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 (2)ppt课件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36537728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2.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 (2)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 (2)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 (2)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 (2)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 (2)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 (2)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 (2)ppt课件(8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Epidemiology of Public Health Emergency,第十四章,突发灾害和事故不仅导致大量死亡,还引起社会动荡、传染病爆发和饥荒,既影响人类的健康,又妨碍人类的幸福。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资源的逐步耗竭,突发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强度进一步增加,其危害日显突出。 当前,许多国家已将突发事件列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加强突发事件流行病学以成了当务之急。,引 言,引 言,急风骤雨乱群山 四海归一自凛然 天灾人祸何所惧 沉着应对若等闲,引 言,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调查方法 第三节 应急反应机制,目 录,第一节 概 述,突发事件的定义 突发事件的

2、分类 流行病学研究的意义和重要性,突发事件 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一、 定义,第一节 概 述,突发事件的主要特征,时间分布各异 地点分布各异 影响各个人群 造成心灵创伤 影响多个方面 存在后期效应 发生难以预测 具有相对性,第一节 概 述,突发事件的分期,间期 前期 打击期 处理期 恢复期,第一节 概 述,间 期,定义 指突发事件发生前的平常期 措施 制定预案 建立健全各种突发事件的预防策略和措施 建立与维护预警系统和紧急处理系统 训练救援人员,第一节 概 述,定义 指事件的作用和危

3、害期 措施 疏散可能受到影响的居民 保护即将受波及的设施 动员紧急救援人员待命 实施发布预警消息 协助群众作好应对准备,第一节 概 述,前 期,定义 指事件的酝酿期和前兆期 特点 不同性质的突发事件,打击期长短不一 地震和建筑物爆炸可能只有数秒 旋风和球场暴乱最长会持续几个小时 传染病爆发和洪涝灾害则能连续达数月之久,第一节 概 述,打 击 期,处 理 期,定义 指灾害救援或爆发控制期。 主要任务 救治伤病人员,展开紧急公共卫生监测,预防或处理次生灾害 封锁疫源地,对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和场所进行消毒,紧急展开疫苗接种和个人防护 调查事故原因,终止危害的扩大,清除环境中残存的隐患,稳定社会情绪等,

4、第一节 概 述,恢 复 期,定义 指事件平息期 工作重点 搞好受害人群躯体伤害的康复工作,评估受害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 针对可能产生的“创伤后应激障碍”进行预防和处理 修建和复原卫生设施,提供正常的卫生医疗服务,第一节 概 述,二、突发事件的分类,自然灾害 (natural disaster) 人为事故 (accident) 疾病暴发 (outbreak),第一节 概 述,自然灾害(natural disaster),气象灾害 暴风、暴雨、暴雪、雷电、干旱、热浪、寒潮等 海洋灾害 风暴潮、海啸、赤潮、海冰和海水回灌等 洪水灾害 洪涝灾害、江河泛滥等 地质灾害 火山、滑坡、崩塌、地裂缝、泥石流等,

5、第一节 概 述,地震灾害 天然地震、人工地震 农业生物灾害 农业虫害、农田杂草、农田鼠害等 森林灾害 森林火灾、树木病虫害、乱砍滥伐 宇宙灾害 陨石撞击、强紫外线、黑子、强烈的潮汐等,第一节 概 述,人为事故(accident),战争和暴力 大规模战争、小规模武装冲突、群体斗殴 恐怖活动 核恐怖、化学恐怖、生物恐怖 重大交通事故 列车相撞或出轨、机动车连续追尾、海难、飞机失事、断桥、道路塌陷等 人为火灾 住宅区火灾、厂房火灾、公共场所火灾、校园火灾、人为造成的森林火灾等,第一节 概 述,意外爆炸 压力容器爆炸、瓦斯爆炸、厂房爆炸等 群体中毒 食物中毒、职业中毒、药物中毒、有毒气体中毒、有机溶剂

6、中毒等 化学事故 毒气泄露、毒液溢出和毒物散失等 放射事故 放射物质丢失和核电站事故等 其他 群体工伤、军事事故、医药事故、探险遇难等,第一节 概 述,疾病暴发(outbreak),肠道传染病 霍乱、甲型肝炎、戊型肝炎、细菌性痢疾、伤寒、感染性腹泻 呼吸道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麻疹、白喉、猩红热、肺结核等,第一节 概 述,虫媒传染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疟疾、急性血吸虫病等 自然疫源性疾病 鼠疫、肾综合征出血热、炭疽和钩端螺旋体病等 性传播疾病 艾滋病、梅毒、淋病、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等,第一节 概 述,三、流行病学研究的意义和重要性,突发事件的危害 流行病学

7、研究的意义和重要性,第一节 概 述,突发事件的危害,大量的人员伤亡 社会多方面影响 特殊人群的伤害 经济的影响 心理伤害 环境的危害,第一节 概 述,流行病学研究的意义和重要性,有助于全面了解各类突发事件发生状况,评价流行形势,深入认识其危害性 有助于宏观地把握突发事件流行特征,提供预防和应对科学依据,第一节 概 述,有助于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预防策略、援救措施和应对预案,提高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理能力 有助于动态观察各个地区发生频率和处理情况,评价防治水平,第一节 概 述,第二节 调查方法,暴发调查 灾害和事故调查方法 突发事件调查实例,一、暴发调查,疾病暴发通常起初原因不明且发

8、展迅速,欲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需要获得及时、真实和足够的资料。 全面、深入的爆发调查是整个工作的关键。,第二节 突发事件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一般程序和步骤,第二节 突发事件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暴发的核实,确认暴发终止,确认暴发,暴发的核实,尽快多渠道收集信息并进行比较 及时向发病单位的有关人员详细了解情况 公共卫生医师进行快速的现场访问,根据临床特征,结合实验室证据判断暴发信息的确凿性,接到暴发信息后,必须仔细核查信息的真实性,排除疫情被人为地夸大和缩小,第二节 突发事件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准备和组织,区域的确定和划分 人员的选择 统一领导指令 物资筹备与后勤供应 实验室支持,第二节 突发事件流行病学

9、调查方法,安全预防 病例发现 采集标本 个案(例)调查 探索传染源和传播途径,现场调查,第二节 突发事件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资料整理,描述疾病过程,计算症状、体征频率、疾病轻重型的比例、后遗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计算罹患率,描述三间分布,绘制发病曲线。 计算人群感染率、隐性和显性感染所占的比重,评价危险人群的免疫水平,第二节 突发事件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确认暴发终止,人与人直接传播的疾病 病原携带者全部治愈,度过一个最长潜伏期后,没有新病例发生,就可宣告暴发终止 共同来源的疾病 污染源得到有效控制,病例不再增多,则认为暴发终止 节肢动物传播的疾病 经过昆虫媒介的潜伏期和人类潜伏期总和后,无病例发生,

10、表明暴发终止,第二节 突发事件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文字总结,调查结束后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调查者应尽快将调查过程整理成书面材料,记录好暴发经过,调查步骤和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及其效果,并分析此次调查的得失。 最后将材料报上级机关存档备案,或著文发表供后人借鉴。,第二节 突发事件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暴发调查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必须同步进行暴发控制 运用法律武器,获得法律支持,并接受法律制约和限制 讲究工作方法,争取各部门协作,获得群众支持 不断向上级卫生行政和业务部门汇报疫情,统一指挥或调整调查策略和控制措施,第二节 突发事件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二、灾害和事故调查方法,暴发调查重点 去寻找原因 灾害和事

11、故调查重点 及时、准确地评估事件的危害和卫生需求,第二节 突发事件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快速侦察 卫生需求评估 深入调查,突发事件调查,尤其是灾难和大型人为事故的调查,三个步骤,第二节 突发事件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快速侦察,接到突发事件的消息后,卫生工作者第一步工作是对事发地区进行快速的侦察以核实其真实性,立即获得初步印象,做出第一个判断和决定。 快速侦察方式 侦察卫星发回图像 架机飞临事发地区的领空 驱车或步行进入事发现场等,第二节 突发事件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卫生需求评估,主要目的 确定受害人群的多少 预计所需投入人力财力数量 考察可能存在的继发性危险和次生灾害 向外部救援力量和国际救援组织提供有

12、关事件的实际情况,使他们做出适当反应 为国内外宣传媒体提供客观事实,避免不必要恐慌,第二节 突发事件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调查内容 事件信息 事发地区的面积,估计受影响的人口数及所处的位置 交通及通讯系统的受损情况 饮用水,储存食品、环境卫生设施及宿营设施等生活必需品的备用情况 死亡和失踪人数,需要急诊治疗的人数,第二节 突发事件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当地医院及其它卫生设施遭受损害的情况,它们能够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能力及对药品设备及工作人员的具体需求 人口是否有流动和迁徙,迁徙人口的数量、目的地 社会影响和反应,公众的情绪和要求 存在传染病(及食物中毒)的流行或流行的危险?,第二节 突发事件流行病学调

13、查方法,背景信息 事发地区的行政区划分,人口的构成特点 主要的交通路线、现用机场、车站和港口的位置,以及地形情况 卫生设施分布情况及所提供的卫生服务 关键机构 银行、国库、药房、自来水厂等位置 气候和自然环境特点,第二节 突发事件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信息收集途径,空中观察 营救工作者报告 宣传媒体的报道 常设监测机构的报道 实地考察,第二节 突发事件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深入调查,发病率、死亡率、受伤比例和居民的营养状况等 调查事发地区卫生设施及机关公共设施损害情况 调查结果指导卫生部门援助计划和行政部门重建计划,第二节 突发事件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建立流行病学调查项目,调查事件的远期效应,为今后的干

14、预措施提供宝贵资料 卫生部门协助公安等部门查明人为事故原因 气象学家、地质学家等专家分析自然灾害成灾机制,第二节 突发事件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三、突发事件调查实例,上海市甲型病毒性肝炎 爆发调查,第二节 突发事件流行病学调查方法,1988年1月上海市突然发生大批症状相似病人 起病急骤,先有发热、乏力,继而有纳差、恶性、呕吐、腹胀,第二节 突发事件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如何边紧急应对处置边开展调查? 查明病因?,核实疫情和病原鉴定,1月19日报告134例,于18日相比( 73例)增加83.6%;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73.5% 病房和门诊肝炎病人数明显 1月23日,报告1441例新发病例,是流行高峰日

15、发病例数的4倍 92.4%的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大于1000 U 3029名患者中,95.5%抗HAV-IgM阳性,发病一周后甲肝抗原检出率为68.2%,第二节 突发事件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上海市1988年13月急性肝炎发病动态曲线图,第二节 突发事件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原因分析和成因调查,流行特征调查 空间分布调查 时间分布调查 人间分布调查,第二节 突发事件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暴发原因分析 水源因素调查 食源因素调查,第二节 突发事件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成因调查 毛蚶来源调查 污染原因调查,第二节 突发事件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死亡统计和远期观察,病死率为0.015%,国外报道 主要死于并发症或合并症,

16、其中1/3死亡时合并慢性乙型肝炎 对1075例确诊病例进行5年随访,证明甲肝预后良好,无远期后遗症,第二节 突发事件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卫生服务利用评估,了解暴发期间甲肝病人的卫生服务利用情况评价各级医疗机构的应急反应能力 抽样调查666名甲肝病人对门诊、隔离和康复等卫生服务的利用 结果暴露了卫生服务资源相对匮乏和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第二节 突发事件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第三节 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机制,突发事件的应急准备 突发事件的处理措施,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反应机制应 遵循的四条原则:,中央统一指挥,地方分级负责; 依法规范管理,保证快速反应; 完善监测体系,提高预警能力; 改善基础条件,保障持续运行。,第三节 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机制,一、突发事件的应急准备,一个长期发展活动的计划,其目的是增强国家和地区的抵抗力、接受力和恢复能力,用以有效地预防、处理各种突发事件,便于受害地区从突发事件中得到有序地过渡,恢复到持续发展。,第三节 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机制,工作内容,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