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中化学 第3章第三节第1课时知能优化训练同步试题 鲁科版必修1.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026030 上传时间:2020-06-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高中化学 第3章第三节第1课时知能优化训练同步试题 鲁科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3年高中化学 第3章第三节第1课时知能优化训练同步试题 鲁科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3年高中化学 第3章第三节第1课时知能优化训练同步试题 鲁科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3年高中化学 第3章第三节第1课时知能优化训练同步试题 鲁科版必修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3年高中化学 第3章第三节第1课时知能优化训练同步试题 鲁科版必修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3年高中化学 第3章第三节第1课时知能优化训练同步试题 鲁科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高中化学 第3章第三节第1课时知能优化训练同步试题 鲁科版必修1.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高一化学同步试题:第3章第三节第1课时知能优化训练 鲁科化学必修1 Word版含答案1下列元素中,不能以游离态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是()A氧B硫C氮 D氯解析:选D。氧、硫、氮在自然界中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而氯元素性质活泼,在自然界中只有化合态没有游离态。2关于单质硫的叙述:通常状况下为黄色粉末不溶于水,易溶于酒精和CS2氧化性比氯弱只能被还原而不能被氧化医药上用来做硫黄软膏,治疗某些皮肤病,其中正确的是()A BC D解析:选D。硫通常为黄色或淡黄色晶体而不是粉末,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氧化性比氯弱。3(2011年黄冈高一检测)常温下单质硫主要以

2、S8形式存在。加热时,S8会转化为S6、S4、S2等。当温度达到750 时,硫蒸气主要以S2形式存在(占9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S8转化为S6、S4、S2属于物理变化B不论哪种硫分子,完全燃烧时都生成SO2CS2、S4、S6、S8互称同位素D把硫单质在空气中加热到750 即得S2解析:选B。硫单质之间的转化为化学变化,相互间称为同素异形体,燃烧的产物为SO2,硫单质在空气中加热会燃烧,不可能相互转化。4(原创题)2011年3月20日中午至21日凌晨,不明气体从南到北笼罩上海全城,大批市民报称闻到怪异臭味,陆续有人因头晕、恶心和呕吐紧急送医院。经调查,原来是中石化上海高桥分公司因生产工

3、艺未及时调整而泄漏硫化氢,空气中含量超标约8倍,这是上海在世博会后出现的第三宗影响广泛的泄漏毒气事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硫化氢分子很稳定,受热难分解B硫化氢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电子层都达到8电子结构C将硫化氢通入溴水,溴水退色D硫化氢是电解质,其电离方程式为:H2S=2HS2解析:选C。硫化氢受热易分解:H2SH2S,故A错。硫化氢分子中氢原子就没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故B错。硫化氢通入溴水中,发生反应:H2SBr2=2HBrS,使溴水退色,故C正确。H2S是弱电解质,要分步电离且是可逆的,故D也错。5为了证明铁和硫反应产物中铁的化合价,下面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过程的一部分: 已知:3S6Na

4、OH2Na2SNa2SO33H2O请回答以下问题:(1)混合粉末A中硫粉过量的原因是_。(2)反应在“惰气环境”中进行的原因是_。(3)操作是用烧热的玻璃棒点触混合粉末反应即可持续进行,说明反应_(填写“放热”或“吸热”)。(4)操作的作用是_,也可改用加入_。(5)操作稀硫酸煮沸的目的是_。(6)为证明产物中铁的价态,对D溶液的实验操作最好是_。解析:本实验考查了硫单质的氧化性,硫究竟是将铁氧化为Fe2还是Fe3,要求实验过程中硫单质过量;在除去过量硫之后,保证化合态的铁元素不能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故后续试剂需加热煮沸,尽可能排除O2的干扰。答案:(1)防止因铁粉过量而使滤渣C中所含铁粉与H

5、2SO4反应,生成Fe2干扰实验,过量的铁粉还能与可能存在的Fe3反应,影响实验检测(2)防止环境中的O2参与反应(3)放热(4)除去混合物中过量的硫粉CS2(5)除去H2SO4溶液中溶解的氧气,防止其氧化生成的Fe2(6)加入煮沸的KSCN溶液,看是否变为血红色溶液1(2011年莱芜高一检测)下列有关硫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硫有多种同素异形体B硫的化学性质与氧气相同C硫在空气中燃烧时,火焰呈淡蓝色;在氧气中燃烧时,火焰呈蓝紫色D硫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某些金属反应,生成金属硫化物解析:选B。S与O2都是活泼的非金属单质,性质有相似之处,但不完全相同,O2比S非金属性强。2下列物质可以由对应的单

6、质直接化合生成的是()ASO3 BFeSCCuS DFeCl2解析:选B。S与O2、Cu分别生成SO2和Cu2S,Fe与Cl2生成FeCl3,S与Fe生成FeS。3洗涤试管内壁上附着的硫黄,可选用的方法是()A加水洗涤 B通氧气加热C加热试管使硫熔化 D用CS2洗涤解析:选D。硫易溶于CS2,不溶于水,可用CS2将其溶解洗涤试管。4(2011年烟台高一检测)下列组各混合物中把硫粉分离出来共同的方法是()砂粒和硫粉硫酸钠和硫粉铁屑和硫粉木炭和硫粉A用水溶解 B加热使硫升华C用CS2溶解 D用盐酸溶解解析:选C。硫不溶于水易溶于CS2,且砂粒、硫酸钠、铁屑、木炭不溶于CS2,若用加热法铁粉与硫粉反

7、应生成FeS而不能分离。5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双选)()A消除散落在地面上的汞珠的方法是撒上硫粉B铜丝擦亮后伸入硫蒸气中产物是CuSC硫与金属或非金属反应均做氧化剂D可以用热浓NaOH溶液除去附在试管内壁上的硫解析:选BC。汞与硫粉反应能直接生成HgS,A对。2CuSCu2S,B错。硫与金属反应做氧化剂,与非金属H2反应时做氧化剂,与非金属O2反应时做还原剂,C错。硫能与热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可溶性盐,D对。6硫的氧化性不如氧强,但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这一事实的是()ASO2SO2B通常状况下,硫为淡黄色固体,而氧气为无色气体C跟同一金属(如铜或铁)反应时,金属被硫氧化成低价态,被氧气氧化成高

8、价态D氢硫酸放置在空气中易变浑浊解析:选B。物理性质不能说明氧化性的强弱,故B符合题意。A中氧气做氧化剂、硫做还原剂,说明氧的氧化性比硫强。C项中与同一变价金属反应,氧气将变价金属氧化成高价态,金属被硫氧化成低价态,说明氧气的氧化能力强;D项中氢硫酸放置在空气中易变浑浊,是氧气将氢硫酸中的硫氧化成单质硫,即2H2SO2=2S2H2O,氧气的氧化性比硫强。7(2011年蚌埠高一检测)将红磷和硫分别在如图所示的两个盛满O2的集气瓶内燃烧,待燃烧完毕后,同时打开两个止水夹,这时观察到的现象是()A水先进入a瓶 B水先进入b瓶C水同时进入两瓶 D水不进入任何一瓶解析:选B。a、b中燃烧产物分别为SO2

9、(g)和P2O5(s),a中使瓶内压强未发生变化,b瓶使气体压强减小。8(2011年威海高一检测)0.1 mol某单质跟足量的硫充分反应后,质量增加了1.6 g,则组成这种单质的元素是()A铁 B镁C铝 D钾解析:选D。单质与硫发生的是化合反应。n(S)0.05 mol,n(单质)n(硫)0.1 mol0.05 mol21,生成物FeS、MgS、Al2S3、K2S中符合21的为K2S。94.8 g硫与0.2 mol O2充分反应后的气体总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A1.12 L B2.24 LC3.36 L D4.48 L解析:选D。SO2SO2,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没有变化,VV(O2)0.2 m

10、ol22.4 Lmol14.48 L。10(2011年济南高一检测)下列反应中,硫元素只表现出氧化性的是()ASO2SO2BSO22H2S=3S2H2OCSO2Cl22H2O=H2SO42HClD2NaSNa2S解析:选D。A中S被O2氧化,表现还原性;B中SO2中的硫元素表现氧化性,而H2S中的硫元素表现还原性;C中SO2被Cl2氧化,硫元素表现还原性;D中硫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表现氧化性。11黑火药爆炸时发生的反应是S2KNO33CK2S3CO2N2,反应中的氧化剂是_,每生成1 mol CO2转移_ mol电子。解析:该反应中S元素和KNO3中的N元素化合价降低,所以单质S和KNO3是氧

11、化剂,C元素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4价,因此每生成1 mol CO2转移4 mol电子。答案:S、KNO3412在空气中加热S粉和Fe粉的混合物,可观察到下列现象,请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1)有淡蓝色火焰,且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_。(2)混合粉末变红,放出热量,最后变为黑色固体_。(3)不时有火星从混合物中射出_。解析:S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SO2,混合粉末变红是Fe与S反应放热,有火星射出是因为Fe与O2反应。答案:(1)SO2SO2(2)FeSFeS(3)3Fe2O2Fe3O413.某同学为了探究硫与氧气的反应情况,装配好如图所示的装置,待内外空气压强不变时标注出水银液面的刻度(用红漆)。取下橡胶塞,在玻璃燃烧匙中加入硫粉,用酒精灯点燃迅速移入锥形瓶中并塞紧橡胶塞。硫粉安静地燃烧,水银柱推向左管。当火焰熄灭后,静置,水银柱又慢慢地回到原先标定的刻度。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水银柱推向左管是否一定说明生成气体的量一定大于反应气体的量,说明原因: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