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溪县林业局主要事迹.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4864164 上传时间:2020-06-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泸溪县林业局主要事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泸溪县林业局主要事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泸溪县林业局主要事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泸溪县林业局主要事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泸溪县林业局主要事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泸溪县林业局主要事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泸溪县林业局主要事迹.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泸溪县林业局主要事迹泸溪县位于湖南省西部,是国家五强溪电站移民库区县、革命老区县和武陵山片区区域开发及国家级扶贫攻坚试点县。全县土地总面积234.8万亩,林业用地185.4万亩,占总面积的79%。近年来,该县委、县政府度十分重视林业建设,围绕“努力建设生态绿色泸溪,全力保护森林资源”的思路,以生态为魂,以项目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全力推进荒山绿化,全县绿化事业有了长足发展。该县荣获2014年湖南省绿化先进集体殊荣。如今当人们辗转于泸溪的崇山峻岭之中,漫步于泸溪的林中小路之间,在茫茫林海之端体验到是遍地葱茏的美丽景色。荒山开拓,山清水秀披绿装从泸溪县麻溪口到浦市,从蚂蝗溪到长坪, 一座座山头绿波

2、涌动,一片片林海一望无垠。“这里10年前还是一片片荒山秃岭,我们以长防林工程建设为突破口,把这里全部栽了树,封了山。现如今是多树种混交,一片葱茏。”该县林业局长杨政兴奋地介绍说。9月7日,笔者驱车于该县白浦公路,展现在公路两侧的是一片片绿茵茵的树木,照映着滔滔的沅水,构成了一幅幅山清水秀绿装的美丽画图。“没有项目就没有依托,没有投入就没有发展。”近几年,该县充分运用石漠化治理工程、世行贷款森林恢复工程、长防林建设工程的实施,为昔日荒山披上了层层绿装。“到了辛女溪,你就会感到泸溪绿化的绿意。”2012年泸溪林业人在辛女溪怪石嶙峋中栽绿插绿向石漠化发起进攻、在高速公路洗溪段实施鱼鳞坑造林为湘西自治

3、州率先做出示范。去年在白沙镇红土溪千山红山上,新造1500亩枫香红叶树种,打造“千山红遍”示范林。今年以县桐科所为造林样板点,打造县城白沙“绿色后花园”。这些造林绿化不但充分凸显了生态功能,也兼顾了市民休闲锻炼效游的需要,取得了一举两得的效果。“栽上一棵树,播种一片绿,为生态建设添一块砖,为环境保护献一点力。”看得见的绿化成果、“言传身教”的宣传,义务植树、主动栽树成为市民的自觉行为。每年的植树节活动人人参与,争先植绿,已经形成了一种新常态。该县因势利导,在县城附近开辟造林基地,为市民植树造林提供平台。现如今,到造林基地栽树,播种绿色已成许多市民自觉行动。“年初栽一棵树,第二年来看看自己栽的树

4、,看到片片绿色,很有成就感。”市民戴春树发自肺腑地说。2013年全县营造林总任务3.18万亩,实际完成4.8万亩,完成率150%;2014年全县总任务3.7万亩,实际完成了4.3万亩,完成率达116%;2015年春季造林总任务3.7亩,实际完成4.0万亩,完成率108%。“我局认真履职,以造林绿化为抓手,连续三年超额完成造林任务,全县绿化高潮正在形成。”这是县林业局长杨政对造林绿化工作如实总结的一番话。 “近三年来累计约10万人参加各地义务植树造林活动,完成义务植树数98万余株,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绿化事业的发展,加快了全县城乡生态文明建设步伐,我县森林覆盖率达到58.18%,森林绿化率达到68.

5、4%,林木蓄积量为229.7万立方米。”县绿化办的数据见证着泸溪的造林绿化的丰硕成果。美化绿化,诗情画意生态美“打造宜居县城,聚集人气,为县域经济发展聚气提神。”六车道和进城公路绿化、沅江风光带持续绿化为县城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成为生态县城建设叫响的品牌。 今年春,该县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在这两个项目区实施绿化植苗128亩,绿化大苗品种多、规格高、线路长,双行排列,数量近7000余株,如绿色长龙,贯通了白武“双子城”。六车道项目区为“319”国道白沙至武溪段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全长9.14公里。进城公路项目区包括辛女广场至铁山河大桥头。现在驱车其间,赏心悦目、心旷神怡,成为络绎不绝八方

6、游客进入泸溪县的一张靓丽名片。近年来,该县在白沙长堤边新造两百多亩,栽植桂花、樟树、棕榈等大苗5000余株,将大堤连接成一条绿色长龙。如今,白沙城边绿树成林,浓荫蔽日,十里长堤,杨柳依依,成为城区居民漫步休闲锻炼娱乐的最佳场所,也成为四方游客来白沙必须一走的精品景点。沅江风光带持续绿化将展现该县生态县城的精品建设。在进行生态城镇建设时,县域生态建设也突飞猛进。“绿色长廊”得到拓展延伸。通过精心打造,初步形成“一带一圈”两条“绿色长廊”。高速公路两侧、319国道省道两侧、沅江两侧植树造林11700亩。“一带”(以潭溪洗溪武溪白沙浦市为主链条的“绿色长廊”带)、“一圈”(串通白沙、浦市、达岚、合水

7、、兴隆场、小章、白羊溪、洗溪、武溪9个乡镇在内的呈圆形分布的县级公路“绿色长廊”圈)更加夯实。城镇环境好了,农村环境怎么办?“满眼碧绿绕乡村。”已成为该县生态村庄建设亮点,也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3年来,泸溪县建设生态村庄逐年增多,至今已有30个生态村庄。我县生态村庄绿化面积累计近1000亩,投入近600万元,生态村庄得到美化绿化,不断呈现精品亮点,其中,浦市马王溪村、浦市新堡村,先后被评为省级新农村示范点、生态家园示范村,梁家潭芭蕉坪村被评为“湖南省少数名族特色文化村”;达岚镇岩门村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被称为“千年古堡寨”。白沙红土溪村被授予“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农业部授牌“

8、生态家园示范村”。“环境好不好,山上看树,湿地看水。”武水国家级湿地公园的成功申报,成为全县湿地保护的里程碑。武水国家级湿地公园试点建设,公园总面积2429公顷,其中湿地面积1716.1公顷,湿地率70.65%。2015年,是武水湿地公园建设的开局之年,现已初步建立健全了武水湿地公园建设和保护制度体系。白鹭轻飞、野鸭嬉戏,如诗如画的一幕,经常是江边诗情画意动人的场景,湿地保护已呈现出了华丽转身的效果。生态为魂,绿水青山变金山绿水青山是人们向往的。如何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赢”?泸溪县委、县政府始终在坚持“以生态为魂”方略上进行了生动的成功实践。“这里原来是一片荒山,在县林业局积极支持下,我

9、们合作社通过租赁、入股、委托、合伙等方式与农户发展油茶产业,已高标准栽植优质油茶2000多亩,过几年就可挂果出效益。既绿化荒山,还可使农民增收致富,更为我们合作社的长远发展打下原料供应基础。”泸溪县国富油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国富一语道破了泸溪林业在引导林农增收致富的奥秘。既要使山地绿化起来,又要让农民通过山地开发发展产业脱贫致富奔小康,如何做好“山地”文章,泸溪县进行了卓有成效探索,找到一条造林绿化与产业发展相融合的新路子,为优化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一条新途径,实现绿色增长和经济增收双赢目标。“神山神水出神果。”椪柑始终是该县钟情的林经果业。现在已引导农民开发椪柑30万亩。其中,椪柑1万亩以上

10、的乡镇10个,5000亩以上的乡镇有5个,1000亩以上椪柑专业村86个,全县50亩以上的开发大户达500户。同时,积极推进示范园、标准园建设,共创建无公害椪柑标准化生产示范区11000亩,建成椪柑精品园22个,全县共有10万亩椪柑通过无公害产地认证。近年来,该县椪柑产量保持在19万吨左右,年产值约2亿多元。不但成功抢占了国内各大城市水果市场,还进了超市,出了国门,远销俄罗斯等10个国家和地区。“东方橄榄油”油茶又被“看”上了。该县紧抓国家大力发展木本油料的契机,把油茶产业作为“产业富民”的又一支柱产业来抓,以现代农业油茶综合产业园为代表的油茶产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全县已新栽优质油茶50

11、000多亩,改造低产油茶林20000多亩,为油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油茶林每年为农民增收400万元,油茶产业正成为助农增收的又一支柱产业。该县通过造林绿化与产业发展相融合等新林业理念,既有效增加森林面积,又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优化融合。该县潭溪万亩椪柑精品园、合水万亩油茶产业园正成为全县林经果业的靓丽名片。椪柑、油茶、杜仲、种苗花卉群星并耀,成为林农增收奔小康的强力引擎。2014年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取得成功,“绿色湘西”建设连续两年获州绿色湘西建设目标管理一等奖;2014年在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考核中,泸溪县被评为全国3个“生态质量变好县”之一。“我们不会满足于取得的成绩,今后我们将不断以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的精神,大力推动我县绿化事业的发展,全力建设生态文明,始终走绿化、美化、亮化、净化、生态化之路,为进一步振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县长向恒林总结掷地有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