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战略)坚定信心顺势勇为调整优化转型升级确保集团公司持续稳步发展.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6626526 上传时间:2020-06-30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战略)坚定信心顺势勇为调整优化转型升级确保集团公司持续稳步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发展战略)坚定信心顺势勇为调整优化转型升级确保集团公司持续稳步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发展战略)坚定信心顺势勇为调整优化转型升级确保集团公司持续稳步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发展战略)坚定信心顺势勇为调整优化转型升级确保集团公司持续稳步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发展战略)坚定信心顺势勇为调整优化转型升级确保集团公司持续稳步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展战略)坚定信心顺势勇为调整优化转型升级确保集团公司持续稳步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战略)坚定信心顺势勇为调整优化转型升级确保集团公司持续稳步发展.(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发展战略)坚定信心顺势勇为调整优化转型升级确保集团公司持续稳步发展坚定信心顺势勇为调整优化转型升级确保集团公司持续稳步发展在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公司2009年工作会议上的报告(2009年2月11日)范集湘同志们:集团公司2009年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总结集团公司2008年工作,部署2009年的主要工作,进一步解放思想,变革创新,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同舟共济,自强不息,调整优化上水平,坚定不移地推进集团公司持续稳步发展,加快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质量效益型大型跨国企业集团。一、2008年集

2、团公司改革发展主要情况2008年在集团公司的发展进程中是很不寻常的一年。集团公司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的严峻形势,在遭受严重的特大地震灾害的情况下,坚决贯彻落实国资委的一系列工作部署,理性应对外部冲击、内在压力,一手抓抗震救灾,一手抓生产经营,负重自强,努力奋进,总体上保持了平稳发展的态势。(一)生产经营平稳较快发展,经营业绩再上新台阶营业收入稳步增长。实现营业收入601.31亿元,同比增长19.3。总资产达到733.72亿元,同比增长44.93%。新签合同总额965.8亿元,同比增长56.5。累计合同存量1455亿元,其中国内存量883亿,国外存量572亿元。经济效益相对提高。实现利润总额

3、16.1亿元,在受到地震灾害损失影响的情况下基本与去年持平。营业收入利润率2.67%。成本费用利润率2.76。净资产收益率13.81%。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127.91%。全员劳动生产率48.21万元/人年,同比增长22.92,在岗员工人均工资33481.08元,同比增长14.97。子公司、控股公司为集团的持续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从综合业绩预考核情况看,综合考核业绩前五名的子公司为:水电七局有限公司、水电十四局有限公司、水电四局有限公司、水电十三局有限公司、水电五局有限公司。营业收入排名前五位的依次为国际公司、水电七局有限公司、水电八局有限公司、水电十四局有限公司、水电四局有限公司;盈利排名前五

4、位的依次为国际公司、水电七局有限公司、水电四局有限公司、水电十四局有限公司、水电八局有限公司;安全生产考核排名前五位的依次为水电十四局有限公司、水电八局有限公司、水电六局有限公司、水电四局有限公司、水电七局有限公司;市场营销签约额排名前五位的依次为水电八局有限公司、水电四局有限公司、水电十四局有限公司、水电七局有限公司、水电三局有限公司。10家控股公司,盈利排名前三位的依次为国际公司、路桥公司、租赁公司。国际公司、水电七局有限公司盈利水平大幅提升,两家企业利润额占集团利润总额的57%,贡献突出。党风及廉洁从业考核排名前五位的依次为四川电力开发公司、水电十一局有限公司、水电五局有限公司、水电七局

5、有限公司、水电十三局有限公司。(二)经受特大地震灾害的重大考验,抗震救灾及灾后恢复重建取得阶段性成果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集团公司遭受了重大人员生命和财产损失,是受灾严重的中央企业之一。震灾造成144人死亡,大量房屋倒塌、受损,近13000人无家可归。集团公司在川子公司损失尤为严重,位于震区的在建项目工程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和影响,经确认的地震专项资产损失达13.7亿元。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灾难,集团公司积极组织,聚集团之力、全力以赴抗震救灾。集团领导亲赴一线指挥,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生命,从垮塌楼房和废墟中抢救出38人。全集团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累计向灾区捐款捐物达520

6、0余万元。同时积极履行中央企业为国分忧、为民解难、为社会担责的社会责任,大力支援地方救灾,参与灾区的清墟救人、道路抢修、水库排险、医疗卫生防疫等各方面的抗震救灾工作。特别是在打通茂县至汶川等三条“生命通道”和保障紫坪铺、太平驿水电站大坝安全等抢险任务中,不怕牺牲,顽强拼搏,圆满完成任务,得到了温家宝总理、国务院国资委领导的充分肯定以及灾区地方政府和人民的赞誉。经过顽强奋战,集团公司的抗震救灾工作取得了重大胜利,被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授予“抗震救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水电十局医院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荣誉称号。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国资委有关灾后恢复重建的重大部署,集

7、团公司及时成立了恢复重建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根据统筹规划、科学合理、分步实施的原则制定了灾后恢复重建方案。受灾子企业积极组织,狠抓落实,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水电十局在都江堰灾区已完成四万多平方米的过渡性房屋建筑,共安置4000多户受灾职工,过渡区成为都江堰灾区的和谐示范小区。水电十局医院的重建工作在国资委的关心支持和中国建材集团的援建下已经顺利完成,于11月12日恢复营运。各受灾企业的生产经营得到较快恢复,生产经营已正常进行。(三)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集团风险管控能力进一步提升针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的影响,集团公司及时提出并大力实施“三控三强一确保”的综

8、合性风险防控措施。即“严控资产负债率上升,严控规模超能力无效增长,严控现金流异常现象;强化集团风险管控,强化精益化项目管理,强化非水利水电基础设施项目承包业务的市场营销,努力勇抓机遇、扩展市场需求及发展空间;确保集团持续稳步发展。”一是加强了对国际经营风险的系统性防范。集团公司成立了国际业务应对金融危机领导小组,启动了应急预案。认真排查国外项目风险源,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加大资金集中力度,严防资金断链,规避外币贬值造成的汇率风险。调整国际经营策略和市场布局,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二是加强了经营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在巩固水利水电建筑核心主业及行业领先地位的基础上,加大力度全方位开拓非水电基础设施承包

9、市场,加快培育集团新的经济增长点,保证集团在高风险期转移固定成本、转移富余产能、对冲风险损失。三是加强了在建项目的精益化管理。把对在建项目的履约管理与项目的精益管理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激励与约束机制,防控项目经营风险。四是加强了财务资金风险管控。将应收款项周转率、主营业务资金回收率作为子公司负责人业绩考核基本指标,加大考核力度,确保资金链安全。提高资金集中管理水平,强化融资及负债管控,对于负债水平较高、自有资金不足的子公司严格控制其融资规模及经营规模。加大预算控制力度,严控预算外开支,坚决扼制预算外高负债、高风险规模扩张。大力开展增收节支,压缩成本费用,严控非生产性支出。五是加强了投资管理

10、。优化投资结构,合理安排资本性支出规模与结构,严控投资总量规模,严控新投资项目,坚决不投资不符合主业方向、还本时间长、利润不高的项目,严控办公楼等非直接经营性资产的投资。加快在建的投资项目建设步伐,加强对已投产项目的管理,有效降低运行成本,提高投资收益。(四)继续推进国际业务优先发展战略,国际经营取得显著成绩强化国际经营战略管控,加强制度建设和支持体系建设,国际经营战略引领作用进一步发挥。集团公司不断加强对国际经营的领导,国际经营的管理制度体系和支持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强化,组织架构、运作模式、经济关系、管控方式进一步科学、清晰。集团海外事业部/国际公司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的国际业务发展战略,引

11、领子公司做强做大国际业务,在充分发挥集团化的引领管控作用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各子公司加强领导力量,加大国际资源的配置,更加注重国际项目的经营管理,国际项目执行能力有较大提升。国际经营成绩显著,集团品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经济贡献率进一步提升。国际经营实现营业收入146.57亿元,约占集团总收入的24%。实现利润9.71亿元,占集团利润总额的60.31%。新中标合同额299.3亿元,约占总中标额的31。国际业务营业收入排名前五位的是:水电十三局有限公司、水电七局有限公司、水电五局有限公司、水电二局有限公司、水电四局有限公司。国际市场中标额排名前五位的是:水电十三局有限公司、水电八局有限公司、水电五

12、局有限公司、水电三局有限公司、水电十局有限公司。市场区域和领域进一步拓展,目前在42个国家有在建项目168个。集团公司在全球最大225家国际承包商中的排名升至50位,中国水电集团在国际上作为中国水电建设行业的一流品牌和行业代表的形象得到进一步彰显,对支持国家对外交往发挥了积极作用。(五)水电施工行业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非水电建筑业务实现战略性重大突破进一步巩固了水电建筑传统主业市场的龙头地位。各子公司积极开拓水电市场,实现了年度计划目标。国内水电建筑业营业收入327.81亿元,占总营业额的54.5。国内水电工程新签合同额338.8亿无,占总签约额的35。年实现水电装机112448万千瓦,再创历

13、史新高,使集团承建的水电装机总容量突破1亿千瓦。集团公司获得了“电力行业首批AAA级信用企业”、“2008年度最具社会责任感企业”等荣誉称号。工程承包业务结构战略调整成效显著。集团建筑业务的经营结构已初步呈现国内水电、国内非水电、国际业务“三足鼎立”的新格局,扩大了集团未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空间。集团公司按照“大集团、大土木、大市场”的战略思路,坚定不移地推进非水电建筑主业发展战略,在战略导向、经营业绩考核、内部产业分工、管理模式转型上采取强势引领措施,领导推动子企业大力开拓铁路、公路等非水电主业市场。各子公司普遍成立了基础设施事业部,合理配置资源,充分发挥整体资源优势,聚集团合力,全力打造国

14、内非水电建筑业务集团品牌。2008年,国内非水电建筑中标合同额达到327.7亿元,同比增长264.6%,占集团总签约额的34。实现国内非水电收入126.93亿元,创历史新高。集团基础设施事业部强化管理职能,积极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为集团非水电经营业务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非水电营业收入排名前五位的是:水电八局有限公司、水电十二局有限公司、水电七局有限公司、水电十四局有限公司、水电十三局有限公司。非水电中标额排名前五位的是:水电四局有限公司、水电十四局有限公司、水电十三局有限公司、水电八局有限公司、水电七局有限公司。铁路建筑市场开拓取得重大成果。年初中标了142.73亿元的举世瞩目的京沪高速铁路第

15、三标,这在集团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历史性的里程碑意义。12月中标贵广铁路两个标段,中标额44.53亿元,在建铁路施工合同超过200亿元,迈出了集团持续拓展铁路建筑业务的可喜一步。京沪高速铁路项目部和各参建子企业面对京沪高铁技术标准高、工期紧、施工难度大、外部干扰多,挑战严峻的形势,虚心学习、求真务实,主动与铁路建设市场进行适应性、开放性、全面性的强力对接,全力打造“中国水电铁建”品牌,积极推行标准化管理,狠抓工程质量、安全环保、生产进度、推动了各项工作有序整体推进,超额完成了年度计划,质量、安全总体受控,得到了业主等相关方的认同。在2008年度铁路建设施工单位信用评价中,集团公司与全线9家铁路主

16、力施工单位同场竞技排名第五,在铁路外单位中名列第一,成绩来之不易,难能可贵,为集团赢得良好的声誉。在大力发展建筑承包业务的同时,投资开发与经营等其他业务也取得新进展。集团四川电力公司等能源投资企业,积极应对地震灾害和一度从紧的贷币政策的影响,创造条件,克服困难,努力推进投资项目的建设。电力投资在建项目总装机容量667万千瓦,权益装机402万千瓦,已完成和投产电力项目权益装机146万千瓦,全年实现发电销售收入11亿元,业绩良好。房地产新开工面积18.65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1.2万平方米,“中国水电地产”品牌建设已进入正常发展阶段。武邵高速公路BOT项目及邛崃至名山高速公路BOT项目等按计划全面建设推进,邛名公路BOT项目受到四川省政府好评。港航业务依托天津滨海新区大开发契机,向国内国外港口航道、疏浚吹填业务拓展开局良好。租赁业务在发展中调整、创新、拓展,经营质量效益有新的提升。(六)加强集团战略管控,企业经营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