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人游玉英学习资料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36938216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6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读人游玉英学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导读人游玉英学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导读人游玉英学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导读人游玉英学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导读人游玉英学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导读人游玉英学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读人游玉英学习资料(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導讀人:游玉英,10年後的台灣,本書作者楊照先生,李明駿先生筆名楊照,1963年生,台北市人。台灣大學歷史系畢業,曾是民進黨國際事務部主任,現為美國哈佛大學史學博士候選人、中央研究院史語所約聘助理研究員。目前任職於新新聞週刊總編,著有小說大愛、暗夜迷巷,散文為了詩、悲歡球場、場邊楊照,文學文化評論集我的二十一世紀、知識份子的炫麗黃昏、流離觀點、問題年代等楊照是一位創作力相當旺盛的作家。他的小說作品,包括長篇、中篇和短篇。他雖然寫得多,作品都具有一定的水準,充分展現出過人的才華。,十年的遠見思考封面與封底,副標題:一場預測臺灣未來前途的深沈思考台灣最大的危機不在於中共武力犯台,而在於快速地從全

2、球化世界體系中被邊緣化。而更嚴重的問題,我們失去了替未來準備的習慣,未來思考在這個社會快速消逝中。不問百年,就問十年之後,2015年臺灣會變怎樣?最好和最壞的情境都有可能。然而只要我們願意,就大有機會從歷史觀點,準確整理出最關鍵的變數,提早為未來的境遇作準備。,今年的新聞,是明天的歷史?P7-9,作者的背景是學歷史,現從事新聞工作。認為目前的新聞事件只是個掌故,和真正的歷史是有段距離的,掌故只是片段、瑣碎的,歷史要有判斷、重要性的中心論旨,歷史是選擇記錄、描述有關改變時代,改變人類經驗敘述。歷史學家的使命是能找出重要主題,書寫銓釋曾經發生過的重要人類經驗與意識。新聞評斷是值得今天當下社會留心瞭

3、解的、重要的事件,但百分九十新聞會隨著時間的過去而失去其重要性。,台灣三大問題,我們失去了替未來作準備的習慣,未來思考在這個社會快速消逝中,在這個夏日歡唱享樂蚱蜢型社會中,冬天來臨時該怎麼辦?我們可以不相信未來能作計畫、過程能作控制,卻不該因此放棄幫未來預作準備,為未來找出缺失與危機。一、台灣最大的危機不在於中共武力犯台,而在於快速地從全球化世界體系中被邊緣化。二、厭惡中國、抵禦中國的代價,會讓台灣沒有籌碼沒條件抵禦中國。三、阻擋被封閉、鎖國的趨勢,拒絕被邊緣化,保存台灣擁有的多元異質性,拒絕一元同質的壓迫性力量。,挑戰問題三大關卡,台灣人能不能擺脫惰性,擺脫目前製造著無奈與無力感連環套?(輸

4、家情結)我們能不能提升沈淪中的生命與文化品味?(要重新認識人類文明的美好)台灣能不能不要蔽帚自珍,面向世界大膽開創?(開創性、前瞻性),本書分配,序章和終章是想像的兩種2015年後的台灣圖像:序章:假設我們什麼準備都不做,那麼十年後,會面對什麼樣的時局呢?終章:假設如果我們真的能找出對的方法,做好準備,那麼臺灣雖不會變天堂,卻有機會蛻化成美麗、祥和、繁榮的健康社會。第二章至第六章分別針對兩岸關係、民主政治、社會文化、生計產業和國家體制,分別敘述以不同面向進行思考。十年的遠見思維,為的是讓更多十年後的臺灣的討論與想像成為可能,多元的想像,才能創造我期待我夢想的多元未來。,2015年的台灣-鬧劇與

5、悲劇的台灣25-41,人口負成長,出生率16萬四千多人,出走移民每年12萬人。記者製造出來的騷動:各新聞台車到處連線,用聳動的語言報導騷動火爆場面。預算爭議政府停擺:國家預算將臨破產,財政是被那些不愛台灣的人所拖垮的。選舉的亂象與民粹性的情緒,中國與美國已失去對台灣的興趣。憲法爭議多問題大,又複雜,媒體不願意報導,沒人注意。恐怖股災淹沒台灣:房地產大跌、黃金被搶購、半導體大廠削價競售。遲鈍的政府還在等待:這些敏感政治問題,高科技會議籌備中,政府宣傳勇敢臺灣人站起來守住家園,教育部要求學生要以存款救台灣。無法阻止的暴亂:總統宣布機場緊急關閉、萬安演習、股市無限期休市、媒體暫時國家收回無法挽救的退

6、化:紐約時報報導台灣戒嚴,進入集權時代這真是個黑暗的、可怕的時代。,十年遠見的思維45-49,健忘症與過多的新聞只活在當下,在乎眼前所發生之事,不管是過去或未來。新聞佔據太多注意,我們活在過多、過份的新聞包圍中。新聞主播選定主題表面化,以聳動性、歇斯底里情緒定位新聞。新聞工作者以不重要的新聞,過份的重要性。太多不需要知道的消息,被加油添醋變成非關心不可大議題,民眾是行塑成被新聞恐嚇現象。例:狗咬人炒作成大新聞。其實是公然欺騙,而且每天都有,大部分台灣人生活在被過多、過份的新聞事件,堆積起來的虛假世界中。,從時間縱深中尋找長期合理性49-52,我們因被每日的新聞事件搖擺情緒與想法,並不清楚國家、

7、社會真實的現況是什麼?不清楚未來有些什麼障礙?什麼希望?黃仁宇認為歷史的真正重點是要能撥開事件構成的錯亂迷離,才能找到歷史長期的合理性。才是歷史,但目前台灣所存在的是當下時間感。,不太長又不太短的十年52-61,以百年、五十年作為歷史的思考尺度,難免陷入種種歷史認定的爭議。台灣變化快,所處21世紀世界變化更快,太長太久沒有適時、適用性,十年對大部健忘的人,在有限時間,預想分析得出台灣社會基本結構,十年最能掌握、最具實質力量的單位。用十年檢驗思考,檢驗權力與財富,從勤勞懶惰花到大家樂的瘋台,從小貪婪堆積成大貪婪,台灣經濟的舊秩序,被自己創造的成就所衝垮了。決策者要能準確整理出十年遠見的要目,影響

8、未來十年國家命運的關鍵在哪裡。1985到1995年間,人們已喪失中程眼光,決策者未提供中程遠見,台灣社會亂到無法預期、無法應付。,過去十年的具體教訓(1995-2004)P61-69,鄭浪平預言:1995年閏八月時,台海兩岸將爆發戰爭。在兩岸關係最好時代,預言產生最遭的結果,多大的諷刺。這失誤正看出短期變化難以掌握,這十年中最敏感的神經被挑逗,其實是台灣民主化、本土化潮流弄得大家極度不安。政商與族群微妙交錯,產生兩極對立的國家認同,一些人經濟利益為中共辯護,或以中國經驗更加反對中國這些衝擊。在國家認同與國家定位,這十年始終沒解決的國家認同問題,相關的和解共識放在十年遠見的架構中都觸動敏感神經,

9、侵擾舊傷口發炎化膿,政府未能採取應做可做的措施,結果問題猶在,搞得台灣焦頭爛額。這十年真是恥辱,台灣決策者的恥辱,也是台灣知識份子的恥辱,我們應該承認這份恥辱,從中吸取教訓,未來的十年,能不能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呢!,十年遠見是一定要的呀P70-72,十年的眼光,十年提前思考,是我們可以做,也必須做的。歷史警告:一個沒有習慣用較長尺度思考的社會,放任自己在複雜的世界泅泳掙扎,有什麼抓什麼,最終往往哪裡都去不了,白白浪費了所有人的集體才智,與集體努力。看看韓國想想台灣:韓國在金融風暴中摔了一大跤,花了不到十年,訂定清楚且明確遠景焦點:高科技重建、寬頻網路、電腦軟硬體的周邊設備等研發生產,現在韓流是

10、在被按部就班規劃下掀起的。讓台灣也開始吧!2015年台灣會怎樣呢?嘗試進行初步10年遠見的思考,能否在封閉的健忘現實之牆上,開出一扇小小的窗,讓更多人一起來眺望窗外的未來。,驚人的中國因素75-81,中國因素目前是透過21世紀新形成的全球體系,及無所不在、無從躲避的。中國大陸是全世界成長最快速的經濟體,且高科技在中國快速生根,具有開發資本密集產業的潛力。另中國大陸緩步政治改革,業已趨近開明穩定。想一想:大陸的繁榮,臺灣會受其正面影響日益繁榮?還是負面影響日益傾頹衰敗?李扁路線賭的是中國終將崩潰?你的看法呢?李扁的思考路線是從二二八的夢魘、教育的反中情緒的培養,厭中又恐中,認為面對中國不需要軟弱

11、,中國會被經濟壓垮崩潰的,臺灣終可以得到美國保護的。,美國單邊主義下的美中關係81-86,但911後讓美國以保護自己為重、出兵伊拉克等,凡牽涉美國安全問題,這種單邊主義的外交策略,微妙牽扯美中走向。尤其美國國務院長期對台是不友善的,美國民間也漸向中國傾斜。在坎昆會議結束終結市場機制樂觀的時代,讓原本世界貿易組織WTO規劃漸趨瓦解,而漸趨向區域性的自由貿易協定組織(FTA),例如歐盟、北美自由貿易協定,這些組織都給臺灣帶來危機,尤其臺灣花很多功夫進WTO,其他政治性組織都在中共壓力下無法進入,特別在低關稅甚至零關稅FTA,因主權問題又被中共所杯葛,無緣參加,也加速臺灣被邊緣化趨勢。,敵對中國卻得

12、罪美國87-96,經濟政治條件將臺灣逼到必須是戰還是和?這選擇會決定十年後臺灣的命運,十年後的臺灣必大大不同。李扁是選戰的策略,李的兩國論,激起嚴厲聲明。另扁也不時試探台獨路線,制憲公投,中共採冷處理。其實中共政府與社會,從過去對臺灣的富裕,堅持台灣是中國的一省禁止獨立情境,(中共本身經濟的發展產生的自信),到現在對臺灣興趣降低了,從積極推動三通,也因臺灣的拖延,失去關鍵時機,已失去中國投資發展的特殊地位,亦失去與中共談判的主導權。也因為我們選擇是戰的強硬路線,美中因台灣關係而越走越近,未來中國經濟將會越發展,加上2008的北京奧運、2010的世博,臺灣會漸離以中國為核心的東亞經濟體系,結果臺

13、灣會怎樣?中國好,臺灣被孤立;中國變壞,臺灣將可能面臨一戰。,簡單而實在的和平相處三大原則96-115,想想,選和吧!怎麼和呢?選擇和平應掌握三原則:一、與中共官方保持適當距離,儘量搭近與大陸民間的關係。二、經濟上積極主動,政治互動上應保持謹慎被動。三、爭取擱置爭議空間,技術層次以誠意協商訂出長期規範。在態度上不需否認意識型態所造成的框架,充分運用框架內的有限空間,雙方交流上,以誠實為上策,誠實推動兩岸交流、誠實以資金與人才參與,並分享大陸經濟成果,誠實面對兩岸協商解決每一細節,走和的道路,臺灣的未來會更寬闊,絕不會走到峻峭的懸崖邊的。,民主曾經是台灣最需要救命丸119-123,2004總統大

14、選問題,群眾在凱道聚集,群眾臉上有些悲憤、有些惶惑,深深覺得民主不再是答案,而是臺灣面臨嚴峻的挑戰。過去很長的時間,民主是臺灣諸多問題的共同答案。現臺灣的困境,從政治、經濟到教育到文化,幾乎均源自於民主的匱乏。八0年代政治江南案,經濟的十信案,充滿威權封閉黑箱,均因為沒有民主的關係。但90年代不同定義的的民主在撕裂台灣:一種用對立仇恨煽惑取得選票,只要得票數量多過對手,就拿到權力的空白支票,而為所欲為。另一種民主是生活方式,開放、寬容、尊重不同意見,重視討論、論辯,理性討論,民主是要講道理的。但兩者之間缺乏共識,民主不再是答案,卻成了挑戰,民主成了破壞社會根本,成為團體意識的恐怖力量。,版塊性

15、選民破壞了民主的合理性128-133,1986到1995間民主逐漸在台灣驅走了威權,建立新的遊戲規則。1995以後幾乎年年選舉,影響選舉勝負的主流力量是操縱議題的技術。有一群人固定投藍,另一群人固定投綠,政黨根本不去探測與關心選民到底要什麼?群眾能夠產生力量:例猜罐子裡的糖果數,每個提出的數字的平均數是最接近真實的數目。讓一群人走迷宮,採集體討論解決方式是最快到達的,團體中人數越多,性別、年齡、職業等越不一樣,所作決定則越有效,團隊就越聰明。但群眾智慧的前題是每個人必需獨立思考作選擇,如果不自己摸索跟著走,就不會形成集體智慧,現存臺灣存在的選民版塊,是藍綠對決,選民只堅定一個黨、不論是非。如此

16、,就無法形成群眾智慧。,人民當家卻用情緒做決策133-138,藍綠分界撕裂了臺灣,因為缺乏中間選民。非藍即綠,選民不認識政黨,不瞭解兩政黨有何不同?議題幾乎鎖在歷史性而非現實性。選舉以短線炒作、製造衝突、拉台知名度、營造戲劇性效果,煽色腥兼金光戲的選舉文化,政黨的主張路線、政策、原則與底線,選民不在乎,政黨亦不會明確主張說明,而形成惡性循環。例如:選前跑路縣長突現身被逮、製造被毆打、政見發表昏倒等均能高票當選,炒作氣氛、虛幻情緒選民就吃這一套。這是煽動者,是綁架民主機制。民主的危機正在:人民當家卻任由情緒,而非理性、知識、資訊做決定。沒有協商的基本準備,永遠零和看待政治權力。尤其在鴨霸、獨斷、不懂為大眾設想,沒有同理心的社會裡,就讓政治人以政治意見、政治立場肆虐與決定政策,影響公眾利益。,調整選擇時程與訂定嚴格的立法委員行為法143-151,臺灣禁不起年年選舉,年年選就年年騷擾,選舉是政治假期、是政務假期,一選舉政府停擺、媒體發燒、社會民眾被拋擲政治立場選邊站的水深火熱煉獄裡。親戚朋友因選舉情緒議題,搞得關係緊張翻臉吵架。解決之道是:民主挑戰要從制度性改革開始,首先調整選舉時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