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基本知识张闫讲课用年教学教材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36628086 上传时间:2020-06-30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4.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糖尿病基本知识张闫讲课用年教学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糖尿病基本知识张闫讲课用年教学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糖尿病基本知识张闫讲课用年教学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糖尿病基本知识张闫讲课用年教学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糖尿病基本知识张闫讲课用年教学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糖尿病基本知识张闫讲课用年教学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糖尿病基本知识张闫讲课用年教学教材(8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糖尿病基本知识,闫秀娟2014-03-06,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的症状 糖尿病的分型 糖尿病的危害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糖尿病的治疗,糖尿病基本知识,3,葡萄糖:机体能量的来源 血 糖:血液中的葡萄糖 糖 原:机体葡萄糖的储存形式 胰岛素:机体胰岛B细胞分泌的 一种主要降血糖的激素 糖尿病:血糖高过正常值,与糖尿病有关的几个概念,糖尿病知识,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相对或绝对缺乏以及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引起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代谢紊乱的综合症。 持续高血糖是其生化特征。,胰岛素,是胰岛细胞分泌的一种主要降血糖的肽类激素,胰岛素对糖代谢的作用: 促进糖原合成 促进葡萄糖的利用 抑制糖异生,胰岛素分

2、泌模式,正常人(n=14) 2型糖尿病(n=16),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胰岛素分泌(pmol/min),6a.m.,10a.m.,2p.m.,6p.m.,10p.m.,2a.m.,6a.m.,Polonsky KS,et al:N Engl J Med, 1988,致病原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相 互作用的结果 主要问题:胰岛素不足或和胰岛素 作用差(抵抗) 基本改变:血糖增高及其他代谢紊 乱。,糖尿病的发生,糖尿病的症状,随着血糖值升高,出现症状的可能性增加,但有个体差异。 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下降。 其余非典型症状:如疲劳;

3、饥饿;视物模糊;皮肤干燥、搔痒;伤口不易愈合;还有牙龈发炎、泌尿系感染(尿频、尿急、尿痛)和小便发粘、外阴瘙痒等症状。,糖尿病的主要症状,多食,多尿,皮肤干燥,饥饿,视物不清,疲倦,10,糖尿病的分型,1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 其他类型的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1型糖尿病特点,-可发于任何年龄,以儿童及青少年为多 -起病往往较急,常有“三多一少”症状,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 -需终身胰岛素治疗 -某些自身抗体阳性:ICA、IAA、GAD,2型糖尿病-特点,发病隐蔽,“三多一少”症状不明显,不易发生酮症酸中毒 成年人多见,多在40岁以后发病;儿童也不少 无需胰岛素维持生命 胰岛素抵抗较重 相关基因多而复杂

4、,难以根治,2型糖尿病自然病程,2型糖尿病的发展阶段,高危人群:血糖正常但易得糖尿 病者(40岁以上、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高血压、高血脂、曾有妊娠糖尿病或糖耐量减低、巨大儿分娩史、代谢综合征),血糖调节受损:血糖高但未达糖 尿病 空腹血糖受损(IFG) 餐后血糖受损(IPG) 糖耐量减低 (IGT) 糖尿病:一旦得上,难以根治, 但可防可治,2型糖尿病的发展阶段,什么是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前期指血糖检测结果偏高,但尚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人群。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减低(IGT),病人不多,种类多: -胰腺外分泌疾病 -内分泌疾病 -与遗传有关的糖尿病 -药物引起的糖尿病,其他类

5、型糖尿病-特点,妊娠期间发生或发现 只要血糖高于正常就诊断 全部用胰岛素治疗,必须严格控制血糖和血压 产后需重新定型,妊娠糖尿病-特点, 病人剧增 危害巨大 可防可治,糖尿病的三句话,-给患者造成生活上的不便以及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 -并发症对健康和生命的威胁甚至导致残废和早亡 -巨大的资金和资源上的浪费,糖尿病的危害,糖尿病的危害(一),糖尿病是多发病、常见病。1997年全世界患者已达1.3亿,预期到2025年将达3亿;我国1997年19省市20余万人普查结果表明,患病率为2.51%,糖耐量减低患病率为3.2%,预计今后将以每年100万的数量增加。,-患病率急剧增加,患病率急剧增加的原因,遗传

6、因素:中国人为好发人群,富裕国家华人在 10% 以上。“节约基因”学说,基因改变慢于环境因素的改变。 生活水平提高:膳食热量、蛋白质、脂肪来源从植物转向动物。,平均寿命延长: 老龄化,60岁以上者超过10,65岁以上者超过7。 医疗条件改善:对糖尿病的警惕性、 检测手段、发现率提高。,患病率急剧增加的原因,不健康不科学的生活模式: 对糖尿病的无知 热量摄取过多 体力活动减少,导致肥胖 心理应激增多,患病率急剧增加的原因,糖尿病的警示灯,有糖尿病 家族史,疾病和生活压力,不良的饮食及 生活习惯,肥胖,缺乏体力活动,年龄因素,既往有妊娠糖 尿病的妇女 曾经分娩过巨 大胎儿的妇女,27,糖尿病的危害

7、(二),神经系统,足,眼睛,肾脏,血管系统,心脏,脑血管,28,-并发症的危害,糖尿病的危害(二),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导致较高的致残、致死率。 以部分慢性并发症示例:,-并发症的危害,糖尿病患者大血管内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冠状动脉中破裂斑块,糖尿病眼底病变,正常眼底,眼底出血,糖尿病眼底病变,正常眼底,视网膜剥脱,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患者失去痛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肌肉萎缩,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面神经麻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动眼神经麻痹,治疗前,治疗后,糖尿病足,糖尿病与牙齿病变,糖尿病与皮肤大疱,糖尿病与痈,糖尿病合并肝脓肿,糖尿病合并 严重的高甘油三酯血症、皮肤脂肪瘤,-唯一指

8、标是血糖 -葡萄糖氧化酶法测静脉血糖 -折算系数: mg/dl = mmol/l18,糖尿病的诊断, 空腹血糖 6.1 6.17.0 7.0 (mmol/l) 和 和或 和或 餐后血糖 7.8 7.8-11.1 11.1 (mmol/l) 正常 糖耐量减低 糖尿病 OGTT 服糖后2小时7.8 7.811.1 11.1 血糖(mmol/l) 正常 糖耐量减低 糖尿病 ,糖尿病诊断标准 (WHO),糖尿病教育与心理治疗 饮食治疗 运动治疗 药物治疗 糖尿病监测,治疗糖尿病的五驾马车,46,治疗糖尿病的五驾马车,糖尿病监测的五项达标,-体重达标:减肥(臃肿的杀手) -血糖达标:降糖(甜蜜的杀手)

9、-血压达标:降压(无声的杀手) -血脂达标:调脂(油腻的杀手) -血粘达标:降粘(粘稠的杀手),血糖达标,理想 达标 空腹血糖(mmol/l) 110(6.1) 126(7.0) 餐后2小时血糖 140(7.8) 180(10.0) (mmol/l) 糖化血红蛋白(%) 6.5 7.5,血压达标,达 标 血压(mmHg): 36(0.9),糖尿病治疗学上的重大问题 -血糖控制与并发症,上世纪20年代初胰岛素问世,欢呼糖尿病治疗已彻底解决 40-50年代经胰岛素治疗的患者20-30年后出现多种糖尿病并发症 心血管、肾脏、神经、视网膜并发症的防治提上议事日程,加强血糖控制能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意见矛

10、盾 哈佛学派(含Joslin Clinic)支持严格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耶鲁学派认为血糖控制与并发症无关,双方皆同意需做前瞻性研究澄清这一问题,糖尿病治疗学上的重大问题 -血糖控制与并发症,一项重要的前瞻性研究-UKPDS,UKPDS血糖与并发症观察性研究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并发症的危险与患者的高血糖明显相关 与HbA1c正常者(6%)相比,血糖愈高并发症发生率愈高 不存在明显的发生并发症的血糖阈值,提示降低血糖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微血管病变与血糖升高的关系更为密切 大血管病变与血糖升高也有关,但还有其他致病因素,血糖亦起重要作用;卒中及心衰发生率与高血糖有关,但与高血压关系更密切,

11、一项重要的前瞻性研究-UKPDS,糖尿病可防可治,大量循证医学证据提示: -严格控制血糖能有效降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 -综合控制血压、血脂、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能有效防止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预防糖尿病的五个要点,对糖尿病无知: 多懂点儿 热量摄取过多: 少吃点儿 体力活动减少: 勤动点儿 心理应激增多: 放松点儿 必要的时候: 药用点儿,糖尿病误区,糖尿病认识误区 糖尿病治疗误区 糖尿病饮食误区,糖尿病认识误区,血糖偶尔高没关系,糖尿病是吃甜东西多造成的 偶尔高,没关系 尿糖阴性,没什么不舒服可以不治疗,糖尿病的起病特点:“秋后算帐” ,后果严重 糖尿病的治疗特点:有效性短期内不明显 糖尿病

12、的合并症和并发症特点,只看到血糖升高,其他危险视而不见,2型糖尿病是代谢综合征,除高血糖外,尚有高血压、血脂紊乱、高凝状态、肥胖、胰岛素血症等 早期综合干预2型糖尿病的多重危险因素可有效地预防和延缓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必须超越“以葡萄糖为中心”的传统观念,全面防治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注重空腹血糖,忽略餐后高血糖,餐后血糖高,又称葡萄糖耐量异常,是介于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之间的一个中间阶段 诊断标准为餐后2小时血糖值大于或等于7.8mmolL,但小于11.1mmolL。 此阶段是可逆的,可转化为糖尿病,也可转化为正常 定期进行餐后血糖监测,及早诊断并给予饮食调控,外加运动或必要的药物干预,使其不向糖

13、尿病的方向转变,糖尿病治疗误区,血糖已控制正常可以不吃药,不打针了,已经用药的糖尿病患者任意停用药物治疗,血糖将会很快回升。 多数中晚期的患者都必须长期服药或打针治疗。,任何药都空腹吃,磺脲类:如达美康、优降糖、美吡达、糖适平等。该类药物最佳服药时间为饭前分钟。 双胍类:如美迪康、格华止、迪化糖锭等。由于是酸性药物,可以刺激胃肠道,所以最好是饭后服用。 葡萄糖苷酶抑制,如拜糖苹、倍欣等,应在进餐时与第一口饭同时服下。,未坚持正规治疗,盲目求治带来恶果,糖尿病的人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治疗糖尿病的广告满天飞,还有少数穿着白大褂的“推销员”借讲课、咨询等活动,专挣糖尿病病人的钱。 有些患者存在侥幸心

14、理,乱投医、乱用药,以致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期,注重口服药物,不愿使用胰岛素,应用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是迫不得己的,所以一般不愿意使用胰岛素。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胰岛素是最接近生理、最有效、最少副作用的治疗手段 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药联合胰岛素早期治疗可更有效地控制血糖,延缓细胞衰竭,拒绝必要的胰岛素治疗,一打胰岛素,就得终生打了,这正好是把因果关系给搞错了,因为你需要终生打才打胰岛素的 不能说“上瘾”了,还是应该说你是应当打才打,不是打了就必须打,这个因果关系不要搞反。 口服药虽然对肝肾没有毒性,但是你肝肾已经不正常了,你就不能够很好的分解这个药,所以这个时候你要打胰岛素,糖尿病饮食治疗误区

15、,饮食疗法就是饥饿疗法,饥饿疗法会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对生活失去信心,不利于血糖的控制。 所以,应避免使用“饮食控制”一类的说法,这样容易使患者认为饮食疗法就是严格地限制食物摄入量,吃的越少越好。,粗粮含糖少,多吃无妨,膳食纤维,膳食纤维虽有降糖、降脂、通便的功效,对身体有益 但是多吃就有可能增加胃肠的负担,而影响营养素的吸收,长期会造成营养不良,而对身体不利。,只控制主食,副食可以多吃,肉、蛋、奶虽然含糖量不高,却富含蛋白质和脂肪,在体内可转变成葡萄糖,此过程在糖尿病患者尤为活跃,因此多食也会升高血糖。 坚果类(如花生、瓜子、开心果、核桃、杏仁等)含糖少,成为很多糖尿病患者的消遣食品,不加

16、限制地吃,但其含油脂高、热量大,这类食物也会导致脂肪储备,体重增加,而且也会转变成葡萄糖。,糖尿病专用食品不用控制,糖尿病专用食品不含糖,只含甜味剂食品,就可不加控制,其实这些食品都是粮食,与米饭、馒头一样,进入体内也会转化成糖分,而导致血糖升高。 科学看南瓜:日本北海道山村的发现南瓜升高血糖的能力较弱;碳水化合物含量4.5;大量果胶;过犹不及,喜欢喝稀饭,煮熟、煮烂的食品以及含水多的食物容易消化吸收,血糖升高的速度快,进食稀饭后血糖升高也快 米饭、馒头消化慢,血糖升高的速度也慢。所以血糖控制不好的糖尿病患者应改变多喝稀饭的习惯。,重视药物治疗,忽视饮食和运动,认为有病吃药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其他均无关紧要 糖尿病治疗五套马车的治疗原则,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