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19届高三历史第十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 文档编号:135424050 上传时间:2020-06-1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2019届高三历史第十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重庆市2019届高三历史第十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重庆市2019届高三历史第十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重庆市2019届高三历史第十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重庆市2019届高三历史第十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2019届高三历史第十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2019届高三历史第十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第十次月考试题(含解析)1.商和西周早期,青铜器的动物性纹饰和造型多以夸张、变形的恐怖性形象出现,给人的是一种狰狞的美和神秘的威慑;西周晚期,青铜器及纹饰趋向规范、统一、写实。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礼制的形成及其推广B. 天下共主政治格局的形成C. 儒家思想的深入影响D. 青铜铸造工艺日趋成熟【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意可知,由“夸张、变形的恐怖形象”到“规范、统一、写实”表现的是国家礼制的日渐规范,故选A项;天下共主的政治格局在西周以前就已经形成,故排除B项;儒家思想形成于春秋时期,故排除C项;由青铜器的纹饰无法了解其铸造工艺的成熟与否,故排

2、除D项。2.东汉末年,家庭纺织刺绣等成为普遍现象。据估算,家庭纺织收入大致占农民家庭总收入的35%,在成都、临淄等一些地区还占了家庭收入的主要部分。同时农民还饲养猪、牛、马、犬等,增加了不少收入。上述现象侧面反映了A. 传统经济结构的根本变化B. 商品经济的发展C. 小农家庭收入来源多元化D. 自然经济的解体【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描述,东汉末年,农民家庭收入除了传统种植业外还有纺织收入和饲养的牲畜收入,从侧面反映了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故选B项;“根本变化”的说法错误,故排除A项;收入来源多元化是对材料内容的描述,不属于侧面反映,故排除C项;自然经济解体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D项。

3、3.汉代的州、唐代的道、宋代的路都是中央派出机构。汉州、唐道在最初只是一个监察机构,最后演变成为权力集中的正式地方行政层级。而宋代的路,则自设立之初,便具有行政与监察的双重功能。这A. 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B. 便利了全面控制地方C. 扩大了地方的行政职权D. 完善了地方行政体系【答案】B【解析】【详解】州、道、路都是中央排除机构,州和道由监察机构演变为行政机构,路则兼具行政和监察机构的职能,这说明了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故选B项;提高地方行政效率的说法无从体现,故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对地方控制的加强,而不是扩大地方行政职权和完善地方行政体系,故排除C、D项。4.明代颜钧在治学中编写了劝孝歌

4、、歌修省、心字吟等等,并将大学、中庸的思想,提炼成“大中学庸,庸中学大”的口诀,还张贴急救心火榜文,将劝人纠正此类道德缺失的宣讲标榜为“急救心火”。这样做的目的在于A. 探寻理学的求理之道B. 纠正程朱理学的空疏之风C. 推广儒学的教化之功D. 迎合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描述的内容可知,颜钧的做法是在着重强调儒家思想中的道德教化功能,其目的是推广儒学的教化之功,故选C项;颜钧的做法是在推广儒学的教化之功,而不是探寻理学的求理之道,更不是纠正程朱理学的空疏学风,故排除AB项;材料内容没有指出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体现不出颜钧对市民阶层价值取向的迎合,故排除D项。5.1

5、8431860年,全国出口的茶叶,1843年为132958担,1853年为788127担,1860年达到910638担。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当时中国A. 民族资本主义兴起B. 日益卷入国际市场C. 农产品日趋商品化D. 茶叶产量急剧增加【答案】B【解析】【详解】从1843年到1860年,全国的茶叶出口量逐年增长,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鸦片战争后国门被打开,中国日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选B项;民族资本主义兴起于六七十年代,与题意时间不符,故排除A项;农产品日趋商品化是材料中现象的表现,而非原因,故排除C项;产量急剧增加的结论无从得出,故排除D项。6.近代前期,有

6、知识分子主张将“义理”与“经济”结合起来,提出“以经世之学济义理之穷”;也有人将今文经学中的“三统”“三世”说类比对照于时局当中,呐喊“保国,保种,保教”。他们提出的这些主张意欲A. 以华夏文明对抗西方文明B. 维护传统文化和制度C. 从民族文化中求救国之方D. 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以经世之学济义理之穷”、“将今文经学中的三统三世说类比对照于时局当中”可知这些知识分子意欲利用中国传统文化挽救民族危机,说明他们想从民族文化中寻求救国之方,故选C项;材料反映的不是中西文化的对抗,故排除A项;这些知识分子是要从传统文化中寻找救国良方,而不是为了维护传统文化,故排除B项;材

7、料没有体现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内容,故排除D项。7.据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统计,中国国内市场四大类商品货值所占比重如下。1920年(%)1936年(%)农业产品42.343.0手工制造业产品32.225.5近代工矿业产品12.719.4国内产商品合计87.287.9进口洋货12.812.1它反映出该时期中国A. 传统生产方式稳固B. 经济结构得到优化C. 列强在华势力减弱D. 官僚资本迅速扩张【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表格内容可知,从1920年到1936年,中国国内市场四大类商品货值所占比重基本稳定,从而说明传统生产方式的稳固性,故选A项;四大类商品货值所占比重基本变化不大,无法得出经济

8、结构得到优化、列强在华势力减弱和官僚资本迅速扩张的结论,故排除B、C、D项。8.1954年福建召开全省侨汇(海外华侨华人汇回国内赡养家眷等款项的简称)业第二次代表大会,会议鼓励侨汇业“以私人名义,延用原牌号,分散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这一政策A. 适应了工业化建设的需要B. 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否定C. 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失误D. 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奠定了基础【答案】A【解析】【详解】“以私人名义,延用原牌号,分散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有利于保护侨胞和侨眷正当利益,对国家建设具有积极意义,适应了工业化建设的需要,故选A项;该项政策是一项积极的政策,不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否定,也不

9、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失误,故排除B、C项;经济体制改革是在20世纪80年代,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奠定基础的说法有误,故排除D项。9.罗马共和国早期,贵族祭司们为垄断法律解释权,常把法律的“奥秘”处记载成册,藏于密室。公元前304年,罗马官员弗拉维乌斯首度公布了民事诉讼程序。这一做法A. 开始限制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B. 使平民与贵族在法律上平等C. 维护了全体罗马居民的合法权益D. 有利于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答案】D【解析】【详解】弗拉维乌斯首度公布了民事诉讼程序有利于公民了解相关法律知识,从而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故选D项;开始限制贵族对法律的任意解释的是十二铜表法,故排除A项;“地位平等”和“维

10、护全体罗马居民的合法权益”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B、C项。10.15世纪中期,德国人古滕贝格发明了一种可以成批浇铸字模的手工浇铸机,用活字与机械来印制书籍,并建立了印刷厂。他的发明很快得到推广,到1500年德国约有60多个城市有印刷厂,欧洲已有上千家印刷厂。这反映出当时A. 活字印刷术开始传入欧洲B. 科学迅速转化成为生产力C. 宗教改革推动了信息传播D. 技术进步推动了社会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的描述可知古滕贝格的发明迅速得到推广,欧洲出现了大量印刷厂,有利于文化教育的传播和发展,从而推动社会发展,故选D项;“开始传入”说法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技术进步,而不是生产力的转化,故

11、排除A、B项;宗教改革与题意时间不符,故排除C项。11.尽管达尔文主义遭到宗教及其他集团敌视,但在19世纪后期,其在政治上为各国的民族主义者所赞同;在经济生活中,得到了自由主义者的拥护。据此可知A. 达尔文主义被社会广泛接受B. 自然科学与宗教信仰难以并存C. 进化论推动了自由主义兴起D. 进化论的社会学转化契合时代【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在政治上为各国民族主义者所赞同;在经济生活中,得到了自由主义者的拥护”可知进化论的社会学转化契合了当时的时代发展,故选D项;“广泛接受”和“难以并存”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实际,故排除A、B项;进化论得到了自由主义者的拥护,但不能说明进化论推动了自由

12、主义的兴起,故排除C项。12.1946年,法国将1390家私营电力企业收归国有,成立了法国电力公司,并被授权为半垄断式国营企业,在输电和电网方面享有垄断权;在发电方面,除工业企业自备电厂和罗纳河国家公司的水电站外,其余也都由电力公司管理和经营。这一措施表明当时法国A. 推动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B. 采取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C. 顺应了第三产业发展趋势D. 放弃了市场的调节性作用【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半垄断式国营企业”、“由电力公司管理和经营”等内容可知当时法国政府对经济采取了干预政策,故选B项;材料中的措施不能表明法国政府是在推动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故排除A项;电力企业不属于第三产业,故

13、排除C项;法国政府虽然采取了干预经济的措施,但并不能表明其放弃了市场的调节,故排除D项。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明)万历八年至十八年,葡商每年从中国运出生丝约3000担,获利约36万两白银。”明朝中后期,中国的丝绸通过菲律宾马尼拉大帆船中转输往拉美各地。这些丝织产品基本上都是江南所产。时人张瀚曾说杭州“桑麻遍野,茧丝绵苎之所出,四方咸取给焉。虽秦、晋、燕、周大贾,不远数千里而求罗绮缯币者,必走浙之东也”。乾隆年间,时人杭世骏说,“吾杭饶蚕绩之利,织纴工巧,转而之燕,之齐,之秦、晋衣被几遍天下”。当时,山西潞绸取丝蜀地,广东粤缎、福建漳纱取丝江南。在当时,“外洋各国夷船到粤,贩

14、运出口货物,均以丝货为重其货均系江浙等省商民贩运来粤,转售外夷,载运回国”。据刘兴林、范金民论古代长江流域丝绸业的历史地位等材料二 到20世纪30年代,长江沿江城市,东起上海,经南通、扬州、镇江、南京、芜湖、安庆、九江、汉口、岳阳、沙市、宜昌,西至重庆,已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狭长工业带。在近代中国工业中最大行业中,1936年长江6个口岸城市共44家棉纺织厂的总计纱锭和布机,分别占关内(即不包括东北地区)本国资本棉纺织厂纱锭和布机总数的59.8%与52.6%。1936年长江沿江有9个城市共27家面粉厂,日产面粉能力占关内本国资本面粉厂总生产能力的45.3%。在长江沿江城市工业带上,上海、南京、汉口

15、、重庆四城的工业产值在整个沿江地带总产值中超过90%。摘编自熊月之、沈祖炜长江沿江城市与中国近代化(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长江丝绸的地位,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地位形成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30年代长江沿江城市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一时期长江沿江城市的工业发展有何意义?【答案】(1)地位:长江丝绸遍布国内南北各地市场;长江丝绸远销世界。原因:长江丝绸业发达,技术先进,产品精美;长江丝绸受海内外青睐,市场大,利润丰厚;商品经济发展,长途贩运和商帮的兴盛;长江流域交通发达,联通大江南北和海外;世界市场不断发展,世界联系增强。(2)特点: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狭长工业带;工业生产在国内占据重要地位;以少数城市为中心,尤其是以上海、南京、汉口、重庆四城为首。意义:带动了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为持久抗战和最后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解析】【详解】(1)地位:根据“中国的丝绸通过菲律宾马尼拉大帆船中转输往拉美各地。这些丝织产品基本上都是江南所产”等内容可知明清时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