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35533851 上传时间:2020-06-1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14.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中考历史一模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0年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中考历史一模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0年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中考历史一模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0年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中考历史一模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0年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中考历史一模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中考历史一模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中考历史一模试卷(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题号一二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1. 记者2016年10月11日从农业部获悉,由袁隆平院士领衔的超级稻第四期攻关项目获得重大突破,创造了亩产1026.7公斤的新纪录。我国古代最早种植水稻的是()A. 山顶洞人B. 北京人C. 河姆渡人D. 半坡人2. 某同学搜集到以下四幅图片,请帮他拟定一个正确的主题()A. 中华文明的起源B. 统一国家的建立C. 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D. 繁荣开放的社会3. “武帝施主父之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文中“推恩之令”在当时的最大作用是()A. 削弱了王国势力B. 促成了“文景之治”C. 实现了思想

2、上的大一统D. 促进了政治上的大一统4. 2020年之初,新型冠状病毒肆虐横行神州大地,为尽快遏制疫情,我国各级政府快速组织中西医医疗专家组,抢救新冠病毒感染者。在治疗过程中,西医作为现代医疗措施尽管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砥柱作用,但传统的中医也发挥了独特的治疗优势,医治了85%的新冠患者,取得斐然的成绩。由此人们对中医有了新的认识,中医热再次掀起。中医作为我国独特的医学,中华传统文化之瑰宝,在我国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众多的悬壶济世的医学泰斗,他们大医精诚,著书流世,为中医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历史巨献。下面四种对中医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东汉时期,著名的医学大家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

3、,华佗发明了“麻沸散”B. 中医是伪科学,与西医格格不入,根本不值得用现代医学理论来论证C. 明朝时期药物学家李时珍编写的本草纲目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D. 板蓝根冲剂是常见的一种治疗感冒发热的中成药5. 中国古代科技发达,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下列科技成就,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纸的发明指南针用于航海张衡发明地动仪雕版印刷术的出现。A. B. C. D. 6. 正确掌握计算历史年代的方法是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夏朝建立于公元前20世纪B. 秦朝建立距2020年有2240年C. 隋朝大运河开凿于7世纪后期D. 五四运动爆发于民国9年7.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

4、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还是一部探索史。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不断向西方学习,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的历史事件是()A. 鸦片战争B. 洋务运动C. 戊戌变法D. 辛亥革命8. 如图是毛泽东对近代史上两位人物的评价,关于两人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A. 都是洋务派的地方代表B. 都提出了“求富”的口号C. 都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D. 都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9. 某报驻华记者在回忆录中提到“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出国贼”、“释放被捕学生”等内容,那么,他回忆的历史事件是()A. 辛亥革命B. 五四运动C. 北伐战争D. 红军长征10.

5、 刘伯承元帅在回顾长征中写道:“以后,我军一反以前的情况,好像忽然获得了新的生命,迂回曲折,穿插于敌人之间,以为我向东却又向西弄得敌人扑朔迷离,处处挨打,疲于奔命。”横线处应填写的最恰当的历史事件是()A. 长征开始B. 渡过湘江C. 遵义会议D. 突破四道封锁线11.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的标志是()A. 新中国的成立B. 土地改革的完成C. 三大改造的完成D.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12. 20世纪90年代以来,海峡两岸分别授权“海基会”、“海协会”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1992年达成共识,即“九二共识”。其核心是()A. 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原则B.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

6、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13. 法典是同一门类的各种法规经过整理编订而形成的系统的法律。如图所示法典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代哪一文明的社会状况()A. 古代埃及B. 古代希腊C. 古代印度D. 古巴比伦14. “虽然向美洲种植园提供的奴隶约在1200万到2000万人之间,但非洲损失的人口据估计却是这一人数的4倍”。材料中现象的出现是因为()A. 三角贸易B. 独立战争C. 南北战争D. 农奴制改革15. 文献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文献不能为所研究内容提供依据的是()A. 权利法案-英国的君主立宪制B. 人权宣言-法国大革命的序幕C. 独立宣言-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D. 共产党宣言-

7、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6. 如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幅海报(海报译文:这些妇女也在尽微薄之力,学习制造军火),反映了妇女们走进工厂,代替男人们维持战争工业。这表明()A. 妇女地位显著提高B. 战争减少就业机会C. 战争波及更多民众D. 民用工业受到影响17. “一个被流放的人秘密回到彼得格勒,经过多年流放和卓有成效的斗争,他即将领导一场改变世界面貌的革命运动”“他”是()A. 彼得一世B. 拿破仑C. 列宁D. 斯大林18. 一位历史专家指出罗斯福新政既不是社会主义,也不是法西斯主义,他判断的依据是罗斯福新政的根本目的是()A. 消除经济危机B. 对工业的调整C. 防止盲目竞争D. 维护资本

8、主义制度19. 下列图片反映了一个主题,最恰当的是()A. 美国的霸权主义B. 两极格局的形成C.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D.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20.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大海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一条船上。”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A. 经济全球化必然会导致世界经济走向衰退B. 解决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需要各国通力合作C. 当今世界经济联系密切,各国经贸往来频繁D.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各地区有巨大影响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0.0分)21.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伏尔泰对孔子的思想极为推崇,“孔

9、子“成为他敢于反抗专制的“守护神”。他把孔子的思想景括为“德治主义“,坚定地主张法国应该实行“德治主义“。 -孔子思想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1)据材料一,“德治主义”体现了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伏尔泰为什么推祟孔子思想? 材料二东亚国家大量吸收中国文化,是在唐室中衰以后,由此可见,中国文化的价值并非完全依附国力对外传播。一些东亚国家把唐代的经书作为士大夫的必读书,其典章剑度几乎完全由中国移植而去,城市的格局也仿照长安的市坊制建立。 -东亚文化圈 (2)据材料二“中国文化的价值并非完全依附国力对外传播”说明了什么?概括指出唐代文化对东亚国家产生的影响。 材料三如果想看看各种发明的力量、作用,最显著

10、的例子就是新近发明的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因为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中,第三种在航海上。 -培根 (3)据材料三,分别指出“这三种东西”怎样“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22. 2020年对中国来说是不平常的一年,新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在武汉突然暴发,随后肆虐华夏大地,疫情给整个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传统的农历纪年法是以10天干配对12地支形成的,60年一轮环。“庚子”年是农历纪年法的一个轮年,据历史学家考证,每逢“庚子”年,我国多有祸患发生。今年-2020年,又是一个“庚子”年,我国武汉暴发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进而辐射了全

11、国多地,给国家和人们造成历史罕见的生命财产损失。由此前推60年-1960年,“庚子”年,新中国正处于1959-1961年的三年困难时期,国际和国内因素导致我国陷入了极度的粮食短缺。由1960年的“庚子”年,再前推60年-1900年,八国联军联合侵犯中华,再次攻陷北京城,导致中华民族几乎丧国灭种。再由1900年的“庚子”年,再前推60年-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依据材料一回答,“新中国正处于1959-1961年的三年困难时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新中国是采取什么措施才逐步摆脱“三年困难时期”的?依据材料一“1900年,八国联军联合侵犯中华,再次攻陷北京城,中华民族几

12、乎丧国灭种”,说出“八国联军联合侵犯中华”和“导致中华民族几乎丧国灭种”的原因分别是什么?此次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怎样的变化?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再次前推60年,又是一个“庚子”年,这一年我国又遭遇了什么样的祸患?1840年鸦片战争结束的标志是什么?这场战争给我们留下了什么经验教训? 材料二:2020年1月28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肆虐,武汉(含汉口、汉阳、武昌辖区)面临封城的特殊时期,我国著名的传染病学专家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出镜接受采访时,突然眼含泪花,哽咽道:“大家全国帮忙,武汉是能够过关的,武汉本来就是一座很英雄的城市”。武汉是一座承载了苦难与辉煌的光荣的城市,特别是中

13、国近代史中,武汉为中国革命的发展与抗击外敌的入侵做出的功勋卓著历史贡献。 据此回答:依据材料二“武汉本来就是一座很英雄的城市”,说出中国近代史中两例发生于武汉的英雄壮举。新中国之初,武汉市在“一五计划”期间,也取得了突出建设成就,试举一例。23.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国共两党关系的发展演变,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军校的创办,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它为国共两党培养了许多军事将领和军事骨干,为东征、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重要贡献。 -姜廷玉(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研究员)材料二 1927-1937年间,国民党各派军事集团的混战,特别是蒋介石发动的对红军的几次“围剿”

14、,既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灾难,又给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以可乘之机。 材料三四万万同胞,同仇敌汽,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 -人民日报社论和平与正义是不可战胜的材料四 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了首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名录,其中包括1943年牺牲的国民党将领许国璋等抗日英烈。同年底,台湾方面推出抗战殉职将官名录中列有1942年牺牲的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材料一中的“军校”是指哪所学校?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国共合

15、作的主要成果。根据材料二,分析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九一八事变的严重后果。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根据材料三,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你能从材料四中得到哪些认识?综合上述材料,从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中,你得到什么启示?24. 随着美国大搞所谓的“亚太再平衡”战略,美日同盟日趋强化。历史上,美日之间时敌时友,对亚太乃至世界局势产生了重大影响。 【美日之战】 材料一下面三幅图片均为历史上日本与美国涉及舰船的历史事件 图一美国舰队的闯入后,日本民族危机严重,引发了日本历史上的哪次变革?变革前后日本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图二、图三所对应的历史事件,分别意味着二战进程发展到怎样的阶段? 【美日之争】 材料二列宁说:“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美国、日本)的下一场战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