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教程教案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36627349 上传时间:2020-06-30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5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教程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社会心理学教程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社会心理学教程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社会心理学教程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社会心理学教程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教程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教程教案(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心理学,主讲人:刘志红,Social Psychology 2006,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的对象,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心理现象的科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与群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个体水平的研究 团体水平的研究 集合水平的研究,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的对象,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一、社会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对象、范围:普通心理学研究个体心理形成的一般形式、过程及一般规律;而社会心理学不仅研究个体在社会中的心理,也研究群体心理。 角度与侧重:普通心理学注重研

2、究一般形成过程、条件、机制;而社会心理学注重社会环境中的地位、角色和影响。 研究方法:普通心理学强调实验室法;社会心理学则根据具体情况使用多种研究方法。,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二、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的关系,对象、范围:社会学要研究社会生活中的全部事实及其本质、结构及各现象之间的关系;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人及群体在相互交往中产生的一些社会知觉、态度、情绪变化,仅是社会生活中的部分事实。 角度与侧重:社会学侧重宏观分析,探讨一个问题与社会制度、经济基础等的关系;而社会心理学侧重微观分析,注重一个问题与社会心理的关系。 研究方法:社会学侧重社会调查,而社会心理学有多种研究方法。,第二节 社

3、会心理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第三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客观性原则 统一性原则 教育性原则,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1.档案法 档案法是根据一定目的,收集大量现存资料,通过分析,找出社会心理现象的规律的方法。 优点: 不引人注目、非觉察的、非反应性的,排除了特殊反应 研究一段时间内的一种社会心理趋势、特点 缺点: 不易得到档案,也易受档案编著者等因素的限制 量大、耗时 有赖于分析者的抽样方法及概括与分析能力 不能排除社会现象的多因性,不够准确客观,第三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2.调查法,调查法是通过个别谈话、座谈、问卷等形式,了解个人各种情况的方法。 优点

4、: 能获得第一手生动的材料 手续简练,可在不同时间对同质被试重复使用 可获得数据与某些假设的验证 缺点: 必须有被调查者的配合 被试必须有自我意识、口头或(和)书面表达能力 在必须选择典型代表做被试时,往往会受条件限制,第三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3.观察法 观察法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动态现象进行长时间的深入细致的现场观察了解的方法。,优点: 了解有深度、细腻,能及时发现变化 外显行为的观察,能避免被试不善表达而造成的误差 长时间生活在被试中,能克服被试人为的紧张情绪 能直接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缺点: 要等待现象自发出现,不能主动引起,花费时间精力 不易全面把握各种因素,第三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

5、究方法,4.现场实验法 现场实验法是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实验研究。,优点: 所要考查的现象不用期待,缩短研究周期 环境真实,被试不易觉察,心理、行为自然, 因果关系清晰明了 缺点: 选题与设计难度大,若时间长,则易受无关变 量影响 自变量有时不能引起反应 受外部条件的限制,第三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5.模拟实验法和标准实验室实验法 模拟实验法是仿照社会情况,设立类似环境,考察被试在其中引起的心理或行为变化,并研究其规律性的方法。 标准实验室实验是在实验室环境中对一种社会心理或社会行为进行分解的更有控制的研究。,优点: 把复杂的环境移植到实验场所,研究便利 实验可以重复 可控制环境,操纵

6、自变量 可重复实验,检验假设成为可能 缺点: 人为环境中,会影响实验的真实性 分离变量,所得结果不一定能在社会现实中推论,第三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刺激反应理论 人的大部分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认为一种刺激引起的某种反应受到强化时,就建立一个联结。复杂行为就是一系列简单行为的联合。,第四节 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1.模仿理论(N.Miller & T.Dollard),人类特别是儿童的社会行为,不论是遵守纪律还是遵守社会准则的行为,都是模仿习得的,而模仿本身就是学习来的。,第四节 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2.社会学习论(A.Bandura & R.Walters),人的一切社会行为包括社会

7、定向、言行一致、抗拒诱惑等都是在观察学习中得到的。观察学习中包含模仿。,第四节 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3.社会交换论(G.Homans),从经济学的概念解释社会行为有赖于相互强化而得到持续的理论。人的行为类似于物质的交换,人的行为带给对方的好处,使对方产生互惠行为,或产生相互的好处,使得社会发展。,第四节 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二、角色理论(G.Mead & C.Cooley),角色理论是按人们所处的社会地位、身份去解释个人或群体的行为,是带有社会学性质的独特理论。,第四节 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角色理论中的相关概念,角色期望:周围人依据某人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角色,对其社会行为产生的要求和期

8、望。 镜象自我:从他人的表情和态度中看到的自我。 角色获得:能够按照社会期望形成自我并在这个框架中行动。 角色间冲突:个体不同角色之间互不相容时产生的冲突。 角色内冲突:同一种角色内由于不同的角色期望而产生的冲突。,第四节 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三、认知理论,认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不是对外界刺激孤立的反应,也不是反射弧的机械组合,它是通过心理活动的整合决定行为的。,第四节 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1.认知失调说 (L.Festinger),人的行为总是基于一定的认知和信息,当脑中同时出现两种相反认知和信息时就会发生不愉快,就会激发人去解除这种不协调。,第四节 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2.归因理论(

9、F.Heider),人的行为都是有原因的,而且人对自己和别人的行为都要找原因,不是把原因归于自己的本性,就是把原困归于环境,或二者兼有。 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即把他人的行为或自己的行为的原因加以解释或推论的过程。 归因理论家发现,当一种行为有希望获得成绩时,往往归因于自己,否则归于环境,而旁观者正好相反。,第四节 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归因理论,内 因:人格、品质、动机、情绪、态度、能力、努力等个人所具备的因素。 外 因:周围环境、他人、规则、奖惩、工作的特殊性与难度、运气等。 稳定性:原因是不是行动者比较持久的特征。,第四节 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第四节 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ASCH的实验研究,向两组被试介绍某人的情况: 第一组:聪明、熟练、勤勉、热情、坚定、讲实际、谨慎 第二组:聪明、熟练、勤勉、冷淡、坚定、讲实际、谨慎 让被试判断此人是否慷慨、幽默,结果如下:,第四节 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思考题,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是什么? 社会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有何关系? 简评社会学习论与角色理论。 简评归因理论。,思考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