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灸治疗关节疼痛ppt课件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35782185 上传时间:2020-06-18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2.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悬灸治疗关节疼痛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悬灸治疗关节疼痛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悬灸治疗关节疼痛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悬灸治疗关节疼痛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悬灸治疗关节疼痛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悬灸治疗关节疼痛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悬灸治疗关节疼痛ppt课件(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郑州市中医院疼痛科 2 悬灸即为悬空施灸 是将艾条点燃悬于施灸部位之上施灸的一种灸法 是艾灸的一种 是一种毫无创伤且具有独特养生 保健 美容功能的灸法新技术 是一种不用针 无接触 无伤害 无副作用 具有几千年历史的绿色古老养生项目 男女老少皆可通过悬灸进行养生保健 养颜驻容 根据艾灸的操作方法不同 艾灸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 而间接灸又可分为隔物灸和悬灸 3 1 名医孙思邈提出 若要安 三里常不干 2 医学入门 讲 药之不及 针之不到 必须灸之 3 名医别录 载 艾叶苦 微温 无毒 主灸百病 4 太医窦材在 扁鹊心书 中云 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 真气壮则人强 真气弱则人病 真气脱则人亡 保

2、命之法 艾灼第一 5 皇帝内经 针所不为 灸之所宜 6 古语云 家有三年艾 医生不用来 7 小品方 云 夫针须师乃行 其灸凡人便施 晋隋时代陈延之 8 千金要方 中提出 非灸不精 灸足三里 称为 长寿穴 唐代孙思邈 4 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分布于亚洲及欧洲地区 别名 冰台 遏草 香艾 蕲艾 艾蒿 艾 灸草 医草 黄草 艾绒 艾叶 青 蒿枝 萧 艾青 蒿草等 5 蕲艾 艾草的一种 因产于蕲州 蕲春县旧称 而得名 湖北省蕲春县 蕲春四宝 蕲竹 蕲艾 蕲蛇 蕲龟 之一 特产中药材 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茎 叶均可入药 蕲艾含17种已知化合物 并且挥发油含量 总黄酮含量 燃烧发热量等明显优于其它地区

3、所产艾叶 蕲艾油有明显的平喘 镇咳 祛痰及清炎作用 6 艾灸的作用 一 温经散寒二 行气通络三 扶阳固脱四 升阳举陷五 防病保健 7 灸法又名灸疗 它使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体表的腧穴或疼痛处烧灼 温熨 借灸火的温和热力及药物作用 通过经络的传导 以温通经脉 调和气血 协调阴阳 扶正祛邪 达到治疗疾病 防病保健 养生美容之功效 黄帝内经 的 灵枢 官能 说 针所不为 灸之所宜 医学入门 亦说 药之不及 针之不到 必须灸之 可见灸法很早就被人们所重视 由于其安全性高 无毒副作用 养生保健 因此流传很广 主要作用分述如下 8 一 温经散寒 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有赖于气血的作用 气行则血行 气止则血止

4、血气在经脉中流行 完全是由于 气 的推送 各种原因 如 寒则气收 热则气疾 等 都可影响血气的流行 变生百病 而气温则血滑 气寒则血涩 也就是说 气血的运行有遇温则散 遇寒则凝的特点 所以朱丹溪说 血见热则行 见寒则凝 因此 凡是一切气血凝涩 没有热象的疾病 都可用温的方法来进行治疗 灵枢 禁服 亦云 血寒 故宜灸之 灸法正是应用其温热刺激 起到温经通痹的作用 通过热灸对经络穴位的温热性刺激 可以温经散寒 加强机体气血运行 达到临床治疗目的 所以灸法可用于血寒运行不畅 留滞凝涩引起的痹证 腹泻等疾病 效果甚为显著 9 二 行气通络 经络分布于人体各部 内联脏腑 外布体表肌肉 骨骼等组织 正常的

5、机体 气血在经络中周流不息 循序运行 如果由于风 寒 暑 湿 燥 火等外因的侵袭 人体或局部气血凝滞 经络受阻 即可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和一系列功能障碍 此时 灸治一定的穴位 可以起到调和气血 疏通经络 平衡机能的作用 10 三 扶阳固脱人生赖阳气为根本 得其所则人寿 失其所则人夭 故阳病则阴盛 阴盛则为寒 为厥 或元气虚陷 脉微欲脱 当此之时 正如 素问 厥论 所云 阳气衰于下 则为寒厥 阳气衰微则阴气独盛 阳气不通于手足 则手足逆冷 凡大病危疾 阳气衰微 阴阳离决等症 用大炷重灸 能祛除阴寒 回阳救脱 此为其他穴位刺激疗法所不及 临床上常用于中风脱症 急性腹痛吐泻 痢疾等急症的急救 11 四

6、 升阳举陷由于阳气虚弱不固等原因可致上虚下实 气虚下陷 出现脱肛 阴挺 久泄久痢 崩漏 滑胎等 灵枢 经脉 篇云 陷下则灸之 故气虚下陷 脏器下垂之症多用灸法 关于陷下一症 脾胃学说创始者李东垣还认为 陷下者 皮毛不任风寒 天地间无他 唯阴阳二者而已 阳在外在上 阴在内在下 今言下陷者 阳气陷入阴气之中 是阴反居其上而复其阳 脉证俱见在外者 则灸之 因此 灸法不仅可以起到益气温阳 升阳举陷 安胎固经等作用 对卫阳不固 腠理疏松者 亦有效果 使机体功能恢复正常 如脱肛 阴挺 久泄等病 可用灸百会穴来提升阳气 以 推而上之 又如 类经图翼 云 洞泄寒中脱肛者 灸水分百壮 总之 这也是灸法的独特作用

7、之一 12 五 防病保健我国古代医家中早就认识到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并提出了 防病于未然 治未病 的学术思想 而艾灸除了有治疗作用外 还有预防疾病和保健的作用 是防病保健的方法之一 这在古代文献中有很多记载 针灸大成 提到灸足三里可以预防中风 民间俗话说 若要身体安 三里常不干 三里灸不绝 一切灾病息 因为灸法可温阳补虚 所以灸足三里 中脘 可使胃气常盛 而胃为水谷之海 荣卫之所出 五脏六腑 皆受其气 胃气常盛 则气血充盈 命门为人体真火之所在 为人之根本 关元 气海为藏精蓄血之所 艾灸上穴可使人胃气盛 阳气足 精血充 从而加强了身体抵抗力 病邪难犯 达到防病保健之功 13 灸法在我国已有二千多

8、年的历史 其治疗效果已为无数临床实践所证实 而对其机制的认识 仍是一个未解的迷 目前认为灸法作用机制与以下5个方面有关 一 局部刺激作用二 经络调节作用三 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四 药物本身的药理作用五 综合作用 14 一 局部刺激作用艾灸法法是一种在人体基本特定部位通过艾火刺激以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治疗方法 其机制首先与局部火的温热刺激有关 正是这种温热刺激 使局部皮肤充血 毛细血管扩张 增强局部的血液循环与淋巴循环 缓解和消除平滑肌痉挛 使局部的皮肤组织代谢能力加强 促进炎症 粘连 渗出物 血肿等病理产物消散吸收 还可引起大脑皮质抑制性物质的扩散 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发挥镇静 镇痛作用 同时温

9、热作用还能促进药物的吸收 15 二 经络调节作用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重要内容 也是艾灸的理论基础 人是一个整体 五脏六腑 四肢百骸是互相协调的 这种相互协调关系 主要是靠经络的调节作用实现的 现代研究表明经络腧穴具有三大特点 1 经络腧穴对药物具有外敏性即用同样艾灸方法选择一定的腧穴与一般的体表点 其作用是明显不同的 2 经络腧穴对药物作用的放大性 经络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体表循行路线 而是多层次 多功能 多形态的调控系统 在穴位上施灸时 影响其多层次的生理功能 在这种循环感应过程中 它们之间产生相互激发 相互协同 作用叠加的结果 导致了生理上的放大效应 3 经络腧穴对药物的储存性 腧穴具有储存药物

10、的作用 药物的理化作用较长时间停留在腧穴或释放到全身 产生整体调节作用 使疾病得以治愈 16 三 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许多实验都证实艾灸法法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艾灸法法的许多治疗作用也是通过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实现的 这种作用具有双向调节的特性 即低者可以使之升高 高者可以使之降低 并且在病理状态下 这种调节作用更明显 17 四 药物本身的药理作用灸法的用药情况 虽然不比内治法丰富 但从各种隔物灸及太乙 雷火针灸在临床应用的情况看也可说明灸法的辨证论治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灸法主要原料艾的功能 清代吴仪洛在 本草从新 中说 艾叶苦辛 生温熟热 纯阳之性 能回垂绝之亡阳 通十二经 走三阴 理气血 逐

11、寒湿 暖子宫 止诸血 温中开郁 调经安胎 以之艾火 能透诸经而除百病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离开了艾 灸法学就不存在了 18 五 综合作用灸法作用于人体主要表现的是一种综合作用 是各种因素相互影响 相互补充 共同发挥的整体治疗作用 首先 灸法的治疗方式是综合的 如冬病夏治 以白芥子等药物贴敷膻中 肺俞 膏肓治疗哮喘的化脓灸 以及以隔附子饼灸肾俞等穴的抗衰老等 其方式即包括了局部刺激 局部化脓灸 隔物灸 经络腧穴 特定选穴 药物诸因素 他们相互之间是有机联系的 并不是单一弧立的 缺其一即失去了原来的治疗作用 其二 治疗的作用是综合的 灸法热的刺激对局部气血的调整 艾火刺激配合药物 必然增加了药物的功

12、效 芳香药物在温热环境中特别易于吸收 艾灸施于穴位 则首先刺激了穴位本身激发了经气 调动了经脉的功能使之更好地发挥行气血 和阴阳的整体作用 其三 人体反应性与治疗作用是综合的 治疗手段 灸法 外因只能通过内因 人体反应性 起作用 研究人员发现 相同的灸法对患相同疾病的患者 其感传不一样 疗效也不尽相同 究其原因 就是人体的反应性各有差异 以上诸因素 在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指导下 临证进行合理选择 灵活运用 方能发挥艾灸最大的效能 19 关节痛在中医学中一般被归为 痹症 范畴 痹 即闭阻不通 人过中年后血气渐衰 关节也开始出现老化 很容易气血运行不畅 导致经脉闭阻 引起关节疼痛 艾灸治疗关

13、节疼痛的具体操作如下 1 点燃艾条 令其缓慢燃烧 2 一手拇 食 中三指拿着艾条 同时小指放在皮肤上作为支撑 20 3 将艾条悬于穴位之上 艾火距离皮肤2 3厘米进行熏烤 以使穴位局部温热红晕 又不致烧伤皮肤为度 4 还可以在穴位周围移动艾条 扩大施灸面积 每穴应保证施灸20分钟以上 依次施灸 每天1 2次 关节疼痛的产生 不是一朝一夕的 所以治疗也得有耐心 想烧艾治疗 也要坚持 冰冻三次非一日之寒 21 悬灸 是将艾条点燃悬于施灸部位之上施灸的一种灸法 根据施灸手法不同分为温和灸 雀啄灸 回旋灸 22 温和灸 将艾条的一端点燃悬于施灸部位 大约3厘米左右高度 固定不移 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

14、灼痛 一般每处灸3 5分钟 灸至皮肤稍起红晕为度 温和灸是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灸法之一 有温经通络 散寒祛邪 活血化瘀 软坚散结等功效 23 回旋灸 将点燃的艾条 悬于施灸部位约3厘米高度 然后均匀地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施灸 移动范围约3厘米左右 本灸法适用于风湿痹痛及神经性麻痹 24 雀啄灸 将艾条一端点燃 悬于施灸部位约3厘米之上 将艾条象鸟雀啄食一样做一上一下移动 使艾条与施灸部位不固定在一定的距离 本灸法多用于昏厥及儿童疾患 25 肩周炎即 肩关节周围炎 是肩周炎周围软组织和关节囊的一种退行性疾病 多发于50岁左右的人 故有 五十肩 之称 本病主要表现为患肢肩关节疼痛 可牵扯至颈部

15、 上臂 疼痛夜间尤甚 肩关节活动受限制 上臂不能上举 后伸等 影响穿衣 梳头等日常生活 主穴 阿是穴天宗肩髃肩髎肩贞臂臑 26 穴位定位 天宗穴 在肩胛区 肩胛冈中点与肩胛骨下角连线上1 3与下2 3交点凹陷中 作用 生发阳气 寒者补之灸之 肩髃穴 在肩峰前下方 当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凹陷处 将上臂外展平举 肩关节部即可呈现出两个凹窝 前面一个凹窝中即为此穴 或者垂肩 当锁骨肩峰端前缘直下约2寸 当骨缝之间 手阳明大肠经的循行线上处取穴 作用 疏经利节 祛风通络 理气化痰 27 肩髎穴 在肩部 肩髃穴后方 当臂外展时 于肩峰后下方呈现凹陷处 作用 祛风湿 通经络 肩贞穴 在肩关节后下方 肩臂内

16、收时 腋后纹头上1寸 作用 清头聪耳 通经活络 臂臑穴 臂臑穴位于人体的臂外侧 三角肌止点处 当曲池穴与肩髃穴连线上 曲池穴上七寸处 作用 通经活络 理气消痰 清热明目 28 现在的年轻人工作压力大 伏案工作时间长 多使用电脑工作 在较为密闭的环境中使用空调更宜使暴露的肘关节受凉 容易引起肘部疼痛 多为肱骨外上髁炎或肱骨内上髁炎 俗称 网球肘 或 高尔夫肘 主穴 手三里手五里阿是穴 29 手三里穴 患者采用正坐 侧腕 伸直前臂 曲肘的取穴姿势 手三里穴位于前臂 手肘弯曲处向前3指宽处 在阳溪与曲池连线上 曲池穴下2寸处 作用 消肿止痛 调理肠胃 手五里穴 屈肘 在臂外侧曲池与肩髃的连线上 当曲池穴上3寸处 作用 疏经利节 调和气血 30 膝关节疼痛是一个多原因的引发的疾病 如 风湿 劳损 体重过重 膝关节是人体最复杂的关节 本身承受着每天行走的压力 自然会出现一定的疲劳现象 作为老年人膝关节增生的面很大 膝关节经过长时间的积累 再加上受寒 就形成了慢性劳损病症 加快了退行性改变的发生 主穴 血海梁丘鹤顶膝眼阳陵泉阴陵泉 31 血海穴 在股前区 髌底内侧端上2寸 股内侧肌隆起处 作用 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