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硝酸钾检验方法和指标计算、生命周期评价方法

上传人:木92****502 文档编号:136794182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57.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色硝酸钾检验方法和指标计算、生命周期评价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绿色硝酸钾检验方法和指标计算、生命周期评价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绿色硝酸钾检验方法和指标计算、生命周期评价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绿色硝酸钾检验方法和指标计算、生命周期评价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绿色硝酸钾检验方法和指标计算、生命周期评价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绿色硝酸钾检验方法和指标计算、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硝酸钾检验方法和指标计算、生命周期评价方法(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7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检验方法和指标计算方法 A.1 新鲜水消耗量 每生产1t产品所消耗的新鲜水量,主要包含生产工艺用水和车间清洁用水,不包括原料用水和生活 用水。新鲜水指从各种水源取得的水量,各种水源包括取自地表水、地下水、城镇供水工程以及从市场 购得的蒸馏水等产品。 每生产1t产品的新鲜水消耗量的数值,单位为吨每吨(t/t),按公式(A.1)计算: c i M V V (A.1) 式中: Vi在一定计量时间内(1年)产品生产用新鲜水量的数值,单位为吨(t); Mc在一定计量时间内(1年)产品的总产量的数值,单位为吨(t)。 A.2 原材料消耗量 每生产1t产品所消耗原材

2、料总用量。原材料总用量是指产品配方中用到的所有原材料(不含水)的总 投入量。 每生产1t产品的原材料消耗量的数值,单位为吨每吨(t/t)按公式(A.2)计算: c i M M V (A.2) 式中: Mi在一定计量时间内(1年)产品所用原材料的总投入量的数值,单位为吨(t); Mc在一定计量时间内(1年)产品的总产量的数值,单位为吨(t)。 A.3 水重复利用率 水的重复利用率以K计,按式(A.3)计算: %100 tr r VV V K.(A.3) 式中: Vr在一定计量时间内(一年)产品使用的重复利用水的总量,单位为立方米(m3); Vt在一定计量时间内(一年)产品使用的新鲜水总量,单位为

3、立方米(m3)。 8 A.4 产品综合能耗 按GB/T 2589的规定进行计算。 A.5 产品废水排放量 每生产1t产品排放的废水排放量的数值,单位为吨每吨(t/t),按公式(A.4)计算。 c g j M V V (A.4) 式中: Vg在一定计量时间内(1年)产品生产排放的废水量的数值,单位为吨(t); Mc在一定计量时间内(1年)产品的总产量的数值,单位为吨(t)。 A.6 污染物监测及分析 污染物产生指标是指企业污染物处理设施末端处理之后直接排放的指标, 不包含排放到第三方处理 单位代为处理的排放指标,所有指标均按采样次数的实测数据进行平均,具体要求见表A.1。 表A.1 污染物各项指

4、标的采样及分析方法 污染源类型 监测项目 监测位置 检验方法 采样频次 测试条件 废水 化学需氧量(COD) 企业废水处理设 施排放口 GB/T 11914 半个月采样1次, 每次至少采集3组 样品 正常生产工况 废气 颗粒物 企业废气处理设 施排放筒 GB/T 16157 氨 GB/T 14679 A.7 厂界环境噪声 按GB 12348的规定进行测定。 A.8 有害元素含量 按GB/T 30902的规定进行测定。 9 B 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硝酸钾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方法 B.1 目的 硝酸钾的原料保存、生产、运输、出售到最终废弃处理的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通过评价硝酸 钾产品全

5、生命周期(life cycle assessment,LCA)的环境影响大小,提出硝酸钾绿色设计改进方案,从而大 幅提升硝酸钾的环境友好性。 B.2 范围 根据评价目的确定评价范围,确保两者相适应。定义生命周期评价范围时,应考虑以下内容并做出 清晰描述。 B.2.1 功能单位 功能单位必须是明确规定并且可测量的。 B.2.2 系统边界 硝酸钾产品生命周期(LCA)系统边界分3个阶段:原辅料与能源的开采、生产阶段;产品的生产、 销售阶段;废弃阶段。 LCA 评价的覆盖时间应在规定的期限内。数据应反映具有代表性的时期(取最近3年内有效值)。 如果未能取得3年内有效值,应做具体说明。 原材料数据应是

6、在参与产品的生产和使用的地点/地区。 生产过程数据应是在最终产品的生产中所涉及的地点/地区。 B.2.3 数据取舍原则 单元过程数据种类很多,应对数据进行适当的取舍,原则如下: a) 能源的所有输入均列出; b) 原料的所有输入均列出; c) 辅助材料质量小于原料总消耗 0.3 %的项目输入可忽略; d) 大气、水体的各种排放均列出; e) 小于固体废弃物排放总量 1 %的一般性固体废弃物可忽略; f) 道路与厂房的基础设施、各工序的设备、厂区内人员及生活设施的消耗和排放均忽略; g) 任何有毒有害材料和物质均应包含于清单中,不可忽略。 B.3 生命周期清单分析 10 B.3.1 总则 应编制

7、硝酸钾产品系统边界内的所有材料/能源输入、输出清单,作为产品生命周期评价的依据。 如果数据清单有特殊情况、异常点或其他问题,应在报告中进行明确说明。 当数据收集完成后,应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审定。然后确定每个单元过程的基本流,并据此计算出单 元过程的定量输入和输出。此后,将每个单元过程的输入输出数据除以产品的产量,得到功能单位的资 源消耗和环境排放。最后,将产品各单元过程中相同的影响因素的数据求和,以获取该影响因素的总量, 为产品级的影响评价提供必要的数据。 B.3.2 数据收集 B.3.2.1 概况 应将以下要素纳入数据清单: a) 原材料采购和预加工; b) 生产; c) 产品分配和储存; d

8、) 使用阶段; e) 运输; f) 寿命终止。 基于LCA 的信息中要使用的数据分为两类:现场数据和背景数据。主要数据尽量使用现场数据, 如果现场数据收集缺乏,可以选择背景数据。 现场数据是在现场具体操作过程中收集来的。 主要包括生产过程的能源与水消耗、 产品原材料的使 用量、产品主要包装材料的使用量和废弃物产生量等。现场数据还应包括运输数据,即产品原料、主要 包装等从制造地点到最终交货点的运输距离。 背景数据应当包括主要原料的生产数据、权威的电力的组合的数据(如火力、水、风力发电等)、不 同运输类型造成的环境影响以及产品成分在环境中降解或在本企业污水处理设施内处理过程的排放数 据。 B.3.

9、2.2 现场数据采集 应描述代表某一特定设施或设施的活动而直接测量或收集的数据相关采集规程。 可直接对过程进行 的测量或者通过采访或问卷调查从经营者处获得的测量值为特定过程最具代表性的数据来源。 现场数据的质量要求包括: a) 代表性:现场数据应按照企业生产单元收集所确定范围内的生产统计数据。 b) 完整性:现场数据应采集完整的生命周期要求数据。 c) 准确性:现场数据中的资源、能源、原材料消耗数据应该来自生产单元的实际生产统计记录; 环境排放数据优先选择相关的环境监测报告, 或者由排污因子或物料平衡公式计算获得。 所有 现场数据均应转换为单位产品,并且详细记录相关的原始数据、数据来源、计算过

10、程等。 d) 一致性:企业现场数据收集时应保持相同的数据来源、统计口径、处理规格等。典型现场数据 来源包括: 1) 硝酸钾产品的原材料采购和预加工; 11 2) 硝酸钾产品的原材料由原材料供应商运输至下游生产商处的运输数据; 3) 硝酸钾产品生产过程的碳能源和水资源消耗数据; 4) 硝酸钾产品原材料分配及用量数据; 5) 硝酸钾产品包装材料数据,包括原材料包装数据; 6) 硝酸钾产品由生产商处运输至经销商处的运输数据; 7) 硝酸钾产品生产废水经污水处理厂所消耗的数据。 B.3.2.3 背景数据采集 背景数据不是直接测量或计算得到的数据。 所使用数据的来源应有清楚的文件记载并载入产品生命 周期

11、评价报告。 背景数据的质量要求包括: a) 代表性:背景数据应优先选择企业的原材料供应商提供的符合相关 LCA 标准要求的、经第三 方独立验证的上游产品 LCA 报告中的数据。 若无,须优先选择代表中国国内平均生产水平的公 开 LCA 数据,数据的参考年限应优先选择近年数据。 在没有符合要求的中国国内数据的情况下, 可以选择国外同类技术数据作为背景数据。 b) 完整性:背景数据的系统边界应该从资源开采到这些原辅材料或能源产品出厂为止。 c) 一致性:所有被选择的背景数据应完整覆盖本部分确定的生命周期清单因子,并且应将背景数 据转换为一致的物质名录后再进行计算。 B.3.2.4 原材料采购和预加

12、工(从摇篮到大门) 该阶段始于从大自然提取资源,结束于硝酸钾产品进入产品生产设施,包括: a) 开采和提取; b) 所有材料的预加工; c) 转换回收的材料; d) 提取或与加工设施内部或与加工设施之间的运输。 B.3.2.5 生产 该阶段始于硝酸钾产品进入生产设施,结束于产品离开生产设施。生产活动包括化学处理、制造、 制造过程中半成品的运输、材料组成包装等。 B.3.2.6 产品分配 该阶段将硝酸钾产品分配给各地经销商, 可沿着供应链将其储存在各点, 包括运输车辆的燃料使用 等。 B.3.2.7 使用阶段 该阶段始于消费者拥有产品,结束于硝酸钾使用过程向环境挥发。包括使用模式、使用期间的资源

13、 消耗等。 B.3.2.8 物流 12 应考虑的运输参数包括运输方式、车辆类型、燃料消耗量、装货速率、回空数量、运输距离、根据 负载限制因素的商品运输分配以及燃料用量。 B.3.2.9 寿命终止 该阶段始于消费者使用硝酸钾,结束于产品作为固体废弃物处理后进入大自然的生命周期。 B.3.2.10 用电量计算 对于产品系统边界上游或内部消耗的电力,应使用区域供应商现场数据。 B.3.3 数据分配 在进行硝酸钾产品生命周期评价的过程中涉及到数据分配问题, 特别是硝酸钾的生产环节。 对于硝 酸钾生产而言, 由于厂家往往同时生产多种类型的产品, 一条工艺线上或一个车间里同时生产多种型号、 等级的硝酸钾。

14、很难就某单个型号、等级的产品生产收集清单数据,往往会就某个车间、某条工艺线收 集数据,然后再分配到具体的产品上。针对硝酸钾生产阶段,因为生产的产品主要成分比较一致,所以 本研究选取“重量分配”作为分摊的比例,即重量越大的产品其分摊额度就越大。 B.3.4 生命周期影响评价 B.3.4.1 数据分析 根据表B.1表B.4对应需要的数据进行填报: a) 现场数据可通过企业调研、上游厂家提供、采样监测等途径进行收集,所收集的数据要求为企 业 3 年内平均统计数据,并能够反映企业的实际生产水平; b) 从实际调研过程中无法获得的数据,即背景数据,采用相关数据库进行替代,在这一步骤中所 涉及到的单元过程

15、包括硝酸钾行业相关原材料生产、包装材料、能源消耗以及产品的运输。 表B.1 原材料成分、用量及运输清单 原材料 含量(%) 单次使用消耗 量/kg 原材料产地 运输方式 运输距离/km 单位产品运输 距离/ (km/kg) 表B.2 生产过程所需清单 能耗种类 单 位 车间生产总消耗量 单次使用产品消耗量 电耗 千瓦时(kW h) 水 吨(t) 煤耗 兆焦(MJ) 蒸汽 立方米(m3) 表B.3 包装过程所需清单 材 料 单位产品用量/kg 单次使用产品消耗量/kg 13 马口铁 不锈钢 白铁皮 聚乙烯(PE) 聚丙烯(PP) 其 他 表B.4 运输过程所需清单 过 程 运输方式 运输距离/km 单位产品运距/ (km/kg) 从生产地到总经销商 从总经销商到分经销商 从生产地到分经销商的总运 输距离 硝酸钾成分在环境中降解或在废弃物处理厂处理过程的排放相关的排放因子如表B.5所示。 表B.5 废弃物处理背景数据 项目 B.3.4.2 清单分析 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核实后, 利用生命周期评估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处理, 用以建立生命周期评价科 学完整的计算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