史文献是成书于公元前137年的淮南子。 至西汉中期,历法定型,二十四节气同时确立下来,成为统一的历法定制。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地球和月亮的运动变化所制定的一种计时方法。我国古人把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轨道叫黄道,把地球绕太阳运转一周设为为360度,每隔15度就是一个节气,二十四节气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

7、、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汉代以后,我国的官时和民时的观念,都受到二十四节气的控制,统治阶级还把它当做礼制规范,向天下推行。每当重要的节气来临,当朝皇帝都要亲自举行农耕示范仪式,表示启动全国的农耕生产。 北京的地坛至今还保存着清朝皇帝亲行开耕礼的文物藏品。 民间传承的二十四节气也深受官方的影响,我国西北的甘肃农村长期保留着“唱春官”的民俗,便是对古代上层“春官”制度的模仿。 一些老百姓自封为“春官”,每年为乡亲义务地演唱二十四节气歌,在外表演的时间长达一、两个月。, 在我国传统的农业

8、社会中,形成了一套农政思想。 农政思想的核心是“政绩”观和“勤农”观。 “政绩”观,指历代统治者把农业收成的丰歉,当做考察国计民生的好坏和自己得政或失政的一个标准; “勤农”观,指确立以农为本的原则和制订一套劝勉农事的治国方略。 到了唐代,农政思想更加兴盛。唐开元占经和四时纂要是这一阶段比较重要的文献。 宋元明清以后,农政思想仍占有很大势力。,农事信仰与农书文献 在上古时期,周围的山川草木、风雨雷电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天、地、人被看成是一个统一体,人们对于超人力的现象往往产生神灵崇拜。有很多与农业有关神话, 如黄帝派后稷教民稼樯、神农尝百草、伏羲制鱼网、土地神赐给土地和丰收、龙神布雨等。,

9、在古代非常重视农耕仪式,并被认为是农业生产顺利进行的必要保障。 我国南北各地在春分前后,要举行开耕仪式,俗称“打春牛”。据文献记载,这种开耕礼早在二十四节气确定之前就有了。 礼记月令说,先秦时期,每逢孟春之月,天子就要率领三公九卿,到郊外迎春。后来,这成了官民共同遵守的礼俗,历代最高统治者都照行不误。 县政府的开耕仪式由县官主持,乡村的春耕仪式由民间组织主持。,从春种到秋收,要举行灌溉仪式和禳灾仪式,以保证农业收成。 各地灌溉的时间和习惯不同,仪式的期限和祭祀的神祗对象也有差别:在华北,人们十分重视“二月二”龙抬头日,届时祭龙引水;在四川都江堰,临清明放“桃花水”。 禳灾仪式也有南北差别。南方

10、多驱虫、北方多祈雨。 秋季新谷登场后,各地要举行秋报仪式,迎神赛社、择吉尝新。 中秋月饼便是一种秋报食品。 入冬后举行冬藏仪式,一要感谢天地的恩赐,二要祈祷来年的丰收。,古代丰富的农业管理经验体现在一步步农书中,这些农书主要有: 汉朝崔寔四民月令、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唐朝陆龟蒙耒耜经、宋朝陈敷农书、元朝王桢农书、明朝徐光启农政全书、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清朝张履祥补农书等。 这些提出的主要农业经营思想与生产知识,有以下几点: 第一,统筹水土利用规划。指出关键在于控制人对自然资源的使用限度,任何农业经营都不能违反自然规律,陈敷在农书的节用之宜篇和粪田之宜篇中说:“养备动时,则天不能使之病”,“只要

11、治得其宜,皆可成就”。,第二,调整好农业生产关系。张履祥的补农书提出,孤立地看待一、两种农作物栽种,便不会有很好的结果。要协调好劳力、农具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注意如何选择雇工、如何接人待物、如何谦和处世和勤俭持家等。 第三、“荒政”思想。即认为全社会都要有居安思危的自觉意识,一些农书认为,在中央的农政国策中,应包括“备荒”、“救荒”的部分,徐光启还在农政全书中提出,官方应吸取民间的生物学的抗灾办法,使灾后“亦无害也”。,第四,人力胜天说。即强调人的知识能力和奋斗精神,这是我国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齐民要术提出了“顺天时、量地利”的原则,到明代,马一龙在农说中提出“力足胜天”的命题,认为人的合理

12、作为可以弥补自然资源的不足,通过巧种实干,可以取得人力胜天的成绩。,农业是以()为基础的生产型经济。 A农耕自然经济 B 种植农作物 C 农林牧业经济 D 农牧结合发展 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在()时期出现农耕业萌芽的 A 河姆渡文化 B 屈家岭文化 C 仰韶文化 D 龙山文化 中国的农耕生产达到一个新水平是在公元前()年左右A 2000 B 3000 C 4000 D 5000 考古发现青铜制造的农具,兵器和乐器,是在()遗址周口店二里头龙山屈家岭 我国南方形成稻麦两熟制是在()汉代以后隋唐北宋南宋,中国农耕自然经济的解体是在()之后 康熙盛世八国联军军入侵鸦片战争甲午战争 清朝皇帝亲行开耕

13、礼的文物藏品,保存在北京的()天坛地坛故宫农展馆 把足食放在统治者管理国家首位的是() 孔子孟子老子庄子 中国传统的农耕文化在()得到整理归纳 唐宋元明,证明我国早期农业文化,发生在黄河长江流域的新石器时期的遗址是() 仰韶遗址殷墟遗址龙山遗址屈家岭遗址二里头遗址 两汉时期,国家将什么同时确定下来,成为统一的立法定制() 蒙气差B 岁差C历法定型D二十四节气 在汉代,有皇帝颁布劝农令,采用()方法,鼓励人们辛勤耕作A定岁时B祷雨水C 祀社稷D议庆典 殷墟甲骨文有哪些农作物字样() A黍 B麦 C稷 D稻 E棉花,二、工商贸易的经营之道 商业和手工业都是农业社会演进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们会对农业

14、经济生产起带动作用。 与农业相比,商业的出现要晚一些。在商周时期,我国的市商贸易已有了一定的发展,并已开始使用货币。,春秋时各国都城均设置了市场,据左传、国语记载,当时郑有“逵(kui )市”、“羊肆”,晋有“绛市”,吴有“米市”。 战国时代商业都市崛起。 秦汉以后,在长安、洛阳、临淄、邯郸、成都等地已形成商业网点。 到了唐代,还出现了专卖店。 宋元以后,商品经济逐步发展 至明代中叶,我国产生了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商业经济更加显示了自己的活力。,我国的民族商业有两个文化特点,一是汉族与其他民族的内贸活动频繁,一是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对外贸易的兴盛,丝绸之路起了很大作用,北魏时,在洛阳宣阳门外设“四夷

15、馆”,用于接待外国客商。 到了晚清时期,广州还专设“十三行”,给外商外货提供场所。,我国的民族手工业远在新石器时代已有雏形。 到了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铸造业已进入高峰期。 青铜器中有农具和各种生产工具,以及兵器、食器、酒器等 每一类目下面又有许多种类,如农具又分耒、耜、铲、钁、锛、锸、镰、斧等。,耒耜,大木锛 双刃锛斧,钁,一种刨土工具。,礼器是大宗的器物,因为在商周时代,特别是西周,依礼而治,礼器成为一种必需品。 但到了汉代,青铜器生产的生机和气势都不复存在了。 商周时期的丝织业也获得了发展,在甲骨文中,出现了“桑”、“蚕”等字,相传桑蚕业起源于黄帝的妻子缧祖等。 蚕丝业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

16、独特贡献。,我国的制陶业出现也很早,商代已流行灰陶和白陶。白陶的火候高、质地硬,形制和纹饰仿照青铜器,与青铜器一样名贵,代表了商代制陶工艺的最高水平。,灰陶埙,白陶,考古工作者还在陕西歧山的西周宗庙遗址发现了带有瓦钉和瓦环的绳纹瓦,这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瓦。 战国时代出现了砖,秦代的制砖技术已经成熟,在秦始皇陵发现了最早的条砖,在四川、河南等地发现了汉代的画像砖。 在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已普遍使用。,其他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手工行业也在汉唐以后得到了迅速发展,如制盐业、制陶业、瓷器业、造纸业、制茶业和棉纺业等。 棉纺业特别值得一提。棉花是西汉以后从非洲和印度传来的,但中国古代棉花种得好,棉布的质量也好。传说这是黄道婆的功劳。黄道婆是元朝人,家住江苏松江县。 明代以后,松江成为我国棉纺业的中心,其影响遍及长江三角洲、渭水平原、华南、华北和东北地区。, 市商贸易及其以文促商的传统 贸易古称“贸”,原指交易、买卖。传说殷人的先祖王亥就曾在黄河北岸从事过贸易活动。从考古资料和历史文献看,商业在殷代确实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市商贸易的四种模式。 我国的传统的市商贸易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