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管理学Chapter11领导概论教学教材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37129917 上传时间:2020-07-05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2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大学管理学Chapter11领导概论教学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南京大学管理学Chapter11领导概论教学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南京大学管理学Chapter11领导概论教学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南京大学管理学Chapter11领导概论教学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南京大学管理学Chapter11领导概论教学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京大学管理学Chapter11领导概论教学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大学管理学Chapter11领导概论教学教材(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十一章领导概论,南京大学商学院,2,第十一章领导概论,第一节 领导的内涵 第二节 领导风格类型 第三节 领导理论 第四节 领导艺术,3,第一节 领导的内涵,一、领导的含义 利用组织赋予的职权和个人具备的能力去指挥、命令和影响、引导职工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的活动过程。 领导一定要与群体或组织中的其他人员发生联系(或心甘情愿,或屈服于权力的压制) 权力在领导者和组织其他成员中存在着不平等的分配 领导者能够对组织成员产生各种影响,使其表现出某种所期望的行为或表现 领导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不可为领导而领导,4,二、领导者和管理者 管理者的职权是通过组织的正式任命获得的,其对下属命令行为是建立在

2、合法的、有报酬的和强制性权力基础上。领导者既可是任命的,也可能是在非正式组织中产生或由非正式组织成员公认的,其对组织成员的影响可能建立在合法的、有报酬的和强制性的权力基础上,也可能是建立在个人影响权和专长权以及模范作用的基础之上。 并不是所有的领导者都是管理者。一种原因是其可能不处于管理岗位上;另一种原因可能是,一个人能够影响别人并不表明他也同样能够做好计划、组织和控制等管理工作。 实践证明,一个好的管理者不一定是个好的领导者;一个好的领导者也不是个好的管理者。,6,四、领导权力的来源 法定性权力 奖赏性权力 惩罚权力 感召性权力 专长性权力,7,第二节领导风格类型,一、按权力运用方式划分 集

3、权式领导者 民主式领导者 二、按创新方式划分 魅力型领导者 变革性领导者 三、按思维方式划分 事务型领导者 战略性领导者,8,吉利沙的品质理论,9,四、经济全球化对企业领导提出的新要求 建立远景 信息决策 配置资源 有效沟通 激励他人 人才培养 承担责任 诚实守信 事业导向 快速学习,10,五、领导者集体的构成 年龄结构 知识结构 能力结构 专业结构 性格结构,11,第三节领导理论,12,一、 行为理论流派,13,14,低 对生产的关心 高,高 对人的关心 低,管理方格图,9.9,1.9,9.1,5.5,1.1,15,经理权力的运用 下属的自由领域,以上级为中心的领导方式,以下属为中心的领导方

4、式,经理做出并宣布决策,经理“销售”决策,经理提出计划并允许提问题,经理提出可修改的暂行计划,经理提出问题征求意见做出决策,经理规定界限让团体做出决策,经理允许下属在规定的范围内行使职权,领导行为连续统一体理论,16,二、权变理论流派,17,菲德勒的随机制宜领导理论,18,高关系 低任务,高任务 高关系,高 关系行为 低,低 任务行为 高,高,成熟度,M4,M3,M2,M1,说服,参与,命令,授权,低关系 低任务,高任务 低关系,中,低,领导生命周期理论,19,作为领导者,其有效性本质不是“把事做对(do things right-efficiency)”的能力,而是“做对的事(do the

5、right things-effectiveness)”的能力,第四节领导艺术,20,一、有效利用自己的时间 记录时间:许多有效的管理者经常保持一个时间记录簿,并且定期拿出来看看,进行研究和调整。 管理时间:时间浪费常见的两原因:其一是自己时间管理不当,或不明事情性质都躬亲处理;其二是组织缺陷。 集中时间:管理者应尽可能地集中时间,以处理重要的事务,产生更大的效益。,21,对于第一类原因,管理者在进行活动之前,必须要问以下几个问题,从而决定最需要自己处理的事情。,这事需要处理吗?,可以订立制度吗?,需要亲自处理吗?,能不能同其他事合并处理?,能不能用简便的方法?,取消它!,订立制度!,另请别人

6、处理!,是,否,否,是,否,是,22,对于第二类原因,管理者要检查: A.组织工作缺乏系统观点或缺乏远见。其症状往往是反复出现同样的危机,往往预示着工作安排或制度安排有问题。 B.组织员工过多或管理幅度过大。 C.组织机制有毛病。其症状往往是会议太多或上级主管忙于协调的时间太多。 D.信息功能不灵。往往表现为信息内容不能准确地表达管理决策的目的,信息表达方式不易于管理者理解。,23,二、致力为组织成果作贡献 有效的管理者应经常自问:“组织需要我贡献什么?我能贡献什么对组织目标产生重要的贡献?” 另外管理者必须随职务的改变而改变自己的工作思路。,24,三、发挥自己、上级、同事、下级以及周围环境的

7、长处 组织本身就是一种工具,用来发挥成员的长处,中和成员的短处,并使其短处尽可能不发挥作用的工具。 所以,有效的管理者不是看重成员不能干什么,而是重视成员能干什么,不是看重成员的短处,而是看重成员的优势,并通过自己的协调、指挥,将成员的各自优势发挥出来。,25,有效地发挥下级长处,必须考虑以下原则: 一是不设计常人不能承担的职位。 二是职位要求要严,而内涵要广。 三是用人时先看他能做什么,而不是先职位的要求是什么。 四是在用人之长同时,还应容人之短。,26,发挥上级的长处应注意二点: 第一,发挥上级的长处,不能靠阿谀奉承的方法,而应坚持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并以一种能为上级接受的方式向其

8、提出。这是原则问题。 第二,必须对上级的长处有所了解,并调整自己以适应其长处。这种适应主要应该注重“怎样适应”而不是“适应什么”。,27,四、集中精力做好最重要的工作 集中精力的三要点: a.善于按事情缓急轻重安排工作,一次只把精力集中在一件工作上。管理者越是能有效地将时间、精力、财力集中起来,成果就越显著。 b.摆脱昨天的困扰,终止不再起积极作用的工作。管理者的工作就是不断摒弃过去,开拓未来。 c.在开始一件新工作前终止一件旧工作,也是控制整个机构负荷量的必要一步。,28,管理者常常根据事情的重要性和时间紧迫性把所遇到的工作划分主次急缓。 做最重要工作的四条原则: a.着眼未来而不是过去;

9、b.着重机遇而不是难题; c.要求坚持自己的方向而不随波逐流; d.要确立远大目标,注重所产生的效果,而不求简单、保险。,29,五、能做出有效的决策 首先,管理者必须认请问题的性质。一般来说,决策所要解决的问题可分为四类:常见的问题;表面上看是一件特殊事件,实质是一个有普通的常见问题;一般性问题的首次出现;真正的例外及特殊事件。 事实上,除了第四类真正的特殊事件以外,所有问题都只需具有普遍意义的解决办法,即一条规则、一项政策,一旦建立了真正的原则,所有同类问题都可得到解决。,30,其次,管理者必须明确所要解决问题的具体“规范”。决策的目标是什么?它必须达到的最低限度的目标是什么?它应满足的条件是什么? 第三,管理者必须先认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再考虑必要的妥协、让步、改动等一系列事项,以期决策能被接受。 最后,在执行决策过程中,管理者应及时收集执行情况的信息,一方面反馈给执行者,另方面用以检验决策的正确性及有效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