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CNGI路由器选型测试总结报告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2004年4月目 录前 言 31 测试目的 42 测试时间 43 测试地点 44 测试人员 45 测试依据 46 测试设备 57 测试仪表 58 测试环境 69 测试内容 610 分类测试结果对比 910.1 协议对比 910.2 性能对比 910.2.1 核心路由器性能对比 910.2.2 接入路由器性能对比 1310.2.3 协议转换网关性能对比 1510.3 过渡技术对比 1510.3.1 核心路由器过渡技术对比 1610.3.2 接入路由器过渡技术对比 1610.3.3 协议转换网关过渡技术对比 1610.4 IPv6安全性测试对比 1710.4.1 核心路由器安全性测试对比 1710.4.2 接入路由器安全性测试对比 1710.4.3 协议转换网关安全性测试对比 1810.5 附加功能测试对比 1810.5.1 核心路由器附加功能测试对比 1810.5.2 接入路由器安全性测试对比 1910.5.3 协议转换网关安全性测试对比 2011 各厂家测试结果总结 2111.1 核心路由器测试总结 2111.1.1 华为NetEngine 5000E 2111.1.2 爱立信M320 2111.1.3 思科12410 2211.1.4 中兴 ZXR10 T128 2211.1.5 比威 BitEngine 12016 2311.2 网间互连路由器测试总结 2411.2.1 华为 NetEngine 80E 2411.3 接入路由器测试总结 2411.3.1 华为 NetEngine 80 2411.3.2 爱立信M40e 2511.3.3 思科7609 2511.3.4 中兴 ZXR10 T64E 2611.3.5 比威 BitEngine 12008 2711.4 协议转换网关测试总结 2711.4.1 华为 NetEngine 40-8 2711.4.2 爱立信M10i & NetScreen 5200 2811.4.3 思科7301 28前 言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研发中心受集团公司计划部委托,于2005年1月~3月对CNGI路由器选型工程中应标的十四款路由器进行选型测试。
被测的十四款设备包括华为NetEngine 5000E、NetEngine 80E、NetEngine 80、NetEngine 40-8,爱立信M320、M40e、M10i & NetScreen 5200,思科GSR 12410、7609、7301,中兴ZXR10 T128、ZXR10 T64E和比威BitEngine 12016、BitEngine 12008本测试总结报告仅涉及选型测试的功能/性能部分本次功能/性能测试部分委托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进行测试结果与设备的具体配置相关,本测试只对配置相关的设备和系统有效 正式测试之前,对测试现场所用的仪表、电源、接地和缆线接头等均经过严格的检查、校验和测量,确保了测试的有效性和数据的准确性本次测试于2005年1月~3月期间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研发中心实验室进行本次测试的测试内容包括: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省网节点和全国骨干路由器进网测试以及本次工程测试两部分针对不同设备的不同进网情况测试范围有所不同本测试的委托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计划部报告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研发中心报告主要起草人:刘鸿、李涟源、周琳琅、田辉、马科、赵峰、高巍1 测试目的本次测试主要针对支持IPv6和双栈的路由器所提供的功能和性能进行测试,以支撑中国移动CNGI工程的路由器选型。
2 测试时间2005年1月~3月,共计49天3 测试地点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研发中心实验室 4 测试人员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研发中心:刘鸿、李连源、周琳琅、徐大为、唐本亭等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赵峰、田辉、马科、高巍、吴英桦、徐贵宝、杨剑锋、马军锋等5 测试依据本次测试中,功能/性能部分主要依据以下规范:[1] YD/T 965-1998 《电信终端设备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2] YD/T 1097-2001 《路由器设备技术规范-高端路由器》 [3] YD/T 1098-2001 《路由器设备测试规范-高端路由器》 [4] 《支持IPv6的路由器设备技术规范-高端路由器》(报批稿)[5] 《支持IPv6的路由器设备测试规范-高端路由器》(报批稿)[6] 《中国移动路由器与交换机测试规范(测试方法与测试项目分册)》[7] 《中国移动路由器测试规范(省网节点路由器分册)》[8] 《中国移动路由器测试规范(全国骨干路由器分册)》[9] 《中国移动CNGI路由器选型测试方案》6 测试设备表1 测试设备情况设备商被测设备软件版本路由器档次华为NetEngine 5000EVRP 5.10核心路由器NetEngine 80EVRP 5.10网间互连路由器NetEngine 80VRP 5.10接入路由器NetEngine 40-8VRP 5.10协议转换网关爱立信M320Junos 7.0R1.3核心路由器M40eJunos 7.0R1.3接入路由器M10i & NetScreen 5200Junos 7.0R1.3 & Ver 5.0协议转换网关思科Cisco 12410IOS 12.0.30S核心路由器Cisco 7609IOS 12.2(18)SXD3接入路由器Cisco 7301IOS 12.3.11T协议转换网关中兴ZXR10 T128Ver 2.6.02核心路由器ZXR10 T64EVer 2.6.02接入路由器比威BitEngine 12016Bwos Ver 2.0核心路由器BitEngine 12008Bwos Ver 2.0接入路由器7 测试仪表表2 测试仪表情况仪表名称测试仪表仪表厂商备注路由器测试仪AX4000 二台Spirentcom1000M/2.5G/10G流量发生器SmartBit6000 二台Spirentcom1000M/2.5G/10G路由器测试仪RouterTester900 一台Agilent2.5G/10G路由器测试仪RouterTester GE SX 一台Agilent1000M路由器测试仪RouterTester GE LX 一台Agilent1000M8 测试环境表3 测试环境环境项目变化范围变化速率温度22C 2C2C/24小时湿度25%~35%5%/24小时9 测试内容本次测试功能/性能部分范围包括: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省网节点/全国骨干路由器进网测试以及本次工程测试三部分。
具体测试内容见表4表4 测试内容测试范围测试项目测试子项目CNGI路由器选型测试测试本次工程附加测试IPv4附加测试中国移动路由器入网测试IPv4部分OSPF聚合测试OSPF路由负载均衡测试IS-IS聚合测试IS-IS路由负载均衡测试RSVP-TE协议测试IPv6接口测试10GE Base-LX光接口电气性能10GE Base-SX光接口电气性能STM-64 POS光接口电气性能IPv6协议测试BGP4+协议一致性测试Path MTU协议一致性测试PIM-SM协议一致性测试IPv6性能测试ACL配置能力测试BGP路由容量测试OSPF路由容量测试IS-IS路由容量测试静态路由容量测试路由器整机接口容量测试转发性能测试大路由表性能测试大路由表加路由抖动性能测试一IPv6性能测试大路由表加路由抖动性能测试二大路由表加ACL性能测试满业务长时间传输性能测试启用反向地址检查下的性能测试MPLS转发性能测试NAT-PT性能测试手工隧道性能测试6to4隧道性能测试带扩展头的IPv6转发性能测试IPv6过渡技术测试手工隧道测试6to4隧道测试双栈功能测试NAT-PT功能测试GRE功能测试IPv6 MPLS测试6PE功能测试6VPE功能测试IPv6 DiffServ测试映射功能测试限速功能测试优先级队列调度功能测试IPv6安全性测试ACL测试OSPFv3协议安全测试IS-ISv6协议安全测试BGP4+协议安全测试IPv6上运行IPSec功能测试反向地址检查功能测试路由过滤功能测试路由振荡的抑制功能测试附加功能测试ICMP过滤和整形测试策略路由测试MTU可调测试负载均衡测试v4/v6同时运行TCPv6路由协议间交互路由信息多种路由协议同时处理移动IPv6功能工程附加性能测试PIM-SSM测试附加测试NAT-PT连接数端口镜像功能测试ACL In/Out规则支持带扩展头的IPv6报文的ACL匹配 ACL 5000条生效测试Link Local地址建立BGP连接IS-IS多拓扑根据各设备厂商设备的进网情况不同,各设备的测试内容有所不同: 对于尚未通过中国移动进网测试的路由器设备,需完成中移进网+本次工程测试两部分测试内容; 进行中移进网测试时,只测试中移进网要求测试而信产部进网未测试的测试项目; 对于已通过中国移动进网测试的路由器设备,只需完成本次工程附加测试内容。
注:本测测试中,由于测试环境不具备,移动IPv6功能未进行测试10 分类测试结果对比10.1 协议对比本次测试中,5款核心路由器,5款接入路由器,进行了协议测试协议测试包括RSVP-TE协议一致性测试、BGP4+协议一致性测试、Path MTU协议一致性测试和PIM-SMv6协议一致性测试其中思科的Path MTU协议测试中,由于GE端口的MTU最小为1500,无法于仪表配合,只测试一项,在统计通过率时按照通过一项计算;华为、中兴和比威不支持PIM-SMv6协议,比威不支持RSVP协议,在统计通过率时按照通过0项处理具体协议测试情况参见下图10.2 性能对比10.2.1 核心路由器性能对比本次测试中,要求对核心路由器采用10G POS接口测试性能,测试中华为、爱立信和思科支持10G POS接口,因此对10G POS接口性能进行对比,而中兴和比威不支持10G POS接口,性能测试采用2.5G POS接口,因此对2.5G POS接口性能进行对比因测试中性能测试较多,所以本次对比中针对其中的几个有特点的性能测试项目进行了对比,本次对比对IPv6基本转发、双栈基本转发、IPv6大路由加抖动二、双栈(5:5)大路由加抖动二、IPv6大路由加ACL。
本次大路由性能测试实际也是转发表测试,核心要求300K的转发表,但比威的12016只支持100K转发表本次测试中的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