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2011-201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会员独享】.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927824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2011-201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会员独享】.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内蒙古2011-201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会员独享】.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内蒙古2011-201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会员独享】.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内蒙古2011-201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会员独享】.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内蒙古2011-201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会员独享】.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2011-201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会员独享】.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2011-201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会员独享】.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第I卷 (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 共60分)“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外国对我们说:怎么办?世界已经分割完了!我们不愿消极地站在一边,而让别人分割世界。”试根据这段话回答1、2两题: 1上述材料反映了当时德国要求A加快经济发展 B扩军备战C重新瓜分世界D控制巴尔干半岛2德国提出上述要求的根本原因是 A德国经济实力的迅速提高 B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泛滥 C德、意、日军事同盟的建立 D德国在军事、科技领域世界领先3.下列漫画反映了某国某段时间在欧洲的实行的外交政策,该政策为A英法结盟政策 B英

2、俄结盟政策C三国协约 D英国大陆均势政策4 斯塔夫里阿诺斯论述道:“两次大战战后时期的另一个差别是,1945年以后殖民地人民进行了卓有成效的革命,这与1918年以后帝国权力的强化形成了鲜明对照。”“帝国权力的强化”指的是 A战胜国展开军备竞赛 B战胜国实施民族自决原则C战胜国采取“委任统治”形式 D法国寻求安全保障5二战爆发前,英法所推行的绥靖政策的实质是 牺牲小国利益,谋求大国安全 调整对德政策,以谈判代替冲突 企图祸水东引,怂恿德国进攻苏联 德国攻势猛烈,英法以守为攻A B C D6. “二战”爆发后,丘吉尔说:“我们愿意看到德国人躺在坟墓里,更愿意看到俄国人躺在手术台上。”这说明丘吉尔

3、既痛恨资本主义,也痛恨社会主义 既反对法西斯主义,也反对苏联政权 对德国人和俄国人同等仇恨 站在英国垄断资产阶级的立场和、反苏的立场上 A B C D 7.下列“二战”期间的战役中,与斯大林格勒战役作用一致的有: 中途岛海战 阿拉曼战役 不列颠之战 淞沪会战 A B C D8细节决定成败,美军在中途岛海战中能以少胜多、大败日军的关键因素之一是A率先掌握了先进的雷达技术,夺取了制空权B计划周密,海空配合,行动突然C切断了日军的石油供应线,使其海空军丧失机动能力D破译了日军密码,对日军行动了如指掌9“在一定条件下,民族利益高于意识形态的斗争。”其代表性事件是 A三国轴心军事同盟形成B美国扶持蒋介石

4、打内战 C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D俄法德三国干涉还辽10. 斯大林曾说:“二战只有一个胜利者,那就是魔鬼”。这句话的含义是 A非正义的一方将会赢得战争的胜利 B战争对任何一方来说,都是一场浩劫C正义的一方必将赢得战争的胜利 D只有美国成为战争真正的胜利者11.联合国和国际联盟的相同之处有 都是反法西斯战争的产物都宣称旨在维护世界和平 都是世界性的国际组织都受英法等大国操纵 A B C D 12.“二战”后,美国企图操纵联合国的主要目的是 A有力地支持民族解放运动 B竭力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C进行全球扩张,建立世界霸权 D极力限制社会主义的发展13. 1947年杜鲁门宣称,世界已分为两个敌对营垒,一

5、种是“自由制度”,一种是“极权政权”。其中后者是指 A.君主专制制度 B.法西斯主义残余 C.君主立宪制 D.社会主义国家14苏联主动缓和东西方关系,签订对奥地利和约,赫鲁晓夫第一次访美,其主要目 的是 A.结束“冷战”局面,实现世界和平 B.实现苏美合作,共同主宰世界 C.在欧洲用“缓和”战略,在其它地区称霸 D.发动和平攻势,软化西方国家15. 造成德国分裂的根本原因是 A.两种社会制度的矛盾 B.雅尔塔体系的不稳定性 C.各占领国采取了不同的占领政策 D.战后德国的分区占领16造成下列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史实的主要原因是 勃兰特下跪 小泉拜鬼A两国地理环境与经济水平不同 B受害国家对其制约程

6、度不同 C对法西斯罪行清算的程度不同 D两国的历史文化与传统不同17下列两幅图片是联合国总部前的两座雕塑的照片,它体现的主旨是 打结的手枪 铸剑为犁A 会员国主权平等 B大国一致原则 C 保护环境 D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 18杜鲁门说“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这表明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A支持自由国家抵抗外来征服 B帮助受援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以抵制社会主义 C干涉世界各国内政 D维护世界和平19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对峙局面最终形成的标志是A二战的结束 B杜鲁门主义的推出 C北约的成立

7、D华约的成立20. 右图反映的信息正确的是 A处于美苏争霸的第二阶段 B战略优势在美国方面 C反映的事件是戴维营会谈 D最终的结果是美国撤军21 1970年2月尼克松在对外政策报告中说:“我们朝着改善同北京的实际关系的方面采取我们所能采取的那些步骤,那些肯定是符合我们的利益,符合亚洲的和平和稳定的利益的。”尼克松说这番话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综合国力的空前强大B在对苏争霸中美国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C中苏两国友好关系的破裂D美国为推行“战略防御计划”而调整对华关系22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政治格局发生的重大变化表现在两极格局逐步解体 美国独霸世界的格局已经形成 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世

8、界正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过渡时期A BC D 23. 美国在朝鲜和越南进行的战争都是利用当地分裂局面插手别国内政 打着联合国旗号实行侵略 提供援助并派兵直接参战 借机对中国进行武力威胁A.B. C. D. 24.新全球史中说:“由于没有签署和平条约,这个地区仍然处于卷入新的一轮敌对活动的威胁之中。战争还加剧了南北双方的苦难,使得统一朝鲜的进程更加遥远。”这段话主要说明了朝鲜战争 A事实上并没有停止战争 B给朝鲜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C一直受美苏争霸的影响 D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25造成中东地区战争频繁、和平进程艰辛的因素有 地理位置民族、宗教矛盾 资源丰富 大国干预 A B C D 26日本通

9、过法案,允许向海外派遣军队协助联合国维和行动,日本政府也积极谋求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对此现象的正确认识是 A日本积极谋求“政治大国”的地B日本的行为违反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C日本加紧争夺国际政治领导权D日本对国际社会的安全十分重视27第一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高科技战争是 A两伊战争 B海湾战争 C伊拉克战争 D印巴战争28. 两伊战争中,两方互有攻守,当伊朗进攻时,为扫清前面的地雷,伊朗成千上万的青少年怀着能升入天堂的梦想,冒着伊拉克的战火,冲进布雷区,被称为“肉弹”。这些伊朗青少年的这种行动,说明了 A大无畏革命精神 B玉石俱焚的战争狂热C极端的宗教狂热 D爱国主义精神大发扬29

10、“二战”后,反战和平运动呈现出新的特点,其中不正确的是 A在内容上以反核运动为中B在范围上遍及世界各大洲,具有真正的全球性质 C在组织上由分散走向统一,由国内走向跨国行动 D在方式上只限于游行示威30.在海湾危机爆发后,中国政府的态度不包括 A完全地支持安理会做出的所有决议 B反对多国部队对伊拉克进行军事打击C要求伊拉克军队无条件撤出科威特 D恢复科威特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31. 巴以矛盾导致中东地区长期动荡,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当前在联合国框架下 解决巴以矛盾的基本原则是A以土地换和平 B按宗教地区分治 C大国协助解决 D联合国托管耶路撒冷32.下列关于“沙漠风暴”行动的解释,正确的是

11、A.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行动 B. 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进驻海湾 C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的地面进攻 D. 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的空中打击33.爱因斯坦说:“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用什么武器,但是第四次世界大战人们将只会用木棒和石头打仗了。”这个言论与哪个历史事件相符 A相对论获得诺贝尔奖 B呼吁维护和平C他提出了“E=mc” D解释光电效应34美国曾经大规模地深度卷入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也曾为中东和平做过不少努力。由此可见,美国制定海外战略的实质是A努力建立单极化世界 B维护美国的海外利益和霸权地位C阻止苏联的全球战略攻势 D稳定资本主义,打击共产主义35“联合国不是二战前国际

12、联盟的继续”,这主要是因为联合国 是在反法西斯联盟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是在美国积极倡导下建立起来的反映了世界人民爱好和平的共同心愿 有权采取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行动A B C D36“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改革开放以来的新中国外交活动中,能有力地印证胡锦涛主席这一演讲辞的是首先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解决朝核问题等地区争端和紧张局势方面发挥巨大作用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积极倡导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A B C D37.“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有利于和平力量的壮大,贫困和落后则是国际形势动荡不安的一个重要因素。有效地制止战争,维护和平与稳定的国际环境,归根到底取决于和平力量的经济发展程度。”这段话主要说明A和平力量的经济发展是维护和平的有力保障B和平问题和发展问题是世界人民普遍关注的两个问题C贫困、落后是爆发战争、破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