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全国卷三篇文言文及答案(1).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7041889 上传时间:2020-07-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全国卷三篇文言文及答案(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全国卷三篇文言文及答案(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全国卷三篇文言文及答案(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9全国卷三篇文言文及答案(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9全国卷三篇文言文及答案(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全国卷三篇文言文及答案(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全国卷三篇文言文及答案(1).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高考全国一卷文言文挖孔训练贾生( )名谊洛阳人也(句式: )年十八以( )能诵诗属( )书闻( )于郡中(句式: )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 )召( )置门下甚幸爱( )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 )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 )焉( ),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 )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 ),人人各如( )其意所欲出( )。诸生于是乃以为( )能不及也。孝文帝说( )之,超迁( ),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 ),而固当改正朔( ),易( )服色,法(

2、 )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 )草( )具其事仪法,色尚( )黄,数用五( ),为官名,悉( )更( )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 )也。诸律令所更定( ),及列侯悉就国( ),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 )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 )尽害( )之,乃短( )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 ),专欲擅权( ),纷乱( )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 )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 )长沙王太傅。贾生既( )辞往行,及渡湘水,为( )赋以吊( )屈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岁余,贾生征( )见( )。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 )。贾生因具(

3、)道所以然( )之状( )。至夜半,文帝前( )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 )之,今不及( )也。”居( )顷之( ),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 ),而好书,故令贾生傅( )之。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 )上疏,言诸侯或( )连( )数郡,非( )古之制,可稍( )削( )之。文帝不听。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 )。贾生自伤( )为( )傅无状( ),哭泣岁余,亦死。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

4、爱/B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C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D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以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B诏令作为古代的文体名称,是以皇帝的名义所发布的各种命令、文告的总称。C礼乐指礼制和音乐,古代帝王常常用兴礼乐作为手段,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D就国,是指受到君主分封并获得领地

5、后,受封者前往领地居住并进行统治管理。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贾谊初入仕途,展现非凡才能。他受到廷尉推荐而入仕,当时年仅二十余岁,却让诸生自觉不如,不久得到文帝越级提拔,一年之间就当上太中大夫。B贾谊热心政事,遭到权要忌恨。他认为汉朝建立二十余年,政通人和,应当全盘改变秦朝法令,因此触及权贵利益,受到诋毁,文帝后来也疏远了他。C贾谊答复询问,重新得到重用。文帝询问鬼神之事,对贾谊的回答很满意,于是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又表示自己比不上贾谊。 D贾谊劝止封侯,文帝未予采纳。文帝封淮南厉王四个儿子为侯,贾谊认为祸患将自此兴起;数年之后,梁怀王堕马

6、死,贾谊觉得未能尽责,悲泣而死。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5分)(2) 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5分)2019年全国二卷文言文挖空训练商君者,卫之诸庶孽( )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事( )魏相公叔座。公叔座知其贤( ),未及( )进( )。会( )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 )国而听之王即( )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公叔既死,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 )缪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 )入秦,因( )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

7、孝公。公与语( ),数日不厌( )。景监曰:“子何以( )中( )吾君?吾君之欢甚也。”鞅曰:“吾以强国之术说( )君,君大说( )之耳。”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 )己。卫鞅曰:“疑( )行无名,疑事无功( )。圣人苟( )可以强( )国,不法( )其故( );苟可以利( )民,不循( )其礼。”孝公曰:“善。”“治世不一道( ),便( )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 )古而王( ),夏殷不易( )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 ),而循( )礼者不足( )多( )。”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 )定变法之令。令行于民期年( ),秦民之( )国都言初令之不便( )者(句式: )以千数。

8、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 )太子。太子,君嗣( )也,不可施刑,刑( )其傅公子虔,黥( )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 )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 ),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 )人足。民勇于公战,怯( )于私斗,乡邑大治( )。于是以鞅为大良造。居五年,秦人富强。孝公使卫鞅将( )而伐魏。卫鞅伏( )甲士而袭虏魏公子卬,因攻其军,尽( )破( )之以归秦。魏惠王兵( )数( )破于齐秦(句式: ),国内空,日( )以削( ),恐,乃使( )使割河西之地,献于秦以和( )。而魏遂去( )安邑,徙都大梁,惠王曰:“寡人恨( )不用公叔座之言也。”卫鞅既破魏还,秦封

9、之於、商十五邑,号为商君。 (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B. 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C. 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D. 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A. 缪公即秦穆公

10、,春秋时秦国国君,在位期间任用贤臣,使国力趋强,称霸西戎。B. 汤武即商汤与孙武的并称,他们二人均以善于用人用计,战功赫赫,留名于青史。C. 变法是指对国家的法令制度作出重大变革,商鞅变法为秦国富强奠定了基础。D. 黥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在犯人脸上刺上记号或文字并涂上墨,在刑罚之中较轻。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商鞅投奔秦国,受到孝公赏识。他本是卫国公子,恰遇秦孝公招揽贤才,于是通过景监见到孝公,说之以强国之术,孝公与他交谈,数日不觉厌烦。B. 商鞅旁征博引,说服孝公变法。他初步站稳脚跟后,又借历史兴亡来证明改革必要,劝说孝公变法,最终孝公赐予他官职,又下达了变

11、法的命令。C. 商鞅厉行法治,秦国太平富强。他铁面无私,不徇私情,无论何人犯法均施以刑罚,国人受此震慑,全都遵守法令,治安状况改善,民众家给人足。D. 魏国被迫迁都,惠王深表懊悔。魏国战事失利,无奈割让河西之地献给秦国以求和,并迁都至大梁,惠王感慨说,遗憾的是没有听从公叔座的劝告。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2)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2019年全国三卷文言文挖空训练吴起者,卫人也(句式: ),事鲁君。齐人攻鲁,将( )而攻齐,大破( )之。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 )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

12、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 )吴起 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魏文侯以为( )将,击秦,拔( )五城。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句式: ),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曰:“非然( )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 ),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 )矣。”文侯以( )吴起善用兵,廉平( ),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武侯浮( )西河而下,中流,顾( )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句式: ),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昔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 ),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

13、不在险( )。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武侯曰:“善。”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魏置相,相( )田文。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 )与子论功,可乎?”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 )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文曰:“此乃( )吾所以( )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 )魏公主,而害( )吴起。吴起惧得罪( ),遂去,即之( )楚。楚悼王素( )闻起贤,至则相( )楚。于是南( )平百越;北并陈蔡,却( )三晋;西伐秦。诸侯患( )楚之强。故楚之贵戚尽欲害( )吴起。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

14、 )之( )王尸而伏( )之。击起之徒( )因射刺吴起,并中悼王。悼王既葬,太子立,乃使令尹尽诛( )射吴起而并中王尸者。坐( )射起而夷( )宗死者七十余家。(史记孙子吴起列传)10. 下列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B. 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C. 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D. 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