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名词解释[文档整理]

上传人:粗**** 文档编号:136507168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9.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戏剧名词解释[文档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戏剧名词解释[文档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戏剧名词解释[文档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戏剧名词解释[文档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戏剧名词解释[文档整理](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词解释 1 三一律 三一律 是古典主义戏剧的艺术法则,要求戏剧创作在时间、地点 和情节三者之间保持一致性,即要求一出戏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一天(一昼夜) 之内,地点在一个场景,情节服从于一个主题。莫里哀的喜剧伪君子就是按 三一律 写成的,全剧五幕, 单线发展,情节发生在一个地点, 即奥尔恭的家里; 所描写的全部事件都在一昼夜之内发生;主题集中在揭露答尔丢失的伪善面目这 一点上。古典主义戏剧艺术的实践表明,三一律 在政治上符合君主专制政体的 要求,在艺术上既体现了时间和空间方面高度简练、紧凑、集中等优点,但又存 在人物性格单一化、类型化,戏剧结构上绝对化、程式化等弱点,最终束缚了戏 剧艺术的发展

2、,为后人所摒弃。 2 潜台词在剧中有些意思是不能用语言传达的,或者尽管可以用语言传达但 不如将其放在“尽在不言中”更好,这就出现了短暂的停顿,以达到此时无声胜 有声的境界。如果要使这一层意思表现在语言中,这语言就叫“潜台词” 3 规定情境“规定情境”是演员表演艺术中的术语。演员扮演角色,需要对 所扮演的人物进行体验与表现,概括地说,乃是对情境中的人物进行体验与表 现。 4 高潮从剧本结构看,高潮是戏剧性最突出、矛盾冲突最激烈的那一刻,是 水到沸点化为气,物至极热放白光的时候。高潮是戏剧精神内涵最闪光的地方, 是揭示主题最有力量的场面。另有值得注意的地方,一出戏的高潮还有主、次、 大、小之别。在

3、迂回曲折的情节线上,除了最后、最大、的高潮之外,在开端、 发展的阶段中, 也有各式各样的小高潮, 正是这些局部的片断高潮, 造成情节的 起伏跌宕,并酿成最后最大的高潮,把观众的紧张心情推到顶点 5.情节最能打动人心的两个地方是什么(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指出:“悲剧中最能打动人心的成分是属于情节的部 分,即突转和发现。”所谓突转,是指行动的方向转至相反的方向,说得通俗些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转机”、“危机”,用两个成语来说,即“柳暗花明” “飞来横祸”,这部分往往是戏剧曲折性的来源,也是观众备受期待的部分。所 谓“发现”,则是指从不知到知的转变,最佳的发现与突转同时发生,往往经过

4、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自然而然水到渠成这样一个过程,这也说明了一个问 题,不论“突转”还是“发现”,其动力应该是来自戏剧自身冲突的张力,而不 是偶然的、外来的一种“推助” 6 集聚型和铺展型戏剧结构的特征 (1)集聚型结构是遵守着古典主义“三一律”理论对时间、地点、行动三者完 整划一的要求, 把全部剧情集聚在演出所限的时、空之内来表现。 其特征主要有 三:情节展开较晚,从临近高潮处写起;时空、人物严格且选择集中;节 奏紧凑、冲突明显、线索单一。 (2)铺展型的结构,就是把戏剧的情节一段一段铺展开来,有头有尾的将其呈 现在舞台上。 其特征也可概括为三点: 时空、人物不集中; 有平行或副情节; 戏剧效果

5、是逐渐累积起来的 7 行当中国戏曲关于演员专业技能的分类,也是所扮演角色的性别、年龄、 身份、性情及其审美特性的分类。 习惯上,人们把戏曲行当分为生、 旦、净、末、 丑五大类 8 程式化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戏曲模式所在,指演员表演不直接模仿生活, 而是把写意化的不变与创造性的变有机结合起来所形成的规范。为所有演員遵 循,也为觀眾所接受、熟悉 9 梅兰芳( 1894-1961) 梅兰芳的艺术成就成为了中国戏曲艺术体系的代表和标志。他在唱、念、做、舞、 化妆、服饰等方面进行创新,使中国古老戏曲在歌、舞、剧三结合形成了梅派艺 术独创风格。把青衣、花旦、闺门旦、贴旦、刀马旦等旦角各行的唱腔和表演艺 术全

6、面地, 有机地结合起来。 创造了花旦这一新的行当, 大大丰富了旦角唱腔的 优美旋律,形成一个具有独特风采的艺术流派,世称梅派。他与程砚秋、尚小云、 荀慧生并称“四大名旦”。 10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1898 年与聂米罗维奇 -丹钦科创立莫斯科艺术剧院,他们联合执导的契诃夫名剧 海鸥获得轰动性成功,标志着一个新的现实主义戏剧流派的诞生。1922 1924 年他写作了自传我的艺术生活,首次对自己的戏剧体系作了理论与实 践相结合的研讨。 1928 年 10 月心脏病突发之后,全力投入戏剧实验教学与理论 总结工作,写出了演员自我修养,并以“形体动作方法”丰富了以内心体验 为核心的戏剧体系。 最终成了世

7、界一大戏剧体系的奠基人。以“体验基础上的再 体现”为基本内容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是俄国现实主义戏剧体系的主要代 表,这一体系对包括现代中国戏剧艺术在内的20 世纪世界现实主义戏剧运动产 生了很大的影响 11 贝托尔特布莱希特 (1898-1956) 布莱希特戏剧是 20 世纪德国戏剧的一个重要学派,他对世界戏剧发生着很大影 响。 这个学派在它的形成过程中, 一方面继承和革新欧洲及德国的现实主义传统, 另一方面借鉴东方文化, 尤其是日本古典戏剧和中国戏曲。他要求建立一种适合 反应 20 世纪人类生活特点的新型戏剧,即史诗戏剧 ,这种戏剧以辩证唯物主义和 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认识生活、反映生活,突

8、破了“三一律”编剧法,采用自由 舒展的戏剧结构形式, 多侧面地展现生活宽广多彩的内容,让读者通过众多的人 物场景,看见生活的真实面貌和它的复杂性、矛盾性,促使人们思考,激发人们 变革社会的热情。布莱希特演剧方法推祟“间离方法”,又称“陌生化方法”, 是他提出的一个新的美学概念, 又是一种新的演剧理论和方法。 它的基本含义是 利用艺术方法把平常的事物变得不平常,揭示事物的因果关系, 暴露事物的矛盾 性质,使人们认识改变现实的可能性。但就表演方法而言,“间离方法”要求 演员与角色保持一定的距离, 不要把二者融合为一, 演员要高于角色、 驾驭角色、 表演角色。 12 舞台调度排戏的时候,导演会根据构

9、思,对每个演员在舞台上的位置及 其相互关系, 提出明确要求, 这就是舞台调度。 它是导演把各种戏剧动作及环境 因素,按照一定的审美原则组合起来,表现二度创作的利益构思, 塑造舞台形象 的艺术创作活动。 按照戏剧舞台的特点和导演的构思要求,以剧本为基础确定演 员与布景间最佳的空间组合和动作方式,使表演具有统一性和完整性 13 贯穿动作戏剧表演技法。苏联戏剧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提出的表演艺 术术语。系指演员为了表达戏剧作品的主题思想,根据自己扮演的角色的生活目 标来确定戏剧行动的意图和愿望,并使这种动作意向贯穿于全剧的始终。贯穿动 作是体验派演员创造角色的主要方法之一,也是完成全剧最高任务的基本手

10、段。 (戏剧最高任务在行动上的具体落实,是一连串表达演出共同目标的一系列动作 的总和,它把一切元素串联起来导向最高任务) 14 最高任务导演在排戏过程中常用一句话或一个短语对剧本矛盾冲突的一 个概括,既是人物活动发展的方向,又是剧情发展的总纲。 15 第四堵墙在镜框式舞台上,通过人们的想象位于舞台台口的一道实际并 不存在的“墙”。它是由对舞台 “三向度”空间实体联想而产生、 并与布景的“三 面墙”相联系而言的。 它的作用是试图将演员与观众分开,使演员忘记观众的存 在。 (现实主义戏剧的核心概念,在镜框式舞台流行之后,舞台的三面从左、 后、右都是封闭起来的, 面向观众的一面虽然开放, 但却被认为是一堵无形透明 的墙,把观众与舞台隔绝,为其创造一个现实主义的幻象。) 16 圆形人物 _丰满立体感强 ,有一稳定的性格轴心 ,同时呈现不同性格侧面多方 面多层次 ,性格变化复杂 ,具有流动感 .如林冲 ,公共场合威风凛凛的八十万禁军教 头,在高衙内面前时他父亲手下的一个高级奴隶,妻子面前又是情意绵绵的丈夫. 烈性如火 ,柔肠似水又忍辱负重 . 17 扁形人物 _-凸现某一性格特征其他性格特征淡化,性格始终如一 ,稳定性极强 , 几乎无发展变化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