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寡人之与国也》课件 粤教版必修4.ppt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5423423 上传时间:2020-06-15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寡人之与国也》课件 粤教版必修4.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高中语文《寡人之与国也》课件 粤教版必修4.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高中语文《寡人之与国也》课件 粤教版必修4.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高中语文《寡人之与国也》课件 粤教版必修4.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高中语文《寡人之与国也》课件 粤教版必修4.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寡人之与国也》课件 粤教版必修4.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寡人之与国也》课件 粤教版必修4.ppt(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本文通过孟子与梁惠王的一次谈话 具体阐述了孟子的 王道 思想 并在一定的程度上揭示了战国时代的社会不平等和阶级对立 曲折的反映了当时的农业生产状况 学习要求 语言知识 读懂文意 辨识 说明文中出现的文言实词 虚词 句式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用法 文学知识 了解孟子 识记 孟子 的编著者 朝代 文体性质 基本内容 主要特色 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课文阅读分析 理解并概括本文体现的孟子关于王道政治的主要内容 理解本文以 民不加多 为线索展开论述的结构特色 据此分析本文的内容层次 理解本文抑扬兼施 循循善诱的说理方法 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和排比句 分别说明其表达作用 孟子简介 孟子

2、 约前372 前289 名轲 字子舆 邹 今山东邹县东南 人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 政治家 教育家 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 孟子早岁丧父 幼年受母亲教诲 长大后受业于子思 孔子之孙 的门人 治儒术 通 五经 尤长于 诗 书 他提出了 民为贵 君为轻 的思想 主张实行 仁政 王道 反对 霸道 曾游说梁惠王 不成功 又入齐 见齐宣王 一度充当 客卿 颇受尊重 但当时各国国君 用兵争强 以权谋为先 对孟子的 王道 主张 都以为迂阔而不予采纳 以后孟子返回家乡 与弟子万章 公孙丑等著书立说 孟子 一书共七篇 是由孟子和他的弟子万章 公孙丑等人编纂而成的 比较集中地记录了他的游历生活和思想 后被南宋

3、的朱熹列为四书之一 它跟 论语 一样 也是用语录体写的 但体式有所不同 有些章论述当代的某些重要问题 篇幅比较长 论证也很充分 已经具有议论文的规模 孟子 长于言辞 在辩论中多用比喻 以小喻大 逻辑性很强 有极大的说服力 其文气势充沛 笔带锋芒 又富于鼓动性 对后世散文有很大的影响 孟子 简介 背景 战国时期 劳力资源是富国强兵之本 争夺劳力 是各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 梁惠王的惠民措施是他争夺劳力 富国强兵的手段 由于没达到目的 他便提出了这个疑问 孟子也正是利用梁王的这种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并试图引导他实行王道政治的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梁惠王曰 寡人之于国也 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 则移其民于河东

4、 移其粟于河内 河东亦然 察邻国之政 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 寡人之民不加多 何也 孟子对曰 王好战 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 兵刃既接 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 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 则何如 曰 不可 直不百步耳 是亦走也 曰 王如知此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 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 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 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 材木不可胜用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 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 树之以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 无失其时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 勿夺其时 数口之家 可以无饥矣 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 颁白者

5、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 黎民不饥不寒 然而不王者 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人死 则曰 非我也 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曰 非我也 兵也 王无罪岁 斯天下之民至焉 梁惠王曰 寡人之于国也 尽心焉 于是 耳 而已 矣 梁惠王说 我在治理国家方面 总算尽心尽力了啊 河内凶 庄稼收成不好 则移其民于河东 移其粟于河内 河东凶亦然 如果黄河以内地区发生灾荒 就把河内的百姓移到黄河以东 把河东的粮食运到黄河以内 如果黄河以东发生灾荒也是这样办 察邻国之政 无如寡人用心者 观察邻国的治理 没有像我这样尽心的 字词句理解 一 邻国之民不加 更加 少 寡人之民不加多 何也 但

6、邻国的百姓也没有因此减少 我的百姓也没有增多 是为什么呢 孟子对曰 王好战 请以战喻 孟子回答说 大王喜好打仗 请 允许我 用打仗来作比喻 填然鼓之 兵刃既接 弃甲曳兵而走 咚咚地擂响战鼓 锋利的刀剑交锋在一起 这时有人 丢弃盔甲拖着兵器逃跑 字词句理解 二 或百步而后止 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 则何如 有的人跑了一百步而后停下 有的人跑了五十步而后停下 凭着只逃跑了五十步来嘲笑逃跑了一百步的 那么怎样 曰 不可 直不百步耳 是亦走也 梁惠王 说 不可以 只不过不到一百步而已 但这也是逃跑啊 曰 王如知此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孟子 说 大王如果知道这个 道理 就不要指望您的百姓比邻国

7、多了 字词句理解 三 不违农时 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wu池 鱼鳖不可胜食也 不违背农时 粮食就吃不完 细密的渔网不撒入池塘 鱼鳖就吃不完 斧斤以时入山林 材木不可胜用也 斧头按照一定的时节进山 采伐 木材就用不完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 材木不可胜用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粮食和鱼鳖吃不完 材木用不完 这就使老百姓能供养活着的人 为死者办丧事而没有遗憾了 字词句理解 四 养生丧死无憾 王道之始也 供养活着的人 为死者办丧事而没有遗憾 就是施行王道 治理天下 的开端 五亩之宅 树之以 把 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五亩大的住宅地 在它周围栽上桑树 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织的衣服了 鸡豚狗彘之畜 无失其时

8、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鸡 狗 猪等这些家禽家畜 不要使它错过繁殖的时机 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上肉了 字词句理解 五 百亩之田 勿夺其时 数口之家 可以无饥矣 有一百亩的田地 不错过它的农时 不在该耕种的季节让农民去服徭役 几口人的家庭就不会挨饿了 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认真办好学校教育 反复地用孝顺父母 敬爱兄长的道理教导他们 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需要头上顶着或背着驮着东西在路上行走了 字词句理解 六 七十者衣帛食肉 黎民不饥不寒 然而不王者 未之有也 七十岁的老人穿上丝绸衣服并且有肉吃 老百姓不挨饿 不受冻 做到这些还不能称王统治天下 是从来不曾有过的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

9、检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猪 狗吃人吃的食物却不知道制止 道路上到处是饿死的人却不知道开仓赈济 字词句理解 七 人死 则曰 非我也 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曰 非我也 兵也 人饿死了 却说 不是我的过错 是年成不好啊 这和拿刀刺人把人杀死 却说 不是我杀的 是刀杀的 有什么不同呢 王无罪岁 斯天下之民至焉 大王 如果 不归罪于年成不好 这样 天下的老百姓就会都投奔到您这儿来的 字词句理解 八 语言知识点 一 一 难字注音王好 h o 战弃甲曳 y 兵而走谷不可胜 sh ng 食也数罟 c g 不入湾 w 池养生丧 s ng 死无憾鸡豚 t n 狗彘 zh 之畜然而不王 w ng 者涂有饿莩 pi

10、 o 语言知识点 二 二 通假字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失其时 王无罪岁 毋 不要 注意 无 动词 一般通 毋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斑 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途 三 古今异义 河内凶 则移其民于河东 收成不好 邻国之民不加少 更加 直不百步耳 仅仅 只是 鱼鳖不可胜食也 尽 王无罪岁 年成 弃甲曳兵而走 逃跑 语言知识点 三 四 词类活用树之以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然而不王者 王无罪岁 树 衣 王 罪都是名词转用作动词 意思分别为 种植 穿衣 称王 责怪 五 一词多义王 王 大王 好战 请以战喻 然而不王 称王 wang4 者 末之有也 于 寡人之于 对于 国也移其粟于 到 河内则无望民之多于

11、 比 邻国也是何异于 和 刺人而杀之以 以 凭 五十步笑百步斧斤以 按照 时入山林五亩之宅 树之以 把 桑申之以 把 孝梯之义 语言知识点 四 六 难句翻译 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梯之义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 把尊敬父母 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 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负或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涂有饿殍而不知发贵族家的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 不知道制止 道路上有饿死的人 不知道开仓赈济 王无罪岁 斯天下之民至焉 大王不要归罪于年成 那么天下的百姓就会来归附了 结构层次 全文分三段一 提出 民不加多 的疑问 二 分析 民不加多 的原因 三 阐述使民加多的措施

12、 l 发展生产不违农时不竭鱼鳖王道之始不毁山林五十者衣帛2 养化百姓七十者食肉王道之成数口之家无饥颁白者不苦不检 反面 3 不施虐政不发 反面 实行仁政不罪岁 内容 层次特点 起 梁惠王向孟子提出疑问 对照别国国王 发现自己做国王很辛苦 却没有 民加多 的效果 敌论 邻国之民不加少 寡人之民不加多 何也 承 孟子针对梁惠王的想法 用 五十步笑百步 的比喻指出梁王在本质上与别国国王没有区别 王如知此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转 转入对自己观点的阐述 分论点一 王道是什么内容 养生丧死无憾 王道之始也 论据 谷不可胜食 鱼鳖不可胜食 林木不可胜用 民就 养生丧死无憾 了 分论点二 怎样才能做到王道

13、七十者衣帛食肉 黎民不饥不寒 然而不王者 未之有也 论据 要让五十者可以衣帛 七十者可以食肉 黎民不受饥寒 再让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 分论点三 不要把责任推给 年成不好 应该自己努力 合 能做到以上这些 斯天下之民至焉 拢合全文 又照应开头 为什么百姓不加多 写作特色 一 一 中心突出 结构严谨 文章以 民不加多 和如何使 民加多 为线索展开论述 三部分之间分别用 寡人之民不加多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连接 结尾以 斯天下之民至焉 收束 环环相扣 中心突出 使文章成为一个严密的整体 二 抑扬兼施 循循善诱的说理方法 1 先批评梁惠王的治国方法 然后再提出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 2 先揭露统治者不顾人

14、民死活的行径 然后再说只要君王不怪罪年成 就可以使民至焉 3 梁惠王先夸说自己如何行德政 为百姓做事 然后抨击邻国的弊政 先扬后抑 4 在打消梁惠王傲慢情绪的时候 又能抓住他渴望民众拥戴的心理进行诱导 在阐述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时 采取先易后难 步步推进的程序 这都是循循善诱的体现 写作特色 二 三 善用比喻1 逃跑者 以五十步笑百步 的比喻说明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与邻国只是程度上的差别 而没有本质的差别 2 拿刀杀了人却说 不是我杀的 是刀杀的 揭露统治者把 途有饿莩 归罪于年成不好的观点 写作特色 三 四 排比句的运用 增强文章的雄辩气势 1 不违农时 谷不可胜食也 材木不可胜用也 从 食 和

15、用 两方面分三层阐述遵循自然规律的必要 2 五亩之宅 颁白者不负载于道路矣 四组排偶由生产说到教育 雄辩地说明推行王道是唯一办法是根本措施 写作特色 四 重难点问题 一 一 概括本文所体现的孟子王道政治的主要内容 概言之就是 仁政爱民 具体内容是 开垦土地 发展农业生产 不违农时 对农业资源有节制的开发 在人民富足的情况下 教之以礼仪 二 文章是以什么为线索展开论述的 文章围绕 民不加多 和如何使 民加多 的问题线索展开论述 三 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来说明什么问题 孟子用逃跑者 以五十步笑百步 的比喻 来说明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与邻国只有程度的差别 而没有本质的差别 重难点问题 二 四 本文抑扬兼施 循循善诱的说理方法表现在什么地方 本文说理方法 具有抑扬兼施 循循善诱的特色 1 先批评梁惠王的治国方法 然后再提出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 先揭露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行径 然后再说只要君王不怪罪年成就可以使 民至焉 这都是先抑后扬 2 在打消梁惠王矜傲情绪的同时 又能抓住他渴望民众拥戴的潜在心理进行诱导 在阐述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时 采取先易后难 步步推进的程序 这都是循循善诱的体现 重难点问题 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