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7141877 上传时间:2020-07-0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郑州市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河南省郑州市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河南省郑州市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河南省郑州市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河南省郑州市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郑州市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郑州市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下表中,1960年中国人口死亡率急剧上升的原因是( )19581962年中国人口死亡率(单位:)年份城市农村19589.2212.50196013.7728.5819628.2810.32A.三年自然灾害B.基本医疗服务缺乏C.长期对外战争D.政治经济政策失误2上海世博会是历史上首届以“城市”为主题的综合类世博会。下面为中国与美国城市化速度综合对比表对上表理解正确的是( )城市化与工业化密切联系第二次工业革命加速了美国城市化进程中美两国的城市化进程具有时段性特征国家的独立是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重要保

2、障A.B.C.D.31962年7月,邓小平在接见出席共青团七届三中全体与会者时说,现在出现了一种新情况,如实行“包产到户”、“责任田”、“五统一”等等;又说,“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这段话表明邓小平倾向于( )A.赞扬农业生产合作化B.打破单一的人民公社体制C.肯定农村经济体制改革D.纠正党内“左”的错误影响4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下图中的城市甲曾是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下列有关该城市历史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此召开B.日军全面侵华时曾在此地实施细菌战C.是近代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城市之一D.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

3、田”5春联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下列各项内容选自建国以来不同时期的春联,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共产党恩泽天下,新中国情满未来”“总路线鼓舞人心,大跃进快马加鞭”“十载寒风浸岁月百春凋谢,一朝风雨洗家乡万木峥嵘”“互助组共同致富,高级社更进一步”A.B.C.D.6观察下图,你如果想在厂房里挂上一条标语,最符合当时社会现实的是( )A.“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B.“努力生产,为革命加油”C.“提高质量,抢占市场”D.“一定要完成生产计划”7土地改革以后,少数农户上升为富裕中农,个别的已成为新富农,土地集中和雇工现象开始出现,党内不少同志产生

4、忧虑,担心农民自发走向资本主义。同时在城市,国营经济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时伏时起,对国家经济生活有很大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党和政府( )A.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B.出台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C.提出调整的“八字方针”D.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81980年10月邓小平在广东视察时说:“特区不是仅仅指深圳、珠海那几块地方,是指广东、福建两个省。单搞那一点地方不行,中央讲的是两个省。你们要充分发挥这个有利条件。对于搞特区,你们要摸出规律,搞出个样子来。”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几块地方”指的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岛B.“有利条件”包括中央给予的特殊政策和高度的自治权C.“单搞那一点地方不行”

5、体现中央政府对上海浦东开发的高瞻远瞩D.“摸出规律”希望搞好特区对全国发展有重要战略意义9同是发展中国家,20世纪90年代前,中国和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相差不大。但是自1992年后,逐渐拉开了差距。依据下图可判断,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中国和印度利用外资情况对比A.中国比印度更早实行对外开放B.中国在资本市场竞争中超过印度C.印度依然是国际“资本洼地”D.中国的计划经济比重比印度更大101978年10月,邓小平同志到日本访问时曾说是来“寻找长生不老药”的。下列关于邓小平访日的说法正确的有( )日本战后重新崛起,成为一个政治经济大国,需加强中日关系当时中国已经和日本正式建交“寻找长生不老药”指

6、寻求日本先进的技术经验中国的工作重心将开始发生转变A.B.C.D.111982年,首都钢铁公司作为改革试点,实施“包死基数,确保上缴,超包全留,歉收自负”的办法,企业效益连年大幅增长。这种做法( )A.推动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出现B.得益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C.体现了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下放D.受惠于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121981至1995年,我国集体农机站逐步解散,国家对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的直接投入逐渐减少,农机平价柴油供应等优惠政策逐步取消,大中型拖拉机和配套农具保有量停滞不前,田间机械利用率低,农田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缓慢。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B

7、.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向城市倾斜C.这一时期我国农业发展缓慢D.工业化水平较低制约农业发展13“盖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去满洲之形状,举此累赘恶浊烦恼之物,一朝而除去之,而后彼之政治乃可得而尽革也。”对材料信息归纳最为完整准确的是( )A.国民政府颁布剪辫易服法令B.当时人民生活水平提高C.风俗变革具有政治色彩D.维新变法主张断发易服141880年4月25日的上海申报发表了以下竹枝词: “无数关山一线通,人工巧制夺天工。”“两地情怀一线通,有声无影妙邮筒。”“火树千株照水明,终宵如在月中行。”“洋楼更比蜃楼好,谁读坡仙海市诗。”这反映了( )A.西方物质文明彻底改变了中国社会B.西方近代科技文化被国人

8、逐步接受C.中西文明在抵触矛盾中相互渗透D.民主革命思想起到开启民智的作用15甲午战争后,“剪发易服”行动不断推进,服饰西方化潮流刺激了西装面料的进口,传统面料销量日减。为此,立宪派也日益注重倡导中式服装。“剪发易服”与“国货运动”并行的主要原因是( )A.服饰西方化潮流引发利权之争B.剪发与维护清朝统治之间的矛盾C.易服与保存传统文化之间的矛盾D.立宪派以剪发易服推进宪政改革16上海是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深厚的近代城市文化底蕴和众多历史古迹,见证了近现代历史的变迁。下面史实与上海有关的是( )19世纪80年代,外国人设立电话公司20世纪初,汽车开始出现1920年,中国第一条空中航线诞生

9、1984年开放的14个港口城市之一A.B.C.D.17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三大经济理论。它们诞生的时代背景分别是( )A.商业革命、信息革命、知识经济B.市场化、区域化、全球化C.商业革命、工业革命、经济危机D.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18凯恩斯主义是20世纪30年代世界性经济危机和特殊萧条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其经济主张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采取措施增加公共开支,降低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以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凯恩斯主义( )A.其根本目的是缓和劳资矛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B.主张以计划经济取代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C.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政策互为

10、表里D.彻底否定了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19“1933年,美元贬值约30。1973年,美元贬值10,各国放弃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材料中美元两次贬值的共同目的是( )A.刺激国内消费市场B.维护与黄金的固定比值C.开拓国际贸易市场D.巩固美国金融霸主地位20据统计,剔除通货膨胀因素,19501973年联邦德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3.06倍,正好翻两番,年平均增长率为6.3%。其中工业产值增长4.33倍,年平均增长率为7.5%;农业产值增长0.75倍,年平均增长率为2.5%。联邦德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于1959年和1960年分别超过法国和英国。联邦德国创造这一经济奇迹的因素不包括( )A.马歇尔

11、计划对欧洲的经济援助B.实行宏观调控奉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C.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应用D.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211932年78月,在加拿大渥太华举行的英联邦成员国的帝国会议规定:帝国内各成员国实行贸易互惠的“帝国特惠制”。美国随之于1933年12月,在第七届泛美会议上与拉美国家签订了贸易互惠协定。日本也与中国东北地区建立了所谓“日满经济圈”。这些措施( )A.体现了贸易自由化原则B.为关贸总协定建立奠定了基础C.是列强对华侵略的产物D.进一步恶化了世界的经济形势22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紧急救济法,1935年又通过了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

12、这说明,罗斯福政府为克服危机而力图( )A.将临时救济与制度保障相结合B.将紧急救济与促进就业相结合C.将促进生产与刺激消费相结合D.将以工代赈与维护稳定相结合23大蜕变:美国资本主义的腐败一文中说道:在凯恩斯主义的强力刺激下,美联储承担了管理国家经济繁荣的重任,结果财政赤字、货币超发成为近百年来美国经济刺激的主要手段,这导致美国政府和国会被权贵资本主义“捕获”,蜕变成为权贵利益集团进行游说和相互博弈的“纸牌屋”,自由市场和民主价值观受到极大伤害。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经济危机此起彼伏有力冲击了两极格局后期凯恩斯主义的过度刺激导致权贵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景气导致民主的不协调美国是一个松散的邦联

13、体,国会被权贵控制24下面是“发达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简表,据此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总体特点解读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进入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B.发达国家经济出现明显的“滞胀”现象C.经济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D.美国、欧盟、日本经济竞争加剧25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里德曼说:“正如没有一个社会能够完全以命令原则来经营,一个社会也不可能完全靠自愿的协同合作来推动。相反地,以自愿交易为主的经济制度,却有足够的潜力同时促进繁荣与人类自由。”结合时代背景可知这一经济理论主张( )A.国家放松干预经济B.强化国家干预经济C.完全的自由放任D.积极仿效计划经济26下图是有关罗斯福新政

14、的漫画前往手术室。漫画中,罗斯福推着代表美国的“鹰”前往手术室,鹰身上盖着代表新政的“NRA(国家复兴署)”的单子。下列对此漫画中所说的“手术”的解释正确的是( )A.废除自由主义,实现国家垄断B.实现国家干预,推动工业复兴C.学习社会主义,采取计划经济D.限制工业发展,振兴农业生产27在罗斯福新政问题上,就不乏有这样的“修正主义者。”他们认为,大萧条原本只是经济周期中的一个波谷;美国很多经济周期中的波谷比如1894年及1921年的经济萧条,都可以通过市场的调节能力自我修复,大萧条之所以十多年阴魂不散,恰恰是因为政府在帮倒忙。你认为材料中“修正主义者”极力反对的人可能是( )亚当斯密罗斯福胡佛凯恩斯A.B.C.D.28大国崛起中曾说道:“成为大国的原因,或许是一个无法穷尽的话题。在不同的时期,只有那些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作出了正确战略判断的国家,才能获得历史的青睐。”以下史实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英国确立君主立宪政体美国罗斯福新政苏联戈尔巴乔夫推行改革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A.B.C.D.29辛亥革命之前,“太太”一直用于称呼官员的妻子;而民国时期,“太太”成为上流社会和平民百姓共同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