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训练觉知力(上).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6459329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训练觉知力(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如何训练觉知力(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如何训练觉知力(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训练觉知力(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训练觉知力(上).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觉知力是佛法修行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只有觉知力被开发,正念与定力才能增长。只有在稳定的正念照耀下,身心的实相才能显现,而这是断除烦恼的必由之路。正文中提供的练习方法,目的是开发觉知力。觉知是一种能力,而非知识;因此,你必须亲自操作,进行实际练习,才可能达成目标。这些练习的意义在于,修行者首先需要发展出超越普通人所具有的觉知能力,以便在卓越的觉知力引领下,发展出完美的正念与定力。我们知道,当觉知力强大、敏锐而稳定的时候,修行者的正念与定力才会稳步增长,而只有正念、定力与正知的完美结合,才可引发般若智慧它是看清身心真相的最重要因素。当身心实相显现的时候,烦恼即刻失去力量,从而萎缩,终将完全消失。一

2、、完全熟悉出息与入息1、对出息和入息观察纯熟的标志是,你可以很宁静地面对它;修行者平衡清晰地觉知出息与入息,觉知呼吸的长与短,粗与细等,而没有任何紧张感。如果你在面对呼吸时,感觉到你想控制它,或很紧张,或不舒服,说明你对呼吸依然不是很熟悉;要在它上面花时间,直到你很熟悉它,就象老朋友一样;2、当你面对一呼一吸,你很平静,并对呼吸有贴近感,说明你的觉知力很好。继续发展这种贴近感,通过对一呼一吸的觉知发展这种贴近感;3、如果你不能持续觉知,面对呼吸或其他事物时很容易疲劳,那么,你需要一些训练,以增长你的不急不缓的能力。培养觉知力,最有效的方法是佛陀教导的如实了知:出息长时,你了知出息长;出息短时,

3、你了知出息短;入息长时,你了知入息长;入息短时,你了知入息短;4、只有通过实际练习,觉知力才能被开发出来。勤奋地训练是达成这项目标的唯一途径。持续地觉知呼吸,细致地如实觉知呼吸的长与短,轻与重等,这是真实的修行。保持练习,觉知力会逐渐增长。二、把觉知力放在呼吸上1、如果你能勤奋地在呼吸上面练习,你会对它的长短、轻重有精细的了知。当心情激动或惊恐时,气息会变粗;如果心理宁静,气息会平顺。如果呼吸有所变化,你都能够觉知,那么,你的觉知能力会因此而得到加强;若你持续这项练习,对事物完全没有觉知的时间会很少;2、呼吸很顺畅时,觉知力也会相当敏锐。此时,你会感觉到整个呼吸的能量带动庞大的身躯在起伏这是呼

4、吸能量在自然地作用于躯干。最明显的是胸部和腹部,如果你足够敏锐,甚至于可以觉知到头发末梢也有呼吸的能量;3、觉知力增强以后,心会非常敏锐,它能自动搜索身体的诸多部位,哪里有生硬与紧绷,心会敏锐地感知到;敏锐的心会知道任何所缘,即使极细微的生硬与紧绷,它也能觉察到。如果觉察到哪里有僵硬,心会渐次调整,肌肉的紧张状态会不断得到缓解;4、如此觉知,身体会逐渐变得柔软;当身体柔软时,心将会变得敏锐而光明。柔软的身心是很好的基础,可以使心进入更深的层次。三、觉知更大的范围1、身心柔软以后,呼吸越来越顺畅,你可以开始觉知更大的范围觉知身体的其它部分。你也可以放下对呼吸的觉知,扩展你的知觉,当然,大多时候心

5、会自动展开觉知。你可以选择腹部,也可以选择胸部。在你所选择的部位,觉知那里的振动或一起一伏,那是呼吸的能量;2、你也可以找到更多部位,例如头发末稍;你可感觉头发末稍随着呼吸在律动,也可感知胸部一起一伏。这些部位随各人的情形会有所不同,你可找到你自己敏锐的部位,觉知那里的情形;3、把知觉可以放到身体的任何部位。你可觉知呼吸的能量在头部,也可觉知它在背部,呼吸引起的律动在身体的任何部位都存在觉知它;4、觉知时要细心、谨慎并很柔和。看着呼吸自己在流动,放松身体。四、更深的觉知1、如果你能够自如地把觉知力放在身体的任何一个地方,说明你对觉知力的运用很熟练。如果身体的某些部分有疾病,在敏锐的觉知下,你会

6、感觉到哪里的情形;2、若某些部位有疼痛,感知到疼痛的部位就可以了,不要长时间地觉知病痛部位;3、每个人的觉知点是不同的,有些人喜欢一直观呼吸,而有些人则愿意觉知胸部或腹部的起伏,或者其它部位。这里不必统一,只要以注意力敏锐地知道那里的情形就可以了;4、不要用较强的意识力使劲地思维那些觉知的部位,也不要把注意力压在那些部位,轻松自然地感受你所关注的身体部位。五、感知呼吸的能量1、你也可以觉知整个身躯在呼吸能量的带动下整体地律动。让身体与心理完全放松下来,身体即不会有紧绷感,呼吸能量可以自由流动;2、觉知呼吸的能量在身体的任何一个地方引起的律动,如此反复觉知,心将功夫越细致、敏锐并有安宁感;3、心

7、安定下来以后,你的觉知力会非常大且敏锐,就让它停留在那种宽广且敏锐的程度上。不论觉知的范围囊括全身,充满整个身体,或只是头发末梢,你只要感知呼吸的能量不断地感知那种能量;4、呼吸是一种能量,它驱动身体的任何部分。敏锐地觉知这能量在全身的各个部位,就停留在呼吸的能量上,越久越好,觉知力会自然增强。六、觉知会让心在另一层面安静下来1、让心维持在呼吸的周围,觉知你所选择的部位,只是觉知就可以了,不要存有让心安静下来的欲望;发展觉知力,不必要让心在现象的层面安静下来,只要觉知力增强到一定程度,心会在另一层面找到宁静;2、在精细的觉知下,你可以体会到心的清静心一境性。有些修行者可以体会到这一点,有些则不

8、能。这不是重点,重要的是觉知呼吸以及呼吸的能量,让你的觉知能力逐渐增强。我们是训练觉知力,而不是追求宁静;3、只要你力争把觉知力维持地呼吸以及呼吸的能量上,心会在另一层面上安静下来。此时,虽然心会从一个部位跳至另一部位,但心的本质是安静的修行者可以体会到这一点。这意思是说,心没有攀缘与贪欲,它是自然的、轻松的,心在觉知时展现它原本的特性;4、觉知会使心的本质展现出来,修行者只是觉知即可,无须多想。在对觉知力的练习中,心会自然地回归它的清净,展现它的本质。它虽是无常变迁,但其本质是纯粹的、宁静的。希望离苦的修行人,首先要使自己成为一名实践者。以觉知当下的念头为例,如果修行者能够看清念头的本质,他

9、就不会跟着念头掉入境界里,于是修行者便可拥有轻松与自在。看清念头的本质生灭,觉知力是前提。若具有清晰的觉知力,修行就不再是一件难事。如果觉知的能力很欠缺,人们只会随着念头滋生思想,这就是在念头中,受到念头的束缚。在练习时,保持轻松是很重要的。有人或想,修行是严肃的事,于是紧张随之而来。放松心情,专注细致地觉知,耐心一点,多花一些时间练习。这里只列出练习的纲要,提供修习的方式;提高觉知力,需要将这些练习付诸实施。应该明白,发展觉知力这一主题,若条件许可,练习得越多越好。练习是需要投入时间的,练习更需要有系统,有正见的指引。虽然修行者可能精通佛法理论,但是,佛法的理论知识只是修行的指引,不是修行本

10、身。只是阅读地图,你将不会到达目的地;同理,只是阅读修行方法,禅修者不会到达烦恼的止息。正确的修行程序是把闻思得来的智慧转化为内在的修行态度,然后身体力行。修行的本质是亲自操作,身体力行,直接与身心接触,而非透过文字概念或思想来了解身心的本质。真实的修行需要违背你自己一直养成的习性,要决心摆脱只是停留在闻法与思法上的习惯;佛法的修行需要直接接触身心现象,在此直接接触当中了知它们的本质。所以,实际修行中,觉知力、正念、正知、精进则更为重要它们不是概念,而是需要在内心找到的崇高品质。这些练习虽然简单,但它需要你花费时间这是修行的必要步骤。你无须花费时间成为佛学理论专家,但你需要用一些时间坚持这种练习。如果投入时间进行练习,你的觉知能力就会增长。只要你的觉知力被大幅开发,正念与定力将会紧随而来,如此你将看到身心的实相,而烦恼会随着你的修行逐渐消失这就是实际修行的利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