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 它山之石 可以攻玉教学论文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025038 上传时间:2020-06-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 它山之石 可以攻玉教学论文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政治 它山之石 可以攻玉教学论文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政治 它山之石 可以攻玉教学论文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考政治 它山之石 可以攻玉教学论文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考政治 它山之石 可以攻玉教学论文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 它山之石 可以攻玉教学论文 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 它山之石 可以攻玉教学论文 新人教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它山之石 可以攻玉20082010年高考宁夏卷文综试题(政治部分)对 比 分 析 与2011届高三一轮复习启示刍议 俗话说的好“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笔者以为,高三的老师除了备好上好当前的教学任务之外,还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多方搜集、过滤信息,抽出相当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高考命题特点趋势以指导复习。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对近年高考试题的仔细分析和认真研究并把研究成果在复习和备考中恰当运用。而由于宁夏是较早进行新课改的省区之一,故对近年宁夏文综试卷的分析对我们具有特殊意义。本文中,笔者结合近年高考考纲要求,仅就20082010年高考宁夏卷文综试卷政治部分做一对比分析,并就其对2011届高三政治一

2、轮复习、备考的启示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一、复习启示(一)一轮复习应注重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力争拿下基本分 2010年高考考试大纲第一部分考核能力与要求 第2点:调动和运用知识。具体要求学生能够根据从题目获取和解读的试题信息,有针对性地调动有关的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方面的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做出必要的判断。由此可见,高考虽然是选拔性考试注重能力考查,但其并不排斥对基础知识的考查相反基础题还占相当大的比重。这也是我们绝大部分学生拿分的主体。因此应做到以下三点:选择题如:09年16题“海选”的局限性,2010年17题内部监督功能(即行政系统内部监督)的是,(2010 19)我国重视思

3、想道德建设是因为,这些题目的题肢大都来自于教材原话。非选择题如08年39(2)(4)10年38(1)问为什么必须对相关政府官员进行行政问责,等这些都是基础题。即考基础知识且属常规题型。对这些题目,我们应力争让学生能拿下高分。而拿高分的关键我觉得要做到以下几点:1. 全面复习,不漏考点,基础题目,常规题型力争拿“高分、满分”。如上述例子中的“海选”“内部监督”等题目只要学生有比较牢固的基础知识,几乎不需什么能力即可拿满分(非选择题拿高分)。但前提是一轮复习一定要注意全面性和巩固性,不得有任何遗漏和遗忘。如08年13题考了个人独资企业的责任问题,这个知识点出现在教材中的小字部分。这就启示我们老师在

4、指导学生复习时不能遗漏,学生要落实巩固,不能遗忘细微的知识。2注重基础知识落实,基本技能指导与训练,稍难题目力争拿下“基本分”。笔者以为,每一个题目,不管有多难,都有绝大部分学生能拿下的基本分,那就是这个题目所考查的基础知识、基本观点。如08年39(2)胡锦涛主席向国际社会所作的庄严承诺以及提出的建议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12分);(4)我国可采取的宏观调控手段和措施(8分);学生即使不会结合材料回答,但只要能答出我国外交政策的四个基本内容和宏观调控的三个手段至少应该可以得满分50%以上的分数。 但实际情况是,很多学生因为对这些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不全面、不准确而废话连篇或因方法不当而随意

5、答题。这就要求我们要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切忌好高骛远,忽视基础知识,只抓难题偏题。同时要对这些常见的题型注意给学生指导方法,注意总结,并学以致用。如原因型的题目常见的有以下三类:“两要型”即从必要性重要性两个角度回答,如资料P.30第14题:结合材料,试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分析山东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原因,即可从发展非公有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两个角度分析和回答;“主体+客体”型,如10年38(2)问为什么必须对相关政府官员进行行政问责?即可从题目的主体政府的有关知识(宗旨、原则、职能及权利行使需要监督等)和题目的客体行政问责的知识(主要是意义)两个方面去回答就不会偏题;“轻重型”常见于经济生活的

6、原因题,如为什么要坚持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等都是先从根本原因生产力角度答,再答其他重要原因,这是一个要分清主次轻重原因的问题。3.应注重知识系统化,较难题目力争拿下“起评分”。虽然现在不是很强调体系,但知识系统化,构建一个自己容易理解又能贯穿单元内各课和单元间联系的知识体系,这对于减轻学生负担,“把书读薄”都很有意义。而且这里的关键是引导学生构建,时间允许的话,最好是让学生自己归纳。建构知识体系,还有助于学生应对高考中的“考面型”题。如09年39题(1)纪念碑正面和背面镌刻的文字都包含着对逝者的价值评价,其依据有何不同?这种评价差异反映了价值判断的什么特点?(14分)如学生复习时能构

7、建价值观方面的体系(示例如下) 价值的含义(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 人的价值(奉献与索取)价值观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性质、范围) 价值判断特点(社会历史性、阶级性、因人而异性) 价值选择的标准(遵循规律,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人生价值的实现则可以根据已经建构的知识体系和题意判断点与本题无关,答出点则可拿下此题的起评分3-5分,甚至更多。又如08年38(2)选择方案的过程也就是权衡利弊的过程。简述其中所体现的利与弊的辩证关系。(6分)2010年39(2)根据材料二,有人认为,从“文化搭台”到“文化唱戏”,体现了人们对文化功能认识的深化。你赞同这种看法吗?运用文化知识简要说明理由。(8分)等都属

8、于这种较难题。平时只要构建“以矛盾分析法为核心”和以“文化的作用”知识体系,把这些体系内所包含的知识(如前一题答:一分为二、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后一题答文化与经济,文化塑造人等)都应该有分,我认为应该可以得到1/41/3的分数。我认为第一轮复习的重中之重就是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落实,注重基本技能的指导与训练,争取让绝大部分学生在高考时能对不同题目拿下高分、基本分、“碰巧分”,积少成多。(二)一轮复习应继续贯彻新课程理念,发挥学生主体,注重自主探究。一轮复习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应该说是多年来高三复习老师们所把握的重心。但在教学实践中,往往会出现一轮复习结束后,老师把教材搞

9、熟悉了,学生却感觉收效甚微的情况。原因是老师讲的太多,学生并不能完全接受和消化。那么实施新课程以后,我们会不会因为是复习课内容多而继续采取满堂灌的方式,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探究活动呢。这需要我们立足高考实际,转变观念,拿得起放得下(即要能把握哪些必须要讲,哪些可以放心让学生自主理解,什么时候讲,讲到什么程度)。因为从近年高考来看,要考查的基础知识都是主干知识,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的知识已经大幅度减少,重在对知识点的理解应用,因此在一轮复习中应该继续贯彻新课程理念,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具体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1.注重自主学习和探究意识的培养。新课程倡导的三维目标中就强调

10、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高考也注重探究学习和运用新知识方面能力的考查。如09年12题。12.某企业年初自有资本400万元,银行贷款100万元,当年贷款的年利率为8%,企业的毛利润率(毛利润/总资产)为10%,则企业的年净利润为 A 29.2万元 B 32万元 C 39.2万元 D 42万元此题给出了一个全新的公式: 企业的毛利润率(毛利润/总资产),要求计算企业的年净利润。这是考查一个虽然书本没有但却很简单的公式。虽然简单但却给我们发出了一个信息,即学生要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要能理解和运用简单的新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这些新知识都靠老师平时补充,这显然是不现实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在平常教学中注重

11、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多通过合作探究等方式去学习,不仅获取知识,而且获取技能与方法,并形成一种良好的探究学习的习惯和意识,具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碰到新知识,新问题时能无所畏惧,大胆探究,科学探究,以不变应万变。2.注重对知识的自主探究理解和运用。近三年高考文综政治试题选择题中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很多题目的四个选项或组合选项中没有一句话是教材原话,特别是在我们的学生本来就感觉很难的哲学部分。如在08年22题中出现的“大气运动的偶然性逐渐向有规律的必然性转化”及2009年和2010年高考题中出现的意识反映客观世界的主动创造性的不同决定的科学问题的提出与科学发展水平高度相关 观念创新可

12、以促进事物价值的转换与创造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题目从2009年起不仅出现在哲学部分的考查中,而且还有向文化生活政治生活等其他模块蔓延的趋势。如09年19题考查文化遗产就出现:改变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不平等竞争秩序是归还被劫文物的关键英法两国应与中国谈判解决流失在英法的上述文物的归属问题 近年来对上述类型题目的考查,每年至少都有3-4个,占12-16分。如果再向其他模块蔓延,则可能有5-6个之多,最多可占选择题的一半分数。这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学生的差距乃至决定学生的总分。而这些题肢,有的应选,有的不选。而如何确定老师也许可以把握,但学生在考场上就很难做到及时准确地选择了。笔者以为,应对办法就是,要让

13、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注重对知识的自主探究理解和运用。具体做法有: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对考点的多角度自主理解。如第三单元检测题第3题“通过劳动取得的收入,属于何种分配方式:A.要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相联系。”很多学生都做错了,学生也许会判断具体条件下的分配方式,但缺乏自主理解和总结归纳的意识,或者说不会换一种角度去归纳理解。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处理考点,如复习资料中有很多内容都以表格的形式加以比较,学生甚至包括我们往往只注意其比较的结果或说具体内容,而忽视了其区别比较的角度(这时可以出一个考查比较角度的组合选择题,如股票与债券的区别)。让学生尝试从一些简单概念中自主提取有效信息。如“宏观调控”的

14、含义这句话中,学生应能看出其主体是国家或政府而非企业,其客体是整个国民经济而非具体的生产经营行为等信息,这对学生做题很有帮助。一些复杂概念或疑难句子自主举例理解或反面求证。如担保物权、债权等专业性很强的概念都可以这样处理,也可用以处理选择题中的疑难选项。如2010年22题中 “事物价值的转换取决于认识的发展性”这句话的正误可举例 “我想把衣服当饭吃,行吗?” 来求证。就不难理解事物价值的转换不是取决于认识的发展,至少与其本身的属性密切相关。总之一句话,就是要让学生能用自己的话理解考点,用自己的方式把繁杂的知识简单化。 (三)一轮复习应注重方法指导和习惯养成教育“熟能生巧,习惯成自然”“条件反射

15、”这些道理我们都懂,学生也懂。在平时的考试或以往学生的高考中,我们都常能发现,很多题目不是学生不会做,而是做题不得法或解题习惯太差导致出错(选择题)或偏题(非选择题)。因此,我认为一轮复习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方法指导和良好解题习惯的培养。1.注重方法指导。(1)选择题:“四选二型”的题目是政治选择题的主要形式。常见的方法有排除法(排谬、排异)、疑难选项求证法(举例理解或反例求证)、直选法等。一般地说,一个选择题真正让学生难以选择的只有一两个选项,而不是四个选项。如(2010新课标卷) 16题 :“根据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我国参加护航行动 是我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应尽的职责 是巩固我国同联合国其他成员国战略联盟的需要是我国作为负责任国家承担国际义务的具体体现 与我国国家利益和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相符合”。A B C D可以首先排除战略联盟违背我国不结盟的外交政策,而是干扰项,容易让学生误认为它符合题意。这时则需对它重点分析,可联系安理会有关知识去思考在决定是否当选。又如计算题的“增加用加,减少用减,正比用乘,反比用除”方法。(2)非选择题中的表格题,材料题,原因型题、措施型、探究型、判断型等这些题型我们都应该在学生分析例题与练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