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测试卷03含答案

上传人:侗*** 文档编号:136903841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测试卷03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测试卷03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测试卷03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测试卷03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测试卷03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测试卷03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测试卷03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综合测试卷03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回答13题。1.地球表面海陆分布比例大致是( )A.三分海洋,七分陆地B.四分海洋,六分陆地C.五分海洋,五分陆地D.七分海洋,三分陆地2.所在的大洲中,隔巴拿马运河与北美洲相邻的大洲是( )A.B.C.D.3.面积最大的大洲是( )A.B.C.D.4.下列关于各大洲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地中海和土耳其海峡B.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C.非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大高加索山脉D.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5.(2012福建南平)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在太行山中发

2、现许多海螺、海蚌壳等生物化石。这一记载说明( )A.太行山是从古老的大海里升起来的B.太行山今后将从陆地转变为海洋C.今天的海螺、海蚌是从陆地进入海洋的D.古代的海螺、海蚌是生活在陆地上的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图2.2是不同时期大陆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68题。6.表示现在大陆分布状况的是( )A.B.C.D.7.下列事实中,可以作为大陆漂移说证据的是( )A.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B.世界陆地轮廓都比较破碎C.大西洋两岸古老地层的相似性D.我国东部海域海底发现古河道的遗迹8.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的原因是( )A.陆地上大量的水土流失B.板块的运动C.火山和地震D.全球气候的变

3、化读图2.3,回答910题。9.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大洲和大洋,其排序正确的是( )A.北美洲、太平洋、非洲B.南美洲、大西洋、非洲C.南美洲、太平洋、非洲D.非洲、大西洋、南美洲10.图中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 )A.甲、丙两大洲可能曾经连为一体B.鸵鸟具有长途飞行的能力C.各大洲动物进化的相似性D.海牛具有远渡重洋的游泳能力(2013四川攀枝花)图2.4为东西半球示意图。读图,回答1114题。11.七大洲中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A.B.C.D.12.四大洋中面积最小的大洋是( )A.aB.bC.cD.d13.与两大洲之间的分界线没有( )A.乌拉尔河B.苏伊士运河C.土耳其海峡D.乌

4、拉尔山脉14.大洲有世界上最高大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脉,它的形成是由于( )A.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B.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C.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D.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15.下列探索中体现了“观察发现大胆假设寻找证据”这一过程的是( )ABCD16.图2.5中所示地区地壳活跃,板块运动明显,贝贝给出了一些解释,不正确的是( )A.地中海处在两大板块交界处B.红海属板块的碰撞挤压区C.阿拉伯半岛处在三大板块的交界处D.阿尔卑斯山脉是板块碰撞挤压的结果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读全球板块构造示意图,回答1718题。

5、17.此次地震中心处于两大板块之间,这两大板块分别是( )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B.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C.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D.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18.“板块构造学说”把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 )A.稳定B.活跃C.多火山、地震D.多山脉、海沟19.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所处的大陆和所属的板块分别是( )A.亚欧大陆太平洋板块B.亚欧大陆亚欧板块C.亚欧大陆非洲板块D.亚欧大陆印度洋板块20.现代测量表明,位于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地中海在不断缩小。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地中海将会消失。根据板块运动的观点,地中海缩小的原因是( )A.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发

6、生挤压运动B.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发生张裂运动C.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发生张裂运动D.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发生挤压运动二、综合题(共60分)21.读东西半球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是_洲,是_洲,两洲的分界线是_;是_洲,和两大洲主体位于_大陆,其分界线不包括()A.乌拉尔河B.黑海C.里海D.地中海(2)七大洲中,有赤道穿过的是_;完全位于南半球的是_。(填数码)(3)图中a、b所在的经线构成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请在图中标注各自的经度数。(4)四大洋中,A是_洋;B是_洋,完全位于_(填“东”或“西”)半球;C是_洋,被_个大洲环绕;D是_洋,其沿岸有世界上最大的岛屿_。22.读世

7、界海陆分布略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在字母A、B、C、D、E、F、G所代表的大洲中,面积最小的大洲是_。(填字母)(2)在数码所代表的大洋中,面积最小的大洋是_;形状略呈“S”形的大洋是_。(填数码)(3)A、D两大洲的分界线是_,A、B两大洲的分界线是_。23.阅读材料及图2.9,回答下列问题。(14分)材料一2012年3月27日19时,在日本本州岛东海岸附近海城发生里氏6.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在日本东北部岩手县东北部的海岸,震中靠近大陆架。材料二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山脉,位于青藏高原南缘,全长2 400千米。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 844.43米。(1)板块

8、构造学说是在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_的基础上形成的。(2)日本地处C_板块与D_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和地震。(3)火山和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世界上每年都会发生千百次。下列地区多火山、地震的是()A.南极大陆内部B.欧亚大陆内部C.大洋洲内部D.北美洲西部沿海(4)图中A板块上的陆地主要是_洲和_洲,B板块上的陆地主要是_洲。(5)地震发生时,下列的避险措施正确的是()迅速跑到开阔的地带乘车逃命立即躲到坚固的桌子或床的下面,就地避震应站着不动A.B.C.D.(6)请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结合示意图,分析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原因。24.读世界主要的火山、地震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9、。(12分)(1)从图上观察,世界上火山、地震带与板块分布有什么关系?(2)世界火山、地震带主要有两条,一是_火山、地震带,二是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3)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解释我国多地震的原因。(4)下列关于板块构造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全球共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处于运动之中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板块内部比较稳定A.B.C.D.25.2012年7月2日至9月27日,中国第五次北极科学考察队完成了对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读图2.11,回答下列问题。(12分)(1)科考船从青岛出发,穿越亚洲和北美洲之间的_洋,实现了我国在北极东北航道的首航。(2)

10、以往我国科考船走的是图中所示的传统航道,沿途经过非洲和欧洲之间的_海峡,进入_洋,然后向北航行到达北极地区。(3)与传统航道相比,北极东北航道的航程较_(填“长”或“短”)。我国科考队选择北极东北航道前往北极考察,从自然条件看,面临的主要困难是什么?(4)我国科考队选择在此时段进行北极考察,主要原因是什么?第二章综合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D【解析】地球表面是海洋,是陆地。概括地说,七分海洋,三分陆地。2.【答案】C【解析】是南美洲,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3.【答案】B【解析】是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4.【答案】B【解析】亚、欧两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

11、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亚、非两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考点】大洲的分界线。5.【答案】A【解析】太行山中发现海螺、海蚌壳等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这里原来是一片海洋,是沧海变桑田的表现。【考点】沧海桑田的变化。6.【答案】A【解析】根据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互相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7.【答案】C【解析】大西洋两岸古老地层的相似性,说明南美洲和非洲原来是连在一起的,经过大陆漂移,才变成现在的样子。8.【

12、答案】B【解析】板块运动导致了大陆的漂移。9.【答案】B【解析】根据图示的轮廓特征,可以确定甲是南美洲,丙是非洲,它们之间的海洋是大西洋。10.【答案】A【解析】图示中非洲的西部海岸和南美洲的东部海岸轮廓吻合且动物相似,从而证明了两大洲可能曾经是连在一起的。11.【答案】D【解析】南极洲位于南极地区,跨了所有的经度,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在图中的数码是。12.【答案】D【解析】四大洋中,面积最小的是北冰洋,在图中的字母代号是d。13.【答案】B【解析】图中大洲是亚洲,大洲是欧洲,二者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14.【答案】C【解析】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欧

13、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二者相互碰撞挤压,形成喜马拉雅山脉。15.【答案】B【解析】大陆漂移学说的诞生,体现了“观察发现大胆假设寻找证据”这一过程。16.【答案】B【解析】图示信息表明,红海位于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的张裂拉伸区,在不断扩大,以后将形成新的大洋。17.【答案】C【解析】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多地震。18.【答案】A【解析】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和地震。19.【答案】D【解析】阿拉伯半岛和印度半岛都位于亚洲,同处于亚欧大陆,但二者位于亚欧大陆的南部,印度洋北岸,属于六大板块中的印度洋板块,而不是亚欧板块。20.【答案】A【解析】地中海面积缩小,甚至几千万年后将会消失,是因为其处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交界地带,两板块发生挤压运动。二、21【答案】(1)亚北美白令海峡欧亚欧 D(2)(3)填图略。(a为20W,b为160E)(4)太平印度东大西5 北冰格陵兰岛【解析】第(1)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