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不扰民措施

上传人:go****e 文档编号:137059886 上传时间:2020-07-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不扰民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不扰民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不扰民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不扰民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不扰民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不扰民措施(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施工现场不扰民措施 一、建筑施工现场防止水污染的各项措施 (一)搅拌机的废水排放控制凡在施工场地进行搅拌作业的,必须在搅拌机前台及运输车清洗处设置沉淀池。排放的废水要排入沉淀池内,经二次沉淀后,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管线或回收用于洒水降尘。未经处理的泥浆水,严禁直接排入城市排水设施和河流。(二)生活用水的排放控制施工现场临时宿舍、职工生活产生的污水,禁止随地排放。必须严格控制污水流向,厕所污水在合理位置设置化粪池,经沉淀后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管线。(三)乙炔发生罐污水排放控制施工现场由于气焊使用乙炔发生罐生产的污水严禁随地倾倒,要求专用容器集中存放,倒入沉淀池处理,以免污染环境。(四)食堂污水的排放控制

2、施工现场临时食堂,要设置简易有效的隔油池,产生的污水经下水管道排放要经过隔油池。平时加强管理,定期掏油,防止污染。(五)油漆油料库的防渗漏控制施工现场要设置专用的油漆油料库,油库内严禁放置其它物资,库房地面和墙面要做防渗漏的特殊处理,储存、使用和保管要专人负责,防止油料的跑、冒、滴、漏、污染水体。(六)禁止将有毒有害废物用作土方回填,以免污染地下水和环境。二、建筑施工现场防噪声污染的各项措施(一)人为噪声的控制措施施工现场提倡文明施工,建立健全控制人为噪声的管理制度。尽量减少人为的大声喧哗,增强全体施工人员防噪声扰民的自觉意识。(二)强噪声作业时间的控制凡在居民稠密区进行强噪声作业的,严格控制

3、作业时间,晚间作业不超过22小时,早晨作业不早于6时,特殊情况需连续作业(或夜间作业)的,应尽量采取降噪措施,事先做好周围群众的工作,并报工地所在的区、县环保局备案后方可施工。(三)强噪声机械的降噪措施1、牵扯到产生强噪声的成品、半成品加工、制做作业(如预制构件,木门窗制做等),应尽量放在工厂、车间完成,减少因施工现场加工制作产生的噪声。2、尽量选用低噪声或备有消声降噪设备的施工机械。施工现场的强噪声机械(如:搅拌机、电锯、电刨、砂轮机等)要设置封闭的机械棚,以减少强噪声的扩散。(四)加强施工现场的噪声监测加强施工现场环境噪声的长期监测,采取专人监测、专人管理的原则,根据测量结果填写建筑施工场

4、地噪声测量记录表,凡超过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标准的,要及时对施工现场噪声超标的有关因素进行调整,达到施工噪声不扰民的目的。三、建筑施工现场防大气污染措施(一)施工现场防扬尘措施1、高层或多层建筑清理施工垃圾,使用封闭的专用垃圾道或采用容器吊运,严禁随意凌空抛撒造成扬尘。施工垃圾要及时清运,清运时,适量洒水减少扬尘。2、拆除旧建筑物时,应配合洒水,减少扬尘污染。3、施工现场要在施工前做好施工道路的规划和设置,可利用设计中永久性的施工道路。如采用临时施工道路,基层要夯实,路面铺垫焦渣、细,并随时洒水,减少道路扬尘。4、散水泥和其它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应尽量安排库内存放,如露天存放应采用严密苫盖,运输

5、和卸运时防止遗洒飞扬,以减少扬尘。5、生石灰的熟化和灰土施工要适当配合洒水,杜绝扬尘。6、在规划市区、居民稠密区,风景游览区、疗养区及国家规定的文物保护区内施工,施工现场要制定洒水降尘制度,配备专用洒水设备及专人负责,在易产生扬尘的季节,施工场地采取洒水降尘。(二)搅拌站的降尘措施1、在城区内施工,要使用商品混凝土,减少搅拌扬尘。2、在城区外施工,搅拌站要搭设封闭的搅拌棚,搅拌机上设置喷淋装置(如JW-1型搅拌机雾化器)方可进行施工。(三)锅炉、茶炉、大灶、沥青锅的消烟除尘措施1、锅炉要设置消烟除尘型的或烧型煤。2、茶炉要用消烟除尘型的或烧型煤。3、食堂大灶的烟囱要有消烟除尘设备,加二次燃烧或烧型煤。4、在规划市区、郊区城镇和居民稠密区、风景游览区、疗养区及国家和北京市划定的文物保护区内,严禁使用敞口锅熬制沥青,凡进行沥青防水作业的,要使用密闭和带有烟尘处理装置的加热设备。5、市区和郊区城镇区域内的施工现场,应自行对茶炉、大灶、锅炉的烟尘黑度按林格曼烟气浓度图进行观测,并在组织检查时抽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