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早恋问题分析及应对方法.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6807117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早恋问题分析及应对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学生早恋问题分析及应对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学生早恋问题分析及应对方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学生早恋问题分析及应对方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学生早恋问题分析及应对方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生早恋问题分析及应对方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早恋问题分析及应对方法.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议中学生早恋的原因及对策摘要:中学生早恋影响学业、造成中学生心理伤害、威胁着中学生的身体精神健康、涣散中学生的意志,影响整个学校风气。本文针对中学生早恋的原因、发展阶段和负面影响展开分析,论各方应该具有怎么样的正确的态度和处理方法,论学校、家长、学生本人如何及早发现早恋苗头,进行自我控制能力教育、正确地宣泄体能等。 正文:早恋是指未成年学生把对异性的好感用恋爱的方式来表达。近年来因早恋而使成绩下降者比比皆是。来自媒体的报导: “中学生生小孩”、“中学生妹六次怀孕”,有男生为女生打架,女生为男生殉情等等,以致让人们不能不重视它的存在。那么,中学生早恋究竟给学校、家庭、社会带来怎样恶劣的负面影响

2、,该怎样看待和处理中学生早恋问题?中学生早恋是现实的、无法回避的问题,学校、家长、学生必须认真分析中学生早恋的原因和表现形式,采取有力措施,进行应对和教育。 一、早恋的原因 中学生恋爱既有生理心理原因,也有社会环境的各种刺激在起作用。青春期性萌动有其生理基础。每一个孩子进入青春期的时间都有所不同,而这些不同与个体大脑发育有关。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下丘脑分泌的各种促激素释放激素显著增加,在这些激素的作用下,腺垂体各种促激素释放明显增加。在促激素的调节下,体内各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随之增加,如性激素、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均维持在较高水平,进而促进各器官和性征的发育。青春期性萌动也就在这样的生理变化的

3、基础上开始产生了。青春期性萌动是人的生理、心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正常现象。青春期性萌动带来的各种情感体验,包括美好、高兴、甜蜜等正向的情绪,也包括不高兴、疑惑、烦恼等负面的情绪,这些所有的情感体验都是内心的感受,经历以后都是青春期留下的美好印记。许多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提到交异性朋友的是为了寻找精神寄托,寻求温暖,避免孤独,为了有个人可以诉说心中的苦恼等,极少有考虑结婚/寻找终身伴侣。学生早恋的三项主要动机为:(1)在感到心灵空虚时需要有人陪伴(2)优秀异性某方面的自然吸引力(3)为了更好地了解另一个人。次要的动机包括“对异性的好奇心”、“学会如何与异性相处”。此外还有少数人有下列动机:“

4、追求刺激”、“享受人生”、“表现自己能够吸引异性”、“希望以此摆脱父母的控制/离开负面生活”。从少男少女们自身来看,他们投入“恋爱”的情感因素多数较为纯真,较为单纯,这种单纯性与他们自身的经历、知识、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有关。他们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只是把男女之间的异性吸引以及青春期特有的对异性的性冲动作为前提和考虑因素。他们以兄妹相称开始,当对方传递过一个“多情”的眼神,一个纸条,一次网上聊天,一次偶然的接触等等都会为之产生“爱”的冲动,开始谈情说爱。不能否认,有少数比较早熟的青少年已经有了恋爱意识。界定早恋主要是看行为,如果没有表达,没有恋爱行为,只能算暗恋。早恋应该是两个人互相表达并接

5、受对方,有了类似成年人的恋爱行为如拥抱、接吻等才算早恋。尽管学校明令禁止,然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对异性的好奇和爱慕行为,包括情欲,在心理专家眼里却是正常的。虽然正常,可对于这些尚不成熟的学生来说却实在不易把握和控制。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学生早恋呢?从调查得来的数据归结起来有以下方面:有的是认为对方英俊飘亮;有的是认为对方与自己兴趣相投;有的是认为对方学习成绩优秀;有的则是说因为看了有关爱情的书籍、电影、电视,所以想尝试一下。其实中学生早恋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根结底在于两个方面,即内因和外因。 (一)内因 1、首先是青春期性生理和性心理发育的自然本能作用。 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随着生理的发展开始

6、产生性意识。他们开始敏感地看待男女同学间的交往,他们注视着异性同学有关自己的一举一动。逐渐地,在异性好感的基础上各自形成一个或几个异性的“理想模型”,并在众多的男女共同交往中逐渐由对群体异性的好感转向对个别异性的依恋,形成一对一的行动,即进行早恋。2、其次是道德观念相对薄弱和自制力不强。 许多青少年由于自身道德观念薄弱,把谈恋爱当作儿戏,丝毫不考虑爱情中的责任和义务,不理解什么是美的行为,什么是不道德的行为,个别人甚至出现不道德的性关系或违法现象。也有的青少年由于意志薄弱、自制力不强,明知是不对,但产生激情时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二)外因 1、家庭不允许孩子有正常的异性交往,封锁性知识

7、和爱情描写的书刊,导致孩子不满。 2、有的学校、老师对这个问题采取回避态度,对青少年的早恋现象置若罔闻,导致早恋在学校中蔓延,更多的情况是采取另一种回避态度,绝对禁止男女学生的个别交往,一旦发现任何早恋的蛛丝马迹,便定性为早恋,公开处罚,严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 3、社会对中学生的早恋给予过多渲染,描写中学生早恋的文学作品、影视节目纷纷出台,使青少年觉得中学生早恋行为是正常的,被社会所接受的,不早恋才是不正常的,类似的作品对学生的早恋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4、互联网媒体的不正确导向。不良书报杂志、低级趣味的甚至黄色的影、录像等也对中学生早恋有直接影响。当前流行的那些不健康的东西,数量之多,覆盖面之

8、广,是前所未有的。各种互联网微信QQ传播视频中,性刺激量大大增加,那些淫秽庸俗的格调低下的作品特别容易影响/污染青少年纯洁的心灵。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导致越来越多的中学生走进早恋的迷宫,而不知返。 (三)什么样的中学生容易早恋? 1、性格外向、相貌出众的人,比性格内向、外表平平的更容易发生早恋。因为性格外向的人敢作敢为,不安份守己,敢于触犯校规,有适合自己的对象,就会大胆追求,并且相貌出众的人,常常是大家追求的目标,尤其是漂亮的少女,往往经不起别人的追求,她们以被男孩爱慕为荣,听信甜言蜜语,很快陷入男孩子的情网。 2、喜爱文学、有文艺才华的学生容易早恋。这些学生由于受环境熏陶,感情丰富,多愁善

9、感,喜欢用书中、歌里的浪漫情节来类比自己的生活,效仿艺术家笔下的主人公,追求理想的爱情天地。加上他们有某个方而的才华,常被异性羡慕,故很容易获得爱的信息。 性格软弱、虚荣心强的学生容易早恋。这部分人以女生多见,她们从小娇生惯养,依赖性强,找了男朋友,便觉得有了依靠,她们把自己附属于一个男孩,因此,很容易成为男生的爱情俘虏。而那些虚荣心强的女生,大多是由于强烈的虚荣心,使她们乐意接受男孩子的殷勤、赞美以及小恩小惠。有的学生是出于“攀比”心理,而走上早恋的。她们看到自己的同龄人有了男朋友,进出于电影院、舞厅、酒馆等,于是,也不甘落后。 3、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比成绩好的学生更容易早恋。这些学生常不受老

10、师欢迎,在学习上很少受到特殊关心,也无法把情力放在学习上,从而根本不会从学习中获得乐趣,于是,他们便把无处打发的精力和时间转向爱情,转向社会,以弥补感情上的空虚。这些学生大多不以班上的同学为追求目标,尤其是女生,常找社会青年。 4、缺少家庭温暖和爱护的学生容易早恋。这些人常见于父母感情破裂、离婚、受继父继母虐待,或父母双亡寄人篱下得不到温暖,生活在一个冷漠、压抑,甚至受辱的环境里。于是,渴望得到他人温暖,而异性的抚慰正可以弥补这一点,使他们尝到了爱情的甘甜。5、环境不好的学生容易早恋。这些学生接触些不三不四的人,或者与他们一起玩的朋友都是早恋者,在旁人的教唆和指使下,也大胆效仿,正如古人云:近

11、墨者黑。早恋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复杂的,有的学生集上述几种情况于一身,也不一定会发生早恋;有的学生在一个偶然机会,便掉进了情网。所以,要善于发现早恋苗头。 二、早恋的发展阶段 一般来说,中学生的早恋主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 1开始关注某一个异性,默默地思念,这一阶段可能有眉目传情、暗送秋波的表示。有些中学生的早恋只停滞在这个阶段,成为“单相思”,不敢与自己喜欢的异性交往,这样有可能形成情绪障碍,影响正常生活和学习。 2有所行动:中学生异性之间写情书、递纸条、赠小礼物等,即是对某一异性有好感的表示。同时可有约会行为,如一起逛公园、看电影、旅游等。 3约会:进入一对一约会,似乎已经确定了“恋爱”关

12、系。 4发生性关系:虽然这还是极少数学生,但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尤其是职业高中、中专、技校学生。这些学生认为自己即将走上社会,已经成人,发生婚前性行为也比普通中学相对多一些。 三、早恋的负面影响1、早恋会影响学业:大部分学生都能认识到早恋会分散他们的精力,影响他们的学业。确实,早恋的青少年中有不少成绩优秀、出类拔萃者,但因为早恋,使他们过分好奇、兴奋、痴迷,过分沉醉于爱的幻想中,再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学习,导致学习成绩下降,有的甚至厌学。 2、早恋会给学生造成严重心理伤害:美国科学家研究显示:在17岁之前谈情说爱的少年人,由于无法应付初恋带来的情绪困扰,将为日后患上精神疾患(如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

13、症等)埋下伏线。 3、早恋威胁着学生的身体和精神健康:由于青少年容易冲动,并且自我控制力差,早恋的中学生容易做出些过激的行为。他们容易走向暴力,容易发生性行为这些都会伤害青少年的健康。由于性知识的缺乏,由此而产生的生理后果怀孕会使双方都惊恐不安、无所适从。而我国的道德观念和舆论对少女怀孕是不能容忍的,于是有的少女因害怕别人知道,便装病偷偷到远离家的医院做人流,术后得不到充分休息,给身体造成极大的伤害。或者有的少女在事情败露后,在家长的打骂、学校的惩罚、同学的冷眼嘲笑面前无地自容,继而轻生。可见,早恋的结果,往往是少女成为最终的受害者。 4、早恋现象会涣散同学的意志,影响整个学校风气:一个班级如

14、果出现了男女学生谈恋爱,会产生种种反响。一些人把早恋事件当作课余饭后谈论的焦点,探听恋爱者的行踪和隐私活动,相互传播取笑,转移了大家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有甚至羡慕、向往、效仿先例,积极寻找和物色异性朋友,影响了学校的风气。 虽然,早恋有以上种种负面影响,但还是有很多专家建议学校家长不要过分慌张,要顺其自然,他们认为:1、早恋是青少年身心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正常现象。我们应当承认人是有情感的。青春期的感情萌动是成长发育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异性相吸”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规律。人当然也不例外。 2、少男少女对异性产生好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中学生现处于一个开放的社会,平时异性之间接触的机会非常多

15、,这中间绝大部分是正常的、健康的。 四、如何正确对待中学生的早恋 1 引导男女同学正常交往。 中学生内受性萌动的刺激,外受社会风尚的影响,喜欢交友,重视友谊,男女同学喜欢在一起踏青、谈心、过生日,渴望交上知心朋友,可以互相倾吐内心的烦恼,取得真诚的理解,寻找心灵的慰藉,共同探讨人生的奥秘,切磋学习中的疑难。男女同学之间的这种正常交往是一种纯洁的友谊,只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对年轻人心理的稳定和人格的完善有着一种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这种可贵的友谊应该小心爱护、大力倡导。 2 分析中学生早恋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具备对早恋的准确认识,自觉产生免疫力。中学生的早恋往往是情感强烈,认识模糊。相爱的原因往往极

16、其简单,没有牢固的思想基础,比如有的是受对异性的好奇心、神秘感的驱使;有的是以貌取人,为对方的外表风度所吸引;有的是羡慕对方的知识和才能;有的是由于偶然的巧遇对对方产生好感,等等。他们没有认识到思想感情的一致是真正爱情的基础,观念、信念、情操、行为习惯以及经济收入经济条件是否相当即是否门当户对等,决定爱情能否成功的最主要的因素。中学生思想未定型,他们不可能对这些复杂的因素有科学、深刻的思考,也不可能真正了解自己和对方在这些方面是否真正一致。中学生的早恋好比驶入大海的没有罗盘、没有舵的航船,随时隐伏着触礁沉没的危险。所以,中学生的早恋,不仅成功率极低,而且意志薄弱者还可能铸成贻害终身的罪错。 尊重关心,正面疏导对于早恋的学生,绝不能加以歧视,要理解尊重他们的感情,在理解的基础上赢得他们的信任,以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