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89C51的数字电子钟设计说明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36904093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3.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89C51的数字电子钟设计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基于89C51的数字电子钟设计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基于89C51的数字电子钟设计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基于89C51的数字电子钟设计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基于89C51的数字电子钟设计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89C51的数字电子钟设计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89C51的数字电子钟设计说明(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单片机系统课 程 设 计目录1 概述51.1 研究背景51.2 设计思想及基本功能62 总体方案设计62.1 方案选取62.1.1显示模块选择方案和论证62.1.2时钟芯片的选择方案和论证72.2总体方案设计82.3 系统整体设计框图83 硬件电路设计83.1 电源电路设计83.2 晶振电路93.3 复位电路103.4 时钟电路103.4.1 DS1302芯片介绍103.4.2 DS1302 在本设计中的应用143.5 键盘电路143.6 显示电路153.7 整点报时电路184 系统软件设计194.1 主程序软件设计194.2 键盘子程序设计204.3 日历时钟子程序设计224.4 显示子程

2、序设计234.5 整点报时子程序的设计245 系统调试245.1软件调试255.2 硬件调试256 总结27参考资料:28附录一:系统原理图30附录二:元件清单30附录三:源程序代码311 概述1.1 研究背景在日新月异的21世纪里,家用电子产品得到了迅速发展。许多家电设备都趋于人性化、智能化,这些电器设备大部分都含有CPU控制器或者是单片机。单片机以其高可靠性、高性价比、低电压、低功耗等一系列优点,近几年得到迅猛发展和大围推广,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系统、通讯设备、日常消费类产品和玩具等。并且已经深入到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以及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如车间流水线控制、自动化系统等、智能型家用电器(冰箱

3、、空调、彩电)等。用单片机来控制的小型家电产品具有便携实用,操作简单的特点。而时钟,自从它发明的那天起,就成为人类的朋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时间计量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应用越来越广。怎样让时钟更好的为人民服务,这就要求人们不断设计出新型时钟。现今,高精度的计时工具大多数都使用了石英晶体振荡器,由于电子钟,石英表,石英钟都采用了石英技术,因此走时精度高,稳定性好,使用方便,不需要经常调校,数字式电子钟用集成电路计时时,译码代替机械式传动,用LED显示器代替显示器代替指针显示进而显示时间,减小了计时误差,这种表具有时,分,秒显示时间的功能,还可以进行时和分的校对,片选的灵

4、活性好。时钟电路在计算机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保证系统正常工作的基础。在一个单片机应用系统中,时钟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为保障系统正常工作的基准振荡定时信号,主要由晶振和外围电路组成,晶振频率的大小决定了单片机系统工作的快慢;二是指系统的标准定时时钟,即定时时间,它通常有两种实现方法:一是用软件实现,即用单片机部的可编程定时/计数器来实现,但误差很大,主要用在对时间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二是用专门的时钟芯片实现,在对时间精度要求很高的情况下,通常采用这种方法,典型的时钟芯片有:DS1302,DS12887,X1203等都可以满足高精度的要求。本文设计的日历和时钟的显示广泛用于小型智能家用电

5、子产品,如电子钟。 利用单片机进行控制,实时时钟芯片DS1302进行记时,外加整点报时电路和显示电路,可实现时间的调整和显示。电子钟既可广泛应用于家庭,也可应用于银行、邮电、宾馆、医院、学校、企业、商店等相关行业的大厅,以及单位会议室、门卫等场所。因而,此设计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1.2 设计思想及基本功能 本设计在实现一般的数字电子钟的要求前提下,结合单片机知识以及电路知识,本着使电路工作稳定,降低能耗,减少器件的使用,节约成本,现实使用价值高的原则而设计。本设计具体可以完美实现以下几个功能:(1)能准确实时显示年、月、日、时、分、秒、星期。(2)可以对时间随时进行手动校正。(3

6、)采用24小时制。(4)使用LED显示时间参数。 (5)上电后,电子钟显示“2013年12月31日23时59分59秒 星期2”。 (6)当年、月、日、时、分、秒高位为0时做消隐处理,只显示单个数字以增强其可读性。2 总体方案设计2.1 方案选取2.1.1显示模块选择方案和论证方案一:采用LED液晶显示屏,液晶显示屏的显示功能强大,可显示大量文字,图形,显示多样,清晰可见,但是价格昂贵,需要的接口线多,所以在此设计中不采用LED液晶显示屏。方案二:采用点阵式数码管显示,点阵式数码管是由八行八列的发光二极管组成,对于显示文字比较适合,如采用在显示数字显得太浪费,且价格也相对较高,所以也不用此种作为

7、显示。方案三:LED数码管静态显示。所谓静态显示,就是当显示器显示某一字符时,相应的发光二极管恒定的导通或截止。该方式每一位都需要一个8 位输出口控制。静态显示时较小的电流能获得较高的亮度,且字符不闪烁。但当所显示的位数较多时,静态显示所需的I/O口太多,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方案四:LED数码管动态显示。所谓动态显示就是一位一位的轮流点亮各个位,对于显示器的每一位来说,每隔一段时间点亮一次。利用人的视觉暂留功能可以看到整个显示,但必须保证扫描速度足够快,字符才不闪烁。显示器的亮度既与导通电流有关,也于点亮时间与间隔时间的比例有关。调整参数可以实现较高稳定度的显示。动态显示节省了I/O口,降低了能

8、耗。本设计采用LED数码管动态扫描,由于LED数码管价格适中,对于显示数字最合适,而且采用动态扫描法与单片机连接时,占用的单片机口线少,所以本设计采用方案四。2.1.2时钟芯片的选择方案和论证方案一:直接采用单片机定时计数器提供秒信号,使用程序实现年、月、日、星期、时、分、秒计数。采用此种方案虽然减少芯片的使用,节约成本,但是,实现的时间误差较大。所以不采用此方案。方案二:采用DS1302时钟芯片实现时钟,DS1302芯片是一种高性能的时钟芯片,可自动对秒、分、时、日、周、月、年以及闰年补偿的年进行计数,而且精度高,RAM做为数据暂存区,工作电压2.5V5.5V围,2.5V时耗电小于300nA

9、.从时间计时的精度以及提高单片机工作效率角度考虑,本设计采用方案二。2.2总体方案设计 综上各方案的论证与选取,本设计的最终方案为:以单片机AT89C51为主控制器,时间数据通过时钟芯片DS1302来读取,并通过LED数码管显示出来,并用键盘来完成对当前时间的调整。2.3 系统整体设计框图 结合以上方案选取,系统的整体设计框图方案如下: 图2-3 系统整体设计框图3 硬件电路设计3.1 电源电路设计单片机正常工作电压为5V,因此设计的电源电路主要是提供单片机工作电压。图3-1是为单片机提供电压的电源电路。在这个电路中采用了三端集成稳压器LM7805,可以输出5V的直流电压以供给单片机,另外,用

10、一个刀开关控制电源的断开与接通。 图3-1 电源电路图3.2 晶振电路 时钟是单片机的心脏,单片机各功能部件的运行都是以时钟频率为基准,有条不紊的一拍一拍地工作。因此,时钟频率直接影响单片机的速度,时钟电路的质量也直接影响单片机系统的稳定性。常用的时钟电路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部时钟方式,另一种为外部时钟方式。本设计采用部时钟方式,因此只需外接晶振源,就能产生一定频率的时钟信号送到单片机的部的各个单元。电路中的两个电容的作用有两个:一是帮助振荡器起振(C1 C2的值大,起振的速度慢;反之,速度快。);二是对振荡器的频率起到微调的作用(C1 C2的值大,频率略有减少,反之,频率略有提高)。本设计选用

11、12MHZ的晶振,C1、C2的值采用30pF。晶振电路如下图所示。 图3-2 单片机晶振电路图3.3 复位电路89C51单片机系统在刚通电后,必须复位。复位电路的主要功能是使单片机进行初始化,在初始化的过程中需要在复位引脚RST上加大于2个机器周期的高电平,使单片机处于复位状态。复位后的单片机地址初始化为0000H,然后继续从0000H单元开始执行程序。在复位电路中提供复位信号,等到系统电源稳定后,再撤销复位信号。但是为了在复位按键稳定的前提下,电源稳定后还要经一定的延时才撤销复位信号,以防在按键过程中引起的抖动而影响复位。当单片机运行出错或进入死循环时,可使单片机复位后重新运行。图3-3所示

12、的RC复位电路可以实现上述基本功能。 图3-3 复位电路图3.4 时钟电路3.4.1 DS1302芯片介绍 低功耗时钟芯片DS1302可以对年、月、日、时、分、秒进行计时,且具有闰年补偿等多种功能。DS1302用于数据记录,特别是对某些具有特殊意义的数据点的记录上,能实现数据与出现该数据的时间同时记录。这种记录对长时间的连续测控系统结果的分析以及对异常数据出现的原因的查找有重要意义。采用DS1302作为记录测控系统中的数据记录,其软硬件设计简单,时间记录准确,既避免了连续记录的大工作量,又避免了定时记录的盲目性,给连续长时间的测量、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及检查都来了很大的方便,可广泛应用于长时间连

13、续的测控系统中。在测量控制系统中,特别是长时间无人职守的测控系统中,经常需要记录某些具有特殊意义的数据及其出现的时间。记录及分析这些特殊意义的数据,对测控系统的性能分析及正常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的数据记录方式是隔时采样或定时采样,没有具体的时间记录,因此只能记录数据而无法准确记录其出现的时间;若采用单片机计时,一方面需要采用计数器,占用硬件资源,另一方面需要设置中断、查询等,同样耗费单片机的资源,而且某些测控系统可能不允许。而在系统中采用DS1302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DS1302的性能特性如下:实时时钟,可对秒、分、时、日、周、月以及带闰年补偿的年进行计数;用于高速数据暂存的318

14、位RAM;最少引脚的串行I/O;2.55.5V 电压工作围;2.5V时耗电小于300nA;用于时钟或RAM数据读/写的单字节或多字节(脉冲方式)数据传送方式;简单的3线接口;可选的慢速充电(至VCC1)的能力。DS1302时钟芯片包括实时时钟/日历和31字节的静态RAM。它经过一个简单的串行接口与微处理器通信。实时时钟/日历提供秒、分、时、日、周、月和年等信息。对于小于31天的月和月末的日期自动进行调整,还包括闰年校正的功能。时钟的运行可以采用24h或带AM(上午)/PM(下午)的12h格式。采用三线接口与CPU进行同步通信,并可采用突发方式一次传送多个字节的时钟信号或RAM数据。DS1302

15、有主电源/后备电源双电源引脚:VCC1 在单电源与电池供电的系统中提供低电源,并提供低功率的电池备份;VCC2在双电源系统中提供主电源,在这种运用方式中,VCC1 连接到备份电源,以便在没有主电源的情况下能保存时间信息以及数据。DS1302由VCC1或VCC2中较大者供电。当VCC2大于VCC1+0.2V时,VCC2给DS1302供电;当VCC2小于VCC1时,DS1302由VCC1供电。DS1302数据操作原理:DS1302在任何数据传送时必须先初始化,把RST脚置为高电平,然后把8位地址和命令字装入移位寄存器,数据在SCLK的上升沿被输入。无论是读周期还是写周期,开始8位指定40个寄存器中哪个被访问到。在开始8个时钟周期,把命令字节装入移位寄存器之后,另外的时钟周期在读操作时输出数据,在写操作时写入数据。时钟脉冲的个数在单字节方式下为8加8,在多字节方式下为8加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