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月是故乡明》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3676739 上传时间:2017-10-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一《月是故乡明》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必修一《月是故乡明》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必修一《月是故乡明》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必修一《月是故乡明》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必修一《月是故乡明》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一《月是故乡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一《月是故乡明》(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年 级 高一 学 科 语文 版 本 苏教版内容标题 月是故乡明编稿老师 卢庆刚【本讲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月是故乡明二、学习目标1、体会作品表现的人对家、家园和故乡的刻骨铭心的依恋之情及其深刻内涵。2、学会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的评点方法,记下自己阅读作品时的感受、理解、评价和质疑,与作品展开对话。3、尝试以散文的形式表达自己对故园的情怀。三、课文知识分析1、了解作者季羡林,山东清平人。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曾任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等。1930 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 年秋进入德国

2、格廷根大学学习印度古代语言。1941 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并应聘留校任教。1946 年回国,任北京大学东语系教授、系主任。他曾长期致力于梵文文学的研究和翻译,翻译了印度著名的史诗罗摩衍那 。在佛典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史、佛教史、印度史、印度文学和比较文学等领域,创获良多、著作等身,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此外他还创作许多散文作品,已结集的有天竺心影 、 朗润集以及季羡林散文集等。2、看人看眼睛,读文读题目。我们还是先看文章的题目月是故乡明。看到这个题目你都能想到什么?(1)有可能想到主旨是“思念家乡” 。(2)有可能想到出处: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全诗为:“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

3、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时期,抒发了杜甫在离乱之际对故乡亲人的怀念。对自然事物的感觉有时因主观情绪而改变,在文学作品中,这样的写法特别多,月亮其实无处不明,但杜甫偏说“月是故乡明” ,从而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由于杜甫这句诗特别能引发人们的乡思共鸣,因而被广为传诵。(3)有可能联想到的其他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张九龄望月怀远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明月几时有 )3、浏览课文,理清作者思路(1)快速

4、阅读课文,思考: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第 2 页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故乡不是一个抽象的词语,而是由许多人、景物、故事和场景构成的,是融汇了许多内容的情感和记忆。所以,思乡类的作品往往都是从一些具体的东西出发,由眼前之景激起乡思之情,即使许多平常的人事景物也会因为融汇了乡思而具有了特别的意味,有的景物因为被反复抒写而成为思乡的文学意象,如柳、月、炊烟、乡音等等。季羡林的月是故乡明就是以月作为抒情线索,通过对故乡和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特别是对故乡月色的动人描写,抒发了作者对故乡永远的思念与牵挂。(2) 文章可以分哪几个层次?讨论,明确:文章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第 1 小节。对“月是故乡明”这

5、句思乡名句作了简单阐释。“月是故乡明”是一句流传很广,用以表达故园之思的诗句,它出自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时期,抒发了杜甫在离乱之际对故乡亲人的怀念。对自然事物的感觉有时因主观情绪而改变,在文学作品中,这样的写法特别多,月亮其实无处不明,但杜甫偏说“月是故乡明” ,从而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本文的第一段,实际上就是对这句诗的解释,最后说“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正是说明它表达了一种普遍的感受。第二层:第 2、3、4、5 节。是对故乡与童年的回忆。第 2 小节是一个过渡,由月到山,到水,进而过渡到家乡的山水,过渡到作者的童年生活,作者对家乡一草一木有着深厚的感情,虽然只在故乡呆了

6、六年,但儿时的记忆连同那少年的梦境与感受仍新鲜如昨,数星星,捉知了,看月亮,拣鸭蛋,这些充满童趣的生活画面构成了美丽纯洁的乡村生活图景,经过几十年后一位耄耋老人的叙述显得更加动人。第三层:第 6、7、8 节。写作者离开故乡之后的生活,通过他乡月亮与故乡月亮的对比,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要说景色,比故乡那只有在童年看来才有浩渺之势的苇坑美得多的怕不是一处两处,但在作者看来,哪一处的月都不及故乡,故乡的月亮越美,越发勾起作者的乡思乡愁。作者指出,对一个异乡人来说,对故乡的思念常常构成他不可缺少的精神生活,思乡是他生命的组成部分,有故乡可思,甜,思而不得,苦,正是这种复杂的滋味显示出乡思特有的情感色

7、彩。第四层:最后一小节。是对前面的呼应,也是作者在对故乡与童年的回忆和在他乡对故乡的思念的记叙与描写之后,情感的自然迸发。虽然短短几句话,却把全文的情感推向了高潮。4、评点课文,深入研讨。(1) 什么是评点?评点是古人研读文章的一种重要方法。就是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对文章的内容(作者的思想、观点、情感等)和写作方法进行评论与分析,从而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从方法上讲,评点的要义是对话,是交流,是再创造。评点作为对话,是读者与文本、与作者、与想像中的文本的其他读者的交流。文本肯定是对话的第一个对象,与文本的对话是构成其他对话的前提和基础。在与文本的对话中,要注意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实际上,在阅读中,作

8、品的局部与整体是不可分割的,因为对整体的理解是建立在局部的基础上的,而且,从阅读的过程看,也是由局部到整体次第展开的,有时,一些看上去是局部的地方实际上关系到作品的全局,是理解作品整体的关键。古人讲诗有“诗眼” ,文有“文眼”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些“眼”有的关系到全篇的结构,有的关系到全篇的主旨、感情的转换,甚至是给全篇写作方法和风格定调子的地方,我们在评点时就要注意到。另一方面,对局部的理解又离不开作品的整体,局部只有在整体中才能理解,整体是局部的语言环境,比如前方中的“家” 、 “路” 、 “眼前与心中” ,这些词语,有时是实指,有时又是比喻,第 3 页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有时又是在实

9、指中寄托了另外一些涵义,如果不从全篇的立意出发,不从文章特定的语境出发,是很难搞清楚的。与文章对话的进一步就是与作者对话,孟子讲“以意逆志” ,意思就是说可以通过对作品意义的把握去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以想北平为例,由文章就会想到老舍,想到老舍与北平的关系,老舍为什么爱北平?为什么爱到了与爱母亲相提并论的地步?爱到了“说不出”的地步?这就是从文章过渡到作者了。还有,自己对文章的看法只是你一个人的一己之见,而文章是不会只有一种看法的,因此,评点时应该会想到别人怎么看。这实际上就是在与文章的其他读者展开对话。(2) 示例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事情大概就是这个

10、样子。 (开篇点题。 )至于水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 (写童年往事,故乡往往与童年连在一起。下面还有许多充满童趣的细节。 )我现在已经年近耄耋。 (随着年月的增加,思乡之情更增一番苍茫。 )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 (这是对比,又是衬托,朱自清荷塘月色的美景也不足以与故乡的“小月亮”相媲美。 )(3)自主评点、探究:A作者的家乡没有山,为什么还写山呢?明确:过渡,文章第二自然段中说中国古代诗文写月亮需要山水的陪衬,所以下面提到了山,还写了水,使人联想起故乡。B作者明明是写家乡的月亮但为什么还写那些童年趣事呢,是不是多余?明确:这些童年趣事也是围绕着月亮来写的,数星星、捉知了、

11、看月亮、做梦、捡鸭蛋都跟月亮有关,不但不显多余,反而更能表达出对故乡的思念。C为什么除了写故乡的月色,作者还写到了那么多地方的月亮?既然这些地方的月色都很美,岂不让故乡的小月亮相形见绌?明确:这是对比,文章中明确提到了“对比之下” 。这样写更能突出作者对故乡月色的喜爱,更能表达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情感的亲疏深浅只有通过对比才能显现出来,故乡的小月亮为什么那么美,除了亲切而温馨的回忆外,作者还通过与其他场景进行对比来表现,从济南到北京,一直说到世界上三十多个国家,要说景色,比故乡那只有在童年看来才有浩渺之势的苇坑美得多的怕不是一处两处,但在作者看来,哪一处的月都不及故乡。故乡

12、的月亮越美,越发勾起作者的乡思乡愁。正如作者所说, “然而,每值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 。D、那在作者眼中,思乡到底是什么滋味呢?读一下倒数第二段加以体会。“然而,每值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见月思乡,已经成为我经常的经历。思乡之病,说不上是苦是乐,其中有追忆,有惆怅,有留恋,有惋惜。流光如逝,时不再来。在微苦中实有甜美在。 ”明确:对故乡的思念是充满了惆怅的,有时甚至是痛苦的,但人有故乡可以思念,并且拥有一份温馨的回忆,又是幸福的。故乡不是一个抽象的词语,而是由许多人、景物、故事和场景构成的,是融汇了许多内容的情感

13、和记忆。所以,思乡类的作品往往都是从一些具体的东西出发,由眼前之景激起乡思之情,即平常我们所说的借物抒情。因此,即使许多平常的人事景物也会因为融汇了乡思而具有了特别的意味。在月是故乡明中,这种事物就是月亮!第 4 页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E、这篇文章是一篇抒情散文,什么是它的抒情线索呢?明确:是月亮!文章虽然写了很多看似无关的事物,但却都是紧紧围绕月亮展开的。这就是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四、帮你总结1、季羡林老先生即使功成名就,即使身在他乡,还念念不忘自己的故乡。季羡林先生走出了鲁西北那个小村庄,走出了国门,但没有走出那植根心底的爱国情结;他走进燕园,走上了大学的讲台,但没有走出那融入生命的乡土

14、情结;他走上了社会的高层,步入了人生的辉煌,但没有走出那刻骨铭心的平民情结。有评论家称他为“平民中的大师,大师中的平民” 。2、文章的风格与一个人的年龄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讲,老年人的文章都写得古拙、质朴,所谓由绚丽而归于平淡。季羡林的这篇月是故乡明就体现了这一点,它写得非常平实,采用的大都是短句子,也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娓娓道来,甚至不时流露出返老还童般的天真,但越是这样的质朴自然,越是能显出作者对故乡的至情至爱。五、课外拓展:2006 年感动中国颁奖辞(季羡林)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他把心汇入传统,把心留在东方。季

15、羡林:最难时也不丢掉良知。 96 岁的季羡林先生长年任教北京大学,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研究翻译了梵文著作和德、英等国的多部经典名著,其著作已汇编成 24 卷的季羡林文集,现在即使身居病房,每天还坚持读书写作。 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他说: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他在“文革”期间偷偷地翻译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又完成了牛棚杂忆一书,凝结了很多人性的思考。他的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季羡林经典语录对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属,还是朋友,都应该有一个两字箴言:一曰

16、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实意相待,不允许弄虚作假;对待坏人,则另当别论。忍者,相互容忍也。 走运时,要想到倒霉,不要得意得过了头;倒霉时,要想到走运,不必垂头丧气。心态始终保持平衡,情绪始终保持稳定,此亦长寿之道。 自己生存,也让别的动物生存,这就是善。只考虑自己生存不考虑别人生存,这就是恶。“要说真话,不讲假话。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 ” “就是不一定把所有的话都说出来,但说出来的话一定是真话。 ” 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西方采取的是强硬的手段,要“征服自然” ,而东方则主张采用和平友好的手段,也就是天人合一。要先与自然做朋友,然后再伸手向自然索取人类生存所需要的一切。宋代大第 5 页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哲学家张载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做人要老实,学外语也要老实。学外语没有什么万能的窍门。俗语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