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论名词解释、简答.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5282790 上传时间:2020-06-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文论名词解释、简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古代文论名词解释、简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古代文论名词解释、简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古代文论名词解释、简答.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古代文论名词解释、简答.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文论名词解释、简答.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文论名词解释、简答.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简答:兴观群怨的内涵是什么?或名解:兴观群怨 (1)这是孔子在论语阳货篇中提出的关于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的说法。 (2)所谓“兴”,宋代朱熹解释为“感发志意”,孔安国说是“引譬连类”,意思是通过诗歌的想象引发人的思想情感。“观”是指诗歌的认识作用,汉代郑玄解释为“观风俗之盛衰”,朱熹解释为“考见得失”,总的意思是通过诗歌可以见出社会的盛衰得失和诗人的主观方面。“群”是指文学作品的团结、协调作用。孔安国说是“群居相切磋”,即通过文学活动达到使人际关系和谐,加强团结的作用。“怨”是文学作品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孔安国说是“怨刺上政”、朱熹说是“怨而不怒”。 (3)孔子的“兴观群怨”说是现实主义

2、的文学批评理论的源头,对后来的现实主义的文学批评理论和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二、简答 “兴观群怨”是孔门诗学对诗的社会功能的概括。论语阳货:“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兴”,孔安国认为是“引譬连类”,明诗:“子夏监绚素之章,子贡悟琢磨之句。”即说“兴”是一种诗中体现出来的手法。朱熹则从审美角度认为“兴”是“感发志意”,是从欣赏诗歌中获得一种感染和审美感受。“观”,指通过所吟之诗观个人的品行志向。孔子认为从诗可以“观风俗之盛衰”,朱熹则认为可以“考见得失”,都看到了诗的对国家社会的反映功能。“群”,指诗可以使人统一思想,交流感情,加强团结。“怨”,指诗有抒写不满,泻导

3、人情之功用。孔子用“怨”肯定了诗有批判现实的作用。“兴、观、群、怨”说这是孔子在论语阳货篇里提出来的关于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的说法。阳货篇记载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兴,指诗歌具体安排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精神之兴愤,可以使人从诗歌鉴赏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是指诗歌真实地反映社会政治和道德风尚状况,因而能让人从中观察出政治的得失和风俗的盛衰;群,则是人为诗歌可以有使人互相交流感情,加强团结的作用;怨;是指文学作品有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孔子的“兴观群怨”说是现实主义的文学批评理论的源头,对后来的现实主义的文学批

4、评理论和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12.名词解释:“兴观群怨”。(1)此说是在论语阳货中提出的。主要是针对文学的社会功能而说的。(2)这种说法是通过诗歌来表达情志以发挥其社会作用的概括论述,这也体现了他对诗歌艺术特征的认识。(3)“兴”从作者而言,是指受外物触动而引发内在之情和创作之念;就读者而言,是指诗歌具有艺术感染力。“观”从作者来说,就是要反映现实的真实;从读者来说,是要通过作品来认识社会的真实风貌。“群”指诗歌具有团结群众和教育群众的作用。“怨”既指怨刺上政,也包含一般的哀怨和讽谕和男女之间的情怨。(4)孔子此说比较全面地总结了文学艺术的社会功能,对后世批评家论文学与社会的

5、关系起到了奠基石的作用。一、名词解释1、诗言志:语出尚书尧典,意为情态形诸语言即为诗,主要是说诗是用来表达人的志意的。“志”侧重于指与政治交往和道德教化有关的感情意志,不同于一般所言的个性情感,同时也有与社会化和政治教化有关的民情方面的内容。“诗言志”被朱自清先生认为是中国历代诗论的“开山纲领”,对后来的中国文学理论有着长久的影响。2、“发愤著书说”: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指出,诸如周易、春秋、诗三百篇和离骚等名著都是在“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的不幸遭遇中为了抒发愤懑才发愤著书的。这说明作家的创作动机和创作动力来自生活的挫折感和对现实的义愤,义愤愈强烈,则思想性越深刻。“发愤著书”说司马

6、迁在报任安书历述韩非、屈原等人的事迹后,总结说:诗三百,大氐贤圣发愤之所作也。提出了发愤著书说。司马迁通过分析历史上许多伟大人物的事迹和作品揭示了一个真理: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真正伟大的作品,大都是作家坚持自己的进步理想或正确的政治主张,在遭到反动势力迫害后,为了抗争迫害而坚持斗争、发愤著书的产物。值得注意的是,司马迁的史记对汉武帝刘彻并没有发泄私愤,而是既写了他残忍、好大喜功和追求长生不老等可笑事迹,也写了他的雄才大略和文治武功的伟大之处,有着公正的实录精神。 发愤著书说对后来韩愈的不平则鸣说、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说都有很大的影响。4.名词解释:“发愤著书”。(1)此说是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

7、中提出的。(2)发愤著书的意思是说:文学史上许多有生命力和审美价值的作品,都是作者抒写强烈情感与深广忧思的产物。(3)此说实际上要求作家直面惨淡的人生,抒写对现实的不平与忧愤,把著书立说、文学创作当作实现人生理想和自我情感表现的重要途径。体现了强烈的对现实的批判精神。(4)此说以历史经验为基础,本之于屈原,又加上了司马迁本人的切身体验,揭示了文学创作的一条重要规律。并对后世的文学理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发愤著书”说:司马迁总结历史上许多伟大人物往往在逆境中作出伟大的事业、创作出伟大的著作,因而提出“发愤著书”说。认为真正伟大的作品,大抵是作家在遭到统治势力迫害后,为了坚持自己的进步理想和政治主

8、张,为了抗争迫害而坚持斗争的产物,即是“发愤著书”的产物。他自己的伟大的著作史记就是“发愤著书”说的最好实践。3、西汉楚辞批评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西汉武帝时期,以刘安和司马迁为代表。刘安对屈原的怨刺、人格乃至于艺术上比兴寄托的手法都予以肯定,并且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司马迁在本传中又在刘安评价的基础上又作了重要的发挥,肯定了离骚的怨刺价值,并对屈原表示了极大的同情。 第二阶段是以扬雄和班固为代表,扬雄对屈原的文学才华评价很高,对他的赋更是推崇,“赋莫深于离骚”,对他的悲剧结局是充满痛惜的,他不理解甚至否定屈原,他认为屈原的思想里少了些道家的全身远害,以及儒家的进可治国平天下,退可独善其身的观念。而

9、班固明确地表明了对屈原及离骚的否定态度,认为他“露才扬己”,不符合汉代经学所提倡的“发乎情,止乎礼”。第三阶段是东汉学者王逸对班固和扬雄的反驳。王逸肯定了屈原的创作动机是出自于“忧愁愁思”;认为屈原言行品格是“绝世之行,俊彦之英”,班固对他“露才扬己”的批评以及其他的责难是有失公允的。对于屈原所采用的浪漫主义手法给与充分肯定,从儒家思想出发,把离骚提到儒家经书同等的“经”的地位。4、诗大序中毛诗派对“诗言志”的理论开拓意义“诗言志”一语首见于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后又屡次出现于先秦典籍中,而“志”的含义每每不同,如春秋时代外交场合所谓“赋诗言志”,常常是断章取义来表明赋

10、诗者之“志”,而非作诗人之志。而在此问题上诗大序明确指出,“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明确把作诗和言志联系起来,志是作者之志,诗是作者言志之诗,这就给后来“诗言志”确立了后来通行的含义。诗大序指出:“情动于中而形于音”、“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哀刑政之,苛吟咏情性”,在“志”之外开拓出以情作为诗歌表现的重要基础,为后来“缘情说”的提出奠定了基础。从理论视野上,毛诗派把诗学关注重心从孔子的实用功利,孟子的文本阅读转向诗歌创作,对诗歌欣赏和创作方法作了系统阐述。 1(庄子的)”虚静”说: (庄子的)“虚静”说 ”虚静”说是中国古代有关创作构思的理论。“虚静”最早是老广在道德经里

11、提出“致虚极,守静笃”的说法。庄子极大地发展了老子的“虚静”学说。认为虚静是进入道的境界时所必须具备的种精神状态,庄子大宗帅里提出“坐忘;”“坐忘”就是“虚静”。这是要人;以掉一切存在也忘掉自己存在,抛弃切知识,达到与道合一;庄子认为虚静必须在”绝学弃智”的基础上方可达到,然而出只有达到虚静才能对客观趴界有最全面最深刻的认识。才能自由地进行审美观照,艺术创造力十最力旺盛才能创作山和造化天丁完全一致的作品。虚静说“虚静”说是中国古代有关创作构思的理论。“虚静”,最早是老子在道德经里提出“致虚极,守静笃”的说法,庄子极大地发展了老子的“虚静”的学说,认为它是进入道的境界时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精神状态,

12、庄子大宗师说:“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庄子的“坐忘”就是 “虚静”,是要使人忘掉一切存在,也忘掉自己存在,抛弃一切知识,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庄子认为虚静必须在“绝学弃智”的基础上方可达到,然而也只有达到虚静,才能对客观世界有最全面最深刻的认识,才能自由地进行审美观照,艺术创造力才最为旺盛,才能创作出和造化天工完全一致的作品。庄子的“虚静”说对后世影响极大,后世的文学家和文学理论家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庄子的“虚静”说的影响。15.名词解释:“心斋”、“坐忘”。(1)庄子文论的哲学基础是“道”。所谓“道”是指一种超越时空而存在的绝对理念,它主宰和支配着主体的精神意志,含有强烈

13、的人格化的力量和因素。“道”的地位至尊,但又具有不可知性和不确证性。(2)“心斋”、“坐忘”是文艺创作主体实现和完成“道”的两种方式。文艺创作主体在感知事物的过程中由耳心气虚的经验观照就是“心斋”。文艺创作主体在感知事物的过程中摆脱身心的欲求就是“坐忘”。(3)“心斋”、“坐忘”名虽为二,实则为一,其根本所在就是要求文艺创作主体通过直观经验去领悟、体验、把握事物的本质,从而超越现实,获得“道”的精神自由境界。即文艺创作主体的审美态度必须达到物我两忘、虚静空灵的精神境界。 (4)从文艺创作的角度来说,此说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第一章 先秦两汉文学理论:1.为什么说先秦两汉的文论尚未成为独立和专门

14、的学科?(1)这一时期文论与其它学术尚处于浑沌未分的状态。(2)这一时期的文论与其它艺术论相互杂糅,难分彼此。(3)文论的未能独立与此时文学观念的尚未净化互为因果。2.简述荀子文论的特色。(1)强调文艺源于情感,并对文艺的情感特征作了多方面的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倡“中和”之美。(2)认为大道由圣人表述于经典,因此圣人经典是文艺的最高典范,一切文艺应以儒家之道为指归。开后世明道、征圣、宗经三位一体文学观的先河。3.名词解释:“三表法”。(1)三表法是在墨子非命上中提出的。(2)三表法原意是说“言有三表”,即“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废以

15、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3)三表法是指立言辩说,应有一定的客观依据和标准,即过去的经验、目前的现实和将其运用于实际事务的实践价值。(4)此说既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又带有功利主义的特点与历史局限。5.什么叫“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1)此说是扬雄在法言吾子中提出的。(2)“丽以则”是他的创作原则,“丽”是对赋体形式风格上的要求,“则“是指儒家的法度和准则,实际上是要求作赋以明道。反对专事形式上的铺张而忽略内容上的针对性和其现实意义。(3)明道、征圣、宗经思想是此说的理论基础。6.简述先秦两汉文论的历史影响。(1)先秦儒家与道家学说之对立互补,确立了我国古代文论的基本体系与框架,从而对文论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2)先秦思想家的重要文学见解在后世发展为文论的基本观点,如文质观、文德观与文学自然观等。(3)先秦两汉文论在方法论多有建树,孟子的“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说与汉代对诗经、楚辞的比较批评,在批评方法上为后人导夫先路。7.名词解释:“以意逆志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文库 > 英语学习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