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3长春版.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928750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3长春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3长春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3长春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3长春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3长春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3长春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3长春版.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长春版七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词语,掌握“攒、拗、确凿、轻捷、相宜、方正”等词的读音、字形及词义,并学会运用。2了解朝花夕拾。3走进鲁迅的童年,探索他成长的足迹,体味童真、童趣。能力目标1学习本文写景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层次井然、融情入景的写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2品味作者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特色,增强语感。3体味鲁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乐趣,尝试表达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德育目标学习鲁迅先生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自由生活、追求新鲜知识的精神。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对事物的准确描摹、对动作的准确表达及写作思路的条理性。教学难点1理解美女蛇故事的

2、作用,初步了解插叙。2揣摩三味书屋这一部分的思想内容,理解其中一些重要的词语。3引导学生从整体与部分的结合上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教学方法四步教学法。自由质疑讨论释疑审美鉴赏迁移运用,自主研读与合作探究并重,阅读与鉴赏共存,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鉴赏能力同步提高。教具准备多媒体、三味书屋挂图、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文字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精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总体思路;重点研读文章第一部分,引导学生掌握抓住事物特征、有恰当顺序、融情入景的写法,体味作者在百草园中的无穷乐趣;体验与反思,回忆童年生活,尝试表达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

3、设计(一):每个人的童年,都是一片宽阔的原野,在这上面,你可以任意栽植世界上所有的花草,可以放飞所有的希望,可以播洒一生的幸福,可以荡漾一生的笑意。童年是美好的,只要有一颗敏锐易感的心,童年的一切记忆都会深深留在心中。今天我们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了解鲁迅先生童年的记忆。设计(二):童年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请谈谈你对美好童年生活的记忆吧。(学生活动)爬树抓知了,乘夜色捉萤火虫,采摘刚开的花,偷尝未熟的涩果,或者在一块空地上种空心菜、扁豆,或者在有风的天气里放风筝,没风的日子里和朋友相邀出游今天,让我们走进鲁迅先生的童年世界,体味童真童趣。设计(三):提起鲁迅,人们常常会想到他的严肃、

4、庄重,但是打开他的童年之窗,我们会发现,那里却是另外一道风景:灿烂的春光中有童真,无味的冬日里也有情趣;自由的玩耍中充满幻想,严肃的学习中也不乏快乐。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童年,探索一下他成长的足迹吧。二、作品及背景介绍教师分发文字资料,资料内容如下:1写作背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回忆性散文写于1926年9月18日。“三一八”惨案以后,鲁迅被反动当局列入拟通缉的北京文教界五十人名单,鲁迅难以公开和反动势力进行斗争,被迫于1926年应厦门大学的邀请离开北京。鲁迅到厦大正值暑期,学生还没有开学,鲁迅回忆起少年时的往事,写下了这篇散文。最初发表在莽原半月刊第19期上,后来鲁迅把它和旧事重提的其他九篇

5、一起编入朝花夕拾这个散文集中。2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共收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写这些文章时鲁迅先生已经四十多岁了。“朝花”喻童年美好的生活,“拾”回忆往事。对于朝花夕拾全集的写作缘起和本意,鲁迅有过明确的说明。他在朝花夕拾小引中说道,这本散文集是在北京至厦门这段时间写的,在广州编定,其时正是鲁迅生活中最辗转流徙,心情最苦闷的时候。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鲁迅只能借回忆旧时的美好的事物,来排除目前的苦闷,寻一点“闲静”,寄一丝安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正是在厦门大学的图书馆楼上写的,当时他“是被学者们挤出了集团之后”,只好借这样一朵儿时的“小花”,来

6、排遣寂寞。小引还说明,原来集名是旧事重提,后改为朝花夕拾。这组散文,正是浸透儿时故乡瓜果的清新甜美的滋味的小品,就像鲁迅书桌上的那盆“水横枝”,树叶青葱得可爱。所以鲁迅把这美好的回忆散文,比做一组晨光里绽开的花朵。拾来自赏、自慰,可以说,朝花夕拾是一曲少年时代生活的恋歌。学生阅读文字资料,增强对课文的感性认识。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了解课文大意。学生各自摘录需要掌握的词语,同桌之间交换,教师任选三四位同学进行全班交流。学生整理的词语有:确凿(zo) 菜畦(q) 桑葚(shn) 轻捷(ji)油蛉(ln) 斑蝥(mo) 缠络(chn) 攒(cun)珊瑚(shn

7、 h) 豁(hu) 敛(lin) 脑髓(su)陌生(m) 觅食(m) 竹筛(shi) 秕谷(b)人迹罕至(hn) 蝉蜕(tu) 书塾(sh) 渊博(yun)人声鼎沸(dn) 宿儒(r) 盔甲(ku) 倜傥(t tn)窦(du)教师提示掌握以下多音字多媒体显示:2教师选一男一女两位同学读课文,女同学读百草园部分,男同学读三味书屋部分。要求读音响亮、抑扬顿挫、节奏分明,读出形象感、情趣感。其余同学点评。3教师请学生谈谈初读课文的感受。生1:本文写鲁迅先生的童年趣事。生2:本文写作者童年时的游戏、玩乐和长大读书的情形。生3:本文写作者由童年的游戏、玩乐到长大读书的过程。其余同学评价:第3位同学的表述

8、较好。教师顺势引导学生了解阅读文章的一些技巧和步骤:从题目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我们可以捕捉到一些信息,“从到”表示这篇文章主要以空间的变换为记叙顺序,大致包括两大部分,并且暗示文章前后两部分的内容。4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以及中间的过渡段。学生明确:从开始“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到中间“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是写百草园的部分;从“出门向东”到文章结尾“这东西早已没有了吧”是写三味书屋的部分;中间“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是两部分之间的过渡段。四、研读赏析文章第一部分1学生齐读第1段到第8段。2学生自由质疑。学生可能提出的共性的问题有:

9、(1)如何理解“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中的“似乎”和“确凿”?(2)百草园中的景物很多,但看起来又井然有序,作者写景有哪些高妙之处?(3)百草园是乐园,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4)课文为什么要写“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3学生分四组讨论,每组负责一个问题,要求人人发言。然后各组选代表依次进行全班交流,其余同学评价。第一小组:“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似乎”“确凿”好像是矛盾的,实际上准确表达了作者特殊的心情对百草园依恋的深情。因为“连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所以对百草园的印象有些模糊,故用“似乎”表示不确定;然而追忆童年生活,种种景象历历在目,故用“确凿”表肯定语气。第二小组

10、:百草园中有“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鸣蝉”“黄蜂”“叫天子”“油蛉”“蟋蟀”“蜈蚣”“斑蝥”“何首乌”“木莲”“覆盆子”。百草园中景物如此繁多,作者写景独具匠心。首先,表现在写景既抓住事物的特点,又符合儿童的心理。石井栏之所以“光滑”,是因为经年累月地使用,多次好奇地触摸;黄蜂“肥胖”,体现儿童独特的视角;叫天子“直窜向云霄”,既写出这种鸟儿的机灵轻捷,又表现儿童的艳羡心理;油蛉“低唱”,蟋蟀“弹琴”,更有儿童特有的感受。其次,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冬皆备。菜畦的“碧绿”、桑葚的“紫红”、菜花和蜂的“黄”是写颜色;“肥胖”“高大”“臃肿”“像小珊瑚攒成的小球”是写形状;鸣蝉“

11、长吟”、蟋蟀“弹琴”是写声音;覆盆子“又酸又甜”是写味道。同时这些景物又反映了季节的更迭,桑葚、菜花是春末的,蝉鸣在盛夏,蟋蟀叫在秋天,冬日雪景,构成了完整的四季图。最后,写景井然有序,浑然一体。作者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是”的句式,勾画园中景色。两个“不必说”,这撇开的说法已经勾画出了一幅色彩绚丽、情趣盎然的百草园景物图,“单是”一词提起,强调了泥墙根一带的无限趣味。第三小组:百草园是乐园,“乐”体现在“我”在百草园中的无穷乐趣:有吸引人的景物,有神奇的美女蛇故事,有雪地捕鸟的乐趣。一个“乐”字体现了作者对百草园的无限热爱之情。第四小组:美女蛇的故事吸引孩子,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感,丰富了百

12、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表现出儿童的好奇、求知的心理特征。4教师总结:这就是作者童年的乐园百草园。作者抓住一个“乐”字来写,有乐景、乐闻、乐事,满溢着生机和活力,情趣盎然。5仿句练习请同学们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的句式写一句话。学生自由发言。生1:不必说放假的轻松,也不必说周末的一天,三五个好友的促膝长谈,听音乐时的惬意心情和逛街时的悠闲自在。单是看着书桌上摆满的辅导书,层层叠叠的练习卷,宛如一座座小山般的草稿纸,一支支用完的油笔芯,就有一种满足的快感。生2:不必说那些怪模怪样的英语单词,也不必说那些抽象难懂的定理公式,单是那些艰涩拗口的文言文,就有无穷的烦恼。五、体验与反思请同学们口头

13、说说你童年时期听到过的最吸引你的有神怪色彩的民间传说或你小时候特别喜爱的一项游戏。学生任选一题作口头交流。其余同学评议,如体态是否自然大方,口齿是否清晰,语句是否连贯,表情是否得当,有无感染力等。六、学生齐读课文第一部分,加深印象,体味鲁迅先生百草园中的无穷乐趣七、布置作业1阅读课文第7、8段,完成下列题目。(1)解释下列词语鉴赏 秕谷(2)第7段详写了捕鸟的时间、_、_、收获、经验等,这样写的作用是_。(3)第7段的中心是()A写冬天百草园比较无味。B写冬天雪地捕鸟的乐趣。C写拍雪人、塑雪罗汉、捕鸟的体会。(4)请用原文词语组成一句话,概括下雪后在百草园“只好来捕鸟”的原因。(不超过11个字

14、)(5)第八段回忆闰土父亲关于捕鸟的答话,对答话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告诉“我”捕鸟不能性急。B告诉“我”捕鸟要有耐心,要等鸟雀走到中间去。C闰土父亲的话启迪“我”遇事要沉着冷静,这也是一种朴素的启蒙教育,所以作者难以忘怀。2把课堂上的口头训练整理成一篇短文,收入成长日记中。3阅读我的乐园,回答文后题目。直到现在,我还是常常想我的外婆家。昨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我又梦到了那座梅溪镇上的古老的屋子。曾经消磨了整个童年的那间“藤花书屋”,依旧没有改变一些样子,一种不知名的藤科植物,从窗槛外爬起来,带着那些绿得可爱的叶片,一直爬上了屋檐,窗外便好像张了一个绿色的帷幕;有时开出几条小小的淡红花来,更是美丽得叫人不忍离开。春天,书屋前面花坛上的大理花开了,红的、紫的、黄的、白的一丛丛,把这朴素的院子,点缀成一间新娘的洞房似的,一群群的蜜蜂,从墙外飞来,盘旋在这些花上,不住地唱着颂歌。书屋后面,是一个大竹园,一竿竿的翠竹,不时发出飒飒的响声,仿佛它们在絮语着。当我们走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