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银行在华发展的特点及影响分析开题报告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36806731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资银行在华发展的特点及影响分析开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外资银行在华发展的特点及影响分析开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外资银行在华发展的特点及影响分析开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资银行在华发展的特点及影响分析开题报告(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学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学号:07* 姓名:xx 专业:xx 班级:081 导师:xx 讲师/教授 选题方向:外资银行在华发展的特点及影响分析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为了配合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的银行业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以来就向外资银行打开了大门,1979年日本输出入银行率先在北京设立了第一家外资银行的代表处,并从1981年起外资银行被允许在四个经济特区开业。此后,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开放地域的扩展,外资银行在我国的活动范围不断扩大,经营的业务种类也不断增加,这二十多年来获得了较快的发展。截至2010年10月,共有19个国家和地区的62家外资银行在华设立了204家营业性机构,在华

2、外资银行的资产总额已达到55339亿元人民币,从2001年到2004年外资银行在华资产总额增长了54%,平均年增长18,不过规模还相对较小,只占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的1.8%。在华外资银行存款总额397亿美元,贷款总额616亿美元。中国对外开放人民币业务的城市25个(其中5个是提前开放)。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外资银行机构111家。随着入世保护期的结束,我国银行业开始向外资完全开放,2006年12月开始实行的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取消了外资银行在我国经营的地域、业务和客户限制。外资银行的进入带来了国际银行业的先进技术、优秀人才、高水平管理和多样化的服务,但同时也会在业务、人才、客户等诸多方面

3、与中资银行进行争夺,随着外资银行在我国的逐步发展壮大,它很可能将挤压我国银行的生存空间,因此外资银行的进入对我国银行业而言,是机遇、是促进,更是严峻的挑战,并且将对我国的金融和经济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研究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探讨应对策略,为银行发展战略和国家金融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论文针对以上银行管理者关心的问题,主要应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借鉴国外理论、结合中国银行业的实际情况,深入探讨了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产生的影响。二、本题的研究现状及开题前的准备工作1.国内研究郭研、张立光(2005)

4、在ClaeSSens(2007)和Unite(2008)等的基础上,选取利差、利润率、非贷款收益率指标度量我国国内银行业的盈利状况,用费用率衡量国内银行业经营水平,利用呆账准备金率衡量银行的抗风险能力,并以外资银行贷款总量对本国银行贷款总额的比例,即贷款市场份额与外资银行资产份额分别作为外资银行进入程度的度量变量,采用变量差分模型,以13家国内银行为样本,运用 PanelData(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1993-2002年间外资银行进入对国内银行盈利能力、经营水平、风险准备等方面的影响。回归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外资银行的进入导致我国国内银行存贷利差增大、利润率下降、非贷款利润率下降、费用率下降、

5、呆坏账准备率提高,从而证实了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效率的正面影响。丁学明(2008)分析了14个发达国家(其中8个允许外国银行进入)银行市场的总体核算资料后发现,那些允许外资银行进入的国家通常拥有相对较低的利差、税前利润和经营成本。也就是说,外资银行的竞争虽然会降低当地银行的份额和利润,却可以完善银行业市场的功能,提高社会的总体福利水平。梁振邦(2009)运用巧个城市4年的数据,以外资银行盈利额作为因变量,以外资银行进入程度等变量为自变量,运用SPSSH.5统计分析软件对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回归时采取全变量进入法。回归结果说明了三个问题:一是外资银行分支机构数量的多少对外资

6、银行的盈利能力没有显著影响,并不是机构数量越多,外资银行的盈利能力越强;二是外资银行进入时间越早的城市,其外资银行的盈利能力越强;三是外资银行拥有经营人民币业务的网诊点越多,其盈利能力越强。从反映城市外部经营环境的3个变量看,一是监管当局的人民币开放政策对外资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较大,开放人民币时间越早的城市,外资银行的整体盈利能力越高;二是在一个城市的对外贸易额中,外商直接投资贡献度越大,外资银行的盈利能力越强,主要因为外商直接投资企业日前足外资银行的主要盈利来源。2.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关于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银行业影响的实证研究开展较早,成为备国银行业开放政策的经验论据:这方面研究中最全面的是

7、Claessens等人(2008)的研究成果。他们利用80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1998-2005年的截面数据,研究了外资银行进入对国内银行的利差、利润、非利息收入、管理费用(间接费用)和贷款损失准备的影响,结果发现:在发达国家,外国银行的利润通常比国内银行低,在发展中国家则相反;而外资银行进入的增加(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将会通过竞争和导向用降低当地银行因垄断和特权而得以维持高超额利润、高运营成本,改善其资源利用情况,增进行业的整体效率和公平。这一结果通常被当作证据来证明外资银行进入能够提高东道国银行业市场效率,为国内经济提供更好的福利。另外一些学者也以多国的数据实证研究了外资银行进入的影响

8、效应问题。Denizer(1999)分析了外资银行进入对土耳其银行的影响,研究表明:外资银行进入降低了国内银行的利润和管理费用,他认为这是外资银行进入提高了效率的缘故。这些基于不同结构和国家基础上的研究在研究方法、模型设定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其研究结论在某些方面可作为我国制定银行业开放政策时的理论依据,但由于各国宏观经济状况、金融发展水平、银行业开放程度等方面的不同,这些经验未必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符。Levine(2008)认为,允许外资银行进入是一国放松管制的表现,管制程度越低,外资银行进入的限制就越少。他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外资银行进入受限制程度与东道国银行利差收入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9、,也就是说,在对外资银行进入限制较多的国家,东道国商业银行利息收入与利息支出的差额也较大,即银行效率较低。Bhattacharaya(2008)研究了巴基斯坦、土耳其和韩国的国内银行市场,结果表明,允许外资银行进入能够增加国外资本对国内项目的资金资助。三、论文提纲及研究思路主要框架和内容为了顺利完成本研究,计划全文共五章,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 基于研究的需要,本人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和数据,在此基础上概括了外资银行在我国的发展状况,从而为研究的正式开展研究打下良好基础。第二章 通过文献研究法就外资进入后我国银行业变化的显著特征做了简要的总结和描述,接下来详细介绍了外资银行在我国当前的发展特点

10、,为本文下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分析的基础。第三章 详尽分析了外资银行进入对国内银行业的影响。主要从正负两方面阐述了外资银行进入对国内银行业所带来的影响。正面影响主要包括:向中资银行转移先进技术、有利于我国银行业的人才的培养、促进我国银行开发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形成良好竞争机制、促进我国银行的产权改革;负面冲击主要是外资银行在人才、客户、业务上将与中资银行进行抢夺以及给我国金融监管带来新的难题。第四章 针对前面的分析结论,为了加强中资银行有效地应对外资银行进入,提出了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银行科技含量、加强与外资银行的合作、加强金融创新的力度、加强风险管理、全面规划,加速人才培

11、养,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大力发展中间业务一系列策略为探索一条紧跟时代步伐、紧密结合实际的中国银行业发展之路提供一些借鉴。第五章 通过前面的研究,得出有关结论,并针对本研究的不足,提出未来需要改进的地方。论文提纲:一、外资银行在华的发展状况二、外资银行在华战略的变化和特点(一)由地域布局转向利润追求(二)从竞争转向合作(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四)经营风格和策略的多样性(五) 固守自身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特点三、外资银行在华发展对中资银行的影响(一)外资银行进入的正面效应(二)外资银行进入的负面冲击四、中资银行应对外资银行进入的措施(一)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二)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银行科技含量(三)加强与外资银行的合作(四)加强金融创新的力度(五)加强风险管理(六)全面规划,加速人才培养,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七)大力发展中间业务五、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