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研究]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36792578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研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研究摘 要:目的:分析探讨神经内科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至2013年收治的脑卒中患者6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采用康复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2%,两组相比,差异显著;护理后,两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明显提高,并且可知观察组的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神经内科护理对脑卒中的康复临床效果显著,能明显提高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具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关键词:神

2、经内科护理;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研究脑卒中是老年人脑血管多发病。近年来,脑卒中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呈年轻化的趋势,其发病突然、病情多、病程较长且恢复缓慢,临床致残率和致死率都较高,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脑卒中的病死率己经明显下降,但其致死率仍较高,如何降低脑卒中致死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是目前的主要问题。康复护理可以有效的恢复患者肢体功能,对患者功能的恢复有重要的作用。为探讨脑卒中神经内科护理中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本文对我院2011年至2013年收治的脑卒中患者65例进行了对照研究,现分析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院神经内科2012年6月2013年6月共收

3、治脑卒中患者65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3例,其中男17例,女16例,年龄4370岁,平均年龄(58.5土6.9)岁,15例患者左侧偏瘫,18例患者右侧偏瘫。对照组32例,其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3972岁,平均年龄(60.7+7.1)岁,17例患者左侧偏瘫,15例右侧偏瘫。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神经内科护理干预中的基础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康复护理干预措施。两组护理时间均为3个月,其主要包括如下。1.2.1心理康复的护理由于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

4、能受到损伤,其临床症状包括肢体偏瘫、失语等,常常给患者增加很大的心理负担,甚至对他们造成了严重的心理打击。所以医护人员需积极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并及时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患者病情及相关症状的出现,消除患者消极的情绪,从而增加患者的信心,使患者更加密切积极的配合进一步治疗,增强患者治疗疾病的依从性和主动性。11.2.2并发症的监测和护理在脑卒中患者的恢复过程中常常会山现多种并发症,需要医护人员给予适当护理:加强患者的口腔护理,及时吸痰,保持患者的呼吸道畅通,避免坠积性肺炎的发生或呼吸道阻塞而致患者窒息。注意密切观察患者导尿管通畅与否,同时观察患者每日尿液颜色及导尿量。预防应激性溃疡。患者应常翻身

5、,预防压疮等。提醒患者合理加强下肢活动,注意抬高并适当进行恢复训练,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静脉炎发生。1.2.3肢体的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中肢体的康复是较为关键的问题之一,因此康复护理应及早进行。近年来,脑卒中康复护理重视早期进行。有的在发病24h内介入,如重症脑出血患者,在监测、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同时介人康复护理(保持良好肢位)。也有的提倡脑梗死后3d、脑出血后35d介入。多数意见是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志清楚、神经系统症状不再恶化48h后再行康复介入。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病情变化快,对护理技术要求高,既要求对生命体征的护理,也要求较多预防性和对症性康复护理。首先对患者的肢体功能进行

6、基础药物治疗的同时,合理配合针灸、理疗等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致残率。其次对患者的偏瘫肢体进行按摩,或根据肢体关节活动的方向和范围行一定程度被动或主动的活动,锻炼四肢活动,发病4d后适当进行康复锻炼。此外,对于并发高血压患者需给予有效科学的降压治疗,在康复出院前,叮嘱患者,定期检测血压,注意低盐饮食,长期高血压还需坚持服用降压药物以维持血压稳定。21.2.4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在临床诊断中约有51%的急性脑卒中患者伴有吞咽功能障碍,吞咽障碍会影响到患者进食,进而导致脱水或者营养不良等现象,严重者可能会因误吸致吸入性肺炎或发生窒息。对于中、重度的吞咽障碍患者通过康复训练可以取得良好效果。吞咽

7、障碍的康复护理方法包括咽部冷刺激、喉抬高训练及吸吮训练。针对轻度吞咽障碍者,需选择合适进食体位,另外主要采取摄食训练。32结果3个月治疗及康复护理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8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讨论近年来,由于生活压力的加大,脑卒中的发病呈升高趋势,加上该病的治疗费用颇高,给患者及家属带了的很大的精神压力和沉重负担。4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日趋发挥着举足轻重作用,参照临床治疗经验可知,脑卒中患者经过系统的康复护理起到了较好的辅助治疗效果。在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治疗过程中,采用的功能训练和康复护理

8、技术治疗效果是临床药物治疗过程中所不能实现的,通过对脑卒中患者采用早期系统的康复护理治疗,促进了患者的神经功能的恢复,减少了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发生,患者的致亡率和致残率明显下降,生理机能逐步恢复正常。5在神经科临床中,脑卒中非常常见,而且致亡率非常之高。虽然脑卒中多见于中老年人患者,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脑卒中患者与日倶增,而且呈现年轻化的发展趋势。脑卒中轻则导致残疾,重则诱发死亡,对患者的生命构成了威胁,严重影响到患者乃至其家属的正常生活,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我们必须意识到脑卒中所带来的致命影响。所以,深入研究脑卒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对于脑卒中患者而言,要想缓

9、解病人的痛苦,帮助病人尽早恢复正常生活,必须釆取一定的护理措施,加强治疗,这对于维持病人的生命活动乃至正常生活具有重要意义。药物治疗在临床中比较常见,但是相比之下,康复护理和功能训练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是不可替代的。6心理护理能够使患者以最快的速度康复,能够稳定患者在治疗中的心理波动,使得患者更加配合治疗和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在患者出现脑卒中后,一般会有特定的痉挛姿态,这是由脑部损伤影响的。我们引导患者进行良姿训练就能够使得患者的肢体和动作逐渐正常,同时以正常的姿势训练患者的反射能力,促使患者的神经功能尽快恢复。通过该研究可知,患者在患病后,对其进行严密的监督和保护,同时辅以药物治疗,对

10、患者出现的并发症进行护理,包括康复、心理护理等,这样就能大大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治愈率和康复率。本次研究表明,为患者提供康复治疗以后,其日常生活能力与运动功能在恢复上都有非常明显的改善,且能有效减低致残率,值得临床推广。参考文献:1 黄丽伟. 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研究新进展J. 吉林医学. 2011(19) 2 杨志宏,王彦丽,刘海萍,吴光珍,赵立军.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功能预后的影响J. 河北医药. 2013(10) 3 王玉红,刘冰之. 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观察J. 吉林医学. 2014(09) 4 陈雪容,王永美,陈海英. 康复护理训练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效果探讨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24) 5 伊红琴,刘虹轩. 社区护士脑卒中康复护理知识的现状调查J. 当代医学. 2013(14) 6 刘军. 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护理体会J. 中国民康医学. 2013(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