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中心城区的供热现状及发展趋势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35534842 上传时间:2020-06-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城市中心城区的供热现状及发展趋势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大城市中心城区的供热现状及发展趋势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大城市中心城区的供热现状及发展趋势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大城市中心城区的供热现状及发展趋势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大城市中心城区的供热现状及发展趋势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城市中心城区的供热现状及发展趋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城市中心城区的供热现状及发展趋势(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城市中心城区的供热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简介。关键词:集中供热现状趋势前 言大秘书网文章 -http:/找文 章,到大秘书网“十一五”规划中强调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指出 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 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要把节约资源 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 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 环境相协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 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 发展。我国能源资源总量居世界第3位,现为世界第3大能源生产国和第2大能源消费国,若保持现开采强度,煤炭

2、的储 采比不足百年,已探明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仅够开采几十 年。因此,我国常规能源资源并不丰富,应建立正确的资源 认识,并具有相应的忧患意识。我国在能源利用效率方面与 先进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在国家能源发展战略上要充分体 现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作为基本出发点。热力技术是基于对能源有效利用等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为原则而取得进展的。下面着重讨论燃气轮机热电联产用于 区域集中供热系统的可行性及大城市中心商务区和高密度 住宅区热力供应的方式。1、我国热力供应现状我国以煤炭为燃料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是当前东北、华北各大中城市发展热力供应的主流模式。区域燃煤锅炉房作为热源的集中供热系统是当前东北、 华北各大中城

3、市最主要的供热方式,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提 高,对环境保护的要求将越来越高。如今,XX已将部分区域燃煤锅炉房改为燃气或燃油锅炉房,极大地增加了供热成 本。可以预见,分散独立燃煤锅炉房的供热方式在今后的几 年中,将在华北的大城市中被逐步淘汰。在长江流域的大中城市,民用住宅不设置供暖设施,所 以长江流域的大中城市尚没有建立起以热电厂为热源的热 网。在华南地区,因其地处亚热带区域,冬季无采暖需求, 建筑物的空调负荷是其热力供应的主要形式,目前在华南地 区的大中城市,分散独立的空调机房作为办公楼、酒店、公 共商业设施等建筑物中央空调系统的冷源是最普遍的形式。 居民住宅则基本上都采用电力驱动的房间空调器。

4、2大城市热力供应的形式2、1设计观念、建设方式的突破当前,我国在考虑建筑物的节能时,主要是以提咼建筑 物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减少热负荷为主要思路和出发点。 与此同时,提高供热、供冷系统冷、热源和系统的能源综合 利用效率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2、2 DHC是热力供应的发展热点和方向从能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出发,对于大城市的高容 积率区域(如中心商务区 CBD),以天然气为燃料,热电冷联 供(CCHP)的区域集中供热供冷系统 (DHC)是城市热力供应的 发展方向。建设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燃气冷热电联供系统,以 淘汰常规的锅炉供暖和电力空调制冷系统,不仅一次能源利 用效率高,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还能缓解

5、夏季空调制冷用 电高峰,充分利用天然气输气管网,而且可以大大减少污染 物和温室气体的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2、3大城市中心商务区热力供应形式随着我国西部地区天然气资源的逐步开发,西气东输项 目的实施完成及俄罗斯天然气进入中国市场,通过天然气规 划的实施,至U XX年,270个城市将利用天然气 414亿m3, 到2020年城市利用天然气将达到 937亿m3。上述情况使大 城市中心商务区(CBD)以天然气为输入能源,热电冷联供 (CCHP)的区域集中供热供冷系统(DHC)作为CBD区域的热力 供应形式成为可能,区域集中供热供冷系统以天然气作为能 源的输入形式具有以下几方面优势。在我国东部地区大城市

6、,空调负荷集中在电网负荷咼峰 期,空调使用期内平均负荷率只有40%。为空调设备供电的这部分输配电设备一年里只利用几百个小时,利用率极低, 难以用正常的电费回收弥补其损失,导致发电及输配电成本 上升。夏季电力最高负荷中空调用电占35%以上。据有关部门统计,XX年夏季上海市用电负荷超过 1200万kW, XX年 夏天,该市最高峰用电负荷达1500万千瓦,而用于空调制冷的负荷约占总用电负荷的1/3,达到500万千瓦。空调负荷的快速增加使我国电网的峰谷差增加,平均负荷率降低, 造成发电输电资源的浪费。我国现尚处于空调发展的初始阶 段,随着空调的发展,其对电力负荷特性的影响还会加大, 对电力工业经济的影

7、响不可低估,以天然气作为能源输入形 式的区域集中供热供冷系统可以平抑由于空调系统运行而 造成的电网峰谷差。根据我国主要城市的供气情况,燃气消费季节性不平衡 是城市燃气发展中的一大难题。以XX为例,冬季最高峰的平均用气量与夏季最低月份的平均用气量之比为6: I,管网利用率只有30%左右,季节性的不平衡导致管网利用率极低 并需投入高成本建设储气设施,造成燃气成本加大,区域集 中供热供冷系统以天然气作为能源的输入形式能对天然气 起到填谷的作用,缓解天然气消费的季节性不平衡问题,提 高燃气管网的利用率。电力空调设备的发展需要大量相应的发电、输电和配电 等电力基本建设投资,可以说用户每安装I套电力空调系

8、统, 国家需要投入比用户购买空调设备还要多的钱来建电厂、电 网以保证供电。如用户每使用I kW负荷的电力空调投资为 3000元,国家为此发电设备投资按6 000元/kW计,输配电投资为2 000元/kW,共需投资8 000元/kw,再加上厂用电 和线损15%,共需电源投资 9 200元/kW。为了满足高速增 长的空调用电需求,要么将这笔巨额的电力建设费用分摊到 用户身上,则比其空调设备本身的投入还要多许多倍,否则,国家就要负担这笔巨大的电力建设投资。采用以天然气为输 入能源,热电冷联供(CCHP)的区域集中供热供冷系统 (DHC) 从总体投资上将更加经济合理。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热电冷联供(CCI

9、IP)区域集中供热供冷系统(DHC)可以极大地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城市空 气质量的提高。集中供热供冷装置主要设备及流程如图所示。I 燃气轮机;2燃气轮机直接驱动的发电机组;3燃气轮机直接驱动的离心式冷水机组;4余热锅炉;5背压透平机组;6凝汽透平机组;7背压透平机组直接驱动 的离心式冷水机组;8凝汽透平机组直接驱动的离心式冷 水机组;9蒸汽型吸收式制冷机组;10 蓄冷装置2、4中央液态冷热源环境系统简介中央液态冷热源环境系统是以电能为动力,利用单井抽 灌技术和能量转换装置,实现对各类建筑冬季供暖、夏季供 冷,并能同时提供生活热水的成套设备,含能量采集系统、 能量提升系统、末端释放系统。将中

10、央液态冷热源环境系统 与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热电冷联供(CCIIP)区域集中供热供冷系统(DHC)结合起来,应是当前城市集中供热的理想模式, 本篇暂不作详解。下面谈谈天然气区域集中供热供冷系统的技术问题。以天然气热电冷联供区域集中供热供冷系统(DHC)设计规划中应解决如下技术问题。首先,针对区域内各建筑物全年热电冷负荷曲线的特 性,要进行热电冷联供系统 (CCHP)优化配置的研究。这里包 括CCHP系统的优化设计及主要设备的优化配置模型,例如 燃气轮机容量的选择,燃气轮机所驱动的发电机容量的确 定,背压机组容量的确定,抽凝机组容量的确定,蒸汽型吸 收式冷水机组容量的选择,蓄冷装置大小的确定等。研究

11、不 同外部环境下系统最佳配置及运行模式的选择,整体系统最 佳配置的建模计算方法。其次,热电冷联供系统协调控制研究。因一年乃至一天 中不同时段电、热、冷负荷的变化,要实现合理的热、电、 冷联产系统的运行方式以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需对系统进 行优化控制,为此需要研究开发出一套将热电联产系统和供 热供冷系统作为一个整体优化协调的热、电、冷联产控制系 统。第三,对于中心商务区 (CBD)的热电冷联供(CCHP)区域 集中供热供冷(DHC)系统,由于区域内建筑物在一天中的电 力负荷、供热空调负荷、及DHC中心的用电负荷都有很大的 变化,从降低系统的高峰负荷,减少设备的装机容量降低投 资,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12、及使用效率出发,应研究采用蓄能技 术。当前蓄能系统的种类较多,蓄能方法各异,蓄能介质和 蓄能设备也不相同,应研究适合于热电冷联供(CCHP)区域集中供热供冷(DHC)系统的蓄能模式和蓄能容量的确定方法, 使DHC系统的综合效益达到最优。在已有工程实例中,蓄能 介质和蓄能设备多种多样,有采用动态冰泥方式的,也有采 用管外结冰方式的。最后,在热电冷联供(CCHP)的区域集中供热供冷(DHC) 系统中,DHC中心的布局位置将直接影响 DHC中心自身的造 价,同时也影响到管网系统的设计,而管网系统的设计则直 接影响管网系统的投资费用,管网的动力消耗和热力消耗, 所以在DHC系统设计时,DHC中心的布局

13、位置和管网系统的 优化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应建立优化设计方法,研究以DHC 中心的投资费用,管网系统的投资费用、管网系统的动力消 耗、管网系统的热力损失为目标函数的数学模型及计算方 法,综合考虑动力消耗、热力消耗、投资费用,使整个DHC系统的设计达到最优3、高密度住宅区供热供冷形式在我国现有的住宅中,家用空调器的使用最为广泛,由 于价格适中,安装简单方便,使用灵活,用户可根据需要随 意开关自行掌握使用费用。因住宅小区中,各住户居民的生活和工作规律不尽相 同,有的家庭白天无人,无需空调,有的家庭有老人儿童, 需使用空调。如住宅小区采用集中空调系统,为了满足不同 业主的需求,需要全天开机运行,造成

14、系统部分负荷运行时 问长,运行费用较高等弊端。由于系统在低负荷工况的运行 效率低,能耗高,所以单位冷量的运行成本要高于经济工况 许多,所以即使采用按冷量计量装置计量收费,也无法区分 业主在系统低负荷阶段及高负荷阶段所消耗的冷量,无法公 平计费。所以,适用于高密度住宅区的空调系统应该将目前 集中空调系统和家用空调器的一些优点结合起来。我们提出一种将家用空调器的优点和中央空调系统的 优势相结合起来的空调系统。在这种系统,每一个建筑单元 都安装一套压缩冷凝机组,冷凝器采用特殊设计的水冷形 式,充分利用压缩机高温排气,使冷却水的出水温度能够达 到4245C.压缩机和冷凝器封装在一个隔声隔热的机箱 里,

15、机箱可以做成如冰箱似的箱体,结合建筑物的整体布局 计,放置于建筑单元内卫生问、厨房、公共走廊或门厅吊顶 等辅助区域内。在整个住宅小区,建设集中的冷却水循环系 统,向每一栋住宅的每个建筑单元提供冷却水,每个建筑单 元的冷却水管道上安装计量装置作为向业主收费的依据,集 中冷却水系统把每个建筑单元压缩冷凝机组所排放热量收 集起来,作为生活热水的热源之一,进入热水系统,输送到 每个建筑单元。如果空调机组的排热量少于或接近于加热生 活热水所需的热量,压缩冷凝机组的热回收系统与生活热水 系统相结合进行设计,可以省去冷却塔设备,省去了冷却塔 部分的初投资。如果空调排热量远远大于生活热水所需的加 热量,则应同

16、时设置冷却塔系统, 但冷却塔的容量减小许多, 同样降低了冷却塔系统的投资费用。热电冷联供(CCHP)区域集中供热供冷(DHC)系统的热力 供应形式也应是大城市高密度住宅区的方向和趋势,目前没 有在我国住宅建设中得到应用。住宅区DHC系统冷源设备的容量通常只选择住宅区建筑物全部冷负荷的50%60%,而且DHC系统由于是规模化经营,设备折旧期长,折合到每Im3住宅面积上的建设费用和运行费用也并非特别高。据有关可行性研究的结论,初投资折合250-400元/m2,运行费用不高于现家用空调的运行费用,消费者应能够承受DHC系统的初投资费用和运行费用。另外,在我国目前有关城市规划 及房地产法律法规的环境下, 对实施DHC系统的投融资办法、 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